第239章 討債
廢後重生,權臣們爭當男寵 作者:李三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蕭旭推門進去,看了看空蕩蕩的側殿,裏麵隻有大燕帝一人。
他道:“我們趙家也是馬背上打下來的天下,太祖當年執掌天下兵馬,最多的時候有百萬之眾。”
“即便後來,鎮守四方,軍隊分散。”
“可太祖手裏還是留了一支玄鐵騎兵,這支騎兵人數不多,堪堪三千。”
“但以一當十不成問題。”
“後來太祖臨終,擔心皇室子孫不掌兵會被威逼,便製造了一枚玄鐵令。此令可調動天下十萬兵馬,且隻聽從執令者的命令。”
“後來朕的姑姑和親大桑,並為此丟了性命。先皇痛心妹妹,將此令給了她的兒子。”
“朕原本也可以壓製,奈何朕年事已高,太子又無實權。朕實在是擔心……”
“一旦你暴露他的身份,群臣信不信是一迴事,他若懷恨在心,調動兵馬割城盤踞,大燕必定分裂。”
“而且朕答應過先皇,絕不會對外承認他的身份,尤其是……他身為大桑二王子的身份。”
“所以你想清楚。”
“確定要娶榮安郡主,就是和趙北熠為敵,他肯定不會放過你的。”
“說不定帶領鐵蹄將金水城奪迴來,還迴去跟你爭帝位。”
蕭旭被這消息衝擊得有些站不住腳。
“十萬兵權?”
“可以調動,而且帶走?”
“你們莫不是聯合起來誆我?”
皇上忍不住嗤笑:“誆你?”
“你自己可以私下去查,誰有心情誆你?”
“再不濟你也還可以破罐子破摔,口無遮攔,誰又敢攔你。”
“不過到那時,朕是不可能同意榮安郡主去聯姻的。”
“大燕不能內亂,這是底線。”
哪有這麽巧的事情,蕭旭不信。
並惱怒道:“你之前怎麽不說?”
皇上道:“他之前根本不管國事,是你來了,逼著他出來,他這才惱怒的。”
“朕都還沒有怪你,專門給朕惹事呢。”
蕭旭氣得不輕,憤懣道:“你休想耍賴,榮安郡主我娶定了。”
“趙北熠這個麻煩,你自己搞定。”
“否則挑起兩國戰火,我看你們大燕還不是腹背受敵?”
“到時候別說我給一座金水城,怕是你們大燕再陪嫁一座金山呢。”
蕭旭說完,猖狂地走了。
皇上看著他的背影,麵色波瀾不驚,眼神卻已經幾經幽暗。
袁懷恩進來道:“剛剛寧王殿下來過了,聽了幾聲,又退了迴去。”
皇上聽後,漠然道:“不用管他,越是沉不住氣的,越是要吃點苦頭才行。”
皇上略站一會就迴宴會上去了。
他和趙北熠還是兄友弟恭,隻是每每談笑風生,笑意不達眼底。
蕭旭暗中看著這一幕,心裏越發不爽。
他是來拿捏趙北熠的,不是來被人拿捏的。
因此直到散了宴會,他心裏的氣都還沒有散。
可剛走到半路,便被人請去了一家隱蔽的酒樓。
而酒樓裏,等候的正是寧王。
寧王想過了,趙北熠手裏的兵權他要。
可他成功以後,不能將李鴻雁嫁給趙北熠,因為那樣他的皇權就不穩了。
但如果能促成李鴻雁和蕭旭的婚事,再嫁禍到趙北熠的身上去,李家痛恨趙北熠,日後自然不會聯盟。
李鴻雁又那麽喜歡他,到時候肯定會將手裏的兵權都給他。
算下來……還有巡城營和宮裏的兵馬,他絕不會任人宰割。
趙北熠若是死在京城,拿著那玄鐵令也沒有什麽用了。
兩人商量一通,寧王見蕭旭同意,心滿意足地走了。
等他一走,蕭旭的心腹道:“這大燕皇室也亂得很,侄兒想叔叔死,哥哥想弟弟死,真是沒有什麽好東西。”
蕭旭道:“趙北熠輩分高,又有兵權,身邊哪個侄兒能容得下他?”
“我原本都想迴去了,這會卻突然想多留些時日。”
“我倒是要看看……這大燕皇室會爭出個什麽名堂來。”
心腹有些擔心,剛要勸說,蕭旭便道:“你放心,在新帝登基之前,他們可沒有空對付我們大桑。”
“而且,還生怕我們大桑主動挑事,因為他們應接不暇。”
“李家軍又遠在漠北和韃子周旋,他們騰不出手來。”
心腹聽後,覺得也是,便也沒有再勸。
而此時的皇宮裏,夜深人靜,各宮都已經陸續熄燈。
皇上的寢殿裏,卻還通明一片,案桌上的棋子,你來我往,殺得好不激烈。
結果就是,皇上輸了。
他一邊撿棋子,一邊道:“你今天看朕的眼神很涼啊。”
趙北熠道:“皇兄看我的也狠。”
皇上嘴角抽搐:“幸虧你當初沒有跟我爭皇位,不然我都不定會贏。”
趙北熠道:“這是什麽話?皇位本來就是你的,我爭什麽?”
“我要爭,也是爭那一份情意。”
“但若是……情意淡了,不要也罷。”
皇上輕笑:“有本事你去對鴻雁說啊。”
“你去說什麽情意淡了,你不要了。”
“然後順便問問,她讓你怎麽死?”
趙北熠歎道:“應該是扒光,淩辱一番,丟棄亂葬崗。”
“迴來的路上,覺得還沒有消氣,又迴去亂葬崗拉出來鞭屍,丟入狼口。”
皇上嘴角抽搐,心裏卻是無比讚同。
他對趙北熠道:“我們要留蕭旭到什麽時候?”
趙北熠道:“第一份戰報抵京,改為囚禁。當年他們怎麽對我母親的,現在雙倍還迴去。”
皇上目光一暗,握住棋子的手緊了緊,繼續問道:“那你覺得,什麽時候會收到第一份戰報。”
趙北熠道:“快的話,四月,慢的話,五月。”
“但我其實想,鴻雁總是會給人驚喜的。”
“所以迴京的每一天,我都在盼。”
皇上聞言,深吸了一口氣。
他其實也一樣。
“等她迴來,朕親自為你們賜婚。”
趙北熠笑了笑,點頭道:“好。”
皇上見趙北熠像個孩子一樣笑起來,心裏不禁感覺到溫暖。
“二十七年了……”
“這筆血仇,終於要討迴來了。”
而北熠,應該也能放下了吧。
他道:“我們趙家也是馬背上打下來的天下,太祖當年執掌天下兵馬,最多的時候有百萬之眾。”
“即便後來,鎮守四方,軍隊分散。”
“可太祖手裏還是留了一支玄鐵騎兵,這支騎兵人數不多,堪堪三千。”
“但以一當十不成問題。”
“後來太祖臨終,擔心皇室子孫不掌兵會被威逼,便製造了一枚玄鐵令。此令可調動天下十萬兵馬,且隻聽從執令者的命令。”
“後來朕的姑姑和親大桑,並為此丟了性命。先皇痛心妹妹,將此令給了她的兒子。”
“朕原本也可以壓製,奈何朕年事已高,太子又無實權。朕實在是擔心……”
“一旦你暴露他的身份,群臣信不信是一迴事,他若懷恨在心,調動兵馬割城盤踞,大燕必定分裂。”
“而且朕答應過先皇,絕不會對外承認他的身份,尤其是……他身為大桑二王子的身份。”
“所以你想清楚。”
“確定要娶榮安郡主,就是和趙北熠為敵,他肯定不會放過你的。”
“說不定帶領鐵蹄將金水城奪迴來,還迴去跟你爭帝位。”
蕭旭被這消息衝擊得有些站不住腳。
“十萬兵權?”
“可以調動,而且帶走?”
“你們莫不是聯合起來誆我?”
皇上忍不住嗤笑:“誆你?”
“你自己可以私下去查,誰有心情誆你?”
“再不濟你也還可以破罐子破摔,口無遮攔,誰又敢攔你。”
“不過到那時,朕是不可能同意榮安郡主去聯姻的。”
“大燕不能內亂,這是底線。”
哪有這麽巧的事情,蕭旭不信。
並惱怒道:“你之前怎麽不說?”
皇上道:“他之前根本不管國事,是你來了,逼著他出來,他這才惱怒的。”
“朕都還沒有怪你,專門給朕惹事呢。”
蕭旭氣得不輕,憤懣道:“你休想耍賴,榮安郡主我娶定了。”
“趙北熠這個麻煩,你自己搞定。”
“否則挑起兩國戰火,我看你們大燕還不是腹背受敵?”
“到時候別說我給一座金水城,怕是你們大燕再陪嫁一座金山呢。”
蕭旭說完,猖狂地走了。
皇上看著他的背影,麵色波瀾不驚,眼神卻已經幾經幽暗。
袁懷恩進來道:“剛剛寧王殿下來過了,聽了幾聲,又退了迴去。”
皇上聽後,漠然道:“不用管他,越是沉不住氣的,越是要吃點苦頭才行。”
皇上略站一會就迴宴會上去了。
他和趙北熠還是兄友弟恭,隻是每每談笑風生,笑意不達眼底。
蕭旭暗中看著這一幕,心裏越發不爽。
他是來拿捏趙北熠的,不是來被人拿捏的。
因此直到散了宴會,他心裏的氣都還沒有散。
可剛走到半路,便被人請去了一家隱蔽的酒樓。
而酒樓裏,等候的正是寧王。
寧王想過了,趙北熠手裏的兵權他要。
可他成功以後,不能將李鴻雁嫁給趙北熠,因為那樣他的皇權就不穩了。
但如果能促成李鴻雁和蕭旭的婚事,再嫁禍到趙北熠的身上去,李家痛恨趙北熠,日後自然不會聯盟。
李鴻雁又那麽喜歡他,到時候肯定會將手裏的兵權都給他。
算下來……還有巡城營和宮裏的兵馬,他絕不會任人宰割。
趙北熠若是死在京城,拿著那玄鐵令也沒有什麽用了。
兩人商量一通,寧王見蕭旭同意,心滿意足地走了。
等他一走,蕭旭的心腹道:“這大燕皇室也亂得很,侄兒想叔叔死,哥哥想弟弟死,真是沒有什麽好東西。”
蕭旭道:“趙北熠輩分高,又有兵權,身邊哪個侄兒能容得下他?”
“我原本都想迴去了,這會卻突然想多留些時日。”
“我倒是要看看……這大燕皇室會爭出個什麽名堂來。”
心腹有些擔心,剛要勸說,蕭旭便道:“你放心,在新帝登基之前,他們可沒有空對付我們大桑。”
“而且,還生怕我們大桑主動挑事,因為他們應接不暇。”
“李家軍又遠在漠北和韃子周旋,他們騰不出手來。”
心腹聽後,覺得也是,便也沒有再勸。
而此時的皇宮裏,夜深人靜,各宮都已經陸續熄燈。
皇上的寢殿裏,卻還通明一片,案桌上的棋子,你來我往,殺得好不激烈。
結果就是,皇上輸了。
他一邊撿棋子,一邊道:“你今天看朕的眼神很涼啊。”
趙北熠道:“皇兄看我的也狠。”
皇上嘴角抽搐:“幸虧你當初沒有跟我爭皇位,不然我都不定會贏。”
趙北熠道:“這是什麽話?皇位本來就是你的,我爭什麽?”
“我要爭,也是爭那一份情意。”
“但若是……情意淡了,不要也罷。”
皇上輕笑:“有本事你去對鴻雁說啊。”
“你去說什麽情意淡了,你不要了。”
“然後順便問問,她讓你怎麽死?”
趙北熠歎道:“應該是扒光,淩辱一番,丟棄亂葬崗。”
“迴來的路上,覺得還沒有消氣,又迴去亂葬崗拉出來鞭屍,丟入狼口。”
皇上嘴角抽搐,心裏卻是無比讚同。
他對趙北熠道:“我們要留蕭旭到什麽時候?”
趙北熠道:“第一份戰報抵京,改為囚禁。當年他們怎麽對我母親的,現在雙倍還迴去。”
皇上目光一暗,握住棋子的手緊了緊,繼續問道:“那你覺得,什麽時候會收到第一份戰報。”
趙北熠道:“快的話,四月,慢的話,五月。”
“但我其實想,鴻雁總是會給人驚喜的。”
“所以迴京的每一天,我都在盼。”
皇上聞言,深吸了一口氣。
他其實也一樣。
“等她迴來,朕親自為你們賜婚。”
趙北熠笑了笑,點頭道:“好。”
皇上見趙北熠像個孩子一樣笑起來,心裏不禁感覺到溫暖。
“二十七年了……”
“這筆血仇,終於要討迴來了。”
而北熠,應該也能放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