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蒙之柱紫氣飄散,鴻蒙初開以來便佇立在虛無之門下的神柱從中間斷開,如塵埃般灑落在太虛之鏡內,虛無之門赫然出現在上方,洶湧的神息失控般的從虛無之地落下。無色神光自星落嶼而出,衝破太虛之鏡飛入虛無之地,守衛浮島的神兵忙趕過去一探究竟,卻發現自天地開便飄在此地的浮島失去了蹤跡。
神色哀戚的神君依舊抱緊懷中快要散去的人,坐在神鳥背上一言不發,絲毫沒有離開之意。
彌泱已無法再拍動神鳥的羽冠,神鳥卻能感知主人的心思,它迴過頭,隻見主人用最後的神力將身旁的神君推開,這是讓他們快離開,羽嘉用玄光困住汐樾,用雙翼將主人抬起,輕輕放在虛無之門下,展翅而起,馱著背上嘶喊著的神君快速飛過動盪的太虛之鏡。
離開太虛之鏡的那一刻,神鳥迴頭看到主人的身影徹底散去,虛無之門傾塌下來,太虛之鏡前盛開了十五萬年的曼陀羅華,瘋狂順著扭曲的鏡門而上,羽嘉化作一道鎏金般的光,飛入已看不出形狀的太虛之鏡,趕來的諸神隻聽到雪白的神龍發出一聲哀傷的龍吟。
滿臉淚痕的汐樾瘋狂地沖向妖花纏繞的太虛之鏡,兇狠的神力迎麵而來,太虛之鏡上發出刺目的白光,爆裂聲響,她被撞出數丈,手腕上的印記上神光流轉,將她穩穩托住。諸神平穩神息後再抬起頭,目之所及隻有茫茫黑暗,沒有太虛之鏡,沒有曼陀羅華,更沒有遍地星光和鴻蒙之柱,昔日玄墟神息最浩瀚的地方,隻剩下一片死寂。
她真的徹底離自己而去,什麽都沒有留下,汐樾癱坐在地上,仿佛失去了全身的力氣,緊握著右手腕上的印記,痛得幾乎喘不過氣,倏爾,捂著臉低聲啜泣。
天鑒台上萬星齊暗,九天之內日月失色,溟洲的人族不知發生了何事,隻道是天狗食日,乃是大兇之兆,八澤湧動,幹坤二澤內的靈息四溢,初生的天鈞人和丹陸人身上再無靈識,暘穀上方的結界散去,震澤畔,仙邸內的梨花樹花落一地,鞠山上再無泉水流下,少陽之地悄無聲息的與西方大地分離,歸來不久的小仙君恭敬地朝仙邸叩拜。
匆匆趕來的奎山正看到神君與神兵,皆朝空茫而死寂的黑暗中行下古老的玄墟之禮,九位神君不知該如何安慰失了魂般的汐樾,看到曾久居下界的巫神,無疑是遇到救星,那些愛恨情仇,他應當比他們更了解些。
奎山走到汐樾麵前蹲下,正欲開口說些什麽,隻聽悵然若失的神君呢喃著:「她曾問過我神族是否需要輪迴,我為什麽要說不呢?自此以後,我再也無處可尋她。」
在人間時,他曾見過無數離別,人若死別,還可期許來生,神若離別,便是永無再見之期,他迴頭朝身後的神君們搖頭,逝者已矣,生者卻要承受無盡的思念之苦,此事隻能借用人族之話,時間會慢慢帶走一切。
他正欲起身,腳下突然震動著,玄墟高居九天,腳下皆是縹緲之地,從未如此劇烈的晃動過,三途川內捲起血色波浪,妖冶的曼珠沙華攪動著川水中安睡的神靈,萬界門上響起鍾鳴聲,神兵們身上銀光流散,這是消散的跡象。望向曾經的太虛之鏡,他猛然明白過來,眾神之主殞身,維繫神地平衡和運化神兵的神力消失,這方至高無上的世界,很快就會蕩然無存。
沒有一位神祇想要離開此地,這是他們誕生的地方,這裏的每一抹神息,每一滴川水,每一顆星辰都留下神族的痕跡,都帶著離去的尊上的氣息,十位神君攜手運起神力,與失去壓製的妖花相抗,試圖穩住駭浪滔天的三途川,因為萬界門下,還有一個尚未醒來的新生神君。
「你們都退開。」熟悉而淡漠的聲音在身後響起,神君們一愣,紛紛迴頭。
臉上依舊滿是悲悽,眼底寫不盡的哀痛,可她的目光是那樣堅定,汐樾飛身躍上萬界門,翻滾的波浪和咆哮的妖花向她衝去,恍惚間,諸神仿佛看到了修羅地上,孤身一人麵對怨靈之主和數十萬怨靈族大軍的神祇。
幽藍色的神光從她手腕間流出,灑向萬裏之外的天鑒台,本該歸於虛無的神力平復血浪滔天的川水,撫恤肆意瘋長的曼珠沙華。又一道神光灑向那片黑暗的廢墟中,本已隨著爆裂消失的曼陀羅華凝聚成白光,重現在曾經生長的地方。神兵身上的銀光不再流散,萬界門依舊安靜的矗立在三途川盡頭,點點神光布滿廣袤的神地,隻有白色花蕊的背後,仍舊是一片黑暗。
眾神兵心悅誠服地朝萬界門上睥睨眾生的神君下拜,汐樾並沒有多看一眼,隻是舀起一罐三途川水朝曼陀羅華背後的黑暗中走去,萬界門上空輕飄飄地落下一句:「各位小心在意,我隻有留住你們的能力,沒有讓你們死而復生的能力。」
諸神怔了怔,想要追上前去,卻不約而同地停住腳步,果然還得是太陰星君,和尊上形影不離的神君,還真有幾分蒼生之主的威儀。
經歷了曠世之戰的天地終於恢復了最初的平靜,戰爭後的第一年,九天世界紛紛各成天道,開始運化屬於各方世界的生靈,沒有了大道的製約和神的意願,那些自成的天道雜亂得毫無章法,神族秉承著神諭,隻要天道不是偏頗,絕不出手幹涉,隻是在萬界門前觀各方世界。
百廢待興的溟洲大地在這一年迎來豐收,本該是喜慶之年,上年年末,雲都城內傳出四姓至令,三年之內,嫁娶不辦,歌舞不興,素衣寒食,舉國皆喪,百姓們不知何事,隻道是祭奠不再存世的王族。天鈞百姓依令行事的第二日,焱城內傳出同樣的命令,一時間,舉目望去,大地上滿目皆白,一如當年一連三日的大雪。
神色哀戚的神君依舊抱緊懷中快要散去的人,坐在神鳥背上一言不發,絲毫沒有離開之意。
彌泱已無法再拍動神鳥的羽冠,神鳥卻能感知主人的心思,它迴過頭,隻見主人用最後的神力將身旁的神君推開,這是讓他們快離開,羽嘉用玄光困住汐樾,用雙翼將主人抬起,輕輕放在虛無之門下,展翅而起,馱著背上嘶喊著的神君快速飛過動盪的太虛之鏡。
離開太虛之鏡的那一刻,神鳥迴頭看到主人的身影徹底散去,虛無之門傾塌下來,太虛之鏡前盛開了十五萬年的曼陀羅華,瘋狂順著扭曲的鏡門而上,羽嘉化作一道鎏金般的光,飛入已看不出形狀的太虛之鏡,趕來的諸神隻聽到雪白的神龍發出一聲哀傷的龍吟。
滿臉淚痕的汐樾瘋狂地沖向妖花纏繞的太虛之鏡,兇狠的神力迎麵而來,太虛之鏡上發出刺目的白光,爆裂聲響,她被撞出數丈,手腕上的印記上神光流轉,將她穩穩托住。諸神平穩神息後再抬起頭,目之所及隻有茫茫黑暗,沒有太虛之鏡,沒有曼陀羅華,更沒有遍地星光和鴻蒙之柱,昔日玄墟神息最浩瀚的地方,隻剩下一片死寂。
她真的徹底離自己而去,什麽都沒有留下,汐樾癱坐在地上,仿佛失去了全身的力氣,緊握著右手腕上的印記,痛得幾乎喘不過氣,倏爾,捂著臉低聲啜泣。
天鑒台上萬星齊暗,九天之內日月失色,溟洲的人族不知發生了何事,隻道是天狗食日,乃是大兇之兆,八澤湧動,幹坤二澤內的靈息四溢,初生的天鈞人和丹陸人身上再無靈識,暘穀上方的結界散去,震澤畔,仙邸內的梨花樹花落一地,鞠山上再無泉水流下,少陽之地悄無聲息的與西方大地分離,歸來不久的小仙君恭敬地朝仙邸叩拜。
匆匆趕來的奎山正看到神君與神兵,皆朝空茫而死寂的黑暗中行下古老的玄墟之禮,九位神君不知該如何安慰失了魂般的汐樾,看到曾久居下界的巫神,無疑是遇到救星,那些愛恨情仇,他應當比他們更了解些。
奎山走到汐樾麵前蹲下,正欲開口說些什麽,隻聽悵然若失的神君呢喃著:「她曾問過我神族是否需要輪迴,我為什麽要說不呢?自此以後,我再也無處可尋她。」
在人間時,他曾見過無數離別,人若死別,還可期許來生,神若離別,便是永無再見之期,他迴頭朝身後的神君們搖頭,逝者已矣,生者卻要承受無盡的思念之苦,此事隻能借用人族之話,時間會慢慢帶走一切。
他正欲起身,腳下突然震動著,玄墟高居九天,腳下皆是縹緲之地,從未如此劇烈的晃動過,三途川內捲起血色波浪,妖冶的曼珠沙華攪動著川水中安睡的神靈,萬界門上響起鍾鳴聲,神兵們身上銀光流散,這是消散的跡象。望向曾經的太虛之鏡,他猛然明白過來,眾神之主殞身,維繫神地平衡和運化神兵的神力消失,這方至高無上的世界,很快就會蕩然無存。
沒有一位神祇想要離開此地,這是他們誕生的地方,這裏的每一抹神息,每一滴川水,每一顆星辰都留下神族的痕跡,都帶著離去的尊上的氣息,十位神君攜手運起神力,與失去壓製的妖花相抗,試圖穩住駭浪滔天的三途川,因為萬界門下,還有一個尚未醒來的新生神君。
「你們都退開。」熟悉而淡漠的聲音在身後響起,神君們一愣,紛紛迴頭。
臉上依舊滿是悲悽,眼底寫不盡的哀痛,可她的目光是那樣堅定,汐樾飛身躍上萬界門,翻滾的波浪和咆哮的妖花向她衝去,恍惚間,諸神仿佛看到了修羅地上,孤身一人麵對怨靈之主和數十萬怨靈族大軍的神祇。
幽藍色的神光從她手腕間流出,灑向萬裏之外的天鑒台,本該歸於虛無的神力平復血浪滔天的川水,撫恤肆意瘋長的曼珠沙華。又一道神光灑向那片黑暗的廢墟中,本已隨著爆裂消失的曼陀羅華凝聚成白光,重現在曾經生長的地方。神兵身上的銀光不再流散,萬界門依舊安靜的矗立在三途川盡頭,點點神光布滿廣袤的神地,隻有白色花蕊的背後,仍舊是一片黑暗。
眾神兵心悅誠服地朝萬界門上睥睨眾生的神君下拜,汐樾並沒有多看一眼,隻是舀起一罐三途川水朝曼陀羅華背後的黑暗中走去,萬界門上空輕飄飄地落下一句:「各位小心在意,我隻有留住你們的能力,沒有讓你們死而復生的能力。」
諸神怔了怔,想要追上前去,卻不約而同地停住腳步,果然還得是太陰星君,和尊上形影不離的神君,還真有幾分蒼生之主的威儀。
經歷了曠世之戰的天地終於恢復了最初的平靜,戰爭後的第一年,九天世界紛紛各成天道,開始運化屬於各方世界的生靈,沒有了大道的製約和神的意願,那些自成的天道雜亂得毫無章法,神族秉承著神諭,隻要天道不是偏頗,絕不出手幹涉,隻是在萬界門前觀各方世界。
百廢待興的溟洲大地在這一年迎來豐收,本該是喜慶之年,上年年末,雲都城內傳出四姓至令,三年之內,嫁娶不辦,歌舞不興,素衣寒食,舉國皆喪,百姓們不知何事,隻道是祭奠不再存世的王族。天鈞百姓依令行事的第二日,焱城內傳出同樣的命令,一時間,舉目望去,大地上滿目皆白,一如當年一連三日的大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