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族事了,彌泱在大殿中央的地磚上布下神光,殿內立刻瀰漫起陰森之氣,倒映著點點青光,「這本是為了防止大道插手而布,溟洲生靈與其讓大道毀滅,不如由我親手毀滅,現在看來,這死亡之地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她用青色火焰點燃大殿,陰森之氣散去,殿內恢復如常。
諸神皆知死亡之地就是現實世界的倒影,隻要開啟就可將現實中的生靈拖入死亡,雖然看起來隻有一座大殿那麽大,但那些陰森的寒氣可以瞬間遍布溟洲大地,讓生靈在頃刻間死去。
「諸神聽令。」彌泱走上王座,神君拱手待命。
「北辰、破軍、貪狼率領百萬神兵陳兵修羅地,奎山率領鞠山仙族和一萬神兵守護九天,其餘六君率領餘下神兵鎮守天鑒台,修羅地內若遇焚祭,你三人不得輕舉妄動。」她說道。
「尊上,修羅地在十二境之間,我等如何將焚祭引到那處?」北辰上前問道。
「我會布下結界護住九天六海,除了修羅地,怨靈族無他處可去,記住,我若不至,你等不可與焚祭正麵交鋒。」彌泱一再強調交手之事,倒是引起了諸神的好奇,他們雖不能戰勝焚祭,卻也不懼與之交鋒。
「焚祭取走亡魂,必然要使用幻生術,你等無法辨清誰是焚祭的真身,所以絕不可與之交鋒。」她對諸神說明緣由,讓他們依言行事。
幻生術是一種以亡魂為引,幻化人形的法術,每幻化一人,需要三百三十個亡魂,最多可幻化三人,若給這些被幻化出的人身上注入施法者的血液和靈力,他們就會擁有完全一致的實力,被幻化出的人類似於傀儡,隻會聽從施術者的命令,靈力不耗盡血不流盡不會死去。
諸神並未與這樣的傀儡交過手,不知幻生術的破解之法,此處和他們交手的每一個焚祭,都可能是亡魂幻化出的傀儡,與血不流幹死不休戰的無知無覺之人交手,對他們來說,是一場無用的神力消耗。
「尚有一事,諸神謹記。」交代完戰場之事,彌泱的目光一一掃過丹陛之下的十位神君,他們皆感此事嚴峻,垂手肅立。
「怨靈族滅,諸神迴神地,共掌九天六海十二境,不可插手下界之事,若各方天道有失偏頗,你等當懲之,他日垠淵若醒,便不再是神族副主,讓他做一位閑散神君便可,此乃本尊所下最後之神諭,若有違者,元神盡毀,諸神共誅。」無色的神光衝破雲霄,叩響虛無之地,玄墟神息湧動,神兵皆感召神諭,虔誠叩拜。
「尊上,您此話何意?我神族豈能無主。」諸神對這道突然降臨的神諭皆感不解,不過是與怨靈族一戰,為何眾神之主要下所謂的最後的神諭,這分明是離別之言。
「諸神無須再言,速去點兵,我將結界布下,你等行至天鑒台便可看到修羅地。」彌泱並不打算為諸神解惑,應對怨靈族才是當務之急。
諸神領命去後,她站在穹霄宮門前,這座攻入雲端的王宮和天祇殿一樣,在大地上存在了三萬年,這座一半人力一半神力築成的王宮,在失去神力的支撐後,就會和泰輿宮一樣,被永久塵封,人們依然可進入大殿,取出藏書,卻要破開宮門才可,而且宮內再無觀星台。
十二月的天鈞已是北風唿嘯,此日初一,人們多居於家中,繁華的街巷略顯得冷清,姬洹率領王城禁衛巡視城內,寒風中,一絲冰涼打在臉上,他抬手接住飄落的冰晶,花朵般的冰雪簌簌落下,陽光透過黑雲的縫隙照射在冰晶上,下雪了,人們紛紛跑出家門,接住這些飄落的雪花。
雲都地處沃野,冬季雖寒,卻因北部群山阻擋,極少落雪,典籍記載,上一次雪落雲都,還是在三千年前,那是先王統治天鈞的最後一年,當時人們皆以為瑞雪兆豐年,然而雪落之後,王便身死敵國之手,天鈞和丹陸,也陷入了近三千年的戰亂。
若說上一次降雪為天降兇兆,這一次降雪又是為何?姬洹記得妹妹昨夜一夜未眠,入宮前曾對自己說起,王是不是要離開,王並非人族,日後的大地上不會再有王族,這些他都已知曉,可妹妹所指,絕非如此,那句離開,乃是死亡,可王本為神,神永存於世,何來離去之說?
三軍本為三姓所掌,己氏一族司職占卜祭祀,己沫對這些異常的天相氣候比其餘三人更加敏銳些,今冬比之往年偏暖,卻在此時降雪,她心知不妙,匆匆迴府前往祭壇卜卦,祭壇上螢光才起,就被攔腰斬斷,使用了三萬年的祭壇竟在此時裂開,八隻展翅欲飛的玄鳥皆碎。
此卦非人族之災,而是指向神明,她看著越來越密集的雪花,又抬頭仰望城中最高之地,那裏的光芒似乎淡了許多,神為何要廢了王族,三千年前神並未拋棄人族,此刻才是真正的神棄之時。
王於自己曾有救命之恩,自己卻不能為王做任何事,唯有守好這方大地,才對得起王的囑託,她凝結流霜,修復破碎的祭壇,又用寒冰將祭壇封住,朝向王宮的方向,稽首叩拜於地,虔誠的閉上雙目,心中默念:己沫謹遵王命,此生定不讓溟洲起幹戈。
順著九天而上,越過第九重天的邊界,眼前是一片荒蕪的焦土,遍地黃沙,寸草不生,這就是羅剎境和焰摩境之間的修羅地,汐樾第一次來到這裏,平日神族極少途徑九天,天地大荒直通溟海玄墟,而且行進速度比九天內更快,所以九天之上的十二境,他們也不曾來過。
諸神皆知死亡之地就是現實世界的倒影,隻要開啟就可將現實中的生靈拖入死亡,雖然看起來隻有一座大殿那麽大,但那些陰森的寒氣可以瞬間遍布溟洲大地,讓生靈在頃刻間死去。
「諸神聽令。」彌泱走上王座,神君拱手待命。
「北辰、破軍、貪狼率領百萬神兵陳兵修羅地,奎山率領鞠山仙族和一萬神兵守護九天,其餘六君率領餘下神兵鎮守天鑒台,修羅地內若遇焚祭,你三人不得輕舉妄動。」她說道。
「尊上,修羅地在十二境之間,我等如何將焚祭引到那處?」北辰上前問道。
「我會布下結界護住九天六海,除了修羅地,怨靈族無他處可去,記住,我若不至,你等不可與焚祭正麵交鋒。」彌泱一再強調交手之事,倒是引起了諸神的好奇,他們雖不能戰勝焚祭,卻也不懼與之交鋒。
「焚祭取走亡魂,必然要使用幻生術,你等無法辨清誰是焚祭的真身,所以絕不可與之交鋒。」她對諸神說明緣由,讓他們依言行事。
幻生術是一種以亡魂為引,幻化人形的法術,每幻化一人,需要三百三十個亡魂,最多可幻化三人,若給這些被幻化出的人身上注入施法者的血液和靈力,他們就會擁有完全一致的實力,被幻化出的人類似於傀儡,隻會聽從施術者的命令,靈力不耗盡血不流盡不會死去。
諸神並未與這樣的傀儡交過手,不知幻生術的破解之法,此處和他們交手的每一個焚祭,都可能是亡魂幻化出的傀儡,與血不流幹死不休戰的無知無覺之人交手,對他們來說,是一場無用的神力消耗。
「尚有一事,諸神謹記。」交代完戰場之事,彌泱的目光一一掃過丹陛之下的十位神君,他們皆感此事嚴峻,垂手肅立。
「怨靈族滅,諸神迴神地,共掌九天六海十二境,不可插手下界之事,若各方天道有失偏頗,你等當懲之,他日垠淵若醒,便不再是神族副主,讓他做一位閑散神君便可,此乃本尊所下最後之神諭,若有違者,元神盡毀,諸神共誅。」無色的神光衝破雲霄,叩響虛無之地,玄墟神息湧動,神兵皆感召神諭,虔誠叩拜。
「尊上,您此話何意?我神族豈能無主。」諸神對這道突然降臨的神諭皆感不解,不過是與怨靈族一戰,為何眾神之主要下所謂的最後的神諭,這分明是離別之言。
「諸神無須再言,速去點兵,我將結界布下,你等行至天鑒台便可看到修羅地。」彌泱並不打算為諸神解惑,應對怨靈族才是當務之急。
諸神領命去後,她站在穹霄宮門前,這座攻入雲端的王宮和天祇殿一樣,在大地上存在了三萬年,這座一半人力一半神力築成的王宮,在失去神力的支撐後,就會和泰輿宮一樣,被永久塵封,人們依然可進入大殿,取出藏書,卻要破開宮門才可,而且宮內再無觀星台。
十二月的天鈞已是北風唿嘯,此日初一,人們多居於家中,繁華的街巷略顯得冷清,姬洹率領王城禁衛巡視城內,寒風中,一絲冰涼打在臉上,他抬手接住飄落的冰晶,花朵般的冰雪簌簌落下,陽光透過黑雲的縫隙照射在冰晶上,下雪了,人們紛紛跑出家門,接住這些飄落的雪花。
雲都地處沃野,冬季雖寒,卻因北部群山阻擋,極少落雪,典籍記載,上一次雪落雲都,還是在三千年前,那是先王統治天鈞的最後一年,當時人們皆以為瑞雪兆豐年,然而雪落之後,王便身死敵國之手,天鈞和丹陸,也陷入了近三千年的戰亂。
若說上一次降雪為天降兇兆,這一次降雪又是為何?姬洹記得妹妹昨夜一夜未眠,入宮前曾對自己說起,王是不是要離開,王並非人族,日後的大地上不會再有王族,這些他都已知曉,可妹妹所指,絕非如此,那句離開,乃是死亡,可王本為神,神永存於世,何來離去之說?
三軍本為三姓所掌,己氏一族司職占卜祭祀,己沫對這些異常的天相氣候比其餘三人更加敏銳些,今冬比之往年偏暖,卻在此時降雪,她心知不妙,匆匆迴府前往祭壇卜卦,祭壇上螢光才起,就被攔腰斬斷,使用了三萬年的祭壇竟在此時裂開,八隻展翅欲飛的玄鳥皆碎。
此卦非人族之災,而是指向神明,她看著越來越密集的雪花,又抬頭仰望城中最高之地,那裏的光芒似乎淡了許多,神為何要廢了王族,三千年前神並未拋棄人族,此刻才是真正的神棄之時。
王於自己曾有救命之恩,自己卻不能為王做任何事,唯有守好這方大地,才對得起王的囑託,她凝結流霜,修復破碎的祭壇,又用寒冰將祭壇封住,朝向王宮的方向,稽首叩拜於地,虔誠的閉上雙目,心中默念:己沫謹遵王命,此生定不讓溟洲起幹戈。
順著九天而上,越過第九重天的邊界,眼前是一片荒蕪的焦土,遍地黃沙,寸草不生,這就是羅剎境和焰摩境之間的修羅地,汐樾第一次來到這裏,平日神族極少途徑九天,天地大荒直通溟海玄墟,而且行進速度比九天內更快,所以九天之上的十二境,他們也不曾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