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鞠山上,汐樾忙著查看休憩的神靈們,全然未在意奎山和自己的耳語,若巫神所言不虛,要破解少陽二澤的禁製,雖說不難,也頗為棘手,這個血統特殊的女孩,或許還能助他們一臂之力。當年穹霄宮外的結界何其強大,莫說是凡人,就是得道的仙族尚且不能進入,這個靈識未成的小姑娘卻能出入自如,按道理來說,暘穀的結界也無法阻攔她進入。
汐樾不再說什麽,十幾萬年的相處,她對麵前的神祇太過於了解,一旦打定主意,沒有誰能讓她改變主意,而且她還是神族之主,斷不會做出那些凡人才有的荒唐舉動。
晨光初照大地,草木上懸掛的露珠尚未隱去,宮城外已經人煙浩穰,姬洹帶著王城禁衛嚴密盤查每一個前來的官吏,姬恆則按照典籍上的流程,讓到場的官吏依照品級官秩分列而立,姒野和妘哲也各司其職,一切都井然有序地進行著。
所有官吏都穿上朝服,遠遠望去,一片玄色,莊重而大氣,三聲鍾鳴,在姬恆,姒野,妘哲三人的帶領下,百餘位官吏朝宮城正門魚貫而入,徒步走向巍峨的穹霄宮,姬洹則走在隊伍的最後,身後跟著一百個禁衛軍,唯獨不見己沫,百官們心中雖有疑惑,在這莊重的場合,也無暇多問祭祀大人的去向。
短短千餘步,每個人都走得戰戰兢兢,對大多數人來說,穹霄宮是他們一生都無法踏足的地方,盡管典籍中有關於大朝會的記載,然後天鈞的最後一次大朝會,還是三千多年前先王蘭裳即位的那年,後來王宮塵封三千年,那盛大的朝會,仿如隻是歷史長河中的一個傳說。
穹霄宮門大開,己沫從殿內走出與姬恆耳語,朝臣們這才明白,今年剛嗣位的大祭司,竟先於他們進了王宮,天鈞王族號稱神明化身,而四姓中掌管天地祭祀與神通靈的己氏,在此等重要場合先行入宮,也不足為奇。
垂首走向天鈞最神聖的地方,除了早已對此地熟悉的四姓,先前偶然到過此地的世襲貴胄,大多數第一次入宮的官吏們都無法抑製的顫抖著,踏入殿門,即便是那些在殿門前見過王麵的貴族,也不敢抬起頭,古樸威儀的大殿,無聲的壓迫者每一位進入者,讓人不得不低頭臣服。
待百官們站列整齊,三跪九叩之禮後,少數臣僚挑起眼角偷看高座上的王,目光觸及,就嚇得他們立刻低下頭,不知為何,王臉上似乎寫著極為不耐煩的神色,臣僚們心中忐忑,不知自己是哪裏出錯,惹得王上不快,隻有四姓知曉,他們的王,極為厭惡這些人間俗禮,隻是為了遵照延續萬年的流程,不得不稍作忍耐。
姬恆走上九層台階,站在半中的位置向高座上的王匯報今次參與朝會的臣屬,除去四姓,有官階品秩者一百二十四人,每說到一個名字,下站者就有一人出列叩首,足足耗費了小半個時辰。
彌泱坐在白玉王座上,饒有興致地打量著每一個出列的臣屬,這樣隆重的場合,連姬恆都不敢抬頭直視那雙淡漠的眼眸,今日的王難得穿著玄色華服,白玉簪將一頭墨發束起,顯得貴氣逼人。
百官述職結束後,彌泱從王座上起身,一步步走下台階,走到姬恆身側,天鈞的百官之長不敢在大朝會上與王並立,忙低頭退下台階,階下的百官,則頭垂得更低,等待聽候王上的訓誡。
「姒野,散朝後你去通知丹陸使臣,讓他迴去告訴姚威,不必疑惑,我國亦將如此。」
「臣謹遵王命。」迴完話後,姒野才意識到王的話究竟是何意,一時間不知所措地看向並列而立的其餘三人。
其餘三姓同樣惶恐,丹陸有使臣來雲都之事,隻有他們幾人知曉,王上昨夜剛歸,他們尚來不及稟報,然而天下之事,從來就不能瞞過王上,他們惶恐的並非王知曉此事,而是天鈞亦將如此,這意味著什麽?是否說明從今以後,天鈞也會和丹陸一樣,不再有王族,政事皆由四姓決議。
三千年來,舉國朝政一直如此運行,臣民們早已習慣了沒有王族的日子,然而也是三千年,天鈞萬千民眾時時刻刻都盼著他們的王歸來,王權空置,卻沒有打消人們心中對王族的尊崇,如今好不容易盼得王上歸來,哪怕她本就不屬於人間,四姓依舊希望王能給天鈞留下一個王位繼承人。
看著麵麵相覷的朝臣們,彌泱抬手示意他們肅靜,轉身走迴王座上,如此大事,她還是有必要親自給個解釋,四姓以外,無人知曉丹陸特使身在雲都,更無人知曉鄰國使臣為何事而來。
「從明年開始,天鈞將和丹陸一樣,不再有王族世襲統治,一切政事均由四姓做主,至於以後該以何種方式理國,你等可自行商議。」
淡漠而不容置疑的聲音在所有官吏耳邊響起,她說得很輕,卻足以讓每個人聽得清清楚楚,這個消息對天鈞百官來說無異於晴天霹靂,他們無法問王為什麽做這樣的決定,隻能把目光齊齊投向站在最前麵的四人。作為晚輩,姒野,妘哲和己沫的目光又看向在他們前方半步的大司徒,姬恆頂著巨大的壓力,終是走向前兩步,剛一拱手,就被王座上的人攔住。
「本王意已決,無需再言。」彌泱朝姬恆擺擺手,示意他退下,這倒也讓背負著百官疑問的四姓之長鬆了口氣,忙退迴原地。
「今日朝會到此結束,希望諸位今後各司其職,為百姓謀福,姒野你送丹陸使臣迴去,妘哲和姬洹率領禁衛巡視城內,姬洹和己沫留下,其他人各歸各位。」她說著起身轉入後殿,百官再次行禮恭送王上。
汐樾不再說什麽,十幾萬年的相處,她對麵前的神祇太過於了解,一旦打定主意,沒有誰能讓她改變主意,而且她還是神族之主,斷不會做出那些凡人才有的荒唐舉動。
晨光初照大地,草木上懸掛的露珠尚未隱去,宮城外已經人煙浩穰,姬洹帶著王城禁衛嚴密盤查每一個前來的官吏,姬恆則按照典籍上的流程,讓到場的官吏依照品級官秩分列而立,姒野和妘哲也各司其職,一切都井然有序地進行著。
所有官吏都穿上朝服,遠遠望去,一片玄色,莊重而大氣,三聲鍾鳴,在姬恆,姒野,妘哲三人的帶領下,百餘位官吏朝宮城正門魚貫而入,徒步走向巍峨的穹霄宮,姬洹則走在隊伍的最後,身後跟著一百個禁衛軍,唯獨不見己沫,百官們心中雖有疑惑,在這莊重的場合,也無暇多問祭祀大人的去向。
短短千餘步,每個人都走得戰戰兢兢,對大多數人來說,穹霄宮是他們一生都無法踏足的地方,盡管典籍中有關於大朝會的記載,然後天鈞的最後一次大朝會,還是三千多年前先王蘭裳即位的那年,後來王宮塵封三千年,那盛大的朝會,仿如隻是歷史長河中的一個傳說。
穹霄宮門大開,己沫從殿內走出與姬恆耳語,朝臣們這才明白,今年剛嗣位的大祭司,竟先於他們進了王宮,天鈞王族號稱神明化身,而四姓中掌管天地祭祀與神通靈的己氏,在此等重要場合先行入宮,也不足為奇。
垂首走向天鈞最神聖的地方,除了早已對此地熟悉的四姓,先前偶然到過此地的世襲貴胄,大多數第一次入宮的官吏們都無法抑製的顫抖著,踏入殿門,即便是那些在殿門前見過王麵的貴族,也不敢抬起頭,古樸威儀的大殿,無聲的壓迫者每一位進入者,讓人不得不低頭臣服。
待百官們站列整齊,三跪九叩之禮後,少數臣僚挑起眼角偷看高座上的王,目光觸及,就嚇得他們立刻低下頭,不知為何,王臉上似乎寫著極為不耐煩的神色,臣僚們心中忐忑,不知自己是哪裏出錯,惹得王上不快,隻有四姓知曉,他們的王,極為厭惡這些人間俗禮,隻是為了遵照延續萬年的流程,不得不稍作忍耐。
姬恆走上九層台階,站在半中的位置向高座上的王匯報今次參與朝會的臣屬,除去四姓,有官階品秩者一百二十四人,每說到一個名字,下站者就有一人出列叩首,足足耗費了小半個時辰。
彌泱坐在白玉王座上,饒有興致地打量著每一個出列的臣屬,這樣隆重的場合,連姬恆都不敢抬頭直視那雙淡漠的眼眸,今日的王難得穿著玄色華服,白玉簪將一頭墨發束起,顯得貴氣逼人。
百官述職結束後,彌泱從王座上起身,一步步走下台階,走到姬恆身側,天鈞的百官之長不敢在大朝會上與王並立,忙低頭退下台階,階下的百官,則頭垂得更低,等待聽候王上的訓誡。
「姒野,散朝後你去通知丹陸使臣,讓他迴去告訴姚威,不必疑惑,我國亦將如此。」
「臣謹遵王命。」迴完話後,姒野才意識到王的話究竟是何意,一時間不知所措地看向並列而立的其餘三人。
其餘三姓同樣惶恐,丹陸有使臣來雲都之事,隻有他們幾人知曉,王上昨夜剛歸,他們尚來不及稟報,然而天下之事,從來就不能瞞過王上,他們惶恐的並非王知曉此事,而是天鈞亦將如此,這意味著什麽?是否說明從今以後,天鈞也會和丹陸一樣,不再有王族,政事皆由四姓決議。
三千年來,舉國朝政一直如此運行,臣民們早已習慣了沒有王族的日子,然而也是三千年,天鈞萬千民眾時時刻刻都盼著他們的王歸來,王權空置,卻沒有打消人們心中對王族的尊崇,如今好不容易盼得王上歸來,哪怕她本就不屬於人間,四姓依舊希望王能給天鈞留下一個王位繼承人。
看著麵麵相覷的朝臣們,彌泱抬手示意他們肅靜,轉身走迴王座上,如此大事,她還是有必要親自給個解釋,四姓以外,無人知曉丹陸特使身在雲都,更無人知曉鄰國使臣為何事而來。
「從明年開始,天鈞將和丹陸一樣,不再有王族世襲統治,一切政事均由四姓做主,至於以後該以何種方式理國,你等可自行商議。」
淡漠而不容置疑的聲音在所有官吏耳邊響起,她說得很輕,卻足以讓每個人聽得清清楚楚,這個消息對天鈞百官來說無異於晴天霹靂,他們無法問王為什麽做這樣的決定,隻能把目光齊齊投向站在最前麵的四人。作為晚輩,姒野,妘哲和己沫的目光又看向在他們前方半步的大司徒,姬恆頂著巨大的壓力,終是走向前兩步,剛一拱手,就被王座上的人攔住。
「本王意已決,無需再言。」彌泱朝姬恆擺擺手,示意他退下,這倒也讓背負著百官疑問的四姓之長鬆了口氣,忙退迴原地。
「今日朝會到此結束,希望諸位今後各司其職,為百姓謀福,姒野你送丹陸使臣迴去,妘哲和姬洹率領禁衛巡視城內,姬洹和己沫留下,其他人各歸各位。」她說著起身轉入後殿,百官再次行禮恭送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