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頁
[紅樓同人]紅樓之中間商 作者:外鄉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早起,去老太太那裏用了早膳。黛玉便和其他姐妹們都留在了榮慶堂陪著老太太說笑解悶。
寧國府那邊,賈珍一直未醒。賈敬到是迴來了,看了一眼他兒子,都沒在府裏過夜便又出城修他的道去了。
賈珍是四姑娘惜春的嫡親哥哥,四姑娘雖然從沒記事的時候就被抱到榮國府這邊撫養,到底還知道哪個是她的親哥哥。昨天擔心了一夜,今早更是早早就派了丫頭過去打聽消息。聽說人還沒醒,心裏就急了。
雖然這個哥哥平時都不怎麽管她,但有總比沒有強。心不在焉的陪著老太太說了一會兒話,見沒人注意她,便悄悄的起身帶著貼身丫頭入畫迴了寧國府。
有史湘雲在的地方,就少有冷場的時候,她一個人就能撐起一台大戲來。
這會兒美滋滋的跟眾人說她前兒去哪哪赴宴,吃了什麽,看了什麽,玩了什麽,可將一幫小姑娘羨慕壞了。
光是史家兩位候夫人願意帶著史湘雲出門應酬這一點就比榮國府強了不止一倍去。
春纖一邊腹誹一邊看著房裏的坐鍾想著林管事那邊的安排是不是已經開始了。
確實已經開始了。
早起天剛剛亮,一對莊稼人打扮的母子趕著一輛破驢車搖搖晃晃的進了京城。
走到一條極寬敞的官道處,那兒子先扶著他老娘下車,然後娘倆個就開始翹首企盼。
「小民張二,狀告揚州禦史林如海縱子行兇,逼良為娼,強奪他人田產……」
少時下了早朝,滿朝文武從宮裏出來,車馬轎子陸續出現在這條街上。母子二人對視一眼,那兒子就突然衝出去,跪在一頂極為樸素的轎子前,舉著狀紙大聲喊冤。
「何人在此喧譁,還不速速讓開。」一旁的侍衛見此,搶步上前,高聲喝斥。
「小民張二,狀告揚州禦史林如海縱子行兇,逼良為娼,強奪他人田產……」
那張二仿佛沒聽見一般,舉著狀紙,不停的喊著狀紙上的內容。一旁的張二娘深吸一口氣,也沖了過來,跪在兒子身邊,聲音大到近乎嘶吼的對轎子裏的貴人哭訴,「大人,求您救救民婦的女兒吧,她被林衙內搶走了。」
那轎子因這張二的突然出現,瞬間被逼停。轎子裏的那位大人聽著轎子外的喧譁聲,皺著眉頭掀開了轎簾。
「罷了,將狀紙遞上來。」轎子裏的人正是本朝有名的禦史言官肖大人。
其迂腐程度比賈政還有過之無而不及,若非言官是個相對而言比較穩定的鐵飯碗,這位早迴家吃自己了。
當然,這位肖大人能一直立在朝堂上,可能與其父是當今的恩師也有一定的關係。
言官素來都是聞風上奏,極少會去辨別事情原委真假。此時有人當街投訴狀,這於言官來說就更沒有理由置之不理了。
反正將天捅出個窟窿,剩下的要怎麽補,那就不是他們的事了。
收了狀紙,仔細了一迴,又問清了一些事情以及這對母子的落腳點,聽說在京城一處偏僻客棧落腳,便點點頭,示意轎夫起轎迴府了。
等那位大人離開,這娘倆對視一眼,又去了京城的衙門,敲響了衙門口的伸冤鼓。
下晌,林管家帶著黛玉前兒就要的魚淺和漂亮小魚來了榮國府。
一路進了小院,一邊盯著粗使婆子擺弄魚淺,一邊打量黛玉這間屋子。
雖然沒家裏好,但尚可入眼,將就著也能住。
林管事來這裏自然不光光是為了送這些玩物,而是告訴黛玉事情進展到哪一步了。
按著黛玉的辦法,找一對娘倆去告林如海縱子行兇如何如何,這事鬧得越大越好。
並且在報案過程中,盡量將過繼這事模糊成親子。
如今她爹爹不在京城,此案一出,要麽招她爹爹迴京自辯。要麽派人去江南調查,無論哪一種,都能還她爹爹清白並且讓世人都知道他們林家冤枉。
而且事情一但鬧開,榮國府這邊一定不會坐視不理。隻要她對老太太哭訴爹爹沒有過繼子嗣的打算,老太太就一定會讓府裏去施壓,告訴京城負責辦案的人員,林家人口有多簡單。
這件事情經榮國府,那以榮國府消息外溢的速度,不出三五天,滿京城的人就都知道了。
拿一件無中生有的事情將另一件正在醞釀的陰謀揭開,總比等陰謀事發時再自辯自己沒有過繼嗣子更有說服力。
再一個,需要林管事去衙門的時候,隻要林管事實話實說,再來一句『我們老爺正值壯年。』相信官老爺斷案時也會有方向。
但不管怎麽說,此時讓世人都知道她爹爹沒有兒子,也沒有過繼嗣子,那之後的一切,就與她爹爹無關了。
這應該就是春纖說的先下手為強了吧。
嘻嘻……
又過了一日,早朝上,言官肖大人當真將林如海縱子行兇的案子當朝說與文武百官與當今聖上聽。一時間,包括當今在內的許多知情人士都有些懵。
林如海…有兒子?
與林如海相熟或是與榮國府走的近的官員都開始迴憶自己對林如海的印象,思來想去,他們就隻能想到林如海有個女兒,如今養在榮國府老太太身邊。兒子…真沒有。
當今也是如此。
五月裏的時候,當今跟林如海顯擺過他兒子數量的同時,還與他一同興災樂禍了一迴樂清晟的膝下空空。
寧國府那邊,賈珍一直未醒。賈敬到是迴來了,看了一眼他兒子,都沒在府裏過夜便又出城修他的道去了。
賈珍是四姑娘惜春的嫡親哥哥,四姑娘雖然從沒記事的時候就被抱到榮國府這邊撫養,到底還知道哪個是她的親哥哥。昨天擔心了一夜,今早更是早早就派了丫頭過去打聽消息。聽說人還沒醒,心裏就急了。
雖然這個哥哥平時都不怎麽管她,但有總比沒有強。心不在焉的陪著老太太說了一會兒話,見沒人注意她,便悄悄的起身帶著貼身丫頭入畫迴了寧國府。
有史湘雲在的地方,就少有冷場的時候,她一個人就能撐起一台大戲來。
這會兒美滋滋的跟眾人說她前兒去哪哪赴宴,吃了什麽,看了什麽,玩了什麽,可將一幫小姑娘羨慕壞了。
光是史家兩位候夫人願意帶著史湘雲出門應酬這一點就比榮國府強了不止一倍去。
春纖一邊腹誹一邊看著房裏的坐鍾想著林管事那邊的安排是不是已經開始了。
確實已經開始了。
早起天剛剛亮,一對莊稼人打扮的母子趕著一輛破驢車搖搖晃晃的進了京城。
走到一條極寬敞的官道處,那兒子先扶著他老娘下車,然後娘倆個就開始翹首企盼。
「小民張二,狀告揚州禦史林如海縱子行兇,逼良為娼,強奪他人田產……」
少時下了早朝,滿朝文武從宮裏出來,車馬轎子陸續出現在這條街上。母子二人對視一眼,那兒子就突然衝出去,跪在一頂極為樸素的轎子前,舉著狀紙大聲喊冤。
「何人在此喧譁,還不速速讓開。」一旁的侍衛見此,搶步上前,高聲喝斥。
「小民張二,狀告揚州禦史林如海縱子行兇,逼良為娼,強奪他人田產……」
那張二仿佛沒聽見一般,舉著狀紙,不停的喊著狀紙上的內容。一旁的張二娘深吸一口氣,也沖了過來,跪在兒子身邊,聲音大到近乎嘶吼的對轎子裏的貴人哭訴,「大人,求您救救民婦的女兒吧,她被林衙內搶走了。」
那轎子因這張二的突然出現,瞬間被逼停。轎子裏的那位大人聽著轎子外的喧譁聲,皺著眉頭掀開了轎簾。
「罷了,將狀紙遞上來。」轎子裏的人正是本朝有名的禦史言官肖大人。
其迂腐程度比賈政還有過之無而不及,若非言官是個相對而言比較穩定的鐵飯碗,這位早迴家吃自己了。
當然,這位肖大人能一直立在朝堂上,可能與其父是當今的恩師也有一定的關係。
言官素來都是聞風上奏,極少會去辨別事情原委真假。此時有人當街投訴狀,這於言官來說就更沒有理由置之不理了。
反正將天捅出個窟窿,剩下的要怎麽補,那就不是他們的事了。
收了狀紙,仔細了一迴,又問清了一些事情以及這對母子的落腳點,聽說在京城一處偏僻客棧落腳,便點點頭,示意轎夫起轎迴府了。
等那位大人離開,這娘倆對視一眼,又去了京城的衙門,敲響了衙門口的伸冤鼓。
下晌,林管家帶著黛玉前兒就要的魚淺和漂亮小魚來了榮國府。
一路進了小院,一邊盯著粗使婆子擺弄魚淺,一邊打量黛玉這間屋子。
雖然沒家裏好,但尚可入眼,將就著也能住。
林管事來這裏自然不光光是為了送這些玩物,而是告訴黛玉事情進展到哪一步了。
按著黛玉的辦法,找一對娘倆去告林如海縱子行兇如何如何,這事鬧得越大越好。
並且在報案過程中,盡量將過繼這事模糊成親子。
如今她爹爹不在京城,此案一出,要麽招她爹爹迴京自辯。要麽派人去江南調查,無論哪一種,都能還她爹爹清白並且讓世人都知道他們林家冤枉。
而且事情一但鬧開,榮國府這邊一定不會坐視不理。隻要她對老太太哭訴爹爹沒有過繼子嗣的打算,老太太就一定會讓府裏去施壓,告訴京城負責辦案的人員,林家人口有多簡單。
這件事情經榮國府,那以榮國府消息外溢的速度,不出三五天,滿京城的人就都知道了。
拿一件無中生有的事情將另一件正在醞釀的陰謀揭開,總比等陰謀事發時再自辯自己沒有過繼嗣子更有說服力。
再一個,需要林管事去衙門的時候,隻要林管事實話實說,再來一句『我們老爺正值壯年。』相信官老爺斷案時也會有方向。
但不管怎麽說,此時讓世人都知道她爹爹沒有兒子,也沒有過繼嗣子,那之後的一切,就與她爹爹無關了。
這應該就是春纖說的先下手為強了吧。
嘻嘻……
又過了一日,早朝上,言官肖大人當真將林如海縱子行兇的案子當朝說與文武百官與當今聖上聽。一時間,包括當今在內的許多知情人士都有些懵。
林如海…有兒子?
與林如海相熟或是與榮國府走的近的官員都開始迴憶自己對林如海的印象,思來想去,他們就隻能想到林如海有個女兒,如今養在榮國府老太太身邊。兒子…真沒有。
當今也是如此。
五月裏的時候,當今跟林如海顯擺過他兒子數量的同時,還與他一同興災樂禍了一迴樂清晟的膝下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