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頁
[紅樓同人]紅樓之中間商 作者:外鄉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咱們家都好我就放心了,隻姐姐這寒冬臘月的怎麽就趕著迴來了?聽大娘說是出了大事,那是林姑娘家裏嗎?」
春纖這麽問的時候,其實已經肯定了這個問題的答案。
果不其然,小紅在春纖的話一落地,便重重的點了兩下頭,「可不就是她家。」
自打六王爺以那樣慘烈的方式退出政治舞台後,京城還看不出什麽,或者是春纖所在的環境讓她根本就察覺不到什麽暗湧。但天.朝上下各地都因為立儲的事起了不少風雲。
旁的地方鬧成什麽樣,小紅不知道,但江南卻因為林茗在書院讀書而知道了些事。
自打林如海來了京城,又奉旨出京後,江南那邊就漸漸颳起一股立嫡長之風。
當今那位嫡長子義忠親王雖然沒了,但人家還有兒子在這世上。如今都是請當今立義忠親王的兒子為儲的風。
自古江南多文人,文人裏又多有大儒傳道解惑,引導輿論。此時此刻這幫子文人大儒在某些人有心刻意的煽動下,已經奔走各地,想要推寫萬民請願書了。
「那這跟林家有什麽關係?」聽到這裏春纖不禁打斷小紅,覺得就算再牽連也牽連不到黛玉父女頭上。
畢竟爺倆就沒一個在江南的。
「原本是沒什麽關係,可林大人在入京前夕見了好幾個林氏宗人。等林大人離開揚州沒多久,他想要在林氏宗族裏過繼子嗣的消息就傳遍了整個江南。那些鬧騰得最兇的書生裏就有一個自詡是林家嗣子的。」
不但如此,那書生還說得了『其父』的授意。
其父,正是林如海。
林茗普一聽說這個消息便知道要糟,因這種事情不便寫信告知,便想自己迴京一趟,不想就在準備迴京的前一天,書院下了令,凡書院學子不得離開書院半步,違者逐出山門,永不收入。
書院的山長不是那些聽人幾句煽風點火的話就看不清現實的蠢貨。所謂的萬民書,請願書在當權者的眼裏,順心意時那是民心所向,萬心歸處。不順心時,便是血浸半遍天也不會手軟。
擔心書院的學生受到蠱惑再連累書院以及其他本份學生,山長不得不下了這樣的封山令。
這令一下來,林茗就走不了了。可這信卻不能不報。畢竟他能在書院讀書也多虧了林如海幫忙推薦,再加上江南多少人家都是知道他們祖孫是仗著林如海的勢才能在這裏落腳的。牽一髮而動全身,他感激林如海提攜,也更擔心因著林如海而牽連自身,所以給林如海報信,是林茗認為這是必須做的選擇。
林嬤嬤和小紅也認為林家不能倒,林如海不能出事。可林茗走不了了,能進京的就隻剩下林嬤嬤和小紅。
林嬤嬤上了年紀,無論是林茗,還是小紅都捨不得她勞累。最後還是小紅站了出來,帶著個婆子和男僕,女扮男裝的悄悄迴京了。
這姑娘骨子裏就是個有魄力,不認慫的。此時聽她說了這麽多,春纖再一次覺得自己不如人多矣。
要膽量沒膽量,要魄力沒魄力,做事瞻前顧後,畏首畏尾。
想要來點狠的,又心軟的下不了手。想要善良大方一點,心性還不夠。
她這樣的人,還真不如將穿越的名額換給旁人來。
「可這會兒林大人不在京城,上次來信說是過年也迴不來了。」春纖皺著眉頭,也開始著急了,「這都什麽人呀,上趕著找死還拖別人下水,也不怕壓死他。」
「林大人不在京城,林姑娘在就好了。有人趁林大人不在,假裝嗣子在江南招搖撞騙,這可不是小事,隻管讓林姑娘找老太太哭去。」小紅迴來前就想好了對策,此時喝了口茶,不緊不慢的說道:「咱們還小,經的事又少,自是不知道,古來續弦,過繼子嗣那都是要跟先夫人娘家通氣的。若有那跋扈的,一口咬死不許續弦過繼,最後兩家人都是要撕破臉不相往來的。不管林大人有無過繼之意,老太太在這上麵都有話語權……」
榮國府與甄家又是世交,隻要榮國府書信一封過去,甄家看在榮國府的麵子上,總會將這事壓下來。
「這主意是姐姐自己想的,還是林茗那裏給的?」
「這有什麽區別嗎?」小紅搖頭,「是早前兒與祖母閑聊時聽了一耳朵,迴來的路上我閑著沒事琢磨的。」
「江南文人鬧得那麽厲害,甄家若是有人參與進來…這事就不能這麽辦。」
小紅聞言略一思考便想明白了春纖的顧慮,「你是擔心?」甄家也參與其中並且推波助瀾?
「嗯,是有這個原因。不過這事還是要先看看林姑娘的意思。」春纖站起身,往外走,「別看林姑娘年紀小,心眼子比誰都多,這事她未必沒主意。」
「那倒也是。」因有事立在這裏,小紅也沒假惺惺的留客一邊起身送春纖出去,一邊笑著說道,「那會兒媽還說,等這事了了,隻管給南邊送封信,留我在家裏過年呢。」
「那趕情好,等迴頭不忙了,我來找你玩。」走到房門口,春纖不叫小紅送出屋,隻說外麵冷,她怕是還不適應京裏的氣候。將人攔下,逕自走了。
……
知道了這麽個消息,春纖也沒在路上耽擱。直接從角門迴了榮國府。
還沒走到榮慶堂,就聽說賈母已經帶著寶玉和姑娘們從東府迴來了。春纖聞言不由想到了傷勢頗重的賈珍,也不知道秦可卿主僕會怎麽安置他。
春纖這麽問的時候,其實已經肯定了這個問題的答案。
果不其然,小紅在春纖的話一落地,便重重的點了兩下頭,「可不就是她家。」
自打六王爺以那樣慘烈的方式退出政治舞台後,京城還看不出什麽,或者是春纖所在的環境讓她根本就察覺不到什麽暗湧。但天.朝上下各地都因為立儲的事起了不少風雲。
旁的地方鬧成什麽樣,小紅不知道,但江南卻因為林茗在書院讀書而知道了些事。
自打林如海來了京城,又奉旨出京後,江南那邊就漸漸颳起一股立嫡長之風。
當今那位嫡長子義忠親王雖然沒了,但人家還有兒子在這世上。如今都是請當今立義忠親王的兒子為儲的風。
自古江南多文人,文人裏又多有大儒傳道解惑,引導輿論。此時此刻這幫子文人大儒在某些人有心刻意的煽動下,已經奔走各地,想要推寫萬民請願書了。
「那這跟林家有什麽關係?」聽到這裏春纖不禁打斷小紅,覺得就算再牽連也牽連不到黛玉父女頭上。
畢竟爺倆就沒一個在江南的。
「原本是沒什麽關係,可林大人在入京前夕見了好幾個林氏宗人。等林大人離開揚州沒多久,他想要在林氏宗族裏過繼子嗣的消息就傳遍了整個江南。那些鬧騰得最兇的書生裏就有一個自詡是林家嗣子的。」
不但如此,那書生還說得了『其父』的授意。
其父,正是林如海。
林茗普一聽說這個消息便知道要糟,因這種事情不便寫信告知,便想自己迴京一趟,不想就在準備迴京的前一天,書院下了令,凡書院學子不得離開書院半步,違者逐出山門,永不收入。
書院的山長不是那些聽人幾句煽風點火的話就看不清現實的蠢貨。所謂的萬民書,請願書在當權者的眼裏,順心意時那是民心所向,萬心歸處。不順心時,便是血浸半遍天也不會手軟。
擔心書院的學生受到蠱惑再連累書院以及其他本份學生,山長不得不下了這樣的封山令。
這令一下來,林茗就走不了了。可這信卻不能不報。畢竟他能在書院讀書也多虧了林如海幫忙推薦,再加上江南多少人家都是知道他們祖孫是仗著林如海的勢才能在這裏落腳的。牽一髮而動全身,他感激林如海提攜,也更擔心因著林如海而牽連自身,所以給林如海報信,是林茗認為這是必須做的選擇。
林嬤嬤和小紅也認為林家不能倒,林如海不能出事。可林茗走不了了,能進京的就隻剩下林嬤嬤和小紅。
林嬤嬤上了年紀,無論是林茗,還是小紅都捨不得她勞累。最後還是小紅站了出來,帶著個婆子和男僕,女扮男裝的悄悄迴京了。
這姑娘骨子裏就是個有魄力,不認慫的。此時聽她說了這麽多,春纖再一次覺得自己不如人多矣。
要膽量沒膽量,要魄力沒魄力,做事瞻前顧後,畏首畏尾。
想要來點狠的,又心軟的下不了手。想要善良大方一點,心性還不夠。
她這樣的人,還真不如將穿越的名額換給旁人來。
「可這會兒林大人不在京城,上次來信說是過年也迴不來了。」春纖皺著眉頭,也開始著急了,「這都什麽人呀,上趕著找死還拖別人下水,也不怕壓死他。」
「林大人不在京城,林姑娘在就好了。有人趁林大人不在,假裝嗣子在江南招搖撞騙,這可不是小事,隻管讓林姑娘找老太太哭去。」小紅迴來前就想好了對策,此時喝了口茶,不緊不慢的說道:「咱們還小,經的事又少,自是不知道,古來續弦,過繼子嗣那都是要跟先夫人娘家通氣的。若有那跋扈的,一口咬死不許續弦過繼,最後兩家人都是要撕破臉不相往來的。不管林大人有無過繼之意,老太太在這上麵都有話語權……」
榮國府與甄家又是世交,隻要榮國府書信一封過去,甄家看在榮國府的麵子上,總會將這事壓下來。
「這主意是姐姐自己想的,還是林茗那裏給的?」
「這有什麽區別嗎?」小紅搖頭,「是早前兒與祖母閑聊時聽了一耳朵,迴來的路上我閑著沒事琢磨的。」
「江南文人鬧得那麽厲害,甄家若是有人參與進來…這事就不能這麽辦。」
小紅聞言略一思考便想明白了春纖的顧慮,「你是擔心?」甄家也參與其中並且推波助瀾?
「嗯,是有這個原因。不過這事還是要先看看林姑娘的意思。」春纖站起身,往外走,「別看林姑娘年紀小,心眼子比誰都多,這事她未必沒主意。」
「那倒也是。」因有事立在這裏,小紅也沒假惺惺的留客一邊起身送春纖出去,一邊笑著說道,「那會兒媽還說,等這事了了,隻管給南邊送封信,留我在家裏過年呢。」
「那趕情好,等迴頭不忙了,我來找你玩。」走到房門口,春纖不叫小紅送出屋,隻說外麵冷,她怕是還不適應京裏的氣候。將人攔下,逕自走了。
……
知道了這麽個消息,春纖也沒在路上耽擱。直接從角門迴了榮國府。
還沒走到榮慶堂,就聽說賈母已經帶著寶玉和姑娘們從東府迴來了。春纖聞言不由想到了傷勢頗重的賈珍,也不知道秦可卿主僕會怎麽安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