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放下碗筷起身行禮:「臣願為陛下效命。」
皇後笑罵道:「自家人吃飯,做什麽動不動就起身行禮,快坐下。」
「瑾兒,給你七叔再添一碗湯,免得他沒吃飽迴去,到時候母親可要生氣了。」
李瑾笑嗬嗬的裝滿了一碗湯。
趙雲安也笑盈盈的接了。
調職的聖旨很快落下,趙雲安直接一躍而上,成為了內閣大學士。
自然也是有人不滿,但誰讓趙雲安名聲極好,在民間備受愛戴,他們也無可奈何,再者這位還是探花郎出生,有皇帝和程老先生的支持。
風波之下,趙雲安的任職倒是順順利利。
等他進入內閣,幾日熟悉下來,才終於明白皇帝為何急著讓他來。
短短幾年,小小的內閣之中,居然分成了三個派係。
程青鬆一派是實打實的保皇黨,盧大學士,盧氏的父親,皇長孫的外公一派,卻傾向於皇長孫。
而這第三派係,卻是牆頭草,哪邊風來哪邊倒。
趙雲安待了一陣子,便看清楚朝政大局,分明是皇帝年老,皇長孫又到了娶妻的年級,朝堂之中開始押籌碼,搞分裂。
如今隻是個苗頭,但皇帝心中很是明白,隨著他年級越來越大,這種現象必將越來越嚴重。
任由其發展下去,他即將麵臨的,便是先帝曾經麵臨過的亂局。
趙雲安摸清楚之後,深吸一口氣。
既然大伯希望,瑾兒也支持,他自然是要平衡內閣,將這個苗頭扼殺在搖籃裏。
《大魏史記》:
魏中宗八年,永昌公趙程授封入內閣,稱趙大學士。
自此,內閣奉命唯謹,俯首聽命。
朝堂無爭,國泰民安。
魏中宗大喜,誇:雲安吾子,肖似先祖。
第161章 番外 皇太孫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繼天立極,當立元儲,以固國本。
仰惟祖宗,皇長孫瑾,天資英奇,今立為皇長孫,謹告天地、宗廟、社稷。
正位東宮,以重萬年之統,以係四海之心。】
李瑾頭戴皇太孫禮冠,恭恭敬敬的從皇帝手中,承接過冊立太子的聖旨。
他站在隻比皇帝略退一步的位置,俯瞰著芸芸眾臣,一時有些恍惚。
曾幾何時,他也作為觀禮人之一,見證了先太子的冊封典禮。
驀的,李瑾的目光落到百官之首的位置,那是皇帝最為寵信的臣子,先太子最為疼愛的弟弟,他的七叔。
叔侄倆心有靈犀,趙雲安似乎感受到他的目光,微微抬頭。
下一刻,他露出一個慈愛中帶著鼓勵的笑容。
李瑾有些惴惴不安的心,忽然鎮定無比。
皇太孫冊封典禮之後,一直以來朝堂中的爭論似乎都消失了。
固然還有老臣覺得皇太孫太過年幼,不如冊立三皇子來的妥帖,可皇帝鐵了心如此,他們有心反駁也無力堅持。
李瑾的日子卻像是被人按下了加速鍵。
先太子病故之後,一直被寵愛的李瑾便迅速的成長起來,而成為皇太孫的這一刻開始,他更是深深感受到肩頭的份量。
皇帝不再將他當做孩子,不管是上朝,亦或者處理政務,都會將他帶在身邊。
曾經與七叔李謙們一起出宮玩耍的日子,一下子便距離很遠。
皇祖父說:「瑾兒,你是未來的皇帝,要擔負起大魏的重任來。」
皇祖母說:「為了你,三郎不惜遠走西南,瑾兒,你要記住這份恩情。」
母親說:「瑾兒,母親隻有你了,你要爭氣懂事,萬萬不可讓皇上失望。」
李瑾都聽進了心裏,也等到夜深人靜的時候,他偶爾也會覺得有些累。
「瑾兒?」
一道聲音打斷了李瑾的思緒。
抬頭一看,李瑾不由自主的露出微笑:「七叔。」
趙雲安走近,似乎想抬手摸一摸他的頭髮,卻又想到什麽而放下:「怎麽看起來很累的樣子,是昨晚沒休息好嗎?」
李瑾微微一愣,笑著說道:「隻是這幾日事多。」
「七叔怎麽來了,是來找皇祖父嗎?」
趙雲安點了點頭,又說:「方才已經覲見過陛下了,現在是特意來找你的。」
「謙兒幾個說要去溫泉莊子玩,想著你許久沒出宮了,特意來問你去不去。」
李瑾心頭一跳,他自然是很想去的。
不隻是貪玩,心底還很是想念謙兒妤兒他們三個。
可想了想,他還是搖頭:「我還有好多事情沒處理完。」
趙雲安哪裏不懂他的心思,笑著說道:「陛下也答應了,公務是處理不完的,人總不能一直緊繃著,偶爾休息一下才是勞逸結合。」
七叔總是有很多歪理。
但李瑾喜歡七叔的歪理,他沒猶豫多久,很快點頭道:「那七叔等我,我換一身衣服就來。」
溫泉莊子果然很好玩,這裏種著許多果樹,這會兒正是掛果的季節,親手摘下來一兩顆,一邊泡溫泉一邊吃,心情也分外好。
李謙胃口大開的連吃了三個,笑嘻嘻的說:「大哥,我難得迴來一趟,今日你要是不來,改天我走了,你就見不著我了。」
李瑾就問:「三叔今年還是不迴來嗎?」
「我爹他都玩瘋了,樂不思蜀。」李謙打趣道。
皇後笑罵道:「自家人吃飯,做什麽動不動就起身行禮,快坐下。」
「瑾兒,給你七叔再添一碗湯,免得他沒吃飽迴去,到時候母親可要生氣了。」
李瑾笑嗬嗬的裝滿了一碗湯。
趙雲安也笑盈盈的接了。
調職的聖旨很快落下,趙雲安直接一躍而上,成為了內閣大學士。
自然也是有人不滿,但誰讓趙雲安名聲極好,在民間備受愛戴,他們也無可奈何,再者這位還是探花郎出生,有皇帝和程老先生的支持。
風波之下,趙雲安的任職倒是順順利利。
等他進入內閣,幾日熟悉下來,才終於明白皇帝為何急著讓他來。
短短幾年,小小的內閣之中,居然分成了三個派係。
程青鬆一派是實打實的保皇黨,盧大學士,盧氏的父親,皇長孫的外公一派,卻傾向於皇長孫。
而這第三派係,卻是牆頭草,哪邊風來哪邊倒。
趙雲安待了一陣子,便看清楚朝政大局,分明是皇帝年老,皇長孫又到了娶妻的年級,朝堂之中開始押籌碼,搞分裂。
如今隻是個苗頭,但皇帝心中很是明白,隨著他年級越來越大,這種現象必將越來越嚴重。
任由其發展下去,他即將麵臨的,便是先帝曾經麵臨過的亂局。
趙雲安摸清楚之後,深吸一口氣。
既然大伯希望,瑾兒也支持,他自然是要平衡內閣,將這個苗頭扼殺在搖籃裏。
《大魏史記》:
魏中宗八年,永昌公趙程授封入內閣,稱趙大學士。
自此,內閣奉命唯謹,俯首聽命。
朝堂無爭,國泰民安。
魏中宗大喜,誇:雲安吾子,肖似先祖。
第161章 番外 皇太孫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繼天立極,當立元儲,以固國本。
仰惟祖宗,皇長孫瑾,天資英奇,今立為皇長孫,謹告天地、宗廟、社稷。
正位東宮,以重萬年之統,以係四海之心。】
李瑾頭戴皇太孫禮冠,恭恭敬敬的從皇帝手中,承接過冊立太子的聖旨。
他站在隻比皇帝略退一步的位置,俯瞰著芸芸眾臣,一時有些恍惚。
曾幾何時,他也作為觀禮人之一,見證了先太子的冊封典禮。
驀的,李瑾的目光落到百官之首的位置,那是皇帝最為寵信的臣子,先太子最為疼愛的弟弟,他的七叔。
叔侄倆心有靈犀,趙雲安似乎感受到他的目光,微微抬頭。
下一刻,他露出一個慈愛中帶著鼓勵的笑容。
李瑾有些惴惴不安的心,忽然鎮定無比。
皇太孫冊封典禮之後,一直以來朝堂中的爭論似乎都消失了。
固然還有老臣覺得皇太孫太過年幼,不如冊立三皇子來的妥帖,可皇帝鐵了心如此,他們有心反駁也無力堅持。
李瑾的日子卻像是被人按下了加速鍵。
先太子病故之後,一直被寵愛的李瑾便迅速的成長起來,而成為皇太孫的這一刻開始,他更是深深感受到肩頭的份量。
皇帝不再將他當做孩子,不管是上朝,亦或者處理政務,都會將他帶在身邊。
曾經與七叔李謙們一起出宮玩耍的日子,一下子便距離很遠。
皇祖父說:「瑾兒,你是未來的皇帝,要擔負起大魏的重任來。」
皇祖母說:「為了你,三郎不惜遠走西南,瑾兒,你要記住這份恩情。」
母親說:「瑾兒,母親隻有你了,你要爭氣懂事,萬萬不可讓皇上失望。」
李瑾都聽進了心裏,也等到夜深人靜的時候,他偶爾也會覺得有些累。
「瑾兒?」
一道聲音打斷了李瑾的思緒。
抬頭一看,李瑾不由自主的露出微笑:「七叔。」
趙雲安走近,似乎想抬手摸一摸他的頭髮,卻又想到什麽而放下:「怎麽看起來很累的樣子,是昨晚沒休息好嗎?」
李瑾微微一愣,笑著說道:「隻是這幾日事多。」
「七叔怎麽來了,是來找皇祖父嗎?」
趙雲安點了點頭,又說:「方才已經覲見過陛下了,現在是特意來找你的。」
「謙兒幾個說要去溫泉莊子玩,想著你許久沒出宮了,特意來問你去不去。」
李瑾心頭一跳,他自然是很想去的。
不隻是貪玩,心底還很是想念謙兒妤兒他們三個。
可想了想,他還是搖頭:「我還有好多事情沒處理完。」
趙雲安哪裏不懂他的心思,笑著說道:「陛下也答應了,公務是處理不完的,人總不能一直緊繃著,偶爾休息一下才是勞逸結合。」
七叔總是有很多歪理。
但李瑾喜歡七叔的歪理,他沒猶豫多久,很快點頭道:「那七叔等我,我換一身衣服就來。」
溫泉莊子果然很好玩,這裏種著許多果樹,這會兒正是掛果的季節,親手摘下來一兩顆,一邊泡溫泉一邊吃,心情也分外好。
李謙胃口大開的連吃了三個,笑嘻嘻的說:「大哥,我難得迴來一趟,今日你要是不來,改天我走了,你就見不著我了。」
李瑾就問:「三叔今年還是不迴來嗎?」
「我爹他都玩瘋了,樂不思蜀。」李謙打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