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老夫人柔聲道:「你為了生了安兒這麽好的孫兒,又是個極孝順的,我又有什麽好不滿。」
婆媳兩個笑了笑,倒像是一對母女了。
永昌公府裏一派輕鬆。
驀的,遠處傳來鍾聲。
正帶著兒子玩耍的趙雲安臉色一變:「是喪鍾。」
顧季夏臉色也是一變,連忙拉住還在玩鬧的孩子,趙瓊不明所以,疑惑的看向親娘。
但是此刻,趙雲安與顧季夏都豎起耳朵來聽那鍾聲,就連屋裏頭趙老夫人與金氏的神色都變了。
但凡敲響了喪鍾,必定是發生了了不得的事情。
太子病逝也會敲響,為六下。
隨著一下下喪鍾,趙雲安臉色越發緊繃,幸好第六聲喪鍾過後,很快就響起來第七聲。
然後是第八聲。
趙雲安心底微鬆,很快又緊張起來:「是太上皇駕崩了。」
「季夏,你看著瓊兒,我馬上要進宮一趟。」
說完這話,趙雲安走進屋內:「祖母,娘,聽喪鍾八下,應該是太上皇駕崩了。」
「去吧,好好陪著你大伯。」趙老夫人嘆氣道。
趙雲安點了點頭,迅速離開公府。
一路上,不少聽見喪鍾的大人們,都換下新年喜氣的新衣,換上舊朝服往宮廷的方向走。
很快,他們便從宮人的口中得知,太上皇果然在今日淩晨十分駕崩了。
趙雲安見到皇帝,已經是一個時辰之後的事情。
皇帝臉色平靜,並無多少哀慟,看見他招了招手。
「趙愛卿,你上前來。」
趙雲安上前。
皇帝便道:「太上皇在世的時候分外喜歡你,將你視作晚輩,你來靈前磕個頭,告慰太上皇在天之靈。」
趙雲安依言照做。
床上的人已經換上了壽衣,自癱瘓後,太上皇胃口極差,人也瘦了許多,此刻看著衣服底下都有些空蕩蕩。
太上皇的神情不算平靜,似乎帶著對塵世的眷戀。
可如今這個屋子裏,連那兩個啼哭不停的太妃,心底也並不為太上皇的死傷心,她們哭的,是自己未來無處依存的處境。
趙雲安磕完頭,便起身站在群臣之中。
站在他身旁的就是太子李雲衢。
趙雲安見他氣色極差,麵白如紙,卻不讓宮人攙扶站在那裏。
「大哥,你的身體?」
李雲衢卻對著他搖了搖頭。
趙雲安隻得咽下去滿肚子的擔心。
皇後劉氏就站在皇帝身側,此刻滿臉傷心,倒像是比丈夫與兒子都要難過。
李雲衢看了眼母親的背影,微微垂眸。
「太上皇駕崩,即日起由禮部操辦國喪,各寺院、道館鳴鍾三萬次,誦經弔唁。
坊間禁禮樂,一百天內不準作樂,四十九天內不準屠宰,一月之內禁止嫁娶。」
對比前朝時期,大魏國喪的規矩已經極為寬容,一百天後便能除服。
皇帝轉身,看向跪滿一地的文武百官:「召三皇子即日入京奔喪。」
這一刻,趙雲安分明看見皇後臉上的喜色一閃而逝。
風雨欲來,無人知道三皇子迴京後,會對時局造成什麽影響。
也無人知道遠赴西南的三皇子,此時此刻還是不是當年的心。
李雲衢站在那裏,麵色平靜無比,甚至沒有多看皇後一眼。
盧氏下意識的緊貼著丈夫,抓著帕子的手微微用力,不讓自己露出異樣來。
這時候,皇帝招手,讓皇長孫李瑾上前,跟隨他一起祭拜先帝。
一位皇帝駕崩之後,無論是守靈哭靈,亦或者下葬出殯,規矩都極為繁瑣。
趙雲安看著來來往往的人,心底卻隻擔心李雲衢的身體。
等到夜幕十分,他才找到機會:「大哥,如果你有哪裏不舒服一定要說,大伯一定會體諒的。」
李雲衢咳嗽了兩聲,嘆氣道:「我這樣的身體,操不操勞都是一樣。」
「可是……」
「安兒放心,父皇叫來了太醫,不會讓我勞累過度的。」
話說到這份上,趙雲安也沒辦法再勸。
太上皇一駕崩,整個大魏都進入了國喪,不能喝酒作樂,娶妻嫁女,家家戶戶都得掛上白布條。
前些年大魏不是在打仗,就是有天災,老百姓的日子可想而知。
好不容易今年處處豐收,百姓們日子好了一些,正打算好好過一個年,割幾塊肉,喝幾杯酒,哪知道老皇帝忽然死了。
老百姓一點都不感恩這位老皇帝,反倒是抱怨他早不駕崩,晚不駕崩,偏偏選在這時候。
太上皇若是知道,自己死後還得被百姓抱怨,恐怕會氣得棺材板都壓不住。
永昌公府也取下剛剛掛上去的紅燈籠,換上了白燈籠,家裏家外但凡是喜慶的裝扮都得收起來。
公府如今被許多人盯著,趙雲安寧願小心一些,也不想這時候被彈劾惹眼。
太上皇靈堂已經搭建好,作為永昌公,趙雲安也要參加哭靈。
李謙三人更是早早的入宮,如今暫時住在宮中,等待出殯之後才能再看。
按照舊俗,五品以上官員誥命夫人也要入宮哭靈,趙老夫人、金氏、顧季夏都在此列。
不過一開始,皇帝便下令免了趙老夫人哭靈。
婆媳兩個笑了笑,倒像是一對母女了。
永昌公府裏一派輕鬆。
驀的,遠處傳來鍾聲。
正帶著兒子玩耍的趙雲安臉色一變:「是喪鍾。」
顧季夏臉色也是一變,連忙拉住還在玩鬧的孩子,趙瓊不明所以,疑惑的看向親娘。
但是此刻,趙雲安與顧季夏都豎起耳朵來聽那鍾聲,就連屋裏頭趙老夫人與金氏的神色都變了。
但凡敲響了喪鍾,必定是發生了了不得的事情。
太子病逝也會敲響,為六下。
隨著一下下喪鍾,趙雲安臉色越發緊繃,幸好第六聲喪鍾過後,很快就響起來第七聲。
然後是第八聲。
趙雲安心底微鬆,很快又緊張起來:「是太上皇駕崩了。」
「季夏,你看著瓊兒,我馬上要進宮一趟。」
說完這話,趙雲安走進屋內:「祖母,娘,聽喪鍾八下,應該是太上皇駕崩了。」
「去吧,好好陪著你大伯。」趙老夫人嘆氣道。
趙雲安點了點頭,迅速離開公府。
一路上,不少聽見喪鍾的大人們,都換下新年喜氣的新衣,換上舊朝服往宮廷的方向走。
很快,他們便從宮人的口中得知,太上皇果然在今日淩晨十分駕崩了。
趙雲安見到皇帝,已經是一個時辰之後的事情。
皇帝臉色平靜,並無多少哀慟,看見他招了招手。
「趙愛卿,你上前來。」
趙雲安上前。
皇帝便道:「太上皇在世的時候分外喜歡你,將你視作晚輩,你來靈前磕個頭,告慰太上皇在天之靈。」
趙雲安依言照做。
床上的人已經換上了壽衣,自癱瘓後,太上皇胃口極差,人也瘦了許多,此刻看著衣服底下都有些空蕩蕩。
太上皇的神情不算平靜,似乎帶著對塵世的眷戀。
可如今這個屋子裏,連那兩個啼哭不停的太妃,心底也並不為太上皇的死傷心,她們哭的,是自己未來無處依存的處境。
趙雲安磕完頭,便起身站在群臣之中。
站在他身旁的就是太子李雲衢。
趙雲安見他氣色極差,麵白如紙,卻不讓宮人攙扶站在那裏。
「大哥,你的身體?」
李雲衢卻對著他搖了搖頭。
趙雲安隻得咽下去滿肚子的擔心。
皇後劉氏就站在皇帝身側,此刻滿臉傷心,倒像是比丈夫與兒子都要難過。
李雲衢看了眼母親的背影,微微垂眸。
「太上皇駕崩,即日起由禮部操辦國喪,各寺院、道館鳴鍾三萬次,誦經弔唁。
坊間禁禮樂,一百天內不準作樂,四十九天內不準屠宰,一月之內禁止嫁娶。」
對比前朝時期,大魏國喪的規矩已經極為寬容,一百天後便能除服。
皇帝轉身,看向跪滿一地的文武百官:「召三皇子即日入京奔喪。」
這一刻,趙雲安分明看見皇後臉上的喜色一閃而逝。
風雨欲來,無人知道三皇子迴京後,會對時局造成什麽影響。
也無人知道遠赴西南的三皇子,此時此刻還是不是當年的心。
李雲衢站在那裏,麵色平靜無比,甚至沒有多看皇後一眼。
盧氏下意識的緊貼著丈夫,抓著帕子的手微微用力,不讓自己露出異樣來。
這時候,皇帝招手,讓皇長孫李瑾上前,跟隨他一起祭拜先帝。
一位皇帝駕崩之後,無論是守靈哭靈,亦或者下葬出殯,規矩都極為繁瑣。
趙雲安看著來來往往的人,心底卻隻擔心李雲衢的身體。
等到夜幕十分,他才找到機會:「大哥,如果你有哪裏不舒服一定要說,大伯一定會體諒的。」
李雲衢咳嗽了兩聲,嘆氣道:「我這樣的身體,操不操勞都是一樣。」
「可是……」
「安兒放心,父皇叫來了太醫,不會讓我勞累過度的。」
話說到這份上,趙雲安也沒辦法再勸。
太上皇一駕崩,整個大魏都進入了國喪,不能喝酒作樂,娶妻嫁女,家家戶戶都得掛上白布條。
前些年大魏不是在打仗,就是有天災,老百姓的日子可想而知。
好不容易今年處處豐收,百姓們日子好了一些,正打算好好過一個年,割幾塊肉,喝幾杯酒,哪知道老皇帝忽然死了。
老百姓一點都不感恩這位老皇帝,反倒是抱怨他早不駕崩,晚不駕崩,偏偏選在這時候。
太上皇若是知道,自己死後還得被百姓抱怨,恐怕會氣得棺材板都壓不住。
永昌公府也取下剛剛掛上去的紅燈籠,換上了白燈籠,家裏家外但凡是喜慶的裝扮都得收起來。
公府如今被許多人盯著,趙雲安寧願小心一些,也不想這時候被彈劾惹眼。
太上皇靈堂已經搭建好,作為永昌公,趙雲安也要參加哭靈。
李謙三人更是早早的入宮,如今暫時住在宮中,等待出殯之後才能再看。
按照舊俗,五品以上官員誥命夫人也要入宮哭靈,趙老夫人、金氏、顧季夏都在此列。
不過一開始,皇帝便下令免了趙老夫人哭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