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先例絕不可開,否則從今往後,父皇的政令還有何威嚴可言?」
皇帝反應過來,劉家的事情並不是意外,或許是有人有意為之,作為對新帝與太子的一種試探。
他們若是退了,那麽從今往後政令便如同虛設。
父子倆對視一眼,便有了決定。
看著太子堅定的眼神,皇帝心中感慨萬千,十分滿意,這是他選定的繼承人,也是與他誌同道合的戰友。
皇帝冷哼道:「此事少不得你母後的縱容。」
李雲衢剛要說什麽,又劇烈的咳嗽起來。
皇帝臉色微微一變,連忙上前幫他順氣。
李雲衢好不容易平息了咳嗽,皺眉道:「幸虧發現的早,還能妥善處理。」
皇帝也跟著嘆了口氣,關心起他的身體來:「此事就交給朕吧,倒是你的身體怎麽一直不見好?這幾日可有請平安脈?」
李雲衢點了點頭,解釋道:「胎中帶出來的老毛病,遇冷遇熱都容易犯病,太醫也沒有好的法子,隻能好好將養著。」
皇帝雖然擔心,但也知道他自幼如此,這些年將養著卻確實沒有大問題。
隻是去年事多,李雲衢不能安心養病,才看著嚴重了一些。
「你自己也要多多注意,寧肯少勞累一些,也不好太過辛苦。」
李雲衢自然是答應了。
皇帝心底卻在嘆氣,他這嫡長子千好萬好,偏偏身體不太好,是壽不永久的徵兆,總讓皇帝心中十分憂慮。
尤其是太子之位難坐,將來若是登基隻會越發好費心神,也不知道雲衢能不能撐得住。
再看老三那不著調的樣子,皇帝也是千萬個不放心。
兒子太少,選擇也就少了,尤其是皇帝從未打算再生幼子,他對嫡長子並無不滿,甚至多有疼愛,但偶爾也會憂慮他的身體。
這也是為什麽當初他會向趙老夫人提議,將侄兒直接過繼成皇子。
皇帝心底承認,那時候他是有過那個念頭的,隻是趙老夫人與趙雲安都一口迴絕,才斷了他的心思。
剛剛榮升為國舅爺的劉大人,如今穿著嶄新的朝服,很有幾分意氣風發。
他自認才高八鬥,如今小舅子當了皇帝,妹妹是皇後,外甥是太子,那被提拔不是早晚的事情。
當年妹妹嫁到永昌伯府的時候,劉大人還覺得親爹不會選女婿,那時候的永昌伯府不過是個空殼子,倒還不如劉家。
哪知道風水輪流轉,如今的皇帝讓劉家仰望不及。
劉國舅雖然瞧不起靠著裙帶關係上位的人,可心底也隱隱約約期盼著。
此時此刻,他高抬下巴,清高自持,很有幾分裝腔作勢。
但劉國舅絕對不會想到,這將是他最後一次穿這一身朝服。
年後第一個大朝會,劉國舅還未將新朝服穿得熱乎,便被親外甥彈劾了一本。
「兒臣要彈劾國舅劉衡禦下不嚴,縱子行兇,侵占良田,罪加一等。」
趙雲安站在隊列之中,抬頭一看,便能瞧見劉大人突然慘白一片的臉孔。
隻見他麵露不敢置信,哆哆嗦嗦的跪下來:「陛下,微臣,微臣實在是不知啊。」
「太子,臣可是你親舅舅,你可不能聽信謠言,信口雌黃。」
趙雲安微微挑眉,心底嘆息一聲。
年前皇帝與太子並未發難,趙雲安便猜到會放到年後,這位劉國舅便成了年後被殺的第一隻雞。
皇帝猛地扔下奏摺:「人證無證俱在,你身為朝廷命官,卻不辨是非,身為一家之主,卻縱容糊塗,如今事發卻還要狡辯,該當何罪?」
劉國舅掃過那奏摺,頓時臉色大變。
他沒想到家裏幾個兒子竟如此大膽,忙喊冤:「陛下,太子,這些都是下人自作主張,下官隻是被人蒙蔽。」
「偏聽偏信,識人不明,如此糊塗怎能擔起朝堂重任。」
皇帝冷聲喝道:「來人,脫去他的朝服,收押天牢,查明真相後再行處置。」
「皇上,微臣冤枉啊。」
「太子,饒了臣這一次吧,微臣一定會好好約束下人,絕對不敢再犯。」
「請陛下饒命。」
劉大人一邊求饒,一邊看向太子與三皇子,剛要開口,卻想起彈劾自己的正是太子,一時心中悲涼萬分。
他卻不知道,正因為彈劾的人是太子,他的罪名才隻是縱容下人,識人不明,最後也不會丟掉性命。
沒有被堵住嘴,即使被拖出去好遠,劉大人哀嚎哭喊的聲音依舊傳來,嚇得朝中不少大臣瑟瑟發抖。
不少人心中有鬼,原以為皇帝對著國舅會有所寬容,誰想到直接被脫了官袍。
殺雞儆猴,他們此刻就如同一群被嚇得老實的猴子,一個個膽戰心驚。
皇帝冷哼喝道:「皇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更勿論他人。」
「諸愛卿需管束家裏,若再有人與民爭利,一律當罪。」
他站在高高在上的龍椅之前,冷眼掃視群臣,若不是為朝堂安穩,他恨不得將其中蛀蟲一掃而空。
不過沒關係,他有的是時間慢慢料理他們,還大魏朗朗晴空。
「陛下英明。」眾大臣低頭行禮。
也有心繫百姓的大臣,此刻眼底是熊熊火光,看著皇帝與太子滿是熱切。
就像是站在第一排的程青鬆,李駿登基之後,即使是太上皇禪位,他心底也依舊對皇帝的正統報以懷疑。
皇帝反應過來,劉家的事情並不是意外,或許是有人有意為之,作為對新帝與太子的一種試探。
他們若是退了,那麽從今往後政令便如同虛設。
父子倆對視一眼,便有了決定。
看著太子堅定的眼神,皇帝心中感慨萬千,十分滿意,這是他選定的繼承人,也是與他誌同道合的戰友。
皇帝冷哼道:「此事少不得你母後的縱容。」
李雲衢剛要說什麽,又劇烈的咳嗽起來。
皇帝臉色微微一變,連忙上前幫他順氣。
李雲衢好不容易平息了咳嗽,皺眉道:「幸虧發現的早,還能妥善處理。」
皇帝也跟著嘆了口氣,關心起他的身體來:「此事就交給朕吧,倒是你的身體怎麽一直不見好?這幾日可有請平安脈?」
李雲衢點了點頭,解釋道:「胎中帶出來的老毛病,遇冷遇熱都容易犯病,太醫也沒有好的法子,隻能好好將養著。」
皇帝雖然擔心,但也知道他自幼如此,這些年將養著卻確實沒有大問題。
隻是去年事多,李雲衢不能安心養病,才看著嚴重了一些。
「你自己也要多多注意,寧肯少勞累一些,也不好太過辛苦。」
李雲衢自然是答應了。
皇帝心底卻在嘆氣,他這嫡長子千好萬好,偏偏身體不太好,是壽不永久的徵兆,總讓皇帝心中十分憂慮。
尤其是太子之位難坐,將來若是登基隻會越發好費心神,也不知道雲衢能不能撐得住。
再看老三那不著調的樣子,皇帝也是千萬個不放心。
兒子太少,選擇也就少了,尤其是皇帝從未打算再生幼子,他對嫡長子並無不滿,甚至多有疼愛,但偶爾也會憂慮他的身體。
這也是為什麽當初他會向趙老夫人提議,將侄兒直接過繼成皇子。
皇帝心底承認,那時候他是有過那個念頭的,隻是趙老夫人與趙雲安都一口迴絕,才斷了他的心思。
剛剛榮升為國舅爺的劉大人,如今穿著嶄新的朝服,很有幾分意氣風發。
他自認才高八鬥,如今小舅子當了皇帝,妹妹是皇後,外甥是太子,那被提拔不是早晚的事情。
當年妹妹嫁到永昌伯府的時候,劉大人還覺得親爹不會選女婿,那時候的永昌伯府不過是個空殼子,倒還不如劉家。
哪知道風水輪流轉,如今的皇帝讓劉家仰望不及。
劉國舅雖然瞧不起靠著裙帶關係上位的人,可心底也隱隱約約期盼著。
此時此刻,他高抬下巴,清高自持,很有幾分裝腔作勢。
但劉國舅絕對不會想到,這將是他最後一次穿這一身朝服。
年後第一個大朝會,劉國舅還未將新朝服穿得熱乎,便被親外甥彈劾了一本。
「兒臣要彈劾國舅劉衡禦下不嚴,縱子行兇,侵占良田,罪加一等。」
趙雲安站在隊列之中,抬頭一看,便能瞧見劉大人突然慘白一片的臉孔。
隻見他麵露不敢置信,哆哆嗦嗦的跪下來:「陛下,微臣,微臣實在是不知啊。」
「太子,臣可是你親舅舅,你可不能聽信謠言,信口雌黃。」
趙雲安微微挑眉,心底嘆息一聲。
年前皇帝與太子並未發難,趙雲安便猜到會放到年後,這位劉國舅便成了年後被殺的第一隻雞。
皇帝猛地扔下奏摺:「人證無證俱在,你身為朝廷命官,卻不辨是非,身為一家之主,卻縱容糊塗,如今事發卻還要狡辯,該當何罪?」
劉國舅掃過那奏摺,頓時臉色大變。
他沒想到家裏幾個兒子竟如此大膽,忙喊冤:「陛下,太子,這些都是下人自作主張,下官隻是被人蒙蔽。」
「偏聽偏信,識人不明,如此糊塗怎能擔起朝堂重任。」
皇帝冷聲喝道:「來人,脫去他的朝服,收押天牢,查明真相後再行處置。」
「皇上,微臣冤枉啊。」
「太子,饒了臣這一次吧,微臣一定會好好約束下人,絕對不敢再犯。」
「請陛下饒命。」
劉大人一邊求饒,一邊看向太子與三皇子,剛要開口,卻想起彈劾自己的正是太子,一時心中悲涼萬分。
他卻不知道,正因為彈劾的人是太子,他的罪名才隻是縱容下人,識人不明,最後也不會丟掉性命。
沒有被堵住嘴,即使被拖出去好遠,劉大人哀嚎哭喊的聲音依舊傳來,嚇得朝中不少大臣瑟瑟發抖。
不少人心中有鬼,原以為皇帝對著國舅會有所寬容,誰想到直接被脫了官袍。
殺雞儆猴,他們此刻就如同一群被嚇得老實的猴子,一個個膽戰心驚。
皇帝冷哼喝道:「皇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更勿論他人。」
「諸愛卿需管束家裏,若再有人與民爭利,一律當罪。」
他站在高高在上的龍椅之前,冷眼掃視群臣,若不是為朝堂安穩,他恨不得將其中蛀蟲一掃而空。
不過沒關係,他有的是時間慢慢料理他們,還大魏朗朗晴空。
「陛下英明。」眾大臣低頭行禮。
也有心繫百姓的大臣,此刻眼底是熊熊火光,看著皇帝與太子滿是熱切。
就像是站在第一排的程青鬆,李駿登基之後,即使是太上皇禪位,他心底也依舊對皇帝的正統報以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