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卻又說:「她還算賢惠,可到底是晚輩,本宮才是後宮之主,不好處處讓她幫忙。」
趙老夫人一聽,便知道皇後是捨不得手中的權勢,心底又是一嘆。
人心異變,她這曾經的兒媳婦不是壞人,可小心思太多私心過重,自己心底的算盤都打不明白,偏偏坐上了皇後的位置。
幸虧皇帝是個清明的,如今還能轄製著皇後收斂。
另一頭,離開屋子,沈盼晴就笑了:「難得出宮鬆快鬆快,可算是出來了。」
因為李雲平明晃晃的表示無心爭權,又有一位熱衷於往兒子屋子裏塞人的婆婆,盧氏與沈氏的關係反倒是比以前更親密一些。
盧氏扯了她一下,提醒道:「別太明顯了。」
「我知道,不過是要見到季夏心裏頭高興。」
盧氏感嘆道:「顧氏也是有福分的,他們兄弟四個,最小的七弟反倒是最知道疼人,永昌公府幹幹淨淨,從來不讓季夏傷心。」
沈盼晴知道大哥雖然尊重大嫂,夫妻相敬如賓,但太子宮中還是有妾室在。
這會兒便說:「大哥對大嫂也很好,心底最看重瑾兒,愛若珠寶。」
盧氏笑著點頭:「三弟也疼媳婦,這也算趙家的傳統了。」
可惜如今他們已經不姓趙了。
等到了顧季夏屋內,兩人進去一看,便瞧見弟媳婦臉色紅潤,一看便知道心情舒暢,調理的極好。
「大嫂,三嫂,快坐。」
顧季夏其實覺得自己的身體好多了,但聽產婆和大夫的話,依舊在屋內靜養。
「快別忙,都是自家人,我們自在著呢。」沈盼晴笑道。
她們倆索性讓丫鬟搬了凳子過來,坐在床前與顧季夏說話。
盧氏作為長嫂,向來是很照顧幾位妯娌,這會兒暗示道:「今日出宮之前,母後還擔心七弟身邊無人伺候,想著挑幾個好的送來,隻是被勸住了。」
顧季夏笑了笑,似乎並不在意:「多謝大嫂,無礙的。」
盧氏見她毫不擔心,心底又是一嘆,想必即使人送來了,七弟也知道如何料理。
沈盼晴倒是說了句:「母後總說忙得分身乏術,卻還有心思管這個。」
提起這事兒,妯娌三人的關係反倒是更近了一些。
說了一會兒話,前頭便來人請她們離開,皇帝要迴宮了。
皇帝迴宮的時候,還帶走了那一麵精心打造的鏡子,最好的東西,自然是皇帝先用上,才能讓下頭的人知道裏頭的好。
而等人走空了,金大舅才鬆了口氣,悄悄兒的拉住了大外甥。
「安兒,有件事舅舅不知道該不該說。」
第152章 銀子
趙雲安與金大舅的感情一直極好,從小到大,金大舅就偏疼這位外甥,即使他在漳州多年,這份感情也沒疏遠。
甚至因為趙雲安在漳州府搗鼓出紫金蓮,又與金家合作,因為利益雙方走動的更加頻繁。
金大舅向來是個人精,且為人極為清醒,從來不會做讓趙雲安為難的事情。
正是有永昌公府作為靠山,金大舅又有經商的才幹,金家才在短短十幾年內迅速發達,比當年金氏出嫁的時候更為富裕。
往年就算不能見麵,金大舅也會頻繁寫信,將金家大大小小的事情一一告知。
所以乍一看金大舅麵露猶豫,趙雲安心底有些奇怪:「舅舅,我們之間還有什麽不能說的?」
金大舅嘆了口氣,打發了丫鬟小廝都出去,才道:「這事兒我也是道聽途說來的,沒有真憑實據,隻是聽完之後一直琢磨著該不該告訴你。」
自打知道了這消息,金大舅是寢食難安,心底很是焦灼,一直到今日見著皇帝與趙雲安的相處,才下定決心要告訴外甥。
「到底是什麽事情讓舅舅這般為難?」趙雲安更是好奇。
金大舅笑了笑,他年紀大之後身材愈發圓潤,一笑起來宛如彌勒佛。
「這事兒原本是與你我無關,我是怕說了外甥你格外為難,到時候反倒是害了你。」
說完這話,他指了指宮廷:「是跟宮裏頭娘娘有關的。」
趙雲安微微皺眉,因為李駿登基之後,並未對曾經的妾室大肆封賞,如今能被稱為宮裏頭娘娘的,隻有皇後劉氏一個人。
「舅舅,你就別賣關子了,快告訴我吧。」趙雲安催促道。
金大舅這才開口:「金家一直有糧食買賣,所以與各地的農戶地主頗為熟悉,近來卻聽聞劉家仗著皇親國戚,威逼利誘私占良田。」
這話讓趙雲安臉色一沉。
新帝登基後,為了避免當年漳州府的情況再現,不惜耗費大量時間更換各地官員,以杜絕土地兼併的事情發生。
這一條是皇帝製定的大魏國策根本,絕對不能動搖。
趙雲安心底明白,金大舅雖然口說沒有證據,可若是真的沒有證據,他是不會道聽途說就搬弄到他麵前來。
「劉家怎麽會這麽大膽?」趙雲安擰起眉頭。
「天子腳下,聖人三申五令禁止的事情,他們怎麽敢頂風作案?」
趙雲安先是驚訝,後又有幾分不信,劉家並非暴發戶,而是三代為官的清流世家,定然知道侵占良田是多大的罪名。
金大舅嘆息一聲:「誰說不是呢,而且他們行事不算隱秘,這事兒我都知道了,朝廷大臣難道全部不知?」
趙老夫人一聽,便知道皇後是捨不得手中的權勢,心底又是一嘆。
人心異變,她這曾經的兒媳婦不是壞人,可小心思太多私心過重,自己心底的算盤都打不明白,偏偏坐上了皇後的位置。
幸虧皇帝是個清明的,如今還能轄製著皇後收斂。
另一頭,離開屋子,沈盼晴就笑了:「難得出宮鬆快鬆快,可算是出來了。」
因為李雲平明晃晃的表示無心爭權,又有一位熱衷於往兒子屋子裏塞人的婆婆,盧氏與沈氏的關係反倒是比以前更親密一些。
盧氏扯了她一下,提醒道:「別太明顯了。」
「我知道,不過是要見到季夏心裏頭高興。」
盧氏感嘆道:「顧氏也是有福分的,他們兄弟四個,最小的七弟反倒是最知道疼人,永昌公府幹幹淨淨,從來不讓季夏傷心。」
沈盼晴知道大哥雖然尊重大嫂,夫妻相敬如賓,但太子宮中還是有妾室在。
這會兒便說:「大哥對大嫂也很好,心底最看重瑾兒,愛若珠寶。」
盧氏笑著點頭:「三弟也疼媳婦,這也算趙家的傳統了。」
可惜如今他們已經不姓趙了。
等到了顧季夏屋內,兩人進去一看,便瞧見弟媳婦臉色紅潤,一看便知道心情舒暢,調理的極好。
「大嫂,三嫂,快坐。」
顧季夏其實覺得自己的身體好多了,但聽產婆和大夫的話,依舊在屋內靜養。
「快別忙,都是自家人,我們自在著呢。」沈盼晴笑道。
她們倆索性讓丫鬟搬了凳子過來,坐在床前與顧季夏說話。
盧氏作為長嫂,向來是很照顧幾位妯娌,這會兒暗示道:「今日出宮之前,母後還擔心七弟身邊無人伺候,想著挑幾個好的送來,隻是被勸住了。」
顧季夏笑了笑,似乎並不在意:「多謝大嫂,無礙的。」
盧氏見她毫不擔心,心底又是一嘆,想必即使人送來了,七弟也知道如何料理。
沈盼晴倒是說了句:「母後總說忙得分身乏術,卻還有心思管這個。」
提起這事兒,妯娌三人的關係反倒是更近了一些。
說了一會兒話,前頭便來人請她們離開,皇帝要迴宮了。
皇帝迴宮的時候,還帶走了那一麵精心打造的鏡子,最好的東西,自然是皇帝先用上,才能讓下頭的人知道裏頭的好。
而等人走空了,金大舅才鬆了口氣,悄悄兒的拉住了大外甥。
「安兒,有件事舅舅不知道該不該說。」
第152章 銀子
趙雲安與金大舅的感情一直極好,從小到大,金大舅就偏疼這位外甥,即使他在漳州多年,這份感情也沒疏遠。
甚至因為趙雲安在漳州府搗鼓出紫金蓮,又與金家合作,因為利益雙方走動的更加頻繁。
金大舅向來是個人精,且為人極為清醒,從來不會做讓趙雲安為難的事情。
正是有永昌公府作為靠山,金大舅又有經商的才幹,金家才在短短十幾年內迅速發達,比當年金氏出嫁的時候更為富裕。
往年就算不能見麵,金大舅也會頻繁寫信,將金家大大小小的事情一一告知。
所以乍一看金大舅麵露猶豫,趙雲安心底有些奇怪:「舅舅,我們之間還有什麽不能說的?」
金大舅嘆了口氣,打發了丫鬟小廝都出去,才道:「這事兒我也是道聽途說來的,沒有真憑實據,隻是聽完之後一直琢磨著該不該告訴你。」
自打知道了這消息,金大舅是寢食難安,心底很是焦灼,一直到今日見著皇帝與趙雲安的相處,才下定決心要告訴外甥。
「到底是什麽事情讓舅舅這般為難?」趙雲安更是好奇。
金大舅笑了笑,他年紀大之後身材愈發圓潤,一笑起來宛如彌勒佛。
「這事兒原本是與你我無關,我是怕說了外甥你格外為難,到時候反倒是害了你。」
說完這話,他指了指宮廷:「是跟宮裏頭娘娘有關的。」
趙雲安微微皺眉,因為李駿登基之後,並未對曾經的妾室大肆封賞,如今能被稱為宮裏頭娘娘的,隻有皇後劉氏一個人。
「舅舅,你就別賣關子了,快告訴我吧。」趙雲安催促道。
金大舅這才開口:「金家一直有糧食買賣,所以與各地的農戶地主頗為熟悉,近來卻聽聞劉家仗著皇親國戚,威逼利誘私占良田。」
這話讓趙雲安臉色一沉。
新帝登基後,為了避免當年漳州府的情況再現,不惜耗費大量時間更換各地官員,以杜絕土地兼併的事情發生。
這一條是皇帝製定的大魏國策根本,絕對不能動搖。
趙雲安心底明白,金大舅雖然口說沒有證據,可若是真的沒有證據,他是不會道聽途說就搬弄到他麵前來。
「劉家怎麽會這麽大膽?」趙雲安擰起眉頭。
「天子腳下,聖人三申五令禁止的事情,他們怎麽敢頂風作案?」
趙雲安先是驚訝,後又有幾分不信,劉家並非暴發戶,而是三代為官的清流世家,定然知道侵占良田是多大的罪名。
金大舅嘆息一聲:「誰說不是呢,而且他們行事不算隱秘,這事兒我都知道了,朝廷大臣難道全部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