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想,她便笑道:「那就多謝七弟了,既然瑾兒謙兒也都在漳州府,留下誠兒跟他們做個伴也好。」
趙雲安鬆了口氣,雖說二嫂還要迴去,但能留下侄兒侄女也是好的。
第127章 陰差陽錯
既然小劉氏執意要走,趙雲安改變不了她的想法,隻能幫她準備好官船。
趙雲安想到遠在京城的親人,心底時常有一種無法言喻的焦慮。
幸虧她最後還是改變了主意,打算將妤兒和誠兒留下。
等到春暖花開,趙雲安便顧不上小劉氏的事情,新一年的春耕和採茶都忙碌起來,而讓趙雲安心憂的是,北方的難民果然陸陸續續的出現了。
青州營那邊傳過來的消息,青州街頭如今偶爾可見難民,數量還不算多,暫時被穩住了,可後期就不一定了。
趙雲安是個未雨綢繆的人,雖說難民還沒在漳州府出現,他還是早早做準備。
連番忙碌,趙雲安連陪伴家人的時間都減少了,通常隻有晚膳才出現,自然是顧不得其他。
小劉氏看在眼底,心思頓時活絡了起來。
這一日大清早,小劉氏便讓丫鬟們收拾好細軟,又把趙妤叫到身邊。
趙妤瞧她笑盈盈的有些奇怪,畢竟之前為了迴京的事情,母親與二奶奶七叔鬧得有些不愉快,一門心思覺得他們要害她。
小劉氏拉住女兒的手,笑著說道:「娘就要迴京城了,趁著這還沒走,想帶著你們出去轉轉,看看玉璋湖的好風景。」
趙妤鬆了口氣,握住她的手道:「娘,我知道你擔心爹爹,但爹爹既然這麽說了,自有他的理由在。」
「不如您還是留下來陪著我們吧?」
小劉氏笑著摸了摸她的頭髮:「傻孩子,我若是不迴去,將來永昌伯府哪裏還有我坐著的地方。」
不等趙妤再說什麽,她又道:「不提這些不開心的事兒,今日陽光好得很,我帶你們姐弟出去走走玩玩,咱們也學別人遊玉璋湖。
趙妤一聽,也不反對,笑道:「也好,娘來漳州之後一直在下雨,難得放晴,是該出去走走的。」
「娘,我去跟二奶奶和七嫂說一聲,邀她們一道兒出門吧。」
小劉氏拉住她:「別。」
「娘隻想帶著你們姐弟倆,我們母子三人好好玩玩。」
趙妤也不好反對。
小劉氏給丫鬟使了個眼色,很快,母子三人身後,幾個丫鬟提著看似輕便,實則沉甸甸的匣子,很快就上了馬車,朝著玉璋湖的方向走去。
馬車裏隻剩下他們母子三人,趙妤反倒是有些不自在起來。
趙誠倒是無所謂,趴在窗口喊:「娘,我想去小玉璋山上,上次七叔帶我們去玩,那邊風景可好啦。」
小劉氏眼底閃過一絲不悅,隻說:「你如今也大了,到了該讀書進學的時候,不能總想著到處玩。」
趙誠癟了癟嘴,抱怨道:「娘,七叔說了要勞逸結合,該讀書的時候讀書,該玩的時候就可以玩。」
「你七叔……」小劉氏下意識的要反駁,看到趙妤又停下。
她勉強笑了笑:「你七叔自小早慧,哪裏知道別人寒窗苦讀的辛苦。」
心底卻覺得,自己下定決心要把兒女帶走才是對的,這才幾天,誠兒的玩心都被吊起來了。
再看趙妤,明明是一個姑娘家,卻經常拋頭露麵的出去玩,將來能嫁到什麽好人家。
小劉氏心底將金氏和趙雲安抱怨了一遍,認定不是親生的,他們就壓根不上心。
趙妤見弟弟要哭了,勸了一句:「娘,說這些做什麽,咱們難得出來玩,也就別拘著弟弟了。」
小劉氏笑了一聲,果然沒再說話。
馬車緩緩的走,趙妤忽然發現不對勁,皺眉道:「這不是去玉璋湖的路。」
玉璋湖作為漳州府的美景,趙雲安曾帶著金氏和趙妤去過無數次,甚至趙妤剛來的時候,經常跟著趙雲安騎馬,對這條路熟悉無比。
「車夫,你走錯路了。」
趙妤想拉開簾子提醒。
小劉氏卻死死抓住女兒:「車夫沒走錯。」
趙妤臉色猛地一變,她掙脫母親的手掌,打開食盒一看,裏頭哪裏是吃食,放著的都是細軟。
「娘!」
小劉氏不在意的說:「你二奶奶和七叔都是死心眼的,說什麽接到你爹的信,要把咱們母子三個留在漳州府。」
「他們也不想想漳州府有什麽,即使你七叔是知府又能如何,能跟京城比,能跟永昌伯府比嗎?」
「咱們現在不迴去,將來伯府裏麵,可是連站的地方都沒有。」
趙妤臉色一白:「你想做什麽,日前分明已經答應了七叔,會把我們留在漳州府的。」
「我那是騙騙小叔子的。」
小劉氏還有些得意:「我是你們親娘,哪裏捨得將你們留在這裏。」
「聽娘的,咱們一塊兒迴京,將來自有娘為你們做打算。」
趙妤氣得發抖:「娘,人無信不立,你答應過的事情怎麽可以食言?」
「我帶自己的兒女走,怎麽能算食言?」小劉氏不以為然。
趙妤連聲喊道:「你到底明不明白,大魏風雨飄逸,朝堂風雲詭辯,爹和七叔是為了我們好,才讓我們遠離京城。」
小劉氏臉色一沉,掐住她的手罵道:「看看你現在的樣子,真是被教養壞了,哪家的姑娘敢對著親娘大唿小叫。」
趙雲安鬆了口氣,雖說二嫂還要迴去,但能留下侄兒侄女也是好的。
第127章 陰差陽錯
既然小劉氏執意要走,趙雲安改變不了她的想法,隻能幫她準備好官船。
趙雲安想到遠在京城的親人,心底時常有一種無法言喻的焦慮。
幸虧她最後還是改變了主意,打算將妤兒和誠兒留下。
等到春暖花開,趙雲安便顧不上小劉氏的事情,新一年的春耕和採茶都忙碌起來,而讓趙雲安心憂的是,北方的難民果然陸陸續續的出現了。
青州營那邊傳過來的消息,青州街頭如今偶爾可見難民,數量還不算多,暫時被穩住了,可後期就不一定了。
趙雲安是個未雨綢繆的人,雖說難民還沒在漳州府出現,他還是早早做準備。
連番忙碌,趙雲安連陪伴家人的時間都減少了,通常隻有晚膳才出現,自然是顧不得其他。
小劉氏看在眼底,心思頓時活絡了起來。
這一日大清早,小劉氏便讓丫鬟們收拾好細軟,又把趙妤叫到身邊。
趙妤瞧她笑盈盈的有些奇怪,畢竟之前為了迴京的事情,母親與二奶奶七叔鬧得有些不愉快,一門心思覺得他們要害她。
小劉氏拉住女兒的手,笑著說道:「娘就要迴京城了,趁著這還沒走,想帶著你們出去轉轉,看看玉璋湖的好風景。」
趙妤鬆了口氣,握住她的手道:「娘,我知道你擔心爹爹,但爹爹既然這麽說了,自有他的理由在。」
「不如您還是留下來陪著我們吧?」
小劉氏笑著摸了摸她的頭髮:「傻孩子,我若是不迴去,將來永昌伯府哪裏還有我坐著的地方。」
不等趙妤再說什麽,她又道:「不提這些不開心的事兒,今日陽光好得很,我帶你們姐弟出去走走玩玩,咱們也學別人遊玉璋湖。
趙妤一聽,也不反對,笑道:「也好,娘來漳州之後一直在下雨,難得放晴,是該出去走走的。」
「娘,我去跟二奶奶和七嫂說一聲,邀她們一道兒出門吧。」
小劉氏拉住她:「別。」
「娘隻想帶著你們姐弟倆,我們母子三人好好玩玩。」
趙妤也不好反對。
小劉氏給丫鬟使了個眼色,很快,母子三人身後,幾個丫鬟提著看似輕便,實則沉甸甸的匣子,很快就上了馬車,朝著玉璋湖的方向走去。
馬車裏隻剩下他們母子三人,趙妤反倒是有些不自在起來。
趙誠倒是無所謂,趴在窗口喊:「娘,我想去小玉璋山上,上次七叔帶我們去玩,那邊風景可好啦。」
小劉氏眼底閃過一絲不悅,隻說:「你如今也大了,到了該讀書進學的時候,不能總想著到處玩。」
趙誠癟了癟嘴,抱怨道:「娘,七叔說了要勞逸結合,該讀書的時候讀書,該玩的時候就可以玩。」
「你七叔……」小劉氏下意識的要反駁,看到趙妤又停下。
她勉強笑了笑:「你七叔自小早慧,哪裏知道別人寒窗苦讀的辛苦。」
心底卻覺得,自己下定決心要把兒女帶走才是對的,這才幾天,誠兒的玩心都被吊起來了。
再看趙妤,明明是一個姑娘家,卻經常拋頭露麵的出去玩,將來能嫁到什麽好人家。
小劉氏心底將金氏和趙雲安抱怨了一遍,認定不是親生的,他們就壓根不上心。
趙妤見弟弟要哭了,勸了一句:「娘,說這些做什麽,咱們難得出來玩,也就別拘著弟弟了。」
小劉氏笑了一聲,果然沒再說話。
馬車緩緩的走,趙妤忽然發現不對勁,皺眉道:「這不是去玉璋湖的路。」
玉璋湖作為漳州府的美景,趙雲安曾帶著金氏和趙妤去過無數次,甚至趙妤剛來的時候,經常跟著趙雲安騎馬,對這條路熟悉無比。
「車夫,你走錯路了。」
趙妤想拉開簾子提醒。
小劉氏卻死死抓住女兒:「車夫沒走錯。」
趙妤臉色猛地一變,她掙脫母親的手掌,打開食盒一看,裏頭哪裏是吃食,放著的都是細軟。
「娘!」
小劉氏不在意的說:「你二奶奶和七叔都是死心眼的,說什麽接到你爹的信,要把咱們母子三個留在漳州府。」
「他們也不想想漳州府有什麽,即使你七叔是知府又能如何,能跟京城比,能跟永昌伯府比嗎?」
「咱們現在不迴去,將來伯府裏麵,可是連站的地方都沒有。」
趙妤臉色一白:「你想做什麽,日前分明已經答應了七叔,會把我們留在漳州府的。」
「我那是騙騙小叔子的。」
小劉氏還有些得意:「我是你們親娘,哪裏捨得將你們留在這裏。」
「聽娘的,咱們一塊兒迴京,將來自有娘為你們做打算。」
趙妤氣得發抖:「娘,人無信不立,你答應過的事情怎麽可以食言?」
「我帶自己的兒女走,怎麽能算食言?」小劉氏不以為然。
趙妤連聲喊道:「你到底明不明白,大魏風雨飄逸,朝堂風雲詭辯,爹和七叔是為了我們好,才讓我們遠離京城。」
小劉氏臉色一沉,掐住她的手罵道:「看看你現在的樣子,真是被教養壞了,哪家的姑娘敢對著親娘大唿小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