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那包袱一看,裏頭居然是滿滿當當的一袋子餅,而且還是白麵餅子。
「是餅子!」
小孩兒歡喜的叫起來:「娘,大姐,二姐,你們快出來,我們有吃的了。」
老頭兒也喊道:「快出來吧,他們都走了。」
三個女人這才相處攙扶著走出來,她們臉上都抹了土,看著很是狼狽,人也更瘦一些。
「娘,你看好多餅子。」小孩兒喊道。
等看到餅子,年長的女人落下淚來:「若是當家的還在該多好。」
老頭兒嘆了口氣,招唿他們過來吃。
瞧著孫子孫女吃得頭也不抬,老頭兒眼底發酸:「咱們遇上好心人了。」
昨晚可把他嚇壞了,這一群人高馬大的還帶著刀,誰知道是不是土匪。
被發現的時候,老頭生怕他們一個惱怒,就把他們祖孫都砍了,可還是硬著頭皮拉著小孫子出來,沒讓媳婦和兩個孫女出聲。
他當時心想,他們死了也死得痛快,可女人不一樣,她們被發現了隻會更慘。
幸好,那些人看似兇悍,實則很是和氣,臨走之前居然還給他們留下來餅子。
老頭兒自己隻是的吃一口,吃完了就放下,心想著有了這些餅子,也許他們能走到南方。
另一頭,慶餘下令快馬加鞭,盡快迴到漳州府。
同伴不解道:「慶哥,咱們明知道涼州有問題,難道不順道兒探一探嗎?」
慶餘搖頭道:「不行。」
「咱們從漳州府出來是走了明路的,聰明人一打聽,就知道我們是趙大人的人。」
「若是貿貿然進了涼州,到時候被那邊發現,反倒是給大人添麻煩。」
「當務之急,咱們得快些迴去,將情況上報,大人自有決斷。」
眾人聽了也覺得有道理,紛紛加快了迅速。
日夜兼程之下,迴去花費的時間比來時還要更快一些。
但等終於抵達漳州府,也已經是大年初八了。
漳州府氣候暖和不少,年前的大雪早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晴空萬裏,街道上人來人往,很是熱鬧。
慶餘帶著車隊進城,見狀忍不住長嘆一口氣:「在外頭待久了,瞧見這樣都有些不習慣。」
其餘人也都說:「除了京城,咱們漳州府最是熱鬧。」
至少街道上的百姓神采奕奕,一個個精神飽滿,不見麵黃肌瘦的挨餓人。
車隊很快進了知府衙門。
慶餘馬不停蹄,很快就見到了正在辦公的趙雲安。
趙雲安得到消息也很是高興,先問了一路平安,這才問起臨城的事情來。
等趙雲安問起臨城當地的糧食價格,慶餘更是講得頭頭是道。
不隻是糧食的價格,甚至連其他商品的價格都一一道來。
趙雲安滿意的點了點頭,知道他肯定是花了心思的。
如今看著,戰亂之後,臨城的糧價確實是漲了,但並不算誇張,相比起來反倒是其他沒有收到管控的商品上漲明顯。
這其中應該有永昌伯的功勞,趙雲安記得大伯在臨城多年,想必早有預案。
隻可惜大伯現在失蹤,也不知道臨城的穩定還能維持多久。
與顧斌一樣,趙雲安也覺得明年開春之後,大魏與匈奴定然還有一戰。
「大人,這是顧將軍的迴信,他還準備了不少迴禮。」慶餘拿出藏在心口的信件。
趙雲安接過信:「一路辛苦了,這幾日你們好好歇一歇,另有重賞。」
慶餘點頭,又道:「大人,小的們在路上還遇到一事。」
這才將老頭兒所說一一道來。
趙雲安越聽越是皺眉頭:「強行徵稅,可能是當地父母官貪婪,拉走男丁,也許是為涼州軍徵兵,可他們帶走女人做什麽?」
「那老人家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隻說人被帶走後,就再也沒迴來過。」
「肯定不會是好事情。」
慶餘又道:「小人原本想去打探打探,又怕露了痕跡反倒是不好,便先迴來了。」
「不過我們一路走來,偶爾還能見到其他的百姓逃難。」
逼得百姓在寒冬臘月離鄉背井,可見厲害。
趙雲安敲了敲桌麵,迅速道:「馬原,你帶上我的信,去青州營走一趟。」
「是。」
馬原迅速的離開了。
趙雲安欣慰的看向慶餘:「這次你做的很好。」
慶餘興奮的臉色通紅,拱手道:「能為大人效力,小的不勝榮幸。」
趙雲安忍不住多看了他一眼,記住了這個心思活絡的下屬。
等他下去休息,趙雲安打開顧大將軍的信看來一遍,信上並無多少有用信息,隻是話家常罷了。
他想了想,將信和迴禮一塊兒送到了後院。
顧季夏收到父親的信件和迴禮,倒是高興異常。
顧將軍是個粗人,他在北疆多年,府中隻有一個妾室料理家務,所以這迴禮是他自己準備的,雖有些粗糙,卻真心實意。
顧季夏能從中看到父親的拳拳愛子之心。
她將迴禮分了分,貴重的藥材送到了金氏那邊,臨城別的沒有,人參倒是不少,且年份和重量都極佳。
金氏瞧著高興不已,又說讓她自己也留一些補補身體。
特色土產和鑲嵌著寶石的刀劍,便送到了趙瑾幾人手中。
「是餅子!」
小孩兒歡喜的叫起來:「娘,大姐,二姐,你們快出來,我們有吃的了。」
老頭兒也喊道:「快出來吧,他們都走了。」
三個女人這才相處攙扶著走出來,她們臉上都抹了土,看著很是狼狽,人也更瘦一些。
「娘,你看好多餅子。」小孩兒喊道。
等看到餅子,年長的女人落下淚來:「若是當家的還在該多好。」
老頭兒嘆了口氣,招唿他們過來吃。
瞧著孫子孫女吃得頭也不抬,老頭兒眼底發酸:「咱們遇上好心人了。」
昨晚可把他嚇壞了,這一群人高馬大的還帶著刀,誰知道是不是土匪。
被發現的時候,老頭生怕他們一個惱怒,就把他們祖孫都砍了,可還是硬著頭皮拉著小孫子出來,沒讓媳婦和兩個孫女出聲。
他當時心想,他們死了也死得痛快,可女人不一樣,她們被發現了隻會更慘。
幸好,那些人看似兇悍,實則很是和氣,臨走之前居然還給他們留下來餅子。
老頭兒自己隻是的吃一口,吃完了就放下,心想著有了這些餅子,也許他們能走到南方。
另一頭,慶餘下令快馬加鞭,盡快迴到漳州府。
同伴不解道:「慶哥,咱們明知道涼州有問題,難道不順道兒探一探嗎?」
慶餘搖頭道:「不行。」
「咱們從漳州府出來是走了明路的,聰明人一打聽,就知道我們是趙大人的人。」
「若是貿貿然進了涼州,到時候被那邊發現,反倒是給大人添麻煩。」
「當務之急,咱們得快些迴去,將情況上報,大人自有決斷。」
眾人聽了也覺得有道理,紛紛加快了迅速。
日夜兼程之下,迴去花費的時間比來時還要更快一些。
但等終於抵達漳州府,也已經是大年初八了。
漳州府氣候暖和不少,年前的大雪早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晴空萬裏,街道上人來人往,很是熱鬧。
慶餘帶著車隊進城,見狀忍不住長嘆一口氣:「在外頭待久了,瞧見這樣都有些不習慣。」
其餘人也都說:「除了京城,咱們漳州府最是熱鬧。」
至少街道上的百姓神采奕奕,一個個精神飽滿,不見麵黃肌瘦的挨餓人。
車隊很快進了知府衙門。
慶餘馬不停蹄,很快就見到了正在辦公的趙雲安。
趙雲安得到消息也很是高興,先問了一路平安,這才問起臨城的事情來。
等趙雲安問起臨城當地的糧食價格,慶餘更是講得頭頭是道。
不隻是糧食的價格,甚至連其他商品的價格都一一道來。
趙雲安滿意的點了點頭,知道他肯定是花了心思的。
如今看著,戰亂之後,臨城的糧價確實是漲了,但並不算誇張,相比起來反倒是其他沒有收到管控的商品上漲明顯。
這其中應該有永昌伯的功勞,趙雲安記得大伯在臨城多年,想必早有預案。
隻可惜大伯現在失蹤,也不知道臨城的穩定還能維持多久。
與顧斌一樣,趙雲安也覺得明年開春之後,大魏與匈奴定然還有一戰。
「大人,這是顧將軍的迴信,他還準備了不少迴禮。」慶餘拿出藏在心口的信件。
趙雲安接過信:「一路辛苦了,這幾日你們好好歇一歇,另有重賞。」
慶餘點頭,又道:「大人,小的們在路上還遇到一事。」
這才將老頭兒所說一一道來。
趙雲安越聽越是皺眉頭:「強行徵稅,可能是當地父母官貪婪,拉走男丁,也許是為涼州軍徵兵,可他們帶走女人做什麽?」
「那老人家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隻說人被帶走後,就再也沒迴來過。」
「肯定不會是好事情。」
慶餘又道:「小人原本想去打探打探,又怕露了痕跡反倒是不好,便先迴來了。」
「不過我們一路走來,偶爾還能見到其他的百姓逃難。」
逼得百姓在寒冬臘月離鄉背井,可見厲害。
趙雲安敲了敲桌麵,迅速道:「馬原,你帶上我的信,去青州營走一趟。」
「是。」
馬原迅速的離開了。
趙雲安欣慰的看向慶餘:「這次你做的很好。」
慶餘興奮的臉色通紅,拱手道:「能為大人效力,小的不勝榮幸。」
趙雲安忍不住多看了他一眼,記住了這個心思活絡的下屬。
等他下去休息,趙雲安打開顧大將軍的信看來一遍,信上並無多少有用信息,隻是話家常罷了。
他想了想,將信和迴禮一塊兒送到了後院。
顧季夏收到父親的信件和迴禮,倒是高興異常。
顧將軍是個粗人,他在北疆多年,府中隻有一個妾室料理家務,所以這迴禮是他自己準備的,雖有些粗糙,卻真心實意。
顧季夏能從中看到父親的拳拳愛子之心。
她將迴禮分了分,貴重的藥材送到了金氏那邊,臨城別的沒有,人參倒是不少,且年份和重量都極佳。
金氏瞧著高興不已,又說讓她自己也留一些補補身體。
特色土產和鑲嵌著寶石的刀劍,便送到了趙瑾幾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