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孩子也是實誠,送的都是吃的喝的。」
顧斌笑道:「我一個人也吃用不完,倒不如分一分,大夥兒帶一些迴家去,也能過一個好年。」
「倒是託了將軍的福,今年的年夜飯豐盛不少。」
這份年禮,倒是暫時將臨城緊張的氣氛驅散了一些。
等四下無人,顧斌才取出兩封信來。
他先打開女兒的書信,顧季夏字跡娟秀,是一貫的報喜不報憂,隻說嫁過去之後一切都好,夫君體貼,婆婆寬容,就連在漳州的侄子侄女也都是討喜。
顧斌看完就嘆了口氣,心知遠嫁漳州,女兒定有不自在的地方,隻是不想讓他擔心。
將女兒的書信收起,顧斌才打開女婿的。
一看字跡,顧斌便微微挑眉。
在他的認識中,永昌伯口中的這位侄子,自小老成持重,是個分外早熟的孩子。
可如今這紙張上的字跡,即使略有隱忍,依舊帶著幾分龍飛鳳舞。
很快,他便讀完了這封簡訊。
「趙雲平要來臨城。」
顧斌皺了皺眉,很快也想明白皇帝的用意。
他嘆了口氣,照顧永昌伯的兒子自然不成問題,隻是等那孩子來了,他一時不知如何麵對。
若不是他不夠小心,沒有發現匈奴異樣,永昌伯就不會在這時候前往薑蓉鎮,更不會在亂軍之中失蹤。
又想到那具屍體,顧斌雖還未上報死訊,其實心底也覺得永昌伯兇多吉少。
屍首已經被收斂,如今等趙家子來了,也許有別的法子辨認身份。
顧斌將兩封信都收好,永昌伯雖不在了,可兩家聯姻,關係卻聯合的更加緊密。
隻為這個,顧斌也會好好照顧趙雲平。
臨城大雪紛飛,大地一片銀白,銀裝素裹之下的,卻是無限危機。
趙雲安派來的隨從名叫慶餘,也是永昌伯府的家生子出生。
但他跟馬貴不同,沒有一個當過少爺奶娘的嬤嬤做靠山,家裏頭爹和老娘都是粗使,連帶著他也沒有出路。
趙雲安前往漳州府的時候,慶餘自告奮勇跟著一道兒去。
等到了漳州府,趙雲安手底下缺人,馬貴常順忙得團團轉,連帶著下頭的小廝也有了出頭的時候。
慶餘去年就搶下了送禮的任務,今年熟門熟路,自然又是他來。
來臨城送禮是個苦差事,風大雪大,來迴一趟耗費時長不說,光是凍瘡就能癢死人。
慶餘卻樂意的很,因為越是苦差事,越能入大人的眼,他盼著有一日自己也能跟馬貴常順一樣被重用。
他心思也很是靈活,到了臨城府後,還特意去了一趟永昌伯的宅子。
隻是趙家如今隻剩下幾個看守的家丁。
慶餘忍不住問道:「怎麽不見常鬆叔?」
下人見他是伯府的人,忙道:「伯爺失蹤之後,常管家就帶著人到處找,好些日子沒迴來了。」
慶餘又問了幾句,見他們都是一問三不知的,隻得說:「若是常叔迴來,你們記得告訴他我找來過。」
「是。」
慶餘沒辦法,紮緊了帽子往外走。
臨城比漳州府還要大,但街道上遠沒有那麽繁榮,連商鋪都少見,來往行人都是行色匆匆。
按著趙雲安的吩咐,慶餘頂著風雪,走了一家家糧鋪。
慶餘隻問不買,問的多了,掌櫃的生氣他也隻是賠笑臉,很快就把糧食的價格都記在了心裏。
走完了糧鋪,慶餘想了想,也沒因為手腳冰凍就趕緊迴去,而是繼續逛完了整條街。
幾天下來,等顧斌準備好迴禮,可以離開的時候,不隻是糧食價格,慶餘已經將臨城的物價了解的一清二楚。
帶上顧將軍的迴禮,慶餘這才離開了臨城。
此時已經到了年底,路上又冷,隊伍裏的人倒是沒有抱怨。
這一日修整的時候,一群人隻找到個破廟,好不容易點上了火,每人喝了口酒暖暖身子。
慶餘笑道:「現在辛苦一些,等迴去大人定然重重有賞。」
其餘人都笑起來:「大人向來賞罰分明,從來不虧待辦事的人。」
還有人拍馬屁道:「慶哥,大人願意把給老丈人送禮的任務交個你,指不定再過兩年,您就可以跟馬哥平起平坐了。」
慶餘心底也這麽期盼著,但還是謙虛道:「馬哥是跟大人一塊兒長大的,情分不同,我不求平起平坐,隻求大人也能瞧得上我。」
「慶哥這麽賣力,大人肯定看在眼中。」
「是啊,大人雖然年輕,可從來知人善用,最是公道。」
慶餘哈哈一笑,將懷中的餅子拿出來:「趁著有火煮點餅子吃,等再上路還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歇息。」
自有人拿出鍋子來,下雪也有下雪的好處,不用到處找水,找一些幹淨的扔到鍋裏頭,燒一會兒就是開水。
再把硬邦邦的餅子掰碎了扔裏頭,很快一頓熱騰騰的糊糊就好了。
慶餘端起自己那一碗糊糊喝了一口,一口下去,人也跟著暖和起來。
一群人正喝得熱鬧,忽然破廟後傳來一陣動靜。
慶餘臉色驀的一沉:「誰在裏麵!」
他一動,其餘隨從都抽出了佩刀。
「再不出來我就不客氣了。」慶餘喝道。
顧斌笑道:「我一個人也吃用不完,倒不如分一分,大夥兒帶一些迴家去,也能過一個好年。」
「倒是託了將軍的福,今年的年夜飯豐盛不少。」
這份年禮,倒是暫時將臨城緊張的氣氛驅散了一些。
等四下無人,顧斌才取出兩封信來。
他先打開女兒的書信,顧季夏字跡娟秀,是一貫的報喜不報憂,隻說嫁過去之後一切都好,夫君體貼,婆婆寬容,就連在漳州的侄子侄女也都是討喜。
顧斌看完就嘆了口氣,心知遠嫁漳州,女兒定有不自在的地方,隻是不想讓他擔心。
將女兒的書信收起,顧斌才打開女婿的。
一看字跡,顧斌便微微挑眉。
在他的認識中,永昌伯口中的這位侄子,自小老成持重,是個分外早熟的孩子。
可如今這紙張上的字跡,即使略有隱忍,依舊帶著幾分龍飛鳳舞。
很快,他便讀完了這封簡訊。
「趙雲平要來臨城。」
顧斌皺了皺眉,很快也想明白皇帝的用意。
他嘆了口氣,照顧永昌伯的兒子自然不成問題,隻是等那孩子來了,他一時不知如何麵對。
若不是他不夠小心,沒有發現匈奴異樣,永昌伯就不會在這時候前往薑蓉鎮,更不會在亂軍之中失蹤。
又想到那具屍體,顧斌雖還未上報死訊,其實心底也覺得永昌伯兇多吉少。
屍首已經被收斂,如今等趙家子來了,也許有別的法子辨認身份。
顧斌將兩封信都收好,永昌伯雖不在了,可兩家聯姻,關係卻聯合的更加緊密。
隻為這個,顧斌也會好好照顧趙雲平。
臨城大雪紛飛,大地一片銀白,銀裝素裹之下的,卻是無限危機。
趙雲安派來的隨從名叫慶餘,也是永昌伯府的家生子出生。
但他跟馬貴不同,沒有一個當過少爺奶娘的嬤嬤做靠山,家裏頭爹和老娘都是粗使,連帶著他也沒有出路。
趙雲安前往漳州府的時候,慶餘自告奮勇跟著一道兒去。
等到了漳州府,趙雲安手底下缺人,馬貴常順忙得團團轉,連帶著下頭的小廝也有了出頭的時候。
慶餘去年就搶下了送禮的任務,今年熟門熟路,自然又是他來。
來臨城送禮是個苦差事,風大雪大,來迴一趟耗費時長不說,光是凍瘡就能癢死人。
慶餘卻樂意的很,因為越是苦差事,越能入大人的眼,他盼著有一日自己也能跟馬貴常順一樣被重用。
他心思也很是靈活,到了臨城府後,還特意去了一趟永昌伯的宅子。
隻是趙家如今隻剩下幾個看守的家丁。
慶餘忍不住問道:「怎麽不見常鬆叔?」
下人見他是伯府的人,忙道:「伯爺失蹤之後,常管家就帶著人到處找,好些日子沒迴來了。」
慶餘又問了幾句,見他們都是一問三不知的,隻得說:「若是常叔迴來,你們記得告訴他我找來過。」
「是。」
慶餘沒辦法,紮緊了帽子往外走。
臨城比漳州府還要大,但街道上遠沒有那麽繁榮,連商鋪都少見,來往行人都是行色匆匆。
按著趙雲安的吩咐,慶餘頂著風雪,走了一家家糧鋪。
慶餘隻問不買,問的多了,掌櫃的生氣他也隻是賠笑臉,很快就把糧食的價格都記在了心裏。
走完了糧鋪,慶餘想了想,也沒因為手腳冰凍就趕緊迴去,而是繼續逛完了整條街。
幾天下來,等顧斌準備好迴禮,可以離開的時候,不隻是糧食價格,慶餘已經將臨城的物價了解的一清二楚。
帶上顧將軍的迴禮,慶餘這才離開了臨城。
此時已經到了年底,路上又冷,隊伍裏的人倒是沒有抱怨。
這一日修整的時候,一群人隻找到個破廟,好不容易點上了火,每人喝了口酒暖暖身子。
慶餘笑道:「現在辛苦一些,等迴去大人定然重重有賞。」
其餘人都笑起來:「大人向來賞罰分明,從來不虧待辦事的人。」
還有人拍馬屁道:「慶哥,大人願意把給老丈人送禮的任務交個你,指不定再過兩年,您就可以跟馬哥平起平坐了。」
慶餘心底也這麽期盼著,但還是謙虛道:「馬哥是跟大人一塊兒長大的,情分不同,我不求平起平坐,隻求大人也能瞧得上我。」
「慶哥這麽賣力,大人肯定看在眼中。」
「是啊,大人雖然年輕,可從來知人善用,最是公道。」
慶餘哈哈一笑,將懷中的餅子拿出來:「趁著有火煮點餅子吃,等再上路還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歇息。」
自有人拿出鍋子來,下雪也有下雪的好處,不用到處找水,找一些幹淨的扔到鍋裏頭,燒一會兒就是開水。
再把硬邦邦的餅子掰碎了扔裏頭,很快一頓熱騰騰的糊糊就好了。
慶餘端起自己那一碗糊糊喝了一口,一口下去,人也跟著暖和起來。
一群人正喝得熱鬧,忽然破廟後傳來一陣動靜。
慶餘臉色驀的一沉:「誰在裏麵!」
他一動,其餘隨從都抽出了佩刀。
「再不出來我就不客氣了。」慶餘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