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夫人們問完,常順才又提起趙雲安的建議。
「七少爺說,若是老夫人與伯夫人都不在,那婚宴也是太過單薄。」
劉氏臉色微動,下意識的看向趙老夫人。
趙老夫人卻微微合上眼,幽幽說道:「安兒有心了,但事緩從恆,事急從權,趙顧兩家聯姻,乃是過了陛下聖案的,無人說得出不是來。」
「但是少爺他……」
趙老夫人止住他剩下的話:「安兒的心意,老身都知道,隻是老身的身體,也吃不消去漳州府啦。」
「母親?」劉氏忍不住喊了一聲。
趙老夫人沒有迴答,反倒是問了一句:「依聖人的意思,駿兒也算捨身為國,衢兒可不降等襲爵,你們可開始準備了?」
「禮部那邊盯著,媳婦也都準備齊全了。」
劉氏與永昌伯感情尚好,如今兒子要襲爵,她心底難過也蓋過了高興。
常順從如意園離開,忍不住苦了臉,少爺交給他的任務他一樣都沒完成。
路上倒是遇上了趙雲平。
伯府接連遭禍,趙雲平近些日子也忙得腳不沾地。
「三少爺!」
趙雲平點了點頭,隻說:「七弟的意思,我已經聽大哥說了,但我們當哥哥的,萬萬沒有出了事情,隻躲在弟弟背後的道理。」
「可是……」
趙雲平止住他的話:「七弟妹已經在去漳州的船上,常順,你修整一日,明日就迴去吧。」
「有你在七弟身邊保護他,我們才能安心。」
常順的臉更苦了。
趙雲平笑了一聲,拍著他的肩頭道:「你讓他別想那麽多,小小年紀思慮過重,以後肯定長不高了。」
「少爺已經夠高了。」
雖然比不上三少爺,但比大少爺二少爺已經高了些許。
趙雲平哈哈一笑:「你還是這樣,見不得別人說七弟一個字不好。」
「你迴去跟他說,聖上已經應允我隨軍出征,我會親自找到父親,帶他迴家。」
常順拿他們毫無辦法,再一次罵自己嘴笨口拙,根本說服不了任何人。
趙雲平拍了拍他的肩頭,風塵僕僕的迴到了院子。
沈盼晴正在收拾東西,聽見他的動靜倒是驚訝:「怎麽這會兒迴來了?」
趙雲平馬上就要出征,這幾日忙得腳不沾地,不到夜裏都不迴來。
「七弟派常順過來,想讓我們都過去參加他的婚宴。」
沈盼晴一聽,也停下手中動作:「七弟有心了。」
「他啊,打小就人小鬼大,腦子比大哥還靈活,八成是猜到京城不安穩。」
趙雲平提起弟弟,也是滿腔笑意。
「隻是他有心,我們卻不能去,不然永昌伯府全去了漳州府,躲在七弟背後算怎麽迴事兒。」
「躲得了一時,也躲不開一世,終究是要麵對的。」
沈盼晴皺了皺眉頭:「七弟怕是猜到了什麽。」
趙雲平臉色也冷了下來:「天下若是亂了,漳州也不是世外桃源。」
沈盼晴嘆了口氣:「我們原本就是走不了的,倒是祖母。」
「祖母不會答應的。」
趙雲平道,趙老夫人的身體是一迴事兒,性情又是另一迴事兒。
永昌伯府越是風雨飄搖,趙老夫人越是不肯離開,而且如今瑾兒謙兒人在漳州,萬一京城動亂,永昌伯府的根也還在。
就像趙雲平說的那樣,常順快馬加鞭而來,隻能無功而返。
常順進京的第二日,皇帝便召見了趙家兄弟。
「朕收到了漳州府的奏摺,安兒希望你們能過去見證婚禮。」
皇帝笑著說道。
趙雲衢咳嗽一聲,躬身道:「七弟如今是漳州父母官了,卻還是如此的孩子氣。」
「他自小在永昌伯府長大,與你們兄弟情深,人生大事如此期盼也是正常。」皇帝道。
趙雲平嘆氣道:「陛下,我倒是想去參加七弟的婚宴,隻可惜馬上就要啟程,實在是分不開身。」
趙雲衢也是嘆氣:「可惜我的身體不爭氣,無法遠行,祖母也是如此。」
「若是身體吃得消,微臣如論如何也得去看著七弟成親才是。」
皇帝便提議道:「那不如讓永昌伯夫人前往漳州,略表心意?」
趙雲衢眼神微動,搖頭道:「陛下仁慈,可惜母親憂心忡忡,如今身體也不好,去了反倒是給二嬸和七弟添麻煩。」
皇帝皺了下眉頭,忽然問起:「朕記得你們兩家的兒子都在漳州?」
「正是。」趙雲平朗聲道,「這倆混小子總念叨著七弟,之前微臣去送信,就帶著一塊兒去了,結果去了就跟撒歡的野馬似的,硬是不肯迴來。」
「微臣原本想著,等七弟的婚事定了,二嬸總是要迴京操辦的,到時候再把他們倆帶迴來,哪知道……」
皇帝似乎才知道此事,也點頭道:「世事難料。」
趙雲衢也開口道:「如今三弟要出征,我這身體又不爭氣,倒不如將孩子留在漳州,讓七弟幫著管教,免得他們到處添亂。」
皇帝點頭道:「事發突然,也是委屈了安兒。」
「陛下給了諸多賞賜,想必安兒見了,心中也會感懷聖恩。」趙雲衢又道。
如此,皇帝才笑起來:「隻是到底讓他失望了,既然他派了人過來,馬原,你從內庫挑幾樣好的,到時候讓人捎迴去。」
「七少爺說,若是老夫人與伯夫人都不在,那婚宴也是太過單薄。」
劉氏臉色微動,下意識的看向趙老夫人。
趙老夫人卻微微合上眼,幽幽說道:「安兒有心了,但事緩從恆,事急從權,趙顧兩家聯姻,乃是過了陛下聖案的,無人說得出不是來。」
「但是少爺他……」
趙老夫人止住他剩下的話:「安兒的心意,老身都知道,隻是老身的身體,也吃不消去漳州府啦。」
「母親?」劉氏忍不住喊了一聲。
趙老夫人沒有迴答,反倒是問了一句:「依聖人的意思,駿兒也算捨身為國,衢兒可不降等襲爵,你們可開始準備了?」
「禮部那邊盯著,媳婦也都準備齊全了。」
劉氏與永昌伯感情尚好,如今兒子要襲爵,她心底難過也蓋過了高興。
常順從如意園離開,忍不住苦了臉,少爺交給他的任務他一樣都沒完成。
路上倒是遇上了趙雲平。
伯府接連遭禍,趙雲平近些日子也忙得腳不沾地。
「三少爺!」
趙雲平點了點頭,隻說:「七弟的意思,我已經聽大哥說了,但我們當哥哥的,萬萬沒有出了事情,隻躲在弟弟背後的道理。」
「可是……」
趙雲平止住他的話:「七弟妹已經在去漳州的船上,常順,你修整一日,明日就迴去吧。」
「有你在七弟身邊保護他,我們才能安心。」
常順的臉更苦了。
趙雲平笑了一聲,拍著他的肩頭道:「你讓他別想那麽多,小小年紀思慮過重,以後肯定長不高了。」
「少爺已經夠高了。」
雖然比不上三少爺,但比大少爺二少爺已經高了些許。
趙雲平哈哈一笑:「你還是這樣,見不得別人說七弟一個字不好。」
「你迴去跟他說,聖上已經應允我隨軍出征,我會親自找到父親,帶他迴家。」
常順拿他們毫無辦法,再一次罵自己嘴笨口拙,根本說服不了任何人。
趙雲平拍了拍他的肩頭,風塵僕僕的迴到了院子。
沈盼晴正在收拾東西,聽見他的動靜倒是驚訝:「怎麽這會兒迴來了?」
趙雲平馬上就要出征,這幾日忙得腳不沾地,不到夜裏都不迴來。
「七弟派常順過來,想讓我們都過去參加他的婚宴。」
沈盼晴一聽,也停下手中動作:「七弟有心了。」
「他啊,打小就人小鬼大,腦子比大哥還靈活,八成是猜到京城不安穩。」
趙雲平提起弟弟,也是滿腔笑意。
「隻是他有心,我們卻不能去,不然永昌伯府全去了漳州府,躲在七弟背後算怎麽迴事兒。」
「躲得了一時,也躲不開一世,終究是要麵對的。」
沈盼晴皺了皺眉頭:「七弟怕是猜到了什麽。」
趙雲平臉色也冷了下來:「天下若是亂了,漳州也不是世外桃源。」
沈盼晴嘆了口氣:「我們原本就是走不了的,倒是祖母。」
「祖母不會答應的。」
趙雲平道,趙老夫人的身體是一迴事兒,性情又是另一迴事兒。
永昌伯府越是風雨飄搖,趙老夫人越是不肯離開,而且如今瑾兒謙兒人在漳州,萬一京城動亂,永昌伯府的根也還在。
就像趙雲平說的那樣,常順快馬加鞭而來,隻能無功而返。
常順進京的第二日,皇帝便召見了趙家兄弟。
「朕收到了漳州府的奏摺,安兒希望你們能過去見證婚禮。」
皇帝笑著說道。
趙雲衢咳嗽一聲,躬身道:「七弟如今是漳州父母官了,卻還是如此的孩子氣。」
「他自小在永昌伯府長大,與你們兄弟情深,人生大事如此期盼也是正常。」皇帝道。
趙雲平嘆氣道:「陛下,我倒是想去參加七弟的婚宴,隻可惜馬上就要啟程,實在是分不開身。」
趙雲衢也是嘆氣:「可惜我的身體不爭氣,無法遠行,祖母也是如此。」
「若是身體吃得消,微臣如論如何也得去看著七弟成親才是。」
皇帝便提議道:「那不如讓永昌伯夫人前往漳州,略表心意?」
趙雲衢眼神微動,搖頭道:「陛下仁慈,可惜母親憂心忡忡,如今身體也不好,去了反倒是給二嬸和七弟添麻煩。」
皇帝皺了下眉頭,忽然問起:「朕記得你們兩家的兒子都在漳州?」
「正是。」趙雲平朗聲道,「這倆混小子總念叨著七弟,之前微臣去送信,就帶著一塊兒去了,結果去了就跟撒歡的野馬似的,硬是不肯迴來。」
「微臣原本想著,等七弟的婚事定了,二嬸總是要迴京操辦的,到時候再把他們倆帶迴來,哪知道……」
皇帝似乎才知道此事,也點頭道:「世事難料。」
趙雲衢也開口道:「如今三弟要出征,我這身體又不爭氣,倒不如將孩子留在漳州,讓七弟幫著管教,免得他們到處添亂。」
皇帝點頭道:「事發突然,也是委屈了安兒。」
「陛下給了諸多賞賜,想必安兒見了,心中也會感懷聖恩。」趙雲衢又道。
如此,皇帝才笑起來:「隻是到底讓他失望了,既然他派了人過來,馬原,你從內庫挑幾樣好的,到時候讓人捎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