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虧周團練聽得人勸。」
青州營也有屯田,趙雲安一封信過去,那邊立刻有了動作。
這也是白知府看不慣趙雲安的原因之一,覺得青州營吃了漳州府的飯,如今已經對趙雲安言聽計從。
趙雲安不隻是往青州送信,其餘地方也有,但顯然聽的人多,信的人少。
趙雲升也收到了七弟的信件,他打開一看,笑話道:「七弟就是年紀小,聽風就是雨的,這要是提前收割得耽誤多少收成。」
「再說了,就算是漳州下雨,我衢州也不一定會下。」
倒是他手底下的知事提醒道:「大人,那位趙大人會不會從京城得到了什麽消息?」
「他能從京城得到什麽消息,大哥若是來信,難道隻告訴他,不告訴我?」
趙雲升不以為然。
知事卻說:「可屬下聽說,那位趙大人與欽天監也特別熟,那紫金蓮茶就是欽天監算出來,然後告訴他的。」
趙雲升聽了也是一愣:「還有這事兒,我怎麽不知道?」
知事為難笑道:「屬下也是道聽途說的。」
「不夠大人與他是親兄弟,想必定能知道一二。」
趙雲升剛想說你們放屁,但轉念一想,倒也不是不可能。
他這七弟玄乎的很,早年皇帝還想認他當親兒子,認了個地藏菩薩當幹爹。
聽說七弟與宮中那位大太監馬原關係也很好,欽天監的監正是誰來著?
趙雲升最擅長腦補,自己琢磨著又覺得有可能了。
他拿著信件又看了一遍,終於咬牙道:「那就聽他一次,派人催百姓們先開始收割,若是到時候不下雨,我可不管是不是親兄弟,非得狠狠罵他一頓不可。」
知事一聽,麻溜的去辦事了。
殊不知趙雲安與欽天監不可說的一二事,壓根就是謠傳。
漳州府裏,趙雲安難得來酒樓一次。
他這段時間太忙,依舊很長時間沒能陪著金氏和趙妤出門轉轉,打算買點新鮮的點心迴去哄哄。
哪知道剛進門,就聽見說書先生一拍板子。
「且說咱們這趙大人,出生在盂蘭盆節,出生那一日百花盛開……」
趙雲安頓時一口涼茶噴出來,擰起眉頭來,啥玩意?
第114章 天災人禍
趙雲安眯起眼睛,轉頭問常順:「順兒,他口中那個百花盛開中出生,被菩薩眷顧,被聖人厚愛,欽天監監正親筆批命說貴不可言的,是誰?」
「大人,是您。」
趙雲安拍了一下腦門:「居然是我,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哪家活神仙。」
「大人,需要我下去把人趕走嗎?」常順立刻問道。
趙雲安往下瞥了一眼,那說書先生說得唾沫橫飛,周圍的人聽的如癡如醉,簡直像是傳教的畫麵。
但想起此次提前秋收的順利,估計也少不了說書先生們的努力,此事有利有弊。
趙雲安嘆了口氣:「罷了,堵不如疏。」
他趕走了這一個,難不成還能讓所有人閉嘴不成。
說書先生已經開始介紹小玉璋上的長生碑:「此碑乃是百姓感恩,為趙大人所建,建成那日,又有七彩虹光降世。」
「隻要誠心誠意,雙手高舉紅綢,從小玉璋山下就開始磕頭,將紅綢掛在長生碑上,祈求就能償願。」
趙雲安驚訝道:「還有這事兒?」
馬貴解釋道:「大人,是那一日正值盛夏,長生碑運到山頭上後,忽然下了一陣小雨,雨後天晴,於是便有了虹橋。」
「原來是這麽迴事兒。」
趙雲安點頭,怪不得他不知道,夏日彩虹太常見了,自然不會有人特意匯報上來。
「那紅綢緞又是怎麽來的?」
「自從老夫人與二小姐掛上了紅色的錦囊,不知道從哪兒來的消息,說掛紅色的布頭比燒香還好,百姓們如今都改掛布頭了。」
趙雲安挑眉:「這倒是一件好事,不用怕山頭被點著了。」
很快,趙雲安定的點心就做好了,裝在食盒裏頭,掌櫃的親自送了上來。
趙雲安沒打擾到樓下的人,提著籃子從樓梯繞下去就離開了。
上了馬車,趙雲安依舊能聽見裏頭說書先生慷慨激昂的聲音:「沒想到我又利用了一次神佛。」
「大人這話不對,這是民間傳言,與大人無關。」馬貴笑道。
趙雲安挑了挑眉,笑而不語。
他以前喜歡騎馬,少有出門坐車的時候,可現在總怕引人注目,為了方便反倒是坐車更多了一些。
趙雲安心底明白,若不是他這個父母官縱容,這些傳言便不成器,不過是他需要藉助神佛的力量,所以才導致如今的結果。
幸好,秋收很快便要結束了。
馬車慢慢迴到了知府衙門。
趙雲安跳下車,就瞧見一個眼熟的丫鬟在門口守著:「大人您可算迴來了。」
「可是老夫人有請?」
丫鬟著急道:「京中來了信,老夫人打開一看就哭個不停,連二小姐勸都勸不住。」
「奴婢隻得來這邊等著大人。」
趙雲安眉頭一皺,提著點心盒子就往後院走。
還未進屋,他便聽見金氏啜泣的聲音,連帶著趙妤也跟著一塊兒哽咽不停。
「娘,可是伯府出了什麽事情?」
青州營也有屯田,趙雲安一封信過去,那邊立刻有了動作。
這也是白知府看不慣趙雲安的原因之一,覺得青州營吃了漳州府的飯,如今已經對趙雲安言聽計從。
趙雲安不隻是往青州送信,其餘地方也有,但顯然聽的人多,信的人少。
趙雲升也收到了七弟的信件,他打開一看,笑話道:「七弟就是年紀小,聽風就是雨的,這要是提前收割得耽誤多少收成。」
「再說了,就算是漳州下雨,我衢州也不一定會下。」
倒是他手底下的知事提醒道:「大人,那位趙大人會不會從京城得到了什麽消息?」
「他能從京城得到什麽消息,大哥若是來信,難道隻告訴他,不告訴我?」
趙雲升不以為然。
知事卻說:「可屬下聽說,那位趙大人與欽天監也特別熟,那紫金蓮茶就是欽天監算出來,然後告訴他的。」
趙雲升聽了也是一愣:「還有這事兒,我怎麽不知道?」
知事為難笑道:「屬下也是道聽途說的。」
「不夠大人與他是親兄弟,想必定能知道一二。」
趙雲升剛想說你們放屁,但轉念一想,倒也不是不可能。
他這七弟玄乎的很,早年皇帝還想認他當親兒子,認了個地藏菩薩當幹爹。
聽說七弟與宮中那位大太監馬原關係也很好,欽天監的監正是誰來著?
趙雲升最擅長腦補,自己琢磨著又覺得有可能了。
他拿著信件又看了一遍,終於咬牙道:「那就聽他一次,派人催百姓們先開始收割,若是到時候不下雨,我可不管是不是親兄弟,非得狠狠罵他一頓不可。」
知事一聽,麻溜的去辦事了。
殊不知趙雲安與欽天監不可說的一二事,壓根就是謠傳。
漳州府裏,趙雲安難得來酒樓一次。
他這段時間太忙,依舊很長時間沒能陪著金氏和趙妤出門轉轉,打算買點新鮮的點心迴去哄哄。
哪知道剛進門,就聽見說書先生一拍板子。
「且說咱們這趙大人,出生在盂蘭盆節,出生那一日百花盛開……」
趙雲安頓時一口涼茶噴出來,擰起眉頭來,啥玩意?
第114章 天災人禍
趙雲安眯起眼睛,轉頭問常順:「順兒,他口中那個百花盛開中出生,被菩薩眷顧,被聖人厚愛,欽天監監正親筆批命說貴不可言的,是誰?」
「大人,是您。」
趙雲安拍了一下腦門:「居然是我,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哪家活神仙。」
「大人,需要我下去把人趕走嗎?」常順立刻問道。
趙雲安往下瞥了一眼,那說書先生說得唾沫橫飛,周圍的人聽的如癡如醉,簡直像是傳教的畫麵。
但想起此次提前秋收的順利,估計也少不了說書先生們的努力,此事有利有弊。
趙雲安嘆了口氣:「罷了,堵不如疏。」
他趕走了這一個,難不成還能讓所有人閉嘴不成。
說書先生已經開始介紹小玉璋上的長生碑:「此碑乃是百姓感恩,為趙大人所建,建成那日,又有七彩虹光降世。」
「隻要誠心誠意,雙手高舉紅綢,從小玉璋山下就開始磕頭,將紅綢掛在長生碑上,祈求就能償願。」
趙雲安驚訝道:「還有這事兒?」
馬貴解釋道:「大人,是那一日正值盛夏,長生碑運到山頭上後,忽然下了一陣小雨,雨後天晴,於是便有了虹橋。」
「原來是這麽迴事兒。」
趙雲安點頭,怪不得他不知道,夏日彩虹太常見了,自然不會有人特意匯報上來。
「那紅綢緞又是怎麽來的?」
「自從老夫人與二小姐掛上了紅色的錦囊,不知道從哪兒來的消息,說掛紅色的布頭比燒香還好,百姓們如今都改掛布頭了。」
趙雲安挑眉:「這倒是一件好事,不用怕山頭被點著了。」
很快,趙雲安定的點心就做好了,裝在食盒裏頭,掌櫃的親自送了上來。
趙雲安沒打擾到樓下的人,提著籃子從樓梯繞下去就離開了。
上了馬車,趙雲安依舊能聽見裏頭說書先生慷慨激昂的聲音:「沒想到我又利用了一次神佛。」
「大人這話不對,這是民間傳言,與大人無關。」馬貴笑道。
趙雲安挑了挑眉,笑而不語。
他以前喜歡騎馬,少有出門坐車的時候,可現在總怕引人注目,為了方便反倒是坐車更多了一些。
趙雲安心底明白,若不是他這個父母官縱容,這些傳言便不成器,不過是他需要藉助神佛的力量,所以才導致如今的結果。
幸好,秋收很快便要結束了。
馬車慢慢迴到了知府衙門。
趙雲安跳下車,就瞧見一個眼熟的丫鬟在門口守著:「大人您可算迴來了。」
「可是老夫人有請?」
丫鬟著急道:「京中來了信,老夫人打開一看就哭個不停,連二小姐勸都勸不住。」
「奴婢隻得來這邊等著大人。」
趙雲安眉頭一皺,提著點心盒子就往後院走。
還未進屋,他便聽見金氏啜泣的聲音,連帶著趙妤也跟著一塊兒哽咽不停。
「娘,可是伯府出了什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