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能做到這一點,隻怕在江南已經是一手遮天。
趙雲衢曾查看到江南等地的官吏調動,覺得這個可能性不大。
「不是江南,難道是滄州?亦或者涼州?」趙雲安問道。
兩人的目光同時落到了涼州之上。
趙雲安皺眉道:「丁郡馬一直在京城陪伴常樂郡主,並未迴鄉。」
如果皇帝懷疑到涼州頭上,想必會一直扣留這對父女。
趙雲衢嘆了口氣:「無論去哪裏,漳州知府的位置都是塊攤手
山芋。」
趙雲安倒是好心態:「吹涼了也能吃。」
瞧瞧一下子從正七品變成了從五品,這都三級跳了,誰能有他晉升快。
一開始的擔心焦慮過後,趙雲安反倒是高興起來。
趙雲衢瞪了眼弟弟:「別放心的太早,你想想錢圩甄玉祥,他們每一個都是天子近臣,尚且落到那樣的下場,可見其中厲害。」
「陛下特意選了你,定是覺得有永昌伯府在,旁人要動你還得思量思量。」
其實他自己才是最佳人選,但趙雲衢猜測,他是永昌伯府的嫡長子,皇帝隻有把他留在京城,才能對北疆的永昌伯放心。
「再者,你是永昌伯府的出身,手中也不缺錢,不至於為了蝸角虛名、蠅頭微利就壞了前程。」
想到這裏,趙雲衢倒是笑了:「雖不是北疆,但能外放,安兒可高興?」
趙雲安點頭:「自然是高興的,如果漳州沒那麽多糟心事就更好了。」
「萬事難兩全。」
趙雲安笑道:「大哥,你別擔心,雖說我是被趕上架的鴨子,但其實早就想出去走走看看了,大好河山,若是一直留在京城豈不無聊。」
說得很是神采飛揚。
趙雲衢原本擰著的眉頭也鬆開了:「這樣也好,別管有什麽妖魔鬼怪,到了漳州好好幹,實在不行就迴來。」
趙雲安哈哈笑道:「那豈不成了落荒而逃。」
「若到了那份上,自然還是保命要緊。」
趙雲安要外放的消息傳開去,反應最大的是金氏。
趙雲升與常安外放的時候,金氏還在心底感慨過,若是他日兒子也要外放,她定是不放心要跟著一道兒去的。
哪知道這一日來的這麽急,這麽快。
原以為趙雲安怎麽樣也得在翰林院待滿三年,哪知道這才一年不到,就說外放了。
雖說兒子的品級蹭蹭蹭的長,金氏還是不高興。
「陛下也真是的,你才十六,還未成親,怎麽說讓你外放就讓你外放了。」
「還是去漳州,漳州多遠啊,聽說那邊吃的用的跟京城大不相同,安兒哪能習慣?」
「要不還是讓大郎求求陛下,讓別人去吧。」
趙雲安連忙攔住她:「娘,金口玉言,聖旨都下了,不能改了。」
金氏又道:「哪有這樣的。」
「娘,你放心吧,我是去漳州當知府,你看誰像你兒子一樣,當官一年都到了從五品,別人求都求不來的。」
金氏先是笑,卻又嘆氣。
兒子上進她自然是滿心歡喜,可要離開京城卻又發愁:「安兒,娘跟你一道兒去。」
趙雲安笑道:「娘,去漳州那麽遠,水路不直達還得轉陸路,多折騰?」
金氏卻堅持道:「娘不怕折騰,我還年輕,吃得消。」
「我的親娘,兒子沒說你老,隻是您能折騰,那小妤兒呢?」
趙雲安很會掐重點:「小妤兒剛住過來三個月,剛剛適應,您要是跟著兒子走了,那她又得迴大伯母那邊去。」
「您也知道大伯母有多忙,哪裏能照顧好她。」
金氏一聽,果然皺起了眉頭來。
她對趙妤是真的花了心思的,養了幾個月也養出感情來,可讓她因為趙妤放棄兒子,那也是不可能的。
「不行,你一個人出門娘不放心。」
金氏還說:「再說了,你到了漳州總得應酬,到時候家裏頭沒有內眷怎麽行,難不成讓常順馬貴兩個頂著?別人豈不是得笑話你。」
「而且你這一去還不知道幾年,若是跟當年大郎,或者大伯似的一連好幾年不能迴來,娘也想你。」
左思右想,金氏覺得自己肯定得跟著。
別的不提,兒子總不能一直不成親,她不跟著怎麽幫忙相看?
金氏隻能道:「妤兒這邊我會安排好的,到時候去求求大郎和三郎媳婦,她們倆都是心腸好的,肯定會看顧著一些。」
「再不濟,我去求求你祖母,把人送過去如意園也可以。」
「娘……」趙雲安實在是不想親娘跟著受累。
金氏卻板起臉來:「還是你嫌棄娘老了,跟著去太煩人了?」
「娘,我怎麽會這麽想。」
金氏冷哼道:「那你幹嘛一直攔著,指不定好幾年都見不著親娘,你也捨得。」
得,趙雲安反對不能了。
他隻得說道:「娘願意跟著,孩兒心底自然是高興的,隻是怕漳州太遠,長途跋涉吃不消,再者漳州與京城風貌大有不同,也怕娘住得不習慣。」
金氏笑了起來:「這有什麽,娘年紀小的時候,還曾跟著你外祖父跑商,什麽苦頭沒吃過。」
「說起來,金家祖上還是南方人,江浙一帶的,指不定還能找到親戚。」
趙雲衢曾查看到江南等地的官吏調動,覺得這個可能性不大。
「不是江南,難道是滄州?亦或者涼州?」趙雲安問道。
兩人的目光同時落到了涼州之上。
趙雲安皺眉道:「丁郡馬一直在京城陪伴常樂郡主,並未迴鄉。」
如果皇帝懷疑到涼州頭上,想必會一直扣留這對父女。
趙雲衢嘆了口氣:「無論去哪裏,漳州知府的位置都是塊攤手
山芋。」
趙雲安倒是好心態:「吹涼了也能吃。」
瞧瞧一下子從正七品變成了從五品,這都三級跳了,誰能有他晉升快。
一開始的擔心焦慮過後,趙雲安反倒是高興起來。
趙雲衢瞪了眼弟弟:「別放心的太早,你想想錢圩甄玉祥,他們每一個都是天子近臣,尚且落到那樣的下場,可見其中厲害。」
「陛下特意選了你,定是覺得有永昌伯府在,旁人要動你還得思量思量。」
其實他自己才是最佳人選,但趙雲衢猜測,他是永昌伯府的嫡長子,皇帝隻有把他留在京城,才能對北疆的永昌伯放心。
「再者,你是永昌伯府的出身,手中也不缺錢,不至於為了蝸角虛名、蠅頭微利就壞了前程。」
想到這裏,趙雲衢倒是笑了:「雖不是北疆,但能外放,安兒可高興?」
趙雲安點頭:「自然是高興的,如果漳州沒那麽多糟心事就更好了。」
「萬事難兩全。」
趙雲安笑道:「大哥,你別擔心,雖說我是被趕上架的鴨子,但其實早就想出去走走看看了,大好河山,若是一直留在京城豈不無聊。」
說得很是神采飛揚。
趙雲衢原本擰著的眉頭也鬆開了:「這樣也好,別管有什麽妖魔鬼怪,到了漳州好好幹,實在不行就迴來。」
趙雲安哈哈笑道:「那豈不成了落荒而逃。」
「若到了那份上,自然還是保命要緊。」
趙雲安要外放的消息傳開去,反應最大的是金氏。
趙雲升與常安外放的時候,金氏還在心底感慨過,若是他日兒子也要外放,她定是不放心要跟著一道兒去的。
哪知道這一日來的這麽急,這麽快。
原以為趙雲安怎麽樣也得在翰林院待滿三年,哪知道這才一年不到,就說外放了。
雖說兒子的品級蹭蹭蹭的長,金氏還是不高興。
「陛下也真是的,你才十六,還未成親,怎麽說讓你外放就讓你外放了。」
「還是去漳州,漳州多遠啊,聽說那邊吃的用的跟京城大不相同,安兒哪能習慣?」
「要不還是讓大郎求求陛下,讓別人去吧。」
趙雲安連忙攔住她:「娘,金口玉言,聖旨都下了,不能改了。」
金氏又道:「哪有這樣的。」
「娘,你放心吧,我是去漳州當知府,你看誰像你兒子一樣,當官一年都到了從五品,別人求都求不來的。」
金氏先是笑,卻又嘆氣。
兒子上進她自然是滿心歡喜,可要離開京城卻又發愁:「安兒,娘跟你一道兒去。」
趙雲安笑道:「娘,去漳州那麽遠,水路不直達還得轉陸路,多折騰?」
金氏卻堅持道:「娘不怕折騰,我還年輕,吃得消。」
「我的親娘,兒子沒說你老,隻是您能折騰,那小妤兒呢?」
趙雲安很會掐重點:「小妤兒剛住過來三個月,剛剛適應,您要是跟著兒子走了,那她又得迴大伯母那邊去。」
「您也知道大伯母有多忙,哪裏能照顧好她。」
金氏一聽,果然皺起了眉頭來。
她對趙妤是真的花了心思的,養了幾個月也養出感情來,可讓她因為趙妤放棄兒子,那也是不可能的。
「不行,你一個人出門娘不放心。」
金氏還說:「再說了,你到了漳州總得應酬,到時候家裏頭沒有內眷怎麽行,難不成讓常順馬貴兩個頂著?別人豈不是得笑話你。」
「而且你這一去還不知道幾年,若是跟當年大郎,或者大伯似的一連好幾年不能迴來,娘也想你。」
左思右想,金氏覺得自己肯定得跟著。
別的不提,兒子總不能一直不成親,她不跟著怎麽幫忙相看?
金氏隻能道:「妤兒這邊我會安排好的,到時候去求求大郎和三郎媳婦,她們倆都是心腸好的,肯定會看顧著一些。」
「再不濟,我去求求你祖母,把人送過去如意園也可以。」
「娘……」趙雲安實在是不想親娘跟著受累。
金氏卻板起臉來:「還是你嫌棄娘老了,跟著去太煩人了?」
「娘,我怎麽會這麽想。」
金氏冷哼道:「那你幹嘛一直攔著,指不定好幾年都見不著親娘,你也捨得。」
得,趙雲安反對不能了。
他隻得說道:「娘願意跟著,孩兒心底自然是高興的,隻是怕漳州太遠,長途跋涉吃不消,再者漳州與京城風貌大有不同,也怕娘住得不習慣。」
金氏笑了起來:「這有什麽,娘年紀小的時候,還曾跟著你外祖父跑商,什麽苦頭沒吃過。」
「說起來,金家祖上還是南方人,江浙一帶的,指不定還能找到親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