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殿試的第二日,程青鬆帶領考官們經過了初次閱卷,前十名擺在了皇帝麵前。
皇帝一翻,微微挑眉:「難得,這次諸位愛卿的眼光如此一致。」
畢竟往年的時候,為了狀元郎的選擇,多的是吵得天昏地暗的時候。
程青鬆依舊是那副老神在在的模樣:「啟稟陛下,我等憑心閱卷,無關私情。」
皇帝笑了一聲:「哦,是嗎?」
「朕還以為你們瞧著朕偏愛趙家子,所以才將他選為第一。」
其餘大臣臉色微變,畢竟這一次他們不約而同的選擇趙雲安,其中自然是有逢迎皇帝的意思在。
「程愛卿,你來說說,這趙雲安確實是有狀元之才嗎?」
程青鬆作揖道:「陛下,殿試乃是天子親選,微臣隻行輔助之責,趙雲安是不是狀元之才,隻有陛下才能做出抉擇。」
一番話說的可算是滴水不漏。
皇帝笑了笑,又說道:「趙雲安自然是有才華的,他是永昌伯府的子嗣,自小在劉家讀書,後來又拜孟青霈為師,身邊還有趙雲衢親自教導。」
「這樣的孩子,但凡知道上進的,自然是能夠高中,否則豈不是成了蠢材。」
臣子們琢磨著他的心思,暗道皇帝果然還是寵愛永昌伯府,這是要給趙雲安狀元之位,隻是怕引來非議,才有如此一遭。
立刻便有臣子朗聲道:「陛下聖明,趙雲安的策論言之有物,談吐不凡,可見是真有才華。」
哪知道話音未落,皇帝話鋒一轉:「不過——到底是年輕了一些。」
「朕記得他才將將十六?」
「十六歲啊,還是個孩子呢,尚未成家立業,也不知道能不能服眾。」
皇帝笑道:「朕聽聞會試之後,考生多有不滿,認為是朕有所偏愛,你等徇私,才讓他高中會元?」
程青鬆隻道:「閑言碎語,不過是愚夫嫉妒,不值一提。」
皇帝卻道:「既然是狀元,還是應該服眾才行。」
「來人,將這前十的新科準進士召進宮來。」
程青鬆一聽,忍不住皺眉。
趙雲安被召進宮的時候,心底也很是奇怪,明日才是殿試放榜的日子,偏偏皇帝在這時候召他們進宮。
等到了宮門口,卻見另外九位考生,無一例外,都是會試之中排名考前的。
錢懷仁站在最前頭,直接將他擠了下去,眉宇之間很有幾分得意。
「啟稟陛下,十位新科準進士已經帶到。」
趙雲安等人連忙行禮。
「平身。」
皇帝很是和善的模樣,觀察了一番,笑著說道:「不愧是我大魏的新科進士,一個個都是一表人才,想必以後也是國之棟樑。」
「謝陛下誇讚,日後若能入仕,學生定然一心一意,為國效忠。」錢懷仁搶在所有人之前說道。
皇帝瞧了他一眼,忽然問道:「你可是錢愛卿的侄子?」
錢懷仁激動的身體都在顫抖:「錢大人正是學生大伯。」
皇帝幽幽嘆息了一聲:「依稀長得還有幾分相似。」
「他是朕的伴讀,曾說過一輩子會為朕效力,哪知道朕還活得好好的,他卻英年早逝。」
錢懷仁連忙表忠心:「陛下,學生願繼承父誌,一輩子為陛下效忠。」
「是個好孩子,沒有墮了你大伯的威名。」皇帝誇了一句。
趙雲安在旁眼觀鼻鼻觀心,聽著他們對答,卻忽然明白錢家為什麽推出來這麽個人。
隻怕是錢懷仁與當年的錢圩大人長相相似,隻要到了皇帝的麵前,便能令他想起當年的伴讀來。
皇帝對錢圩的寬厚,甚至是超過了宸妃母子,當年錢圩死在漳州,導致漳州疫情蔓延,實則身上是有罪的。
但皇帝不但沒有責罰,反倒是迫使賜婚,讓錢家不至於徹底沒落。
錢懷仁得了誇讚,越發得瑟起來,看向趙雲安的眼神帶著幾分鄙夷。
皇帝誇了他幾句,又順勢問起其他的考生來。
他倒是雨露均沾,一個也沒拉下,讓還未正式成為進士的考生們受寵若驚。
最後,皇帝的目光落到趙雲安身上。
「一眨眼的功夫,安兒也長這麽的大了。朕還記得當年你小小的一個,便想著好好讀書,科舉入仕,到時候為朕效力,如今可還是這麽想的?」
語氣中透露出的親昵,讓其餘考生心思微動。
趙雲安連忙行禮:「啟稟陛下,學生東山之誌始末不渝。」
「好!」
皇帝朗聲笑道:「朕願這大魏河清海晏、時和歲豐,正需有誌之士。」
「殿試之中,諸位都是文采斐然,倒是讓朕一時難以抉擇。」
「不如今日朕加試一題,考校爾等急智,再定三甲。」
「請陛下出題。」
皇帝略作思索:「他日諸位入朝後,便都是朝廷命官,自然是以江山社稷、國計民生為重,來人,抬上來!」
很快,宮人竟是抬著三筐稻穀進了大殿。
程青鬆臉色微變,連帶著旁邊的大臣都麵帶異色,顯然沒料到皇帝會如此。
皇帝卻笑盈盈的說道:「爾等可上前查看,一刻鍾後各自答題。」
十位考生一時有些摸不著頭腦。
趙雲安跟著上前,蹲下來仔細一看,伸手一摸,一聞,一捏,心底咯登一下。
皇帝一翻,微微挑眉:「難得,這次諸位愛卿的眼光如此一致。」
畢竟往年的時候,為了狀元郎的選擇,多的是吵得天昏地暗的時候。
程青鬆依舊是那副老神在在的模樣:「啟稟陛下,我等憑心閱卷,無關私情。」
皇帝笑了一聲:「哦,是嗎?」
「朕還以為你們瞧著朕偏愛趙家子,所以才將他選為第一。」
其餘大臣臉色微變,畢竟這一次他們不約而同的選擇趙雲安,其中自然是有逢迎皇帝的意思在。
「程愛卿,你來說說,這趙雲安確實是有狀元之才嗎?」
程青鬆作揖道:「陛下,殿試乃是天子親選,微臣隻行輔助之責,趙雲安是不是狀元之才,隻有陛下才能做出抉擇。」
一番話說的可算是滴水不漏。
皇帝笑了笑,又說道:「趙雲安自然是有才華的,他是永昌伯府的子嗣,自小在劉家讀書,後來又拜孟青霈為師,身邊還有趙雲衢親自教導。」
「這樣的孩子,但凡知道上進的,自然是能夠高中,否則豈不是成了蠢材。」
臣子們琢磨著他的心思,暗道皇帝果然還是寵愛永昌伯府,這是要給趙雲安狀元之位,隻是怕引來非議,才有如此一遭。
立刻便有臣子朗聲道:「陛下聖明,趙雲安的策論言之有物,談吐不凡,可見是真有才華。」
哪知道話音未落,皇帝話鋒一轉:「不過——到底是年輕了一些。」
「朕記得他才將將十六?」
「十六歲啊,還是個孩子呢,尚未成家立業,也不知道能不能服眾。」
皇帝笑道:「朕聽聞會試之後,考生多有不滿,認為是朕有所偏愛,你等徇私,才讓他高中會元?」
程青鬆隻道:「閑言碎語,不過是愚夫嫉妒,不值一提。」
皇帝卻道:「既然是狀元,還是應該服眾才行。」
「來人,將這前十的新科準進士召進宮來。」
程青鬆一聽,忍不住皺眉。
趙雲安被召進宮的時候,心底也很是奇怪,明日才是殿試放榜的日子,偏偏皇帝在這時候召他們進宮。
等到了宮門口,卻見另外九位考生,無一例外,都是會試之中排名考前的。
錢懷仁站在最前頭,直接將他擠了下去,眉宇之間很有幾分得意。
「啟稟陛下,十位新科準進士已經帶到。」
趙雲安等人連忙行禮。
「平身。」
皇帝很是和善的模樣,觀察了一番,笑著說道:「不愧是我大魏的新科進士,一個個都是一表人才,想必以後也是國之棟樑。」
「謝陛下誇讚,日後若能入仕,學生定然一心一意,為國效忠。」錢懷仁搶在所有人之前說道。
皇帝瞧了他一眼,忽然問道:「你可是錢愛卿的侄子?」
錢懷仁激動的身體都在顫抖:「錢大人正是學生大伯。」
皇帝幽幽嘆息了一聲:「依稀長得還有幾分相似。」
「他是朕的伴讀,曾說過一輩子會為朕效力,哪知道朕還活得好好的,他卻英年早逝。」
錢懷仁連忙表忠心:「陛下,學生願繼承父誌,一輩子為陛下效忠。」
「是個好孩子,沒有墮了你大伯的威名。」皇帝誇了一句。
趙雲安在旁眼觀鼻鼻觀心,聽著他們對答,卻忽然明白錢家為什麽推出來這麽個人。
隻怕是錢懷仁與當年的錢圩大人長相相似,隻要到了皇帝的麵前,便能令他想起當年的伴讀來。
皇帝對錢圩的寬厚,甚至是超過了宸妃母子,當年錢圩死在漳州,導致漳州疫情蔓延,實則身上是有罪的。
但皇帝不但沒有責罰,反倒是迫使賜婚,讓錢家不至於徹底沒落。
錢懷仁得了誇讚,越發得瑟起來,看向趙雲安的眼神帶著幾分鄙夷。
皇帝誇了他幾句,又順勢問起其他的考生來。
他倒是雨露均沾,一個也沒拉下,讓還未正式成為進士的考生們受寵若驚。
最後,皇帝的目光落到趙雲安身上。
「一眨眼的功夫,安兒也長這麽的大了。朕還記得當年你小小的一個,便想著好好讀書,科舉入仕,到時候為朕效力,如今可還是這麽想的?」
語氣中透露出的親昵,讓其餘考生心思微動。
趙雲安連忙行禮:「啟稟陛下,學生東山之誌始末不渝。」
「好!」
皇帝朗聲笑道:「朕願這大魏河清海晏、時和歲豐,正需有誌之士。」
「殿試之中,諸位都是文采斐然,倒是讓朕一時難以抉擇。」
「不如今日朕加試一題,考校爾等急智,再定三甲。」
「請陛下出題。」
皇帝略作思索:「他日諸位入朝後,便都是朝廷命官,自然是以江山社稷、國計民生為重,來人,抬上來!」
很快,宮人竟是抬著三筐稻穀進了大殿。
程青鬆臉色微變,連帶著旁邊的大臣都麵帶異色,顯然沒料到皇帝會如此。
皇帝卻笑盈盈的說道:「爾等可上前查看,一刻鍾後各自答題。」
十位考生一時有些摸不著頭腦。
趙雲安跟著上前,蹲下來仔細一看,伸手一摸,一聞,一捏,心底咯登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