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要讓我嫁進那些高門大戶,他們可不怕伯府的權勢,指不定要怎麽磋磨人呢。」
林姨娘一想也是,倒是好受了許多。
趙雲安讀了一天書迴來,就發現親娘身邊多了兩個丫鬟。
他忍不住多看了兩眼,倒不是覺得這倆個顏色好,而是心底奇怪。
金氏瞧了卻誤會了,還以為兒子到了年少慕艾的時候,特意指著她們說:「這是新來椒蘭院的,一個叫秋夕,一個叫霜華。」
「秋夕見過七少爺。」
「霜華見過七少爺。」
趙雲安點了點頭,等到吃飯的時候,又是這兩個丫鬟在旁替他布菜。
等吃完了飯,母子倆說私房話的時候,趙雲安才奇怪道:「娘,你身邊不一直是翠玉姐姐伺候嗎,怎麽忽然多了兩個。」
金氏是個念舊的人,當年的珍珠嫁出去,這些年逢年過節也還迴來磕頭。
翠玉嫁在了府內,如今替代白嬤嬤成了金氏身邊的管家婆子,除此之外能進屋伺候的,都是院子裏的老人了。
這些人趙雲安都記熟了,所以突然出現兩個生麵孔,這還不是灑掃的小丫鬟,而是直接進屋了,他才覺得奇怪。
金氏聽了就笑,暗道自己想多了,兒子這哪裏是開竅,這壓根沒那一竅。
她也不忙著解釋,隻說:「年紀大了,我就愛屋子裏頭多幾個鮮嫩的,看著心裏頭也高興。」
趙雲安接受了這個理由,還笑道:「娘,您還年輕,咱倆要一塊兒走出去,別人怕都以為是姐弟。」
金氏被逗得直笑。
想了想,金氏還是點了一句:「你身邊的柳心年紀也不小了,去年便定了親,這兩年便要出嫁,到時候你身邊也總得有伺候的人。」
趙雲安不太在意:「讓二等丫鬟頂上來就是。」
反正他也不是小孩子了,不需要跟小時候似的,還得丫鬟跟前跟後的伺候著。
金氏見他還不明白,無奈的搖了搖頭,沒再多說。
她心底也有顧忌,畢竟這倆丫鬟還不知道性子好壞,再者兒子還小不著急,免得打擾了他專心讀書。
一晃眼的功夫,前往雲州參加秋闈的趙雲升迴來了。
此次歸來,趙雲升可謂是意氣風發。
考院試的時候,趙雲升愣是磋磨了好幾次才中,還被弟弟壓在了下頭。
可此次鄉試,趙雲升運氣很好,一擊即中,雖然不是解元郎,但也足夠他高興的。
劉氏對庶子考中舉人不置可否,隻是象徵性的賞了他身邊人一個月的月錢。
此番又是惹得紅姨娘不滿,要知道當年趙雲衢中舉,劉氏大手一揮,整個永昌伯府的人都跟著高興。
可如今府內沒她說話的份兒,隻會拉著趙雲升哭訴,又提起日子艱難的趙月珊,想讓兒子幫著妹妹一些。
趙雲升滿肚子的高興,從她這邊出來都變成了怨氣。
汀蘭苑的私房話暫且不提,隔了兩日,計算著趙雲升也休息夠了,趙雲安眼巴巴的找過去。
「二哥,恭喜你中了舉人。」
趙雲升這會兒如願以償,身上的刺都收了起來:「多謝七弟吉言了,我這次是運氣好。」
趙雲安說了幾句吉祥話,這才問道:「二哥,不知道常安兄此次秋闈有沒有考中?」
話音落下,趙雲升臉上便閃過一絲不悅。
他瞪了眼哪壺不開提哪壺的弟弟,陰陽怪氣道:「他?他好得很,高中解元。」
「竟然是解元。」趙雲安心底也為常安高興。
「常兄寒窗苦讀多年,如今終於有了迴報。」
趙雲升卻不那麽高興,冷哼道:「你惦記他做什麽,人家一朝中了解元,就瞧不上我們這些尋常舉人了。」
「迴京之前我好心好意邀他一塊兒入京,他倒好,一點不領情,真是個一朝得勢便猖狂的小人。」
趙雲安挑了挑眉,心知趙雲升邀請人的時候,八成是居高臨下的施捨。
常安自有幾分骨氣在,能答應才怪。
「二哥,背後不說人是非。」
趙雲升冷哼道:「他做得出,還不準我說了?他那點伎倆也就是能偏偏你小孩子。」
趙雲安不免頭疼,也不敢繼續再問,估計從二哥口中也沒什麽好話。
不過常安既然考中了舉人,那麽今年底亦或者明年初,肯定是要進京趕考的。
對於這位合胃口的朋友,趙雲安倒是歡迎的很,還對趙雲衢提起過:「常兄是個有才華,有分寸,知進退卻又有骨氣的讀書人。」
這評價可算很高。
趙雲衢笑了起來:「看來七弟很看好他。」
「除了出身差一些,常兄並不比我差。」他臉皮很厚的拿自己當了例子。
趙雲衢心底閃過一個念頭,含笑道:「既然如此,等他入京之後,你大可以帶來讓我見見。」
「那是自然。」趙雲安笑道,「大哥,你不是也愛吃雲州帶迴來的蜜餞,那就是常家老祖母親手做的,味道正的很。」
結果這一等,愣是沒等到常安的音信。
一直到這年的大雪落下,京城都變得白茫茫的一片,永昌伯府也沒收到常安的拜帖。
趙雲安心底嘀咕起來:「難不成還沒入京?」
雲州距離京城不遠,但年後入京的話也太趕了一些,畢竟會試在二月初,冬天水運不暢通,一般人都會選擇提前一些進京。
林姨娘一想也是,倒是好受了許多。
趙雲安讀了一天書迴來,就發現親娘身邊多了兩個丫鬟。
他忍不住多看了兩眼,倒不是覺得這倆個顏色好,而是心底奇怪。
金氏瞧了卻誤會了,還以為兒子到了年少慕艾的時候,特意指著她們說:「這是新來椒蘭院的,一個叫秋夕,一個叫霜華。」
「秋夕見過七少爺。」
「霜華見過七少爺。」
趙雲安點了點頭,等到吃飯的時候,又是這兩個丫鬟在旁替他布菜。
等吃完了飯,母子倆說私房話的時候,趙雲安才奇怪道:「娘,你身邊不一直是翠玉姐姐伺候嗎,怎麽忽然多了兩個。」
金氏是個念舊的人,當年的珍珠嫁出去,這些年逢年過節也還迴來磕頭。
翠玉嫁在了府內,如今替代白嬤嬤成了金氏身邊的管家婆子,除此之外能進屋伺候的,都是院子裏的老人了。
這些人趙雲安都記熟了,所以突然出現兩個生麵孔,這還不是灑掃的小丫鬟,而是直接進屋了,他才覺得奇怪。
金氏聽了就笑,暗道自己想多了,兒子這哪裏是開竅,這壓根沒那一竅。
她也不忙著解釋,隻說:「年紀大了,我就愛屋子裏頭多幾個鮮嫩的,看著心裏頭也高興。」
趙雲安接受了這個理由,還笑道:「娘,您還年輕,咱倆要一塊兒走出去,別人怕都以為是姐弟。」
金氏被逗得直笑。
想了想,金氏還是點了一句:「你身邊的柳心年紀也不小了,去年便定了親,這兩年便要出嫁,到時候你身邊也總得有伺候的人。」
趙雲安不太在意:「讓二等丫鬟頂上來就是。」
反正他也不是小孩子了,不需要跟小時候似的,還得丫鬟跟前跟後的伺候著。
金氏見他還不明白,無奈的搖了搖頭,沒再多說。
她心底也有顧忌,畢竟這倆丫鬟還不知道性子好壞,再者兒子還小不著急,免得打擾了他專心讀書。
一晃眼的功夫,前往雲州參加秋闈的趙雲升迴來了。
此次歸來,趙雲升可謂是意氣風發。
考院試的時候,趙雲升愣是磋磨了好幾次才中,還被弟弟壓在了下頭。
可此次鄉試,趙雲升運氣很好,一擊即中,雖然不是解元郎,但也足夠他高興的。
劉氏對庶子考中舉人不置可否,隻是象徵性的賞了他身邊人一個月的月錢。
此番又是惹得紅姨娘不滿,要知道當年趙雲衢中舉,劉氏大手一揮,整個永昌伯府的人都跟著高興。
可如今府內沒她說話的份兒,隻會拉著趙雲升哭訴,又提起日子艱難的趙月珊,想讓兒子幫著妹妹一些。
趙雲升滿肚子的高興,從她這邊出來都變成了怨氣。
汀蘭苑的私房話暫且不提,隔了兩日,計算著趙雲升也休息夠了,趙雲安眼巴巴的找過去。
「二哥,恭喜你中了舉人。」
趙雲升這會兒如願以償,身上的刺都收了起來:「多謝七弟吉言了,我這次是運氣好。」
趙雲安說了幾句吉祥話,這才問道:「二哥,不知道常安兄此次秋闈有沒有考中?」
話音落下,趙雲升臉上便閃過一絲不悅。
他瞪了眼哪壺不開提哪壺的弟弟,陰陽怪氣道:「他?他好得很,高中解元。」
「竟然是解元。」趙雲安心底也為常安高興。
「常兄寒窗苦讀多年,如今終於有了迴報。」
趙雲升卻不那麽高興,冷哼道:「你惦記他做什麽,人家一朝中了解元,就瞧不上我們這些尋常舉人了。」
「迴京之前我好心好意邀他一塊兒入京,他倒好,一點不領情,真是個一朝得勢便猖狂的小人。」
趙雲安挑了挑眉,心知趙雲升邀請人的時候,八成是居高臨下的施捨。
常安自有幾分骨氣在,能答應才怪。
「二哥,背後不說人是非。」
趙雲升冷哼道:「他做得出,還不準我說了?他那點伎倆也就是能偏偏你小孩子。」
趙雲安不免頭疼,也不敢繼續再問,估計從二哥口中也沒什麽好話。
不過常安既然考中了舉人,那麽今年底亦或者明年初,肯定是要進京趕考的。
對於這位合胃口的朋友,趙雲安倒是歡迎的很,還對趙雲衢提起過:「常兄是個有才華,有分寸,知進退卻又有骨氣的讀書人。」
這評價可算很高。
趙雲衢笑了起來:「看來七弟很看好他。」
「除了出身差一些,常兄並不比我差。」他臉皮很厚的拿自己當了例子。
趙雲衢心底閃過一個念頭,含笑道:「既然如此,等他入京之後,你大可以帶來讓我見見。」
「那是自然。」趙雲安笑道,「大哥,你不是也愛吃雲州帶迴來的蜜餞,那就是常家老祖母親手做的,味道正的很。」
結果這一等,愣是沒等到常安的音信。
一直到這年的大雪落下,京城都變得白茫茫的一片,永昌伯府也沒收到常安的拜帖。
趙雲安心底嘀咕起來:「難不成還沒入京?」
雲州距離京城不遠,但年後入京的話也太趕了一些,畢竟會試在二月初,冬天水運不暢通,一般人都會選擇提前一些進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