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著大哥哥的手,趙雲安心安不已:「大哥哥,我以後會更加努力讀書,這樣就能幫上忙了。」
趙雲衢笑了一聲:「好,我等著安兒。」
另一頭的趙雲平也說:「大哥,雖然我不會讀書,但我已經找到別的出路,肯定也能幫上忙,不會像這次一般束手無策。」
趙雲衢好奇道:「什麽路子?」
「我打算從軍當武將。」趙雲平說道。
趙雲衢一愣:「父親怕是要揍你。」
「揍我就揍我。」趙雲平笑嗬嗬的說,「咱們祖爺爺不也上過戰場,怎麽子孫後代就非得走文考,我偏要去參加武舉。」
「三哥哥,難道不是你看不進書,才想著武舉嗎?」趙雲安打趣道。
他倒是覺得武舉也並不差,條條大路通羅馬,隻是現在不打仗,武將升官可比文臣慢多了,在朝廷上的話語權也小。
趙雲平笑道:「這也是實話。」
「大哥,你說父親會答應嗎?」
趙雲衢沉吟半晌:「你若是做了決定,明日我陪你一起同父親說。」
趙雲平圖的就是這個,頓時高興起來:「謝謝大哥。」
有大哥哥在,父親要揍,總也不會揍得特別厲害。
趙雲安也跟著高興:「這樣的話,那咱家有文有武,以後誰也不敢欺負。」
他猛地伸出手:「大哥哥,三哥哥,來,咱們約好了。」
「孩子氣。」趙雲平吐槽道,伸手卻比誰都快。
趙雲衢伸出手握住兩個弟弟,他能明顯的察覺都,看似跟自己差不離高的三弟,其實手也比他小一些,更別提手掌還軟綿綿的七弟。
這是他血脈相連的弟弟,趙雲衢想,他會保護他們,守住永昌伯府。
讓趙雲安沒有想到的是,趙雲衢迴來後,時間卻像是被踩下了加速器。
隔了幾日,趙雲安便知道春闈重開,而趙雲衢這次要參加。
他心底很是奇怪,按理來說趙雲衢剛從大理寺迴來,遭了罪,人也瘦了一圈,正應該好好養養身體。
趙駿卻不顧趙老夫人和劉氏的反對,一意讓趙雲衢參與科考。
這頭趙雲平果然挨了一頓打,卻得償所願,趙駿專門為他請來了武師傅,隻是書還是要讀,讀的變成了兵書。
那頭趙雲衢過了會試,進了殿試,被皇帝欽點為二甲第一。
永昌伯府便操持起趙盧兩家的聯姻來。
趙雲安心底不解,私下問過金氏:「娘,之前不是說三媒六聘至少也得走個一兩年嗎,怎麽一眨眼的功夫,大哥哥就要成親了?」
金氏笑盈盈的拉著他:「是盧家那邊的意思,聽說盧太師告老還鄉,很快便要離開京城,想在臨走之前看孫女嫁人。」
這話趙雲安不信,盧家又不是隻有這個孫女,與錢家定親的那位,如今不也還待字閨中。
金氏見他擰著眉頭,笑著說道:「大郎早些成親還不好,等他成了親,你就多了個大嫂,指不定明年就多一個大外甥。」
「這也太早了吧。」他大哥哥才十六。
金氏又說:「盧家姑娘比你大哥哥還略大一些,再說又不是明天就成親,怎麽樣也得明年年初了。」
「那也很快。」
金氏笑道:「大郎的婚事,哪有你這個弟弟操心的份兒,出去跟棉花玩,別耽誤我算帳本。」
趙雲安嘆著氣走了。
金氏看了直搖頭:「這孩子,怎麽還嘆上氣了,左右大哥大嫂做的決定,難道還能害了大郎不成。」
「在勛貴人家,確實是略早一些。」白嬤嬤也道。
金氏笑道:「我看他八成是怕新嫂子進門,大哥哥就不疼他了。」
珍珠聽了笑道:「夫人,咱們七少爺可不是那麽小性子的人。」
「那還能是為什麽。」金氏笑著搖頭。
算了一會兒帳本,她又想起另外一樁事情來:「不提大郎了,倒是你跟翠玉兩個,到底想好沒有?」
珍珠翠玉都到了年紀,該婚配了,金氏才會如此問。
珍珠臉頰微微泛紅,猶豫再三。
白嬤嬤便在旁邊笑道:「珍珠姑娘與夫人的情誼,大可直說便是。」
「女兒家好時光就這麽幾年,你們是在我身邊長大的,咱們說是主僕,實則比姐妹也差不離了,我心底也盼著你們能好。」
金氏也拉住她的手。
珍珠抿了抿嘴角,最後跪下道:「奴婢是想一直陪著夫人的,隻是我家中哥哥送了信過來,說早年定親的人家一直等著,想替我贖身。」
她進入金家的時候也才七歲,卻已經記事了,恍惚記得那是個憨厚的少年郎。
金氏連忙拉起她:「說就說,怎麽還跪下了。」
「早前我就說過,等你們出嫁,便給你們置辦一副好嫁妝,體體麵麵的送你們嫁人。」
珍珠忍不住落了淚:「夫人,我捨不得你。」
她是真心捨不得,但是家中父母說的也對,女人終歸是要嫁人的,與其在永昌伯府隨便配了人,還不如找一個知根知底的。
那人願意等她這麽多年,可見也是有心的。
確定了珍珠的心思,金氏又選了個時間,特意問了問翠玉。
跟珍珠不同,翠玉早就記不得家人了,她隻說:「夫人讓我嫁人我就嫁人,但我不要離開永昌伯府,我想一直陪在夫人身邊,我要一輩子伺候夫人。」
趙雲衢笑了一聲:「好,我等著安兒。」
另一頭的趙雲平也說:「大哥,雖然我不會讀書,但我已經找到別的出路,肯定也能幫上忙,不會像這次一般束手無策。」
趙雲衢好奇道:「什麽路子?」
「我打算從軍當武將。」趙雲平說道。
趙雲衢一愣:「父親怕是要揍你。」
「揍我就揍我。」趙雲平笑嗬嗬的說,「咱們祖爺爺不也上過戰場,怎麽子孫後代就非得走文考,我偏要去參加武舉。」
「三哥哥,難道不是你看不進書,才想著武舉嗎?」趙雲安打趣道。
他倒是覺得武舉也並不差,條條大路通羅馬,隻是現在不打仗,武將升官可比文臣慢多了,在朝廷上的話語權也小。
趙雲平笑道:「這也是實話。」
「大哥,你說父親會答應嗎?」
趙雲衢沉吟半晌:「你若是做了決定,明日我陪你一起同父親說。」
趙雲平圖的就是這個,頓時高興起來:「謝謝大哥。」
有大哥哥在,父親要揍,總也不會揍得特別厲害。
趙雲安也跟著高興:「這樣的話,那咱家有文有武,以後誰也不敢欺負。」
他猛地伸出手:「大哥哥,三哥哥,來,咱們約好了。」
「孩子氣。」趙雲平吐槽道,伸手卻比誰都快。
趙雲衢伸出手握住兩個弟弟,他能明顯的察覺都,看似跟自己差不離高的三弟,其實手也比他小一些,更別提手掌還軟綿綿的七弟。
這是他血脈相連的弟弟,趙雲衢想,他會保護他們,守住永昌伯府。
讓趙雲安沒有想到的是,趙雲衢迴來後,時間卻像是被踩下了加速器。
隔了幾日,趙雲安便知道春闈重開,而趙雲衢這次要參加。
他心底很是奇怪,按理來說趙雲衢剛從大理寺迴來,遭了罪,人也瘦了一圈,正應該好好養養身體。
趙駿卻不顧趙老夫人和劉氏的反對,一意讓趙雲衢參與科考。
這頭趙雲平果然挨了一頓打,卻得償所願,趙駿專門為他請來了武師傅,隻是書還是要讀,讀的變成了兵書。
那頭趙雲衢過了會試,進了殿試,被皇帝欽點為二甲第一。
永昌伯府便操持起趙盧兩家的聯姻來。
趙雲安心底不解,私下問過金氏:「娘,之前不是說三媒六聘至少也得走個一兩年嗎,怎麽一眨眼的功夫,大哥哥就要成親了?」
金氏笑盈盈的拉著他:「是盧家那邊的意思,聽說盧太師告老還鄉,很快便要離開京城,想在臨走之前看孫女嫁人。」
這話趙雲安不信,盧家又不是隻有這個孫女,與錢家定親的那位,如今不也還待字閨中。
金氏見他擰著眉頭,笑著說道:「大郎早些成親還不好,等他成了親,你就多了個大嫂,指不定明年就多一個大外甥。」
「這也太早了吧。」他大哥哥才十六。
金氏又說:「盧家姑娘比你大哥哥還略大一些,再說又不是明天就成親,怎麽樣也得明年年初了。」
「那也很快。」
金氏笑道:「大郎的婚事,哪有你這個弟弟操心的份兒,出去跟棉花玩,別耽誤我算帳本。」
趙雲安嘆著氣走了。
金氏看了直搖頭:「這孩子,怎麽還嘆上氣了,左右大哥大嫂做的決定,難道還能害了大郎不成。」
「在勛貴人家,確實是略早一些。」白嬤嬤也道。
金氏笑道:「我看他八成是怕新嫂子進門,大哥哥就不疼他了。」
珍珠聽了笑道:「夫人,咱們七少爺可不是那麽小性子的人。」
「那還能是為什麽。」金氏笑著搖頭。
算了一會兒帳本,她又想起另外一樁事情來:「不提大郎了,倒是你跟翠玉兩個,到底想好沒有?」
珍珠翠玉都到了年紀,該婚配了,金氏才會如此問。
珍珠臉頰微微泛紅,猶豫再三。
白嬤嬤便在旁邊笑道:「珍珠姑娘與夫人的情誼,大可直說便是。」
「女兒家好時光就這麽幾年,你們是在我身邊長大的,咱們說是主僕,實則比姐妹也差不離了,我心底也盼著你們能好。」
金氏也拉住她的手。
珍珠抿了抿嘴角,最後跪下道:「奴婢是想一直陪著夫人的,隻是我家中哥哥送了信過來,說早年定親的人家一直等著,想替我贖身。」
她進入金家的時候也才七歲,卻已經記事了,恍惚記得那是個憨厚的少年郎。
金氏連忙拉起她:「說就說,怎麽還跪下了。」
「早前我就說過,等你們出嫁,便給你們置辦一副好嫁妝,體體麵麵的送你們嫁人。」
珍珠忍不住落了淚:「夫人,我捨不得你。」
她是真心捨不得,但是家中父母說的也對,女人終歸是要嫁人的,與其在永昌伯府隨便配了人,還不如找一個知根知底的。
那人願意等她這麽多年,可見也是有心的。
確定了珍珠的心思,金氏又選了個時間,特意問了問翠玉。
跟珍珠不同,翠玉早就記不得家人了,她隻說:「夫人讓我嫁人我就嫁人,但我不要離開永昌伯府,我想一直陪在夫人身邊,我要一輩子伺候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