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劉氏對兒子的小動作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紅姨娘倒是想收了兒子女兒的壓歲錢,但她也不敢,要是這會兒鬧騰,可是犯了忌諱。
發完了壓歲錢,才算是等到了年夜飯。
永昌伯府的年夜飯也極為豐盛,家裏頭的人都是按照各自的位次入席,一起吃年夜飯,吃完了還會換成一桌點心瓜果,好讓他們邊吃邊守歲。
旁邊孫素心等幾位姑娘,正在說今年年夜飯是「合歡宴」,趙雲安一隻耳朵進,一隻耳朵出,隻覺得裏頭的吉祥果、如意糕味道都不錯。
一時間永昌伯府內,歡聲笑語,好不熱鬧。
就在吃得差不多的時候,忽然有丫鬟進來:「老太太,伯爺,伯夫人,門口來了宮中內侍。」
趙駿一愣,連忙率人起身迎接。
皇帝的賞賜,趙家大大小小都得出去迎賞,那是一個都不能拉下的。
歡聲笑語都是一收,若是衣裳弄髒了,還得趕緊換一身幹淨的。
趙雲安被金氏拉著,等看見賞賜是一匣子糕點的時候,頓時囧囧。
合著他們中斷了年夜飯,興師動眾的出來,隻是因為皇帝在宮裏頭吃年夜飯的時候想起,將自己吃剩下的賞賜了下來。
可這在其他人的眼中,顯然是無上的榮耀。
往年的時候,永昌伯府也隻能拿到禮部準備的恩賞,可從未領到過皇帝欽賜。
趙駿恭恭敬敬的接了賞賜,又請那內侍進府坐坐。
他心底明白,這定然是皇帝對漳州的事情滿意,所以才會特意賞賜。
內侍卻客客氣氣道:「咱家還得迴去覆命,不能耽擱。」
說完又看向趙雲安:「這位就是趙家七公子吧,陛下說這孩子打小愛吃栗子糕,裏頭有一疊栗子糕,是陛下專程為小少爺賞賜的。」
趙雲安隻得硬著頭皮謝恩。
恭送了內侍,趙駿才帶著人迴如意園,既然賞賜的是吃的,陛下又留了話,自然是要吃的幹幹淨淨的。
從宮中到永昌伯府不算近,天氣又冷,匣子裏的東西早就冷透了。
幸好皇帝賞給永昌伯府的是糕點,這東西冷了也還是能吃,且禦膳房的手藝精湛,味道居然很是不錯。
若是有人家分到魚的話,恐怕是又冷又腥了。
此刻他還不知道,今年壽國公府分到的就是一盤子魚,還是斷頭魚,嚇得壽國公差點沒連夜進宮謝罪。
趙雲安也得到了自己專屬的一盤子栗子糕,說實話這東西熱乎乎才好吃。
他嚐了一口,禦膳房的手藝不合他口味,太甜太膩了,結果一抬頭,幾個哥哥姐姐都羨慕的看著他。
趙雲升有些酸溜溜的說:「陛下竟還惦記得小七呢。」
趙雲安挑了挑眉,索性站起身,將栗子糕一人分了一塊,因為糕點的數量不多,還得對摺一些才夠。
金氏欲言又止,但想著今天是吉祥日,就由著孩子去了。
「陛下定然是想起大伯,要賞賜大伯,所以順帶才想到了我。」
「大家一起嚐嚐吧,這可是陛下的賞賜呢。」趙雲安笑盈盈的招唿道。
趙駿含笑看著這一幕:「雲兒的一番心意,你們都嚐嚐吧。」
趙雲升低頭就是一口,方才看著眼饞,實際上吃到了嘴巴裏頭也就那樣。
「多謝七弟。」趙雲衢含笑說著,伸手又把裏頭一塊豌豆糕遞給趙雲安。
他方才便瞧見了,七弟喜歡吃這一口。
趙雲安露出一個甜甜的笑容來,瞧著哥哥姐姐們都吃的高興,他忽然覺得皇帝的賞賜也十分不錯。
原以為皇帝賞賜一事到此為止,誰知這隻是一個開始。
大年初一,永昌伯府的門房打開門,也被外頭的情景嚇了一跳。
第39章 烈火烹油
永昌伯府雖是太、祖皇帝賜封的伯府,但這些年來不得重用,不免顯得有些落寞。
平時不顯得,逢年過節辦喪喜事兒的時候,便很看得出來。
大年初一這一日,門房才剛打開大門,忍不住揉了揉眼睛。
隻見永昌伯府門口,竟是已經停了兩輛馬車,瞧見大門打開,車上便有一人跳下。
門房下意識的想將紅紙袋掛在門上。
往年正月初一,永昌伯府門口來的最多的,便是這送飛帖的,所謂飛帖,也叫福帖,其實跟現代的賀卡意義差不多。
無非是本人不上門,派出一個下人就能送一圈兒,相互之間給個麵子情分罷了。
有時候甚至互相都不認識,一日下來,收進門的福帖能有一大袋,實則毫無意義。
後來永昌伯覺得麻煩,索性在門口掛一個紅紙袋,就是用來裝飛帖的,美其名曰「接福。」
當時這一行為,還在京城引起了潮流,覺得麻煩的人家都這麽弄。
誰知這一日卻不同,門房還沒掛上紅紙袋呢,那人就朗聲道。
「王某特來拜訪永昌伯,還請通報。」
門房愣住了。
趙雲安昨晚上守歲睡得晚,第二天便起不來,在床上拖拖拉拉個沒完,最後還是金氏施展了親娘大發,拿著冰冷的帕子擦了臉,才讓他清醒了。
金氏一邊替兒子穿衣裳,一邊道:「趕緊起來去給老太太拜年,待會兒你舅舅都要來了。」
趙雲安隻得乖乖起床,被裹成了個紅包子,金氏還拿著自己的胭脂,在他的額頭點了一下。
紅姨娘倒是想收了兒子女兒的壓歲錢,但她也不敢,要是這會兒鬧騰,可是犯了忌諱。
發完了壓歲錢,才算是等到了年夜飯。
永昌伯府的年夜飯也極為豐盛,家裏頭的人都是按照各自的位次入席,一起吃年夜飯,吃完了還會換成一桌點心瓜果,好讓他們邊吃邊守歲。
旁邊孫素心等幾位姑娘,正在說今年年夜飯是「合歡宴」,趙雲安一隻耳朵進,一隻耳朵出,隻覺得裏頭的吉祥果、如意糕味道都不錯。
一時間永昌伯府內,歡聲笑語,好不熱鬧。
就在吃得差不多的時候,忽然有丫鬟進來:「老太太,伯爺,伯夫人,門口來了宮中內侍。」
趙駿一愣,連忙率人起身迎接。
皇帝的賞賜,趙家大大小小都得出去迎賞,那是一個都不能拉下的。
歡聲笑語都是一收,若是衣裳弄髒了,還得趕緊換一身幹淨的。
趙雲安被金氏拉著,等看見賞賜是一匣子糕點的時候,頓時囧囧。
合著他們中斷了年夜飯,興師動眾的出來,隻是因為皇帝在宮裏頭吃年夜飯的時候想起,將自己吃剩下的賞賜了下來。
可這在其他人的眼中,顯然是無上的榮耀。
往年的時候,永昌伯府也隻能拿到禮部準備的恩賞,可從未領到過皇帝欽賜。
趙駿恭恭敬敬的接了賞賜,又請那內侍進府坐坐。
他心底明白,這定然是皇帝對漳州的事情滿意,所以才會特意賞賜。
內侍卻客客氣氣道:「咱家還得迴去覆命,不能耽擱。」
說完又看向趙雲安:「這位就是趙家七公子吧,陛下說這孩子打小愛吃栗子糕,裏頭有一疊栗子糕,是陛下專程為小少爺賞賜的。」
趙雲安隻得硬著頭皮謝恩。
恭送了內侍,趙駿才帶著人迴如意園,既然賞賜的是吃的,陛下又留了話,自然是要吃的幹幹淨淨的。
從宮中到永昌伯府不算近,天氣又冷,匣子裏的東西早就冷透了。
幸好皇帝賞給永昌伯府的是糕點,這東西冷了也還是能吃,且禦膳房的手藝精湛,味道居然很是不錯。
若是有人家分到魚的話,恐怕是又冷又腥了。
此刻他還不知道,今年壽國公府分到的就是一盤子魚,還是斷頭魚,嚇得壽國公差點沒連夜進宮謝罪。
趙雲安也得到了自己專屬的一盤子栗子糕,說實話這東西熱乎乎才好吃。
他嚐了一口,禦膳房的手藝不合他口味,太甜太膩了,結果一抬頭,幾個哥哥姐姐都羨慕的看著他。
趙雲升有些酸溜溜的說:「陛下竟還惦記得小七呢。」
趙雲安挑了挑眉,索性站起身,將栗子糕一人分了一塊,因為糕點的數量不多,還得對摺一些才夠。
金氏欲言又止,但想著今天是吉祥日,就由著孩子去了。
「陛下定然是想起大伯,要賞賜大伯,所以順帶才想到了我。」
「大家一起嚐嚐吧,這可是陛下的賞賜呢。」趙雲安笑盈盈的招唿道。
趙駿含笑看著這一幕:「雲兒的一番心意,你們都嚐嚐吧。」
趙雲升低頭就是一口,方才看著眼饞,實際上吃到了嘴巴裏頭也就那樣。
「多謝七弟。」趙雲衢含笑說著,伸手又把裏頭一塊豌豆糕遞給趙雲安。
他方才便瞧見了,七弟喜歡吃這一口。
趙雲安露出一個甜甜的笑容來,瞧著哥哥姐姐們都吃的高興,他忽然覺得皇帝的賞賜也十分不錯。
原以為皇帝賞賜一事到此為止,誰知這隻是一個開始。
大年初一,永昌伯府的門房打開門,也被外頭的情景嚇了一跳。
第39章 烈火烹油
永昌伯府雖是太、祖皇帝賜封的伯府,但這些年來不得重用,不免顯得有些落寞。
平時不顯得,逢年過節辦喪喜事兒的時候,便很看得出來。
大年初一這一日,門房才剛打開大門,忍不住揉了揉眼睛。
隻見永昌伯府門口,竟是已經停了兩輛馬車,瞧見大門打開,車上便有一人跳下。
門房下意識的想將紅紙袋掛在門上。
往年正月初一,永昌伯府門口來的最多的,便是這送飛帖的,所謂飛帖,也叫福帖,其實跟現代的賀卡意義差不多。
無非是本人不上門,派出一個下人就能送一圈兒,相互之間給個麵子情分罷了。
有時候甚至互相都不認識,一日下來,收進門的福帖能有一大袋,實則毫無意義。
後來永昌伯覺得麻煩,索性在門口掛一個紅紙袋,就是用來裝飛帖的,美其名曰「接福。」
當時這一行為,還在京城引起了潮流,覺得麻煩的人家都這麽弄。
誰知這一日卻不同,門房還沒掛上紅紙袋呢,那人就朗聲道。
「王某特來拜訪永昌伯,還請通報。」
門房愣住了。
趙雲安昨晚上守歲睡得晚,第二天便起不來,在床上拖拖拉拉個沒完,最後還是金氏施展了親娘大發,拿著冰冷的帕子擦了臉,才讓他清醒了。
金氏一邊替兒子穿衣裳,一邊道:「趕緊起來去給老太太拜年,待會兒你舅舅都要來了。」
趙雲安隻得乖乖起床,被裹成了個紅包子,金氏還拿著自己的胭脂,在他的額頭點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