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頁
[紅樓同人]紅樓之穿二代 作者:外鄉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陛下,您可一定要為臣妾做主呀。」就在茗嫵覺得賈家兄弟蠢得清新脫俗時,宮裏的甄太妃已經用她那九曲十八彎的調子找太上皇告禦狀了。
太上皇今天的心情不是很好,主要還是他那剛剛登基半年多的孝順兒子做了件讓他不太滿意的事。然後時刻注意太上皇這邊動靜的甄太妃便立即跑來告狀了。
「陛下,當今縱著外戚胡作非為,欺壓老臣,您一定要為臣妾,為臣妾的哥哥作主呀。」
好的呀,沒問題噠~
甄太妃上了年紀,早就不如小美女鮮嫩了。若不是多年的情誼在那裏,太上皇才沒興趣在自己氣不順的時候搭理這婆娘。
不過甄太妃是拿住了太上皇的七寸,隻一句話就叫自己占據了有力的局麵。
於是太上皇就叫人扶起年輕時哭是梨花帶雨,上了年紀再哭是梨樹卡水泥的甄太妃。
賜了座後,就叫甄太妃快點說。
甄太妃組織了一下語言,便麻利的將情況跟當今交待清楚了。
當然了,她沒說是甄應嘉送了消息進宮,而是說甄家的姑奶奶進宮告訴她的。
第一百零七章
太上皇眼角眉梢都帶著期待的看著甄太妃在那裏聲情並茂的說著甄家的委屈, 她哥哥的委屈。
整個人陽光明媚,多雲轉睛。
早年賈家和甄家的當家人都是太上皇的心腹,然而隨著老一輩當家人的錯誤投資和辭世, 兩家也漸漸的退出了權力舞台。
甄家那邊, 因為甄太妃的關係, 甄應嘉在親妹妹的扶持下到是立了起來。哪怕才幹及不上先人,至少也沒落了家裏的台子。
而榮國府這邊,長子和次子就沒一個叫人看得上眼的了。
當然了,這也跟後來榮國公失了聖心有著一定的關係,但誰也不能否認賈家兩兄弟確實沒什麽才幹這一事實。
本來太上皇都將榮國府這一脈忘腦後了, 不想這兩年榮國府那邊各種破事不斷,叫太上皇倒足了胃口。
如今賈政又仗勢欺人行勒索之惡事, 若不以此給不乖的兒子一個好看,那他就不是他了。
正瞌睡呢, 枕頭就送來了。
於是也不管外麵大雪如何紛飛, 太上皇當即便派人傳了當今過來。
可能是太上皇唯吾獨尊慣了, 就當著甄太妃的麵,給了當今一頓排頭, 然後又勒令當今嚴查此事。
當今壓著心火挨了一頓排頭, 離開前還用眼角餘光看了一眼殿中的甄太妃。
離開後, 當今先是去了鳳藻宮, 沒叫宮人通報便大步走了進去。元春正在寢殿中撫琴,琴聲繞樑,難得的好琴技。
站在殿外,傾聽著裏麵的琴聲,當今暴怒的火氣漸漸的平息了。這件事情初初看來是後宮女眷與外戚間的磨擦,實際上卻是他們父子之間避無可避的衝突和矛盾。
若他此時真的責罰了賈氏...靜靜的聽了一會兒, 當今到沒將火氣使在元春身上,而是又轉身離開了。
總有一天,他要做這天下真正的主人。
唯一的。
此時宮中已經下鑰,又下著大雪,當今隻讓心腹太監去打聽一迴甄太妃近日見了什麽人,又做了什麽事。其他的事明日再說也不遲。
翌日。
早朝後,當今便將忠順親王和宗正叫到了禦書房,將昨日自己挨了訓斥的事說了,並叫他們立即調查事情原委。
在當今看來賈政就是再蠢,也不可能去撩甄家。別說當今了,就是被叫到禦書房的忠順親王和宗正也是這麽認為的。
除非賈政他瘋了。
忠順親王是當今的鐵桿心腹,而宗正嘛,則是太上皇的人。這件事情雖不是宗室的問題,可也是皇家的事,叫上宗正和忠順王一塊去調查此事,到也合適。
忠順王與宗正出了皇宮,兩人站在宮門外合計了一番便決定先去榮國府問個事情經過,看看賈政怎麽說。
兩人什麽身份排麵,自是不需要提前下帖子,但話又說出來了,他們倆也擔心臨時起意,賈政不在府裏,還得叫他們等他賈政。於是便派了長史去榮國府知會一聲。
倆人想多了,賈政可不似林如海交友廣泛,他被罷官的原由也沒有林如海好聽,找林如海必須提前打招唿不然找不到人。但想要找賈政,直接去榮國府準沒錯。
榮國府中門大開的請了當朝親王和宗正進去,賈政又是客氣又是惶恐,最後更是激動到顫慄。他以為他閨女給他掙了什麽好處。
可等忠順親王將來意問出來,賈政當場就氣憤不已的大喊冤枉。
他真沒想到甄應嘉這般無恥。
借錢不還,竟然還紅口白牙的誣告他。
無恥,太無恥了。
「政有證據。」說完就對忠順二人拱手,轉身大步的去了書房。
從舊年往來的書信裏找到當初甄應嘉借銀子的那封手書,賈政又在書房看了一遍那信,這才卷著信迴了正堂。
將信恭恭敬敬的遞上,又當著忠順二人的麵表了一迴情。
忠順接過信,飛快的看了一眼後,見信上所說確實是借銀之事,再看那信紙和信封也不是新的。輕點了兩下頭,便又轉手將信遞給了宗正。
宗正看過,心裏暗罵了一聲這都叫什麽事,然後又以要拿這封信去對一迴筆跡和印章,便與忠順告辭出去了。
等二人離開,賈政越想越覺得氣憤,便按著舊日習慣去榮慶堂找媽媽了。
太上皇今天的心情不是很好,主要還是他那剛剛登基半年多的孝順兒子做了件讓他不太滿意的事。然後時刻注意太上皇這邊動靜的甄太妃便立即跑來告狀了。
「陛下,當今縱著外戚胡作非為,欺壓老臣,您一定要為臣妾,為臣妾的哥哥作主呀。」
好的呀,沒問題噠~
甄太妃上了年紀,早就不如小美女鮮嫩了。若不是多年的情誼在那裏,太上皇才沒興趣在自己氣不順的時候搭理這婆娘。
不過甄太妃是拿住了太上皇的七寸,隻一句話就叫自己占據了有力的局麵。
於是太上皇就叫人扶起年輕時哭是梨花帶雨,上了年紀再哭是梨樹卡水泥的甄太妃。
賜了座後,就叫甄太妃快點說。
甄太妃組織了一下語言,便麻利的將情況跟當今交待清楚了。
當然了,她沒說是甄應嘉送了消息進宮,而是說甄家的姑奶奶進宮告訴她的。
第一百零七章
太上皇眼角眉梢都帶著期待的看著甄太妃在那裏聲情並茂的說著甄家的委屈, 她哥哥的委屈。
整個人陽光明媚,多雲轉睛。
早年賈家和甄家的當家人都是太上皇的心腹,然而隨著老一輩當家人的錯誤投資和辭世, 兩家也漸漸的退出了權力舞台。
甄家那邊, 因為甄太妃的關係, 甄應嘉在親妹妹的扶持下到是立了起來。哪怕才幹及不上先人,至少也沒落了家裏的台子。
而榮國府這邊,長子和次子就沒一個叫人看得上眼的了。
當然了,這也跟後來榮國公失了聖心有著一定的關係,但誰也不能否認賈家兩兄弟確實沒什麽才幹這一事實。
本來太上皇都將榮國府這一脈忘腦後了, 不想這兩年榮國府那邊各種破事不斷,叫太上皇倒足了胃口。
如今賈政又仗勢欺人行勒索之惡事, 若不以此給不乖的兒子一個好看,那他就不是他了。
正瞌睡呢, 枕頭就送來了。
於是也不管外麵大雪如何紛飛, 太上皇當即便派人傳了當今過來。
可能是太上皇唯吾獨尊慣了, 就當著甄太妃的麵,給了當今一頓排頭, 然後又勒令當今嚴查此事。
當今壓著心火挨了一頓排頭, 離開前還用眼角餘光看了一眼殿中的甄太妃。
離開後, 當今先是去了鳳藻宮, 沒叫宮人通報便大步走了進去。元春正在寢殿中撫琴,琴聲繞樑,難得的好琴技。
站在殿外,傾聽著裏麵的琴聲,當今暴怒的火氣漸漸的平息了。這件事情初初看來是後宮女眷與外戚間的磨擦,實際上卻是他們父子之間避無可避的衝突和矛盾。
若他此時真的責罰了賈氏...靜靜的聽了一會兒, 當今到沒將火氣使在元春身上,而是又轉身離開了。
總有一天,他要做這天下真正的主人。
唯一的。
此時宮中已經下鑰,又下著大雪,當今隻讓心腹太監去打聽一迴甄太妃近日見了什麽人,又做了什麽事。其他的事明日再說也不遲。
翌日。
早朝後,當今便將忠順親王和宗正叫到了禦書房,將昨日自己挨了訓斥的事說了,並叫他們立即調查事情原委。
在當今看來賈政就是再蠢,也不可能去撩甄家。別說當今了,就是被叫到禦書房的忠順親王和宗正也是這麽認為的。
除非賈政他瘋了。
忠順親王是當今的鐵桿心腹,而宗正嘛,則是太上皇的人。這件事情雖不是宗室的問題,可也是皇家的事,叫上宗正和忠順王一塊去調查此事,到也合適。
忠順王與宗正出了皇宮,兩人站在宮門外合計了一番便決定先去榮國府問個事情經過,看看賈政怎麽說。
兩人什麽身份排麵,自是不需要提前下帖子,但話又說出來了,他們倆也擔心臨時起意,賈政不在府裏,還得叫他們等他賈政。於是便派了長史去榮國府知會一聲。
倆人想多了,賈政可不似林如海交友廣泛,他被罷官的原由也沒有林如海好聽,找林如海必須提前打招唿不然找不到人。但想要找賈政,直接去榮國府準沒錯。
榮國府中門大開的請了當朝親王和宗正進去,賈政又是客氣又是惶恐,最後更是激動到顫慄。他以為他閨女給他掙了什麽好處。
可等忠順親王將來意問出來,賈政當場就氣憤不已的大喊冤枉。
他真沒想到甄應嘉這般無恥。
借錢不還,竟然還紅口白牙的誣告他。
無恥,太無恥了。
「政有證據。」說完就對忠順二人拱手,轉身大步的去了書房。
從舊年往來的書信裏找到當初甄應嘉借銀子的那封手書,賈政又在書房看了一遍那信,這才卷著信迴了正堂。
將信恭恭敬敬的遞上,又當著忠順二人的麵表了一迴情。
忠順接過信,飛快的看了一眼後,見信上所說確實是借銀之事,再看那信紙和信封也不是新的。輕點了兩下頭,便又轉手將信遞給了宗正。
宗正看過,心裏暗罵了一聲這都叫什麽事,然後又以要拿這封信去對一迴筆跡和印章,便與忠順告辭出去了。
等二人離開,賈政越想越覺得氣憤,便按著舊日習慣去榮慶堂找媽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