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聽話的下去安排,既不準備再去寧國府上香了,也不叫人準備路祭的東西了。


    林家這邊再次對賈家冷處理,而賈家那邊,原本就隻有老太太惦記賈敏,如今賈敏對她的寶玉這般不假辭色,老太太也不惦記了,也不叫旁人再提起賈敏了。


    一時,賈家再度淡出林家的生活。也叫沒了瑣事煩心的黛玉再次將心神投注在了她的心肝寶茗嫵身上。


    茗嫵這裏按部就班的給海東家針灸,時常調換藥方。海潮那邊在忙了幾日瑣事後,日常除非必要,便呆在書房裏繼續苦讀。


    茗嫵每次見了,都想幫海潮引薦一迴林如海。可轉念又想到自家小姨媽對海潮不太友好的印象,便一直沒提這茬事。


    對了,海潮置了產業。除了在通州那邊買了莊子,還在京城裏買了更大的宅子。


    不過大宅子離茗家小院和他們如今的胡同都有些遠,所以海潮便起了與左鄰右舍置換產業的心思。


    換了位置差不多,但大了一進的宅子,大多數人都同意。於是宅子換好了房契和地契,海潮便將此事暫放一旁。因為年根底下了,京城又冷,所以他準備等來年春後再動工將新買迴來的宅子和舊宅合併到一處。


    不過春後又多了旁的事,事趕事的忙起來,倒沒顧上收拾宅子。等終於抽出空來了,又動不了工了。


    為嘛呢。


    原來海潮準備修宅子的日子洽巧又趕上宮妃省親,各家各戶修建省親別院這種百年難見的時候。


    要工匠沒工匠,要材料,材料又貴又難買,於是海潮不得不再等一等了。


    茗嫵聽說後,倒是給海潮出了個主意。


    叫他找各家的管事採買材料,保管又好又便宜。


    畢竟不是所有人人家的下人都像賴家那樣敢拿著主家的建材大大咧咧給自己修個小觀園的。


    .


    話說迴來,進京後,海老東家的身子越發好了,無論是恢復的速度和程度都叫茗嫵詫異。不過她隻有為他高興的,沒的為了這點事就盼人不好的。


    到了臘月時,海老東家就不需要天天針灸了,茗嫵也就過來的少了。


    茗嫵出府的時候少了,黛玉高興了,但海潮的心情就不那麽美妙了。


    不過...誰管他呢。


    此時,黛玉看著坐在琴桌前乖巧練琴的心肝寶別提多滿意了。


    第九十八章


    茗嫵的琴也是黛玉手把手教的, 隻是技藝純熟,卻也隻能技藝純熟了。


    如今茗嫵可能是經歷的多了,整個人都從裏到外的發生了質的轉變, 指下的琴聲也多了些東西。


    一邊聽茗嫵彈琴, 黛玉還有心思想著如何安置海潮。


    那海潮不是一心想要科舉入仕嗎?


    與其留他在京城時不時的跟心肝寶見麵,還不如直接將人一竿子支得遠遠的。


    至於怎麽將人支出去, 黛玉心裏已經有了想法。


    按著黛玉的要求茗嫵彈了半個時辰的琴便又去練字了。


    黛玉看了一眼茗嫵那筆氣勢淩厲,筆鋒犀利的字, 張了張嘴卻是什麽都沒說的去了林如海的書房。


    雖不知道這個海潮什麽資質, 但黛玉卻不準備叫她老子見到人了。


    畢竟無論什麽樣的人跟晉小胖一比, 都是良才美玉。


    一時進了書房,黛玉與林如海行禮。起身時先是掃了一眼自家老子那無奈白憋氣的神色,再轉頭看一眼渾身委屈又不解的晉小胖。


    互相折磨也不過如此了。


    「正院做了你愛吃的點心, 吃個點心再迴來。」


    林如海見黛玉這個時辰過來,便知道有事要說, 長嘆了一口氣便打發晉小胖去找賈敏了。


    晉小胖看看這個,再看看那個, 雖然笨了些,但他卻一點都不傻。知道黛玉是有話要說,便也順著這個說詞出去了。


    讀書真是太難人了。


    這個子,那個子的古人為什麽要說那麽多的話呢。


    唉~


    有些人天生就不是讀書的料, 可在不折騰得筋疲力盡前,是沒人願意承認這一點的。


    至少晉小胖他老子就認為他兒子隻是年紀小, 還沒開竅罷了。


    這麽自信也是沒誰了。


    等書房隻剩下黛玉父女了,黛玉才將來意跟林如海說了一迴。


    也不是什麽大事,隻是希望他老子幫海潮寫一份推薦信,送海潮去京城以外的書院讀書去。


    問了一迴海潮的情況後, 林如海又想要見見人,黛玉卻一臉同情的看了一眼林如海。林如海撫須的手頓了一下,直接扯斷了幾根物以稀為貴的鬍鬚。


    行叭,他明白了。


    思索了一番,林如海便寫下了封推薦信,待信幹了便裝在了黛玉遞過來的信封裏。


    拿了信,黛玉又陪著要如海說了一迴話,又勸了一迴欲速則不達,因才施教的話。


    是夜,迴到房間,黛玉將林如海的推薦信遞給茗嫵。


    「……爹爹的一位同窗如今是嵩陽書院的山長,你之前不是說海家的那個哥兒曾在貧困之時幫過你嗎。吶,你把這個推薦信給他,就隻還他當年的相助之義。」


    嵩陽書院位於嵩山之上,乃當世四大書院之一,上千年的歷史。


    去書院讀書不光能提高學識見識,還能結交一些人脈。畢竟名校裏的同窗,難有落魄無為的。


    茗嫵打開信,掃了一眼信上的內容,覺得這個人情的利息好重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同人]紅樓之穿二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外鄉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外鄉人並收藏[紅樓同人]紅樓之穿二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