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頁
[紅樓同人]紅樓之穿二代 作者:外鄉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家為了自己的血脈就叫疆域內的仕宦名家,勛貴世家將家中女兒的名字和年紀等情況都報到戶部去。等皇家需要找伴讀陪侍了, 就會叫戶部將名冊送上來, 從名冊裏擇選家世相當的貴女們入宮。
這些貴女兒先經歷一波家世的選拔, 之後進宮參加第二輪的麵試, 在談吐學識規矩上都表現俱佳後,才會被送到公主郡主們的身邊進行第三輪的短期實習上崗。
若最後不被留下來,自是拿了宮裏的賞賜直接出宮去。若是被留了下來, 又因為她們的出身,不會從宮女做起,而是直接躍了一大步的成為公主郡主身邊帶有品級的女官,就像是才人贊善這一類的女官頭銜。
這份送自家女兒進宮給公主郡主當陪侍的旨意,不是強製性的。屬於願者報名,到了一定年限自動銷檔的那種。
有些人家在姑娘六歲的時候就給姑娘報了名,可等到姑娘十六歲了,也沒等到宮裏的初選,那怎麽辦呢?
自然是該幹嘛幹嘛了。
還有很多人家都是一邊給閨女報名,一邊給閨女訂親事,若真選進宮了,人家就進宮渡層金,等公主郡主出嫁了再出宮成親。
至於薛家給寶釵報名時是不是也是這樣單純的想法,那就不得而知了。
寶釵的名字早在舊年就已經報到戶部,隻等將來上麵擇選。其實隨著薛父的病逝,不管承不承認,薛家都已經沒落了。也因此在薛蟠蠢得清新脫俗還隻會闖禍的時候,也就不怪他們家將振興家族的希望放在寶釵身上了。
賈史王薛,薛為末,又為商。雖為紫薇舍人之後,貴如皇商卻仍舊逃不開一個商字。與那些仕宦名家的女兒相比,寶釵的身份最為低微。想要脫穎而出,除了依靠薛家的財力就是舅父與姨媽兩家的家世了。隻是如今她舅父和姨媽家相繼出事,也不知道會影響她多少。
輕輕嘆了口氣,寶釵便站在薛姨媽身後看著沒等太醫來就已經幽幽轉醒的親姨媽。
薛家沒有一個庶出的子女,固然有薛父懼於王家勢力不想與妻子離心之故,可也有薛姨媽的手段在裏麵。
早前剛來榮國府的時候,在寶釵知道她姨媽家還有兩個庶出子女時,寶釵便覺得這位姨媽的手段不如她老娘。
再看看總是不消停,輕狂又張揚的趙姨娘,寶釵更覺得她姨媽求佛求傻了。
可沒想到她姨媽竟然還能幹出包攬訴訟,放利子錢這樣的大事。
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呢。
╮(╯╰)╭
送了藥材又叫人用箱子搬了二千兩現銀給王夫人,薛姨媽和寶釵兩個就以不打擾王夫人養病為由離開了王夫人在榮禧堂的屋子。
不想剛從王夫人的院子出來就看到探春帶著丫頭進了一處跨院。
小跨院不大,就三間正屋,兩間廂房,那是趙姨娘帶著賈環的住處。
寶釵見此,不由想到探春平時對趙姨娘和趙環的不假辭色和對王夫人的恭敬敬愛...嘖!
扶著薛姨媽迴到梨香院,寶釵又聽管家來迴,說是薛蟠剛剛又支了三千兩銀子,當即一口氣堵在胸口,又犯了舊疾。
叫丫頭將從家裏帶來的冷香丸取一丸來,就著湯引服下後,寶釵又坐在炕上算計了最近的開銷和鋪子裏的帳。
微微咳嗽了兩聲,筆尖上的墨直接落在了宣紙上。寶釵眼神頓住,視線落在宣紙上的那一滴墨點上,久久不能迴神。
若是不能被選進宮,她要何去何從。若是舅家與姨媽家從此一蹶不振,薛家又要何去何從?
.
時間迴到二月十一這日,海潮送了茗嫵一份生辰禮後,又提前與茗嫵吃一頓生辰宴,便眼瞧著林家的馬車將茗嫵接走了。
也就是黛玉過生辰這兩天,冷子興的事情曝了出來。賈敏的心情瞬間飛揚到了天際,那是看什麽都順眼極了。
熱熱鬧鬧的給黛玉和茗嫵過了個生辰,當天晚上就因為跟身邊的媳婦興災樂禍,笑得太暢快而早產了。
就很...讓人無語。
好氣又好笑。
不是頭一胎,再加上早產的胎兒個頭小,賈敏平時又一直有鍛鍊身體,還有茗嫵用銀針幫忙減輕痛苦和助產,林家的這位小哥兒在當天晚上亥時一刻就出生了。
就跟湊熱鬧似的,急忙忙的爬出來,就為了以後和他姐同一天過生辰。
小哥兒長的很瘦小,不過早產的孩子剛開始都差不多那個樣。隻要精心養著,三五個月後就不會那麽明顯了。
賈敏這邊開始坐月子,孩子那邊就交給宮裏出來的兩個教養嬤嬤帶著。
本來海潮來了京城,茗嫵還想著多陪陪他,略盡一下地主之誼的。可她手裏不光有賈敏這個產婦要調養身體,還有個不足月的胎兒要時時注意。
所幸茗嫵最大的好處就是不自大,有自知之明。
稀奇古怪的東西,她和她姨媽從小就研究。醫術什麽的,是父母和姨媽言傳身教過的。但術業有專攻,她還沒自大到將自己當成一個全科人才來看。
兒科,尤其是早產兒什麽的,幾乎是她的盲區了。
她太知道林家的這個小哥兒對林家的重要性了,於是在這個孩子普一出生,茗嫵就建議林如海花些心思請個醫術高明的郎中迴來做家庭醫生。
反正林家不差錢,將人養在府裏也養的起。
這些貴女兒先經歷一波家世的選拔, 之後進宮參加第二輪的麵試, 在談吐學識規矩上都表現俱佳後,才會被送到公主郡主們的身邊進行第三輪的短期實習上崗。
若最後不被留下來,自是拿了宮裏的賞賜直接出宮去。若是被留了下來, 又因為她們的出身,不會從宮女做起,而是直接躍了一大步的成為公主郡主身邊帶有品級的女官,就像是才人贊善這一類的女官頭銜。
這份送自家女兒進宮給公主郡主當陪侍的旨意,不是強製性的。屬於願者報名,到了一定年限自動銷檔的那種。
有些人家在姑娘六歲的時候就給姑娘報了名,可等到姑娘十六歲了,也沒等到宮裏的初選,那怎麽辦呢?
自然是該幹嘛幹嘛了。
還有很多人家都是一邊給閨女報名,一邊給閨女訂親事,若真選進宮了,人家就進宮渡層金,等公主郡主出嫁了再出宮成親。
至於薛家給寶釵報名時是不是也是這樣單純的想法,那就不得而知了。
寶釵的名字早在舊年就已經報到戶部,隻等將來上麵擇選。其實隨著薛父的病逝,不管承不承認,薛家都已經沒落了。也因此在薛蟠蠢得清新脫俗還隻會闖禍的時候,也就不怪他們家將振興家族的希望放在寶釵身上了。
賈史王薛,薛為末,又為商。雖為紫薇舍人之後,貴如皇商卻仍舊逃不開一個商字。與那些仕宦名家的女兒相比,寶釵的身份最為低微。想要脫穎而出,除了依靠薛家的財力就是舅父與姨媽兩家的家世了。隻是如今她舅父和姨媽家相繼出事,也不知道會影響她多少。
輕輕嘆了口氣,寶釵便站在薛姨媽身後看著沒等太醫來就已經幽幽轉醒的親姨媽。
薛家沒有一個庶出的子女,固然有薛父懼於王家勢力不想與妻子離心之故,可也有薛姨媽的手段在裏麵。
早前剛來榮國府的時候,在寶釵知道她姨媽家還有兩個庶出子女時,寶釵便覺得這位姨媽的手段不如她老娘。
再看看總是不消停,輕狂又張揚的趙姨娘,寶釵更覺得她姨媽求佛求傻了。
可沒想到她姨媽竟然還能幹出包攬訴訟,放利子錢這樣的大事。
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呢。
╮(╯╰)╭
送了藥材又叫人用箱子搬了二千兩現銀給王夫人,薛姨媽和寶釵兩個就以不打擾王夫人養病為由離開了王夫人在榮禧堂的屋子。
不想剛從王夫人的院子出來就看到探春帶著丫頭進了一處跨院。
小跨院不大,就三間正屋,兩間廂房,那是趙姨娘帶著賈環的住處。
寶釵見此,不由想到探春平時對趙姨娘和趙環的不假辭色和對王夫人的恭敬敬愛...嘖!
扶著薛姨媽迴到梨香院,寶釵又聽管家來迴,說是薛蟠剛剛又支了三千兩銀子,當即一口氣堵在胸口,又犯了舊疾。
叫丫頭將從家裏帶來的冷香丸取一丸來,就著湯引服下後,寶釵又坐在炕上算計了最近的開銷和鋪子裏的帳。
微微咳嗽了兩聲,筆尖上的墨直接落在了宣紙上。寶釵眼神頓住,視線落在宣紙上的那一滴墨點上,久久不能迴神。
若是不能被選進宮,她要何去何從。若是舅家與姨媽家從此一蹶不振,薛家又要何去何從?
.
時間迴到二月十一這日,海潮送了茗嫵一份生辰禮後,又提前與茗嫵吃一頓生辰宴,便眼瞧著林家的馬車將茗嫵接走了。
也就是黛玉過生辰這兩天,冷子興的事情曝了出來。賈敏的心情瞬間飛揚到了天際,那是看什麽都順眼極了。
熱熱鬧鬧的給黛玉和茗嫵過了個生辰,當天晚上就因為跟身邊的媳婦興災樂禍,笑得太暢快而早產了。
就很...讓人無語。
好氣又好笑。
不是頭一胎,再加上早產的胎兒個頭小,賈敏平時又一直有鍛鍊身體,還有茗嫵用銀針幫忙減輕痛苦和助產,林家的這位小哥兒在當天晚上亥時一刻就出生了。
就跟湊熱鬧似的,急忙忙的爬出來,就為了以後和他姐同一天過生辰。
小哥兒長的很瘦小,不過早產的孩子剛開始都差不多那個樣。隻要精心養著,三五個月後就不會那麽明顯了。
賈敏這邊開始坐月子,孩子那邊就交給宮裏出來的兩個教養嬤嬤帶著。
本來海潮來了京城,茗嫵還想著多陪陪他,略盡一下地主之誼的。可她手裏不光有賈敏這個產婦要調養身體,還有個不足月的胎兒要時時注意。
所幸茗嫵最大的好處就是不自大,有自知之明。
稀奇古怪的東西,她和她姨媽從小就研究。醫術什麽的,是父母和姨媽言傳身教過的。但術業有專攻,她還沒自大到將自己當成一個全科人才來看。
兒科,尤其是早產兒什麽的,幾乎是她的盲區了。
她太知道林家的這個小哥兒對林家的重要性了,於是在這個孩子普一出生,茗嫵就建議林如海花些心思請個醫術高明的郎中迴來做家庭醫生。
反正林家不差錢,將人養在府裏也養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