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頁
瘋批皇帝的聒噪小尾巴 作者:一斤鹹魚五斤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想到了什麽,淑太妃又指了指成王說:「你以後離武王遠點,你這次的事我覺得就是武王幹的。」
「知道了知道了。」成王一臉不耐煩,他現在隻想趕快找到那個能醫治他的人,之前他在街上看見了一個美人,心裏癢得很,等醫治好了他一定要去會會那個美人。
離了成王府,院首掂了掂手裏的盒子冷笑了一聲,也不核實清楚了,隨便聽來的消息就當個把柄來威脅人。
愚蠢,自己往上頭撞,這可怨不得人。
第28章 請君入甕
下了朝,左丞相又被皇帝叫走議事,右丞相見了心裏不是滋味,然後他又看見鄭遠和九皇子有說有笑的。
他一下子明白了為什麽九皇子可以這麽快接手禮部的事,為什麽自己在科考前在禮部的動作都不起作用。
迴到家中,右丞相氣籲籲地將官帽扔在桌子上,一拍桌子說:「真是豈有此理!本朝以右為尊,皇帝卻處處倚仗左丞相那個老匹夫!」
原本元光帝在位時,右丞相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除了清流派捧著左丞相,其他人都是圍繞著右丞相轉。
元光帝也是十分信任右丞相,大權在握的右丞相如今嚐盡倍受冷落的滋味,這般落差令他無法接受。
加上原本跟著他的人一個一個的站到對麵陣營,讓他很是憋屈。
右丞相的正妻崔氏倒了杯茶遞給他,隨後又將他的官帽收了起來,溫聲問:「老爺今日怎麽生得這麽大的氣?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大人已經身居高位,不妨換個角度想,之前操勞了那麽久,今時今日就當是休息休息了。」
右丞相眉頭緊皺指著崔氏說:「沒見識的婦人!」
說完他甩著袖子轉身去了妾室那裏。
崔氏無奈的嘆了口氣,默默收拾桌子。
不同於溫婉的崔氏,右丞相最疼愛的妾室是個沒什麽頭腦又愛嬌的,那妾室聽了右丞相的話,兩眼一紅心疼的說:「那皇帝也太沒眼光了,左丞相那個老頑固哪裏比得上老爺您呢?老爺您別生氣,妾身給您揉揉。」
軟玉在懷,右丞相的臉色好了不少, 他冷哼一聲,說:「一個過去不受寵的皇子,這當了皇帝什麽人該用什麽人不該用都不清楚,草包一個!」
「就是呀,老爺何必跟一個草包置氣?也是老爺您大人有大量。」
妾室嬌滴滴的說:「妾身可受不了這委屈,直接辭了官去,事情一推,看他怎麽辦。這太上皇還在呢,讓天下人看看,這當今皇帝是如何苛待老臣的。」
妾室說的這些話,正是這幾日聽下人們議論時說的話,叫她學了過來。
她學的無心,右丞相卻聽在了心裏,他麵上不顯,捏著妾室的手調笑起來。
---
次日,右丞相想要告老還鄉的摺子就遞到了皇帝麵前。
趙渝毫不意外,隨意翻看了下,又看了眼右丞相,慢悠悠地開口:「右丞相如今五十有八,年事確實高了些,既然想告老還鄉,那朕也不好挽留,準了。」
比右丞相還大兩歲的左丞相直接笑出聲來。
這個右丞相本事是有的,可以說是滿腹詩書,隻可惜,被權勢蒙了心,對老皇帝是極盡諂媚之能,將老皇帝的心思揣摩的透透的,靠著阿諛奉承一路爬到右丞相這麽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
右丞相沒想到趙渝竟然一次都不挽留,不由得愣住了,他準備了一肚子的話愣是沒機會說。
歷朝歷代大臣辭官皇帝當挽留三次,可皇帝這麽幹脆的答應了,傳出去肯定會有人說是他做了什麽引得皇帝不滿。
他現在雖說手上權力小了很多,但是他一旦抽身離開,皇帝怎麽就有把握不會出差池?
右丞相眼光向左側望去,一個大臣接觸到右丞相的示意,立馬站出來道:「陛下,臣以為右丞相尚有餘力為朝廷、為陛下分憂。且右丞相入朝為官三十餘載,一直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太上皇在位時便對丞相頗為倚重,朝中大小事宜丞相都爛熟於心,如今丞相未及花甲,還望陛下收迴成命。」
「望陛下收迴成命!」
朝中陸陸續續有一部分人跪了下去。
趙渝並未理會這些人,而是問:「左丞相,你怎麽看?」
右丞相眼皮一跳,看向左丞相,但左丞相併未看他。
左丞相出列道:「臣愚見,右丞相是自己上書要告老還鄉的,陛下答應了不過是應了右丞相自己的請求,沒有收迴成命一說。」
「所以還得看右丞相自己是否想留下,不過臣想右丞相既然上書乞骸骨,想必是身體有恙,折中的辦法就是陛下準許其先居家養病,並派遣宮中禦醫為右丞相看病,待養好身體再為陛下效力。」
「行,那右丞相先居家休養,朕派齊太醫去為你調理身體,待卿身體好了再考慮去留吧。」
君臣二人一問一答就定下了右丞相「居家養病」的事,壓根沒給右丞相開口的機會。
誰讓右丞相自己在摺子裏寫的便是感到年事已高、身體抱恙,感到力不從心呢。
跪在地上的大臣們頓時啞了聲,不知該如何是好,紛紛看向右丞相。
右丞相嘴唇抖了下,心知此事沒有轉圜的餘地,隻能緩緩跪了下去叩謝:「臣領旨謝恩。」
趙渝又道:「既然如此,就先由左丞相代理右丞相事宜,有勞愛卿多費些心了。」
「知道了知道了。」成王一臉不耐煩,他現在隻想趕快找到那個能醫治他的人,之前他在街上看見了一個美人,心裏癢得很,等醫治好了他一定要去會會那個美人。
離了成王府,院首掂了掂手裏的盒子冷笑了一聲,也不核實清楚了,隨便聽來的消息就當個把柄來威脅人。
愚蠢,自己往上頭撞,這可怨不得人。
第28章 請君入甕
下了朝,左丞相又被皇帝叫走議事,右丞相見了心裏不是滋味,然後他又看見鄭遠和九皇子有說有笑的。
他一下子明白了為什麽九皇子可以這麽快接手禮部的事,為什麽自己在科考前在禮部的動作都不起作用。
迴到家中,右丞相氣籲籲地將官帽扔在桌子上,一拍桌子說:「真是豈有此理!本朝以右為尊,皇帝卻處處倚仗左丞相那個老匹夫!」
原本元光帝在位時,右丞相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除了清流派捧著左丞相,其他人都是圍繞著右丞相轉。
元光帝也是十分信任右丞相,大權在握的右丞相如今嚐盡倍受冷落的滋味,這般落差令他無法接受。
加上原本跟著他的人一個一個的站到對麵陣營,讓他很是憋屈。
右丞相的正妻崔氏倒了杯茶遞給他,隨後又將他的官帽收了起來,溫聲問:「老爺今日怎麽生得這麽大的氣?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大人已經身居高位,不妨換個角度想,之前操勞了那麽久,今時今日就當是休息休息了。」
右丞相眉頭緊皺指著崔氏說:「沒見識的婦人!」
說完他甩著袖子轉身去了妾室那裏。
崔氏無奈的嘆了口氣,默默收拾桌子。
不同於溫婉的崔氏,右丞相最疼愛的妾室是個沒什麽頭腦又愛嬌的,那妾室聽了右丞相的話,兩眼一紅心疼的說:「那皇帝也太沒眼光了,左丞相那個老頑固哪裏比得上老爺您呢?老爺您別生氣,妾身給您揉揉。」
軟玉在懷,右丞相的臉色好了不少, 他冷哼一聲,說:「一個過去不受寵的皇子,這當了皇帝什麽人該用什麽人不該用都不清楚,草包一個!」
「就是呀,老爺何必跟一個草包置氣?也是老爺您大人有大量。」
妾室嬌滴滴的說:「妾身可受不了這委屈,直接辭了官去,事情一推,看他怎麽辦。這太上皇還在呢,讓天下人看看,這當今皇帝是如何苛待老臣的。」
妾室說的這些話,正是這幾日聽下人們議論時說的話,叫她學了過來。
她學的無心,右丞相卻聽在了心裏,他麵上不顯,捏著妾室的手調笑起來。
---
次日,右丞相想要告老還鄉的摺子就遞到了皇帝麵前。
趙渝毫不意外,隨意翻看了下,又看了眼右丞相,慢悠悠地開口:「右丞相如今五十有八,年事確實高了些,既然想告老還鄉,那朕也不好挽留,準了。」
比右丞相還大兩歲的左丞相直接笑出聲來。
這個右丞相本事是有的,可以說是滿腹詩書,隻可惜,被權勢蒙了心,對老皇帝是極盡諂媚之能,將老皇帝的心思揣摩的透透的,靠著阿諛奉承一路爬到右丞相這麽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
右丞相沒想到趙渝竟然一次都不挽留,不由得愣住了,他準備了一肚子的話愣是沒機會說。
歷朝歷代大臣辭官皇帝當挽留三次,可皇帝這麽幹脆的答應了,傳出去肯定會有人說是他做了什麽引得皇帝不滿。
他現在雖說手上權力小了很多,但是他一旦抽身離開,皇帝怎麽就有把握不會出差池?
右丞相眼光向左側望去,一個大臣接觸到右丞相的示意,立馬站出來道:「陛下,臣以為右丞相尚有餘力為朝廷、為陛下分憂。且右丞相入朝為官三十餘載,一直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太上皇在位時便對丞相頗為倚重,朝中大小事宜丞相都爛熟於心,如今丞相未及花甲,還望陛下收迴成命。」
「望陛下收迴成命!」
朝中陸陸續續有一部分人跪了下去。
趙渝並未理會這些人,而是問:「左丞相,你怎麽看?」
右丞相眼皮一跳,看向左丞相,但左丞相併未看他。
左丞相出列道:「臣愚見,右丞相是自己上書要告老還鄉的,陛下答應了不過是應了右丞相自己的請求,沒有收迴成命一說。」
「所以還得看右丞相自己是否想留下,不過臣想右丞相既然上書乞骸骨,想必是身體有恙,折中的辦法就是陛下準許其先居家養病,並派遣宮中禦醫為右丞相看病,待養好身體再為陛下效力。」
「行,那右丞相先居家休養,朕派齊太醫去為你調理身體,待卿身體好了再考慮去留吧。」
君臣二人一問一答就定下了右丞相「居家養病」的事,壓根沒給右丞相開口的機會。
誰讓右丞相自己在摺子裏寫的便是感到年事已高、身體抱恙,感到力不從心呢。
跪在地上的大臣們頓時啞了聲,不知該如何是好,紛紛看向右丞相。
右丞相嘴唇抖了下,心知此事沒有轉圜的餘地,隻能緩緩跪了下去叩謝:「臣領旨謝恩。」
趙渝又道:「既然如此,就先由左丞相代理右丞相事宜,有勞愛卿多費些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