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屬下見顧姑娘倉皇出門,便一直尾隨, 卻哪知半路上察覺後頭一直有人跟著屬下,便想著調迴頭來查探一二, 卻哪知因此分了精力, 便將顧姑娘跟丟了, 是屬下失職, 請大人責罰!」
另一個侍衛察覺上首之人久久無言,知道此次的失職不好善了, 不忍隻讓同伴擔下罪責,便也忙膝行了兩步上前:
「大人, 此事屬下也有追責,原本屬下也該跟隨過去,卻哪知出門時, 忽見有人鬼鬼祟祟的在這小院兒外頭徘徊,便將人抓來審問,後來才知, 顧姑娘曾迴過小院一趟,想來便是那時察覺出了端倪,此事的確是屬下的疏漏, 若大人要降罪,屬下絕無二話。」
有細小的塵埃在光影裏浮動著,屋內一時壓抑的厲害。
鄧知遙轉了眼, 不再看跪地請罪的二人。
他帶著人一路自京城日夜不停地趕來, 然而卻終究晚了一步, 放跑了她。
他不是不憤怒, 隻是更多的是一種深深的無力和疲憊。
她竟然為了躲避自己,倉皇至此,連自己的女兒都顧不上了嗎?女兒……他今日才知,她這麽多年竟然背著自己,偷偷生下了女兒……她這是做好了打算,一輩子都帶著女兒隱姓埋名,一生都不要讓自己知曉。
那一刻,他是真的恨顧湄。得知她背叛自己的那個時候,都不曾這樣恨過她。
鄧知遙仰頭深吸了一口氣,才勉強將情緒克製下來。
「跟蹤你的那人,可抓到了?」
那侍衛羞愧的將頭壓的更低了:
「屬下無能,那人狡詐,屬下追了半路,竟然跟丟了……」
鄧知遙臉上染上了很深的倦色,他不知道這是顧湄為了逃脫而準備的調虎離山,還是別的……他想到了一個人。
寧王。
「去荊州查寧王府。待迴京了,各去領二十板子。」
那侍衛一退下,栓全這才開口問道:
「公子,知府和縣令都在外頭候著,可要請他們進來?」
「不必,讓他們加大搜捕範圍,盡快把人給我找出來。」
「那公子,楊家被抓獲的僕從該如何處置?他已供認,是楊家大夫人因見兒子屬意顧姑娘,生了不滿……」
栓全見自家公子臉色不對,忙收住了後麵的話。
「把人送迴楊家,將事情說清楚,讓楊家斟酌而處。」
栓全領命退下了,心裏默默為那楊大夫人嘆了口氣,隻怕這僕從一交迴去,有了自家公子這樣一句話,她便再無生路了,得罪了當朝首輔,楊家隻要不是個傻的,便自然會將那楊夫人休棄,甚至更狠一些……生場急病……大宅門裏這種事,總是不少的。
東炕裏傳來孩子的哭聲,緊接著是侍女輕聲的低哄。
鄧知遙起了身,走進東間裏,同侍女手中將孩子的接過來,軟軟的一團貼在他的身上,他很笨拙的哄著。
鎮上的人說這顧家娘子,是個孀婦,來的時候便有了身孕,沒過多久便生下一個女兒。
鎮上的人還說,這顧家的娘子極少出門,頗受楊家照顧,自己也給楊家的鋪子畫些時下新穎的花樣子。
他們還說,顧家娘子的女兒,名叫團團。
「團團……」
鄧知遙輕聲喚她,女兒,時隔三年才見到的女兒。
團團被他抱著,聽他叫自己的名字,雖然哭著,卻並不認生,兩對胖乎乎的小胳膊摟住他的脖頸,嘴裏仍哭著念叨:
「娘……娘……找娘……」
她的眼睛像被泉水洗過的黑曜石,和她的眼睛那般像。
鄧知遙小心地替她擦幹淚水,勉強沖她笑了笑:
「有你在,你娘會迴來的。」
***
等顧湄的雙腳重新踏到地麵上的時候,已經是半個月後了,這些人帶著她一路沿著水路南下,走得又急,直到落地的那一刻,她人還是眩暈著。
這一路寧王的人對她看守極為嚴密,幾乎是寸步不離。她也並沒有嚐試逃跑,隻因為寧王竟然能找上她,必然便知道她這些年的底細,隻怕此時,團團早已在他手中,她又能跑到哪裏去呢?
「顧姑娘,請吧。」
身後的丫鬟低聲地催促著。
顧湄站在一座宏偉富麗的府邸前,抬頭一看三個鎏金的大字,刻在匾額上。
寧王府。
她所料沒錯,果然這一路乘船南下,她現在應該到了寧王的封地。
湖北荊州。
」她跟隨著侍女一路穿過府中,直至停在一座名叫撫柯堂的屋舍前,跨門而入,便是那股熟悉的龍涎香氣。
他還是喜歡用這樣奢華的香料。
顧湄抬腳走進去,一眼便見寧王朱峋,斜倚在羅漢床的大引枕上,麵前是一局殘棋,人還是那般慵懶著,仿佛這些年都不曾變過。
這一路的奔波已經足夠讓她沉靜下來了,不再是起初那般的慌亂和心急如焚。
因為她知道,寧王捉拿他,無非為了利益,那麽她的女兒反而會安全許多。
反倒是寧王,見顧湄遠遠走來的模樣倒是愣了一下,仿佛眉眼還是那一雙眉眼,隻是裏頭的神韻不一樣了。
從前那裏總是盛滿了對權勢的渴求,以及那千難萬難也要爬上去的孤勇,而現在,她一身簡單的月白色裙衫,荊釵布裙,浮華洗淨,總有一種讓人無法忽視的柔和與安寧。
另一個侍衛察覺上首之人久久無言,知道此次的失職不好善了, 不忍隻讓同伴擔下罪責,便也忙膝行了兩步上前:
「大人, 此事屬下也有追責,原本屬下也該跟隨過去,卻哪知出門時, 忽見有人鬼鬼祟祟的在這小院兒外頭徘徊,便將人抓來審問,後來才知, 顧姑娘曾迴過小院一趟,想來便是那時察覺出了端倪,此事的確是屬下的疏漏, 若大人要降罪,屬下絕無二話。」
有細小的塵埃在光影裏浮動著,屋內一時壓抑的厲害。
鄧知遙轉了眼, 不再看跪地請罪的二人。
他帶著人一路自京城日夜不停地趕來, 然而卻終究晚了一步, 放跑了她。
他不是不憤怒, 隻是更多的是一種深深的無力和疲憊。
她竟然為了躲避自己,倉皇至此,連自己的女兒都顧不上了嗎?女兒……他今日才知,她這麽多年竟然背著自己,偷偷生下了女兒……她這是做好了打算,一輩子都帶著女兒隱姓埋名,一生都不要讓自己知曉。
那一刻,他是真的恨顧湄。得知她背叛自己的那個時候,都不曾這樣恨過她。
鄧知遙仰頭深吸了一口氣,才勉強將情緒克製下來。
「跟蹤你的那人,可抓到了?」
那侍衛羞愧的將頭壓的更低了:
「屬下無能,那人狡詐,屬下追了半路,竟然跟丟了……」
鄧知遙臉上染上了很深的倦色,他不知道這是顧湄為了逃脫而準備的調虎離山,還是別的……他想到了一個人。
寧王。
「去荊州查寧王府。待迴京了,各去領二十板子。」
那侍衛一退下,栓全這才開口問道:
「公子,知府和縣令都在外頭候著,可要請他們進來?」
「不必,讓他們加大搜捕範圍,盡快把人給我找出來。」
「那公子,楊家被抓獲的僕從該如何處置?他已供認,是楊家大夫人因見兒子屬意顧姑娘,生了不滿……」
栓全見自家公子臉色不對,忙收住了後麵的話。
「把人送迴楊家,將事情說清楚,讓楊家斟酌而處。」
栓全領命退下了,心裏默默為那楊大夫人嘆了口氣,隻怕這僕從一交迴去,有了自家公子這樣一句話,她便再無生路了,得罪了當朝首輔,楊家隻要不是個傻的,便自然會將那楊夫人休棄,甚至更狠一些……生場急病……大宅門裏這種事,總是不少的。
東炕裏傳來孩子的哭聲,緊接著是侍女輕聲的低哄。
鄧知遙起了身,走進東間裏,同侍女手中將孩子的接過來,軟軟的一團貼在他的身上,他很笨拙的哄著。
鎮上的人說這顧家娘子,是個孀婦,來的時候便有了身孕,沒過多久便生下一個女兒。
鎮上的人還說,這顧家的娘子極少出門,頗受楊家照顧,自己也給楊家的鋪子畫些時下新穎的花樣子。
他們還說,顧家娘子的女兒,名叫團團。
「團團……」
鄧知遙輕聲喚她,女兒,時隔三年才見到的女兒。
團團被他抱著,聽他叫自己的名字,雖然哭著,卻並不認生,兩對胖乎乎的小胳膊摟住他的脖頸,嘴裏仍哭著念叨:
「娘……娘……找娘……」
她的眼睛像被泉水洗過的黑曜石,和她的眼睛那般像。
鄧知遙小心地替她擦幹淚水,勉強沖她笑了笑:
「有你在,你娘會迴來的。」
***
等顧湄的雙腳重新踏到地麵上的時候,已經是半個月後了,這些人帶著她一路沿著水路南下,走得又急,直到落地的那一刻,她人還是眩暈著。
這一路寧王的人對她看守極為嚴密,幾乎是寸步不離。她也並沒有嚐試逃跑,隻因為寧王竟然能找上她,必然便知道她這些年的底細,隻怕此時,團團早已在他手中,她又能跑到哪裏去呢?
「顧姑娘,請吧。」
身後的丫鬟低聲地催促著。
顧湄站在一座宏偉富麗的府邸前,抬頭一看三個鎏金的大字,刻在匾額上。
寧王府。
她所料沒錯,果然這一路乘船南下,她現在應該到了寧王的封地。
湖北荊州。
」她跟隨著侍女一路穿過府中,直至停在一座名叫撫柯堂的屋舍前,跨門而入,便是那股熟悉的龍涎香氣。
他還是喜歡用這樣奢華的香料。
顧湄抬腳走進去,一眼便見寧王朱峋,斜倚在羅漢床的大引枕上,麵前是一局殘棋,人還是那般慵懶著,仿佛這些年都不曾變過。
這一路的奔波已經足夠讓她沉靜下來了,不再是起初那般的慌亂和心急如焚。
因為她知道,寧王捉拿他,無非為了利益,那麽她的女兒反而會安全許多。
反倒是寧王,見顧湄遠遠走來的模樣倒是愣了一下,仿佛眉眼還是那一雙眉眼,隻是裏頭的神韻不一樣了。
從前那裏總是盛滿了對權勢的渴求,以及那千難萬難也要爬上去的孤勇,而現在,她一身簡單的月白色裙衫,荊釵布裙,浮華洗淨,總有一種讓人無法忽視的柔和與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