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湄點點頭,朱琛這才鬆了手上的力道,放開了她。看著她仍疼得有些發抖的身子,朱琛這才發覺自己竟也有些失態。
他告訴自己,之所以會生怒,隻是因為覺得她遇上鄧知遙的事太過沉不住氣,怕她壞了自己的大事。並沒有什麽旁的。
他不自然地撇過臉,望著窗外漏進來的那一絲微弱的月光。
「你我才是一樣的人,鄧知遙?他是生在泥裏那向陽而生的樹。而我們,就是陰溝裏的苔蘚,是見不得光的,他的存在隻會讓我們自慚形穢。希望你不要忘了一直想要的是什麽,三年前你就做得很好,隻是你選錯了人。而現在,我才是你這隻小灰雀兒變成鳳凰的高枝。」
第8章 、婚宴
「臣已將人救了迴來,現安置在府中問訊,寧王那邊隻會以為李簡已死。」
鄧知遙抿了口茶,復又將茶盞擱到小幾上,緩緩說道。
朱峋隨手拿起紫砂壺來,給鄧知遙麵前的茶盞續上了些茶水。
茶湯在杯中翻滾,幾頭碧綠鮮亮的毛尖兒起起伏伏,終又沉到杯底。
「果然如你所料,這次貪腐案寧王也牽涉其中。怪不得這樣燙手的差事,他當初也要搶上一搶。」
「不止。」 鄧知遙屈指在小幾上輕叩了兩下,眉頭也不自覺間鎖起,「據李簡所供,還有漕運上的事,且還是最要命的一項,」 他頓了頓,看向朱峋,聲音壓的低了些,「私鹽。」
朱峋敲杯的手一頓,臉色沉了下來:「老七這是自掘墳墓,也要與我爭一爭,這是背水一戰了。」
「所以說此事還由殿下定奪。還有,貪腐的案子也就罷了,可這私鹽的生意卻是重罪。」
朱峋沉吟片刻,「樹欲靜而風不止。如今不比在封地時,入了這京城,籌碼大了,人心便會變換,我也並非建文帝那樣的愚善之人。此事你隻管查,若李簡所言皆是真的,便報到朝堂上,釜底抽薪,咱們日後也好有個清靜。」
顧知遙的眉頭仍不見舒展,「隻是寧王既沾了手,便不會是那不謹慎的人。此事或是因那李簡所知著實要緊,才讓寧王拚著露馬腳的風險也要將其滅口。亦或是早早看穿了咱們引蛇出洞的戲碼,要將計就計,算計我們一迴。這還不好說。」
「你擔心的也在理。」 朱峋沉吟片刻,「老七的確不是誌大才疏之人。防人之心不可無,的確要試探一番。」
簷下的畫眉鳥啁啾了兩聲。鄧知遙的目光穿過半開的窗戶往外看,碧藍如洗的天空,連日的雨終究徹底停了下來。
雨後初霽,草葉碧油油的,眼底間有一種洗濁過後的清新之感,於是便連籠裏的畫眉鳥,也都格外活躍了些,總想拍著翅,從這金絲籠裏逃出去。
好像有一年是冬日裏的時候,他們在院裏院中撒了穀子,用蒲籮罩住了一隻小灰雀。
那小灰雀毛茸茸的,她喜愛的緊,玩夠了也捨不得放手,便找了隻十分精巧的小鳥籠,把那灰雀兒養了起來。
他笑話她:「你拿這麽好看的籠子來養隻小麻雀。」
那時她好像有點生氣了,隻摸著那小灰雀頭上一撮白毛,氣鼓鼓的不看他:
「都是鳥,怎麽我們小灰雀兒就住不得了。討了我歡心,它就住得。」
隻是他當時年少,沒有留心她話裏的隱秘,但她一直就是那樣的人。鄧知遙收迴目光:
「那下毒的獄卒名叫張通,已審了出來,是顧家的人。」
聽到「顧家」這兩字,朱峋一挑眉,看向他:
「你捨得?」
一縷涼風吹進來,帶了絲水氣,有種猝不及防的冷。鄧知遙低下頭,手指無意間摩擦著杯壁,還有漸漸散去的餘溫。
「年少時的一點執念罷了。臣也希望是臣多想了。」
***
「劈裏啪啦」一陣大紅鞭炮炸響,顧府門前掛著紅色的彩綢。待那淡淡和煦的夏風將白煙吹散,賓客們紛紛圍攏上來,聚在門前,次第而入,口中不斷喝著「恭喜恭喜」。
今日是顧家大房嫡次子大婚的日子,門前車馬絡繹不絕,賓客迎門。
待賓客迎的差不多了,此時門口大街上卻緩緩駛來一輛外觀雅致典樸的華蓋馬車。
站在門口迎客的顧家大老爺一眯眼,便瞧見馬車上頭的鄧府徽記。果不其然,下一刻鄧知遙就從馬車上走了下來。
鄧知遙會來,他倒未有多大的意外。鄧家與顧家是表親,而此次自己的嫡次子娶的又是左都禦史家的孫女,無論哪一層關係他都要來應個景的,哪怕所屬的陣營不同。
顧家大老爺也隻能趕忙堆了笑臉兒,迎上前來。
「表舅大喜。」鄧知遙見他迎了上來,微一拱手,帶了些溫和的笑意。
「鄧大人客氣,車馬勞頓,大人快快入內。」
鄧知遙一入顧府,便是眾人目光所匯。來往的賓客見鄧大人親自前來,無不上前寒暄。
於是一眾大小官員便自發的圍攏在鄧知遙的身後,頗會有些眾星捧月的意味。顧府大老爺顧知禮迴頭一見,看的眉頭直皺。
***
原本被顧湄吩咐去前院打聽消息的水碧,此時匆匆迴了軒,將兩個小丫鬟打發了才湊到顧湄身邊,低聲迴稟道:
「小姐,奴婢已經打探清楚了,顧大人今日來了,此刻正在前院觀禮。」
他告訴自己,之所以會生怒,隻是因為覺得她遇上鄧知遙的事太過沉不住氣,怕她壞了自己的大事。並沒有什麽旁的。
他不自然地撇過臉,望著窗外漏進來的那一絲微弱的月光。
「你我才是一樣的人,鄧知遙?他是生在泥裏那向陽而生的樹。而我們,就是陰溝裏的苔蘚,是見不得光的,他的存在隻會讓我們自慚形穢。希望你不要忘了一直想要的是什麽,三年前你就做得很好,隻是你選錯了人。而現在,我才是你這隻小灰雀兒變成鳳凰的高枝。」
第8章 、婚宴
「臣已將人救了迴來,現安置在府中問訊,寧王那邊隻會以為李簡已死。」
鄧知遙抿了口茶,復又將茶盞擱到小幾上,緩緩說道。
朱峋隨手拿起紫砂壺來,給鄧知遙麵前的茶盞續上了些茶水。
茶湯在杯中翻滾,幾頭碧綠鮮亮的毛尖兒起起伏伏,終又沉到杯底。
「果然如你所料,這次貪腐案寧王也牽涉其中。怪不得這樣燙手的差事,他當初也要搶上一搶。」
「不止。」 鄧知遙屈指在小幾上輕叩了兩下,眉頭也不自覺間鎖起,「據李簡所供,還有漕運上的事,且還是最要命的一項,」 他頓了頓,看向朱峋,聲音壓的低了些,「私鹽。」
朱峋敲杯的手一頓,臉色沉了下來:「老七這是自掘墳墓,也要與我爭一爭,這是背水一戰了。」
「所以說此事還由殿下定奪。還有,貪腐的案子也就罷了,可這私鹽的生意卻是重罪。」
朱峋沉吟片刻,「樹欲靜而風不止。如今不比在封地時,入了這京城,籌碼大了,人心便會變換,我也並非建文帝那樣的愚善之人。此事你隻管查,若李簡所言皆是真的,便報到朝堂上,釜底抽薪,咱們日後也好有個清靜。」
顧知遙的眉頭仍不見舒展,「隻是寧王既沾了手,便不會是那不謹慎的人。此事或是因那李簡所知著實要緊,才讓寧王拚著露馬腳的風險也要將其滅口。亦或是早早看穿了咱們引蛇出洞的戲碼,要將計就計,算計我們一迴。這還不好說。」
「你擔心的也在理。」 朱峋沉吟片刻,「老七的確不是誌大才疏之人。防人之心不可無,的確要試探一番。」
簷下的畫眉鳥啁啾了兩聲。鄧知遙的目光穿過半開的窗戶往外看,碧藍如洗的天空,連日的雨終究徹底停了下來。
雨後初霽,草葉碧油油的,眼底間有一種洗濁過後的清新之感,於是便連籠裏的畫眉鳥,也都格外活躍了些,總想拍著翅,從這金絲籠裏逃出去。
好像有一年是冬日裏的時候,他們在院裏院中撒了穀子,用蒲籮罩住了一隻小灰雀。
那小灰雀毛茸茸的,她喜愛的緊,玩夠了也捨不得放手,便找了隻十分精巧的小鳥籠,把那灰雀兒養了起來。
他笑話她:「你拿這麽好看的籠子來養隻小麻雀。」
那時她好像有點生氣了,隻摸著那小灰雀頭上一撮白毛,氣鼓鼓的不看他:
「都是鳥,怎麽我們小灰雀兒就住不得了。討了我歡心,它就住得。」
隻是他當時年少,沒有留心她話裏的隱秘,但她一直就是那樣的人。鄧知遙收迴目光:
「那下毒的獄卒名叫張通,已審了出來,是顧家的人。」
聽到「顧家」這兩字,朱峋一挑眉,看向他:
「你捨得?」
一縷涼風吹進來,帶了絲水氣,有種猝不及防的冷。鄧知遙低下頭,手指無意間摩擦著杯壁,還有漸漸散去的餘溫。
「年少時的一點執念罷了。臣也希望是臣多想了。」
***
「劈裏啪啦」一陣大紅鞭炮炸響,顧府門前掛著紅色的彩綢。待那淡淡和煦的夏風將白煙吹散,賓客們紛紛圍攏上來,聚在門前,次第而入,口中不斷喝著「恭喜恭喜」。
今日是顧家大房嫡次子大婚的日子,門前車馬絡繹不絕,賓客迎門。
待賓客迎的差不多了,此時門口大街上卻緩緩駛來一輛外觀雅致典樸的華蓋馬車。
站在門口迎客的顧家大老爺一眯眼,便瞧見馬車上頭的鄧府徽記。果不其然,下一刻鄧知遙就從馬車上走了下來。
鄧知遙會來,他倒未有多大的意外。鄧家與顧家是表親,而此次自己的嫡次子娶的又是左都禦史家的孫女,無論哪一層關係他都要來應個景的,哪怕所屬的陣營不同。
顧家大老爺也隻能趕忙堆了笑臉兒,迎上前來。
「表舅大喜。」鄧知遙見他迎了上來,微一拱手,帶了些溫和的笑意。
「鄧大人客氣,車馬勞頓,大人快快入內。」
鄧知遙一入顧府,便是眾人目光所匯。來往的賓客見鄧大人親自前來,無不上前寒暄。
於是一眾大小官員便自發的圍攏在鄧知遙的身後,頗會有些眾星捧月的意味。顧府大老爺顧知禮迴頭一見,看的眉頭直皺。
***
原本被顧湄吩咐去前院打聽消息的水碧,此時匆匆迴了軒,將兩個小丫鬟打發了才湊到顧湄身邊,低聲迴稟道:
「小姐,奴婢已經打探清楚了,顧大人今日來了,此刻正在前院觀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