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頁
悲劇發生前[快穿](上) 作者:莫向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是一個臨時搭起來的戲台, 周圍圍了一圈兒遮擋,卻阻不了聲音飄遠,外頭還有些趕不走的白聽戲,又讓人歡喜又讓人煩。
鄭鑫是正經交了錢進來的,進來就正聽到這麽一句, 他並不是戲迷,幾輩子都不是,或許可以知道那一字一句之間的魅力所在,但讓他真正愛上卻是不容易。
戲曲中, 也就是聽起來不費力的他能跟著聽幾句。
座位挺簡陋, 卻擋不住賣茶賣水賣果子的,還有一些幹果也有人兜售。
來聽戲的人群並非全都是高雅之士,讀書人有, 小商小販也有, 還有些平民模樣的, 甚至還有些姑娘媳婦的也來聽。
一群人坐在一起, 難念就有了些吵雜,這些雜音混雜在台上人的聲音中,似乎連戲曲的質量也下降了許多。
“台上這位就是江班主。”
跟來的小廝已經先打聽過了,彎腰小聲在鄭鑫耳邊說著。
鄭鑫挑眉,有幾分訝異地再次抬頭去看台上的青衣,那細柳一樣的腰肢,還有那容貌身量,再加上那女裝扮相和嗓音,竟然是男的嗎?還是自己要找的江城!
一曲終了,台上換了劇情,鄭鑫起身離開了座位,由小廝領路去了後台。
如同前麵的簡陋一樣,後台也隻是隔出了一片地方,並不能真正阻擋來訪者的腳步,但是裏頭淩亂的箱子讓人有些無從下腳。
“請問,江班主在嗎?”
小廝是六順調教出來的,這位大約是生意人當多了,帶出來的小廝總是笑臉迎人,語氣也客氣得無法讓人生厭。
“我就是,不知是哪位來訪?”江城已經卸了妝換了衣裳,一看就是個男子,不過是相貌好一些,身形又纖瘦了一些。
衣服妝容對一個人的改變顯然是很大的。
鄭鑫上前問道:“適才在前頭聽戲,覺得不錯,敢問班主,可願到羊城一行?”
“你是……”江城疑惑地看了看鄭鑫,確定自己並不認識此人。
自從離了肅王之後常有那等打著各種旗號慕名前來看看他的閑人,實在是讓人煩不勝煩。
“我家老爺姓鄭。”小廝適時介紹。
“原來是鄭老爺。”江城確定此人並非所熟之人,又問明白請戲班過府是為了給老夫人賀壽,道了一聲恭喜,欣然應允。
鄭鑫也不多說,談妥此事便告辭離開。按照道理他從未見過汪佑倫,便不該於此時相認,此事還是由汪氏來更好一些。
既然已經確定此人就是汪佑倫,也當請君入甕,至於他身上的那個罪名……
鄭鑫微微皺眉,當年縣令判得真是個糊塗案,若是汪佑倫有找鄭有財復仇的本事,也不至於多年後再來找其兒子復仇。
然而這一點,卻是那些不知曉劇情的人不知道的,如此也是沒辦法給汪佑倫脫罪,因為那個時間他在哪裏在幹什麽都是劇情中不曾提過的。
若是不脫罪,“不知真相”的鄭鑫怎麽能夠認這樣一個舅舅?汪氏又會認她的弟弟嗎?
迴程的路上想到了這件事,鄭鑫覺得自己不妨將此案重新查起,一來是為了給汪氏脫罪,二來也是為了化解這段仇恨。
表麵上看,江城離了肅王,依舊隻能做戲班子謀生,並不能夠給鄭鑫的生命財產造成威脅,但有個時刻想要復仇的敵人總是不好過,想要以後舒心快樂就要早日解決這個潛在威脅才好。
鄭鑫主意已定,也不耽擱時間,迴去跟汪氏通了氣,汪氏少不得又抱著他哭了一場,那個莫須有的罪名壓在身上,這些年,哪怕沒人知道,汪氏又何嚐好受了?
見她哭得動情,鄭鑫心下愧疚,當年鄭有財的案子,他並不曾真的盡心盡力,汪氏的罪名於他算是一件好事,能夠讓他有足夠的威望迅速掌家,又能讓汪氏一心依賴他這個兒子,還能讓之後的事情都有了由頭,順利搬家遠走。
當時未必想到那麽多,隻是潛意識保證了一個更利於自己的局麵,卻沒想到汪氏心中竟是積壓了這許多委屈。
一個在劇情中早早去了的女人,保住她的命難道就夠了嗎?
難得有了些反省的鄭鑫苦笑著勸住了汪氏,又去鄭吏家說了要迴鄉一趟的事情。
“嗯,是要迴去看看,如今成了舉人,也是光耀門楣之事,去祭奠一下先人也是應該。”
鄭吏素來油滑,哪裏不知道遠隔千裏去祭祖的奇怪。
孝敬先人是應該,但若是選了,祠堂也是可以的,何必非要迴去,又沒有什麽族人,不定有什麽緣故。
鄭吏慣常愛想多,轉念一想,年輕人驕傲嘛,想要衣錦還鄉也是可以理解的,至於這麽急,就是性子急了。
得了鄭吏的囑託,鄭鑫再不耽擱,給家裏說了一聲,就帶著小廝迴去了。
阜陽縣的縣令早換了,陳儈卻是沒變,鄭鑫迴去,先去拜訪了陳儈,說到底也是叫做“叔父”的,對方又是地頭蛇,沒有他很多事情也不好辦。
得知鄭鑫成了舉人老爺,陳儈的態度大變,竟是格外熱情,不待他探問就說了很多縣令的消息,一時間倒是聊得熱火朝天。
等到鄭鑫拜別出來的時候雙靨已是緋紅,被小廝摻扶著迴了客棧。
鄭家酒樓連同其他產業都賣了,祖宅卻是未曾賣出,走時把下人留下來不少,這些年不曾迴來看過,又沒有人惦記給他們發月銀,如今也不知還有多少人在。
鄭鑫是正經交了錢進來的,進來就正聽到這麽一句, 他並不是戲迷,幾輩子都不是,或許可以知道那一字一句之間的魅力所在,但讓他真正愛上卻是不容易。
戲曲中, 也就是聽起來不費力的他能跟著聽幾句。
座位挺簡陋, 卻擋不住賣茶賣水賣果子的,還有一些幹果也有人兜售。
來聽戲的人群並非全都是高雅之士,讀書人有, 小商小販也有, 還有些平民模樣的, 甚至還有些姑娘媳婦的也來聽。
一群人坐在一起, 難念就有了些吵雜,這些雜音混雜在台上人的聲音中,似乎連戲曲的質量也下降了許多。
“台上這位就是江班主。”
跟來的小廝已經先打聽過了,彎腰小聲在鄭鑫耳邊說著。
鄭鑫挑眉,有幾分訝異地再次抬頭去看台上的青衣,那細柳一樣的腰肢,還有那容貌身量,再加上那女裝扮相和嗓音,竟然是男的嗎?還是自己要找的江城!
一曲終了,台上換了劇情,鄭鑫起身離開了座位,由小廝領路去了後台。
如同前麵的簡陋一樣,後台也隻是隔出了一片地方,並不能真正阻擋來訪者的腳步,但是裏頭淩亂的箱子讓人有些無從下腳。
“請問,江班主在嗎?”
小廝是六順調教出來的,這位大約是生意人當多了,帶出來的小廝總是笑臉迎人,語氣也客氣得無法讓人生厭。
“我就是,不知是哪位來訪?”江城已經卸了妝換了衣裳,一看就是個男子,不過是相貌好一些,身形又纖瘦了一些。
衣服妝容對一個人的改變顯然是很大的。
鄭鑫上前問道:“適才在前頭聽戲,覺得不錯,敢問班主,可願到羊城一行?”
“你是……”江城疑惑地看了看鄭鑫,確定自己並不認識此人。
自從離了肅王之後常有那等打著各種旗號慕名前來看看他的閑人,實在是讓人煩不勝煩。
“我家老爺姓鄭。”小廝適時介紹。
“原來是鄭老爺。”江城確定此人並非所熟之人,又問明白請戲班過府是為了給老夫人賀壽,道了一聲恭喜,欣然應允。
鄭鑫也不多說,談妥此事便告辭離開。按照道理他從未見過汪佑倫,便不該於此時相認,此事還是由汪氏來更好一些。
既然已經確定此人就是汪佑倫,也當請君入甕,至於他身上的那個罪名……
鄭鑫微微皺眉,當年縣令判得真是個糊塗案,若是汪佑倫有找鄭有財復仇的本事,也不至於多年後再來找其兒子復仇。
然而這一點,卻是那些不知曉劇情的人不知道的,如此也是沒辦法給汪佑倫脫罪,因為那個時間他在哪裏在幹什麽都是劇情中不曾提過的。
若是不脫罪,“不知真相”的鄭鑫怎麽能夠認這樣一個舅舅?汪氏又會認她的弟弟嗎?
迴程的路上想到了這件事,鄭鑫覺得自己不妨將此案重新查起,一來是為了給汪氏脫罪,二來也是為了化解這段仇恨。
表麵上看,江城離了肅王,依舊隻能做戲班子謀生,並不能夠給鄭鑫的生命財產造成威脅,但有個時刻想要復仇的敵人總是不好過,想要以後舒心快樂就要早日解決這個潛在威脅才好。
鄭鑫主意已定,也不耽擱時間,迴去跟汪氏通了氣,汪氏少不得又抱著他哭了一場,那個莫須有的罪名壓在身上,這些年,哪怕沒人知道,汪氏又何嚐好受了?
見她哭得動情,鄭鑫心下愧疚,當年鄭有財的案子,他並不曾真的盡心盡力,汪氏的罪名於他算是一件好事,能夠讓他有足夠的威望迅速掌家,又能讓汪氏一心依賴他這個兒子,還能讓之後的事情都有了由頭,順利搬家遠走。
當時未必想到那麽多,隻是潛意識保證了一個更利於自己的局麵,卻沒想到汪氏心中竟是積壓了這許多委屈。
一個在劇情中早早去了的女人,保住她的命難道就夠了嗎?
難得有了些反省的鄭鑫苦笑著勸住了汪氏,又去鄭吏家說了要迴鄉一趟的事情。
“嗯,是要迴去看看,如今成了舉人,也是光耀門楣之事,去祭奠一下先人也是應該。”
鄭吏素來油滑,哪裏不知道遠隔千裏去祭祖的奇怪。
孝敬先人是應該,但若是選了,祠堂也是可以的,何必非要迴去,又沒有什麽族人,不定有什麽緣故。
鄭吏慣常愛想多,轉念一想,年輕人驕傲嘛,想要衣錦還鄉也是可以理解的,至於這麽急,就是性子急了。
得了鄭吏的囑託,鄭鑫再不耽擱,給家裏說了一聲,就帶著小廝迴去了。
阜陽縣的縣令早換了,陳儈卻是沒變,鄭鑫迴去,先去拜訪了陳儈,說到底也是叫做“叔父”的,對方又是地頭蛇,沒有他很多事情也不好辦。
得知鄭鑫成了舉人老爺,陳儈的態度大變,竟是格外熱情,不待他探問就說了很多縣令的消息,一時間倒是聊得熱火朝天。
等到鄭鑫拜別出來的時候雙靨已是緋紅,被小廝摻扶著迴了客棧。
鄭家酒樓連同其他產業都賣了,祖宅卻是未曾賣出,走時把下人留下來不少,這些年不曾迴來看過,又沒有人惦記給他們發月銀,如今也不知還有多少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