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頁
悲劇發生前[快穿](上) 作者:莫向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謝謙掃了一眼,點點頭,入鄉隨俗,他若是真的什麽都不戴,隻怕就要有些“性子孤寡”之類的傳聞了,若是名聲不好就可以不嫁人,他自是樂意於此,可惜,這世上還有官媒一說,到了年齡不嫁人,官府可是要強配的,那時候,真是後悔都來不及。
還不如眼下表現乖巧隨時一些,有了機會,反身即走,誰也不會提防,才是最妙。
西州候跟定北侯都是多年從軍的老搭檔,兩個雖然說不上通家之好,但袍澤之情總是有的,定北侯又去得早,這麽些年,朝廷上下還能不忘定北侯,也多虧了西州候的提攜,大姐又娶了西州候的嫡子,如今女兒都比謝十三大了,兩家還有再結親的意思,對方壽宴,不僅要去,還要多給臉麵才是。
謝謙隻當又和上次的宴會差不多,對於女尊世界的男兒家來說,宴會的確都是同樣的套路,來往都是對方的男眷,連對方家中七歲以下的女童都不怎麽見,更不用說真正的當家人女主人了,又有什麽趣?
左不過是從一個院子到另一個院子,到處看看花園子,吃點兒喝點兒,聽聽戲就迴家了。
認識的那些同齡不同齡的男孩子,要不然是個鼻涕蟲的模樣隻知道吃喝玩樂,要不然就是一副思春模樣暗自矜持,再不然便是那些已經嫁為人夫的年輕男子一副內當家的架勢,無比心塞。
每去一次,謝謙幾日都不能展顏,他從不覺得自己是個心眼兒小的人,但看到那些男人的存在,他卻像是心口上堵了什麽,一百句話都說不出一句,甚至一個字都迸不出來。
能說什麽呢?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問題是還有那種生活幸福,一副掉到蜜罐子裏的呢?難道人家夫妻和諧,你還要不樂意了?難道人家子女繞膝,你還要不高興了?沒道理也不能這般沒道理啊!
轉念一想,若是男尊社會,女子這般就是理所當然嗎?稍有幾分心虛地說不是,但真的說來,到底是無法看那些和自己同性別的人這般卑微下去,反倒是女子,便有了些司空見慣的理所當然。
謝謙每反思一次,都要多沉默幾日,他或許無法更改自己的某些固有觀念,但對別人,卻更寬容了一些,不會因為對方過於柔弱的名字和舉止而憂愁煩悶。
第142章
三日後,董卿遇到謝謙的時候,正是這樣的一個時候。
董卿是西州候一位寵妾的表侄,這般一表三千裏,按理說是不能夠住到侯府之中的,偏偏西州候年齡大了,有些混不吝,對這位寵妾頗為疼愛,侯夫人早就不在了,後院之中,再無人有那個資格管束這位寵妾,一時都退避三舍的,莫說是讓個沾親帶故的男孩子入府中白吃白住了,便是想要認個女孩子當親生的寵,西州候多半也要允了。
如此一想,來個男孩子,反而無所謂了,頂多一副嫁妝的事情。
董卿這位可能會在很多言情小說中出現的“表妹”就這樣登場了,他身材瘦小,頗有幾分弱不禁風的模樣,一條暗綠色的腰帶纏繞出楊柳細腰來,僅往湖邊一站,便如荷花娉婷。
眼角一顆淚痣,更是平添多少憂愁,連看人的眼光,都似帶了水光一般楚楚動人。
“董卿見過諸位公子。”
見到人來,董卿主動行禮,嗓音說不出的柔美動人。
“這是……”謝謙本能地想要皺眉,這般嬌柔風的男孩子還真的是不太符合他的審美,但想到日前所思,到底忍住了,麵兒上沒有露出什麽來,輕聲問了一句。
“董卿怎麽也在這裏?”西州候府上如今待客的是其長女的嫡七子賀棋,因著年歲與諸人相差不大,這才由他領路逛園子,再大一些的則由其未出嫁的兄長領取了別處賞玩。
賀棋問了一句,也不待董卿迴答,扭頭就對諸人介紹:“讓大家見笑了,這位是祖母所愛的遠親子侄,如今正在府中作客,想是聽到這裏熱鬧,過來看看,勿怪勿怪。”
這一番話,雖沒指斥“此位妾室子侄”卻也不啻乎在表明對方無足輕重的地位。
一行幾人,雖都是十來歲的男孩子,但自小生長在後宅,於此事上的敏銳度是一聽就明,一時間,雖沒人說什麽,但眼神中都流露出一些不贊同和輕蔑來。
窮親戚過來攀附什麽的,在場的都是富貴人家的孩子,多少都是見過聽說過的,對這種人,自然容易心生不快,難免露出一些驕矜之色。
當下便有人說:“這種人,理他做什麽,不是說要釣魚麽?快去快去,我還想著一會兒釣上一條午時吃吶。”
“瞧你心急的,誰短了你的魚不成?”
“便是沒有你釣的魚,難道我們還吃不上魚了?”
一種說笑著,簇擁著賀棋向前走去,沒人理會一旁低頭站著的董卿。
謝謙從來不是多事的人,但人麽,或許總對弱勢有一些憐惜,他的精神力又委實太好用了,能夠發現董卿在無聲飲泣。
跟著向前走了幾步,想想,又退迴來,抬手遞出去一塊兒手帕。
董卿深深地低著頭,似乎這有這樣才不會讓人看到他落淚,繼而嘲笑他,為了達到隱藏的目的,他連抬手擦淚也不敢,突然,一塊兒帕子遞到了眼前,淚水砸在素白的帕子上,霎時濕了一點。
惶惶抬起頭來,正對上謝謙的眼,他又想起自己滿麵淚水,急忙低頭,匆忙間拉過了對方手上的帕子,擦了兩下,動作一僵,想到這不是自己的帕子,訥訥著,低聲到了一個謝。
還不如眼下表現乖巧隨時一些,有了機會,反身即走,誰也不會提防,才是最妙。
西州候跟定北侯都是多年從軍的老搭檔,兩個雖然說不上通家之好,但袍澤之情總是有的,定北侯又去得早,這麽些年,朝廷上下還能不忘定北侯,也多虧了西州候的提攜,大姐又娶了西州候的嫡子,如今女兒都比謝十三大了,兩家還有再結親的意思,對方壽宴,不僅要去,還要多給臉麵才是。
謝謙隻當又和上次的宴會差不多,對於女尊世界的男兒家來說,宴會的確都是同樣的套路,來往都是對方的男眷,連對方家中七歲以下的女童都不怎麽見,更不用說真正的當家人女主人了,又有什麽趣?
左不過是從一個院子到另一個院子,到處看看花園子,吃點兒喝點兒,聽聽戲就迴家了。
認識的那些同齡不同齡的男孩子,要不然是個鼻涕蟲的模樣隻知道吃喝玩樂,要不然就是一副思春模樣暗自矜持,再不然便是那些已經嫁為人夫的年輕男子一副內當家的架勢,無比心塞。
每去一次,謝謙幾日都不能展顏,他從不覺得自己是個心眼兒小的人,但看到那些男人的存在,他卻像是心口上堵了什麽,一百句話都說不出一句,甚至一個字都迸不出來。
能說什麽呢?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問題是還有那種生活幸福,一副掉到蜜罐子裏的呢?難道人家夫妻和諧,你還要不樂意了?難道人家子女繞膝,你還要不高興了?沒道理也不能這般沒道理啊!
轉念一想,若是男尊社會,女子這般就是理所當然嗎?稍有幾分心虛地說不是,但真的說來,到底是無法看那些和自己同性別的人這般卑微下去,反倒是女子,便有了些司空見慣的理所當然。
謝謙每反思一次,都要多沉默幾日,他或許無法更改自己的某些固有觀念,但對別人,卻更寬容了一些,不會因為對方過於柔弱的名字和舉止而憂愁煩悶。
第142章
三日後,董卿遇到謝謙的時候,正是這樣的一個時候。
董卿是西州候一位寵妾的表侄,這般一表三千裏,按理說是不能夠住到侯府之中的,偏偏西州候年齡大了,有些混不吝,對這位寵妾頗為疼愛,侯夫人早就不在了,後院之中,再無人有那個資格管束這位寵妾,一時都退避三舍的,莫說是讓個沾親帶故的男孩子入府中白吃白住了,便是想要認個女孩子當親生的寵,西州候多半也要允了。
如此一想,來個男孩子,反而無所謂了,頂多一副嫁妝的事情。
董卿這位可能會在很多言情小說中出現的“表妹”就這樣登場了,他身材瘦小,頗有幾分弱不禁風的模樣,一條暗綠色的腰帶纏繞出楊柳細腰來,僅往湖邊一站,便如荷花娉婷。
眼角一顆淚痣,更是平添多少憂愁,連看人的眼光,都似帶了水光一般楚楚動人。
“董卿見過諸位公子。”
見到人來,董卿主動行禮,嗓音說不出的柔美動人。
“這是……”謝謙本能地想要皺眉,這般嬌柔風的男孩子還真的是不太符合他的審美,但想到日前所思,到底忍住了,麵兒上沒有露出什麽來,輕聲問了一句。
“董卿怎麽也在這裏?”西州候府上如今待客的是其長女的嫡七子賀棋,因著年歲與諸人相差不大,這才由他領路逛園子,再大一些的則由其未出嫁的兄長領取了別處賞玩。
賀棋問了一句,也不待董卿迴答,扭頭就對諸人介紹:“讓大家見笑了,這位是祖母所愛的遠親子侄,如今正在府中作客,想是聽到這裏熱鬧,過來看看,勿怪勿怪。”
這一番話,雖沒指斥“此位妾室子侄”卻也不啻乎在表明對方無足輕重的地位。
一行幾人,雖都是十來歲的男孩子,但自小生長在後宅,於此事上的敏銳度是一聽就明,一時間,雖沒人說什麽,但眼神中都流露出一些不贊同和輕蔑來。
窮親戚過來攀附什麽的,在場的都是富貴人家的孩子,多少都是見過聽說過的,對這種人,自然容易心生不快,難免露出一些驕矜之色。
當下便有人說:“這種人,理他做什麽,不是說要釣魚麽?快去快去,我還想著一會兒釣上一條午時吃吶。”
“瞧你心急的,誰短了你的魚不成?”
“便是沒有你釣的魚,難道我們還吃不上魚了?”
一種說笑著,簇擁著賀棋向前走去,沒人理會一旁低頭站著的董卿。
謝謙從來不是多事的人,但人麽,或許總對弱勢有一些憐惜,他的精神力又委實太好用了,能夠發現董卿在無聲飲泣。
跟著向前走了幾步,想想,又退迴來,抬手遞出去一塊兒手帕。
董卿深深地低著頭,似乎這有這樣才不會讓人看到他落淚,繼而嘲笑他,為了達到隱藏的目的,他連抬手擦淚也不敢,突然,一塊兒帕子遞到了眼前,淚水砸在素白的帕子上,霎時濕了一點。
惶惶抬起頭來,正對上謝謙的眼,他又想起自己滿麵淚水,急忙低頭,匆忙間拉過了對方手上的帕子,擦了兩下,動作一僵,想到這不是自己的帕子,訥訥著,低聲到了一個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