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頁
綁著反派做種田玩家[係統] 作者:棠湖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謝大娘有些不好意思迴答,「這該怎麽說呢……馮氏堅持黑子家耕種的是薑小娘子的田地。」
「先去看看。」薑曉沒有多言。
河邊已圍滿了看熱鬧的鄉人。
「哎呦,你這個小沒良心的,這薑小娘子沒來村裏前,你們家耕地使喚的牛可都是我家的。」
薑曉三人還未靠近河邊,便聽到趙臨媳婦馮氏罵罵咧咧的聲音。
「如今長能耐了,為護住薑家的地,竟然把野豬向我家地界驅趕,這還把你趙叔放在眼裏嗎?鄉親們給我評評這個理呀。」
黑子緊攥著衣袖,無助地申辯道:「馮嬸,我沒有……」
「薑小娘子來了!」
人群瞬時留出一道口子。
馮氏摟著一頭牛正在幹嚎,與其聲相唿應的是野豬悽厲的嘶吼聲。
被捆縛在地的野豬周遭,已淌出一攤黑紅的血跡,散發出奇異的味道。
如今薑曉的五感十分靈敏,她環視周遭,這野豬身上的味道怕不單是血腥味吧?
剛才路過野豬出現的田地附近,也有一片味道奇怪的泥潭。
「黑子,沒受傷吧?」薑曉牽起黑子的顫巍巍的手,關切地左右查看。
黑子看到薑曉來了,似是有了主心骨,他髒兮兮的小臉耷拉著,「沒事……薑姐姐對不起,我闖禍了。」
瞧見薑曉過來,趙臨媳婦反倒不嚷嚷了,她隻是從背簍裏抓出一把軟草,按在牛後腿的傷口上。
「都是鄉裏鄉親的,薑家的田是寶,活該我家的地是草……且不說家裏指望這牛下地幹活呢,母牛這一受驚奶水都沒了,我乖孫每日還要喝牛乳呢。」
趙家這種在村中居住了幾代的人家,極是重視在鄰裏間的威望。
因祖傳的豆腐手藝,趙家是村裏數一數二的的富戶,趙臨雖不是裏正卻也是領頭雁一般的人物。
牛馬都是貴重牲口,像趙家這樣棚裏圈著五頭牛的已是拔尖的人家。
鄉人不單是平日裏需要租借趙家的耕牛,收成不好的年景那都是得借趙家的糧,雖說要收利錢,可馮氏自覺這也是福澤一方的善舉。
馮氏看著牛後腿上猙獰的傷口,心中的算盤打得飛快。
自從薑曉到了泰康村,不單是神農託夢的名號讓村人高看三分,那二十幾戶貧寒人家在薑曉這裏找到了營生,腰杆子也硬氣許多,不再那麽唯趙臨馬首是瞻。
更別說薑曉家那神奇的曲轅犁,幾乎都不需要用牛耕地。
若是村人下一季播種時,都去租用那物件,趙家的牛還有誰會掏錢租借!
一旁的黑子正在努力向薑曉解釋:「薑姐姐,我真的是帶著野豬往河邊跑的,不知為甚野豬非要往馮嬸家地裏鑽。」
趙臨媳婦悄悄剜了薑曉一眼,黑子三歲上沒了爹,家裏隻有個窮娘,這牛還是得讓薑曉賠錢。
這傷牛本是家裏極得力的一頭母牛,下地素來能吃苦,生的牛犢毛色油亮也能賣個好價錢。
可今年牛下犢時,正巧趕上兒媳婦生乖孫。
馮氏沒花心思讓母牛在棚裏養著,直接趕牛下地幹活沒成想竟傷了它根底。
兒媳婦是個難伺候的,胃口不好導致奶水不足。
馮氏本來每日還需要硬擠些牛乳餵乖孫,多虧薑曉家貴得搶錢的年糕炸雞開了兒媳婦胃口。
如此一來,這頭毛色黯淡的無用病牛,正愁不好脫手。
「鄉裏鄉親的本不該計較,可這牛實在是傷得不成了。」
開口的是馮氏的兒子趙二郎,他一直安撫母親,並未出言指責黑子或是薑曉。
自是有人會替他出聲的。
趙二郎本來心下慌亂,可看薑曉不曾反駁,心中也安定下來。
要說這薑曉還真是個肥羊。
多虧幫薑曉給縣學公廚送吃食,家裏才與後廚熟識,找到了門路讓馮氏外甥進縣學讀書。後廚這種油水大的地方,素來都是有門路的。
如今泰康村的孫裏正年紀大了,縣裏再從有聲望的村人中選用新任裏正,那必然得是他父親趙臨。
那是多好的營生,明麵上是「主裏政,舉善惡」,實際上調查戶口、課置農桑、催納賦稅樁樁件件裏油水多的去了。
不殺殺這薑曉的威風,這女人還不知道馬王爺有幾隻眼哩。
「趙兄弟大度,可這怎能不計較。」當即有與趙家交好者,藉機表忠心。
「山裏世代的規矩,捕捉兇猛獵物不能朝山下引,更別提往別家田裏引,讓野豬踏過趙家的田還咬傷了他家的牛。」
「薑家賣一份破炸雞就要三十文,那麽有錢她不賠誰賠?」
人群中有沒分到薑家田地的村人,早就瞅著黑子家眼熱了,趕忙附和道:
「趙家也太慘了,黑子這娃打獵剛學個仨瓜兩棗,心氣倒不小竟敢去逗弄野豬。」
「就是,這種事不能慣著,得把孫裏正找過來斷個是非。」
段獵戶不樂意了,「誰會拿命逗弄野豬了,嘴上能不能把個門?若不是黑子膽大驅趕野豬,踩踏得指不定就是你家的田。」
「薑姐姐,我不該往西川河跑的,往東跑就好了。」
黑子知道薑姐姐家的田地間有天罰,平日裏是看家護院的好東西。
若不帶特製木牌進入,會觸發地刺飛針。
可若是狂躁的野豬跑進去,定是會被激得四處狂奔,剛下水的秧苗絕對會被踩踏得東倒西歪,一季的收成就全毀了。
「先去看看。」薑曉沒有多言。
河邊已圍滿了看熱鬧的鄉人。
「哎呦,你這個小沒良心的,這薑小娘子沒來村裏前,你們家耕地使喚的牛可都是我家的。」
薑曉三人還未靠近河邊,便聽到趙臨媳婦馮氏罵罵咧咧的聲音。
「如今長能耐了,為護住薑家的地,竟然把野豬向我家地界驅趕,這還把你趙叔放在眼裏嗎?鄉親們給我評評這個理呀。」
黑子緊攥著衣袖,無助地申辯道:「馮嬸,我沒有……」
「薑小娘子來了!」
人群瞬時留出一道口子。
馮氏摟著一頭牛正在幹嚎,與其聲相唿應的是野豬悽厲的嘶吼聲。
被捆縛在地的野豬周遭,已淌出一攤黑紅的血跡,散發出奇異的味道。
如今薑曉的五感十分靈敏,她環視周遭,這野豬身上的味道怕不單是血腥味吧?
剛才路過野豬出現的田地附近,也有一片味道奇怪的泥潭。
「黑子,沒受傷吧?」薑曉牽起黑子的顫巍巍的手,關切地左右查看。
黑子看到薑曉來了,似是有了主心骨,他髒兮兮的小臉耷拉著,「沒事……薑姐姐對不起,我闖禍了。」
瞧見薑曉過來,趙臨媳婦反倒不嚷嚷了,她隻是從背簍裏抓出一把軟草,按在牛後腿的傷口上。
「都是鄉裏鄉親的,薑家的田是寶,活該我家的地是草……且不說家裏指望這牛下地幹活呢,母牛這一受驚奶水都沒了,我乖孫每日還要喝牛乳呢。」
趙家這種在村中居住了幾代的人家,極是重視在鄰裏間的威望。
因祖傳的豆腐手藝,趙家是村裏數一數二的的富戶,趙臨雖不是裏正卻也是領頭雁一般的人物。
牛馬都是貴重牲口,像趙家這樣棚裏圈著五頭牛的已是拔尖的人家。
鄉人不單是平日裏需要租借趙家的耕牛,收成不好的年景那都是得借趙家的糧,雖說要收利錢,可馮氏自覺這也是福澤一方的善舉。
馮氏看著牛後腿上猙獰的傷口,心中的算盤打得飛快。
自從薑曉到了泰康村,不單是神農託夢的名號讓村人高看三分,那二十幾戶貧寒人家在薑曉這裏找到了營生,腰杆子也硬氣許多,不再那麽唯趙臨馬首是瞻。
更別說薑曉家那神奇的曲轅犁,幾乎都不需要用牛耕地。
若是村人下一季播種時,都去租用那物件,趙家的牛還有誰會掏錢租借!
一旁的黑子正在努力向薑曉解釋:「薑姐姐,我真的是帶著野豬往河邊跑的,不知為甚野豬非要往馮嬸家地裏鑽。」
趙臨媳婦悄悄剜了薑曉一眼,黑子三歲上沒了爹,家裏隻有個窮娘,這牛還是得讓薑曉賠錢。
這傷牛本是家裏極得力的一頭母牛,下地素來能吃苦,生的牛犢毛色油亮也能賣個好價錢。
可今年牛下犢時,正巧趕上兒媳婦生乖孫。
馮氏沒花心思讓母牛在棚裏養著,直接趕牛下地幹活沒成想竟傷了它根底。
兒媳婦是個難伺候的,胃口不好導致奶水不足。
馮氏本來每日還需要硬擠些牛乳餵乖孫,多虧薑曉家貴得搶錢的年糕炸雞開了兒媳婦胃口。
如此一來,這頭毛色黯淡的無用病牛,正愁不好脫手。
「鄉裏鄉親的本不該計較,可這牛實在是傷得不成了。」
開口的是馮氏的兒子趙二郎,他一直安撫母親,並未出言指責黑子或是薑曉。
自是有人會替他出聲的。
趙二郎本來心下慌亂,可看薑曉不曾反駁,心中也安定下來。
要說這薑曉還真是個肥羊。
多虧幫薑曉給縣學公廚送吃食,家裏才與後廚熟識,找到了門路讓馮氏外甥進縣學讀書。後廚這種油水大的地方,素來都是有門路的。
如今泰康村的孫裏正年紀大了,縣裏再從有聲望的村人中選用新任裏正,那必然得是他父親趙臨。
那是多好的營生,明麵上是「主裏政,舉善惡」,實際上調查戶口、課置農桑、催納賦稅樁樁件件裏油水多的去了。
不殺殺這薑曉的威風,這女人還不知道馬王爺有幾隻眼哩。
「趙兄弟大度,可這怎能不計較。」當即有與趙家交好者,藉機表忠心。
「山裏世代的規矩,捕捉兇猛獵物不能朝山下引,更別提往別家田裏引,讓野豬踏過趙家的田還咬傷了他家的牛。」
「薑家賣一份破炸雞就要三十文,那麽有錢她不賠誰賠?」
人群中有沒分到薑家田地的村人,早就瞅著黑子家眼熱了,趕忙附和道:
「趙家也太慘了,黑子這娃打獵剛學個仨瓜兩棗,心氣倒不小竟敢去逗弄野豬。」
「就是,這種事不能慣著,得把孫裏正找過來斷個是非。」
段獵戶不樂意了,「誰會拿命逗弄野豬了,嘴上能不能把個門?若不是黑子膽大驅趕野豬,踩踏得指不定就是你家的田。」
「薑姐姐,我不該往西川河跑的,往東跑就好了。」
黑子知道薑姐姐家的田地間有天罰,平日裏是看家護院的好東西。
若不帶特製木牌進入,會觸發地刺飛針。
可若是狂躁的野豬跑進去,定是會被激得四處狂奔,剛下水的秧苗絕對會被踩踏得東倒西歪,一季的收成就全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