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
穿成偏執反派太子之師 作者:了酌衣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於是硯墨又往外跑了,越浮鬱看著他出去,突然又說:「老師,我錯了,我不想在你身邊做一個小廝了。」
宴示秋聞言一挑眉:「幹嘛?說得像我很壓迫小廝一樣。」
「不是。」越浮鬱湊過來,笑了一下,「小廝根本不能一直跟在老師身邊,還是做學生才好,老師整日為我籌謀、惦記著我。」
宴示秋就屈起手指往越浮鬱額上敲了一下:「你還挺得意……」
越浮鬱想說我當然要得意,但話還沒出口,屋外又響起了敲門聲,是姚喜有事稟報。
「殿下,宴太傅,奴婢剛瞧見大皇子殿下身邊的青柏也出去了。」姚喜說。
青柏就是越謙此次帶著同行的那個隨侍,這會兒出去想必也是要緊事,就是不知道和他們在辦的會不會正好是同一件了。
「不打緊,就算是同一件事,也各憑本事。」宴示秋看向越浮鬱,「走吧,去衙門。」
於是頂著夜色,姚喜陪同,一行三人出了門,直奔知州府衙。他們到了衙門門口之後,發現白日裏穿著喪服一身縞素的那五六個人,現在還有兩個坐在門前,是一男一女兩個中年人,這會兒正拿著水壺在啃餅吃。
衙門門口也沒有其他人了,衙役們關上府門後,隻要上頭沒讓他們出去趕人,也就權當看不見。
「我兒死得冤枉,我們一定要給他討個公道。」
「就是!就在這裏守著!咱們一家子現在還有六個,白天都來鬧,晚上輪著來,看誰熬得過誰!」
另一人就沉默了會兒,然後聲音疲憊得有些惶然:「我們肯定熬不過衙門,再過兩天,就算不被關到牢裏去,家裏也要沒餘糧了,這些天家裏就沒個進項……」
「你想說什麽!不許說!我們說好了不能要他們的錢!」
……
宴示秋和越浮鬱避著聽了一會兒,然後才走到了這兩人麵前。
這對正在吃餅果腹的中年夫妻抬起頭來,本以為是那徐知州又讓師爺來遊說他們了,沒成想卻看見的是兩個驚為天人的來客。
「擊鼓鳴冤,會嗎?」其中更為斯文溫和的那位輕聲開口。
夫婦倆愣了幾息,然後下意識趕緊將手裏的餅塞到嘴裏吃完。吃完了,才緩過來,帶著愁苦說:「二位公子是外鄉來的吧,是不是白天見著我們在衙門前喊冤了……這衙門門口的大鼓,早先我們也敲過,白天敲,夜裏敲,後來知州老爺就讓人把大鼓劃破了,敲不響了。」
許是把宴示秋和越浮鬱當成了路過的熱心人,夫婦倆沒指望他們能出主意幫上忙,但這會兒見到了人願意停留,便也忍不住絮念。
「我兒死得冤枉啊,上街買袋豆子,就再沒迴家過。」
「他是跟人起了衝突,是跟人打架了,但不是他挑的事兒更不是他先打的人啊,要是真就被打了一頓,我們也認了,可他怎麽就沒了呢……」
「那會兒明明都沒打了,可知州大老爺家的少爺非要慫恿,一塊兒打,又打起來了,我兒就那樣沒了……那家人收了錢,娘不要兒子,婆娘不要男人,倒是過得高興,可我們家高興不起來啊,我兒那麽有出息,讀書可有本事了……」
「我兒沒了,知州大老爺家的少爺是一根毫毛都沒燒到,這叫什麽世道啊!二位公子,你們說是不是?你們是哪兒人啊,你們穿得這麽好,是不是也認識幾個貴人?」
越浮鬱不愛理人,宴示秋也不知道迴什麽話好,幹脆便沉默不語,隻聽著。直到硯墨那邊將如今已經定了斬首的犯人家人帶了來,宴示秋才對麵前這對淒風苦雨的夫婦又一次開了口。
「你們抬頭看看我身邊這位,他叫越浮鬱,是當今太子。」
「你們若有冤,他能為你們伸。」
其他人看向越浮鬱,越浮鬱看著宴示秋。
……
這個案子本身並不複雜,背後也就徐芳州這位知州的勢力,能被弄得這麽困難,隻是因為一方勢太弱、另一方是本地父母官。
徐芳州為了護著自己的兒子,私下與那位認罪的犯人達成了協議。隻要犯人認下罪,徐芳州會給他家一大筆錢,解決他家拮據的困境,他母親若是要就醫,徐芳州也能尋本地最好的醫館最好的大夫。犯人雖然會被判斬首,但屆時行刑的地方就在徐芳州說了算的安陽城,徐芳州承諾會用其他死囚代替行刑,在正式行刑日之前就送犯人一家離開安陽。
這個案子並不多縝密,一旦要追根究底,根本經不起查,徐芳州也是為了保護兒子孤注一擲了。現如今越浮鬱這個太子連夜開堂,事情經過詳實清晰,很快便水落石出。
案件推翻,替罪的犯人重新定罪。住在知州府衙後院的徐家人很快都過來了,看到徐芳州摘下官帽被革職查辦,還和徐家獨子一起被關入了大牢,徐家人哭得上氣不接下氣,也喊著冤枉,倒是和白日裏死者家人在衙門前哭喊那一幕有些許情形相似。
大皇子越謙和榮遂言聽聞消息趕過來時,正好看見那死者的家人們在不停的叩謝,喊著太子和太傅青天大老爺。
宴示秋還是很淡然,越浮鬱則被麵前這一幕弄得有些不自在。看到榮遂言來了,越浮鬱倒是靈光一閃,對他招了招手。
見越浮鬱是在喊自己,榮遂言一愣,然後下意識看向了越浮鬱身邊的宴示秋,用眼神詢問:「太子突然叫我做什麽?!」
宴示秋聞言一挑眉:「幹嘛?說得像我很壓迫小廝一樣。」
「不是。」越浮鬱湊過來,笑了一下,「小廝根本不能一直跟在老師身邊,還是做學生才好,老師整日為我籌謀、惦記著我。」
宴示秋就屈起手指往越浮鬱額上敲了一下:「你還挺得意……」
越浮鬱想說我當然要得意,但話還沒出口,屋外又響起了敲門聲,是姚喜有事稟報。
「殿下,宴太傅,奴婢剛瞧見大皇子殿下身邊的青柏也出去了。」姚喜說。
青柏就是越謙此次帶著同行的那個隨侍,這會兒出去想必也是要緊事,就是不知道和他們在辦的會不會正好是同一件了。
「不打緊,就算是同一件事,也各憑本事。」宴示秋看向越浮鬱,「走吧,去衙門。」
於是頂著夜色,姚喜陪同,一行三人出了門,直奔知州府衙。他們到了衙門門口之後,發現白日裏穿著喪服一身縞素的那五六個人,現在還有兩個坐在門前,是一男一女兩個中年人,這會兒正拿著水壺在啃餅吃。
衙門門口也沒有其他人了,衙役們關上府門後,隻要上頭沒讓他們出去趕人,也就權當看不見。
「我兒死得冤枉,我們一定要給他討個公道。」
「就是!就在這裏守著!咱們一家子現在還有六個,白天都來鬧,晚上輪著來,看誰熬得過誰!」
另一人就沉默了會兒,然後聲音疲憊得有些惶然:「我們肯定熬不過衙門,再過兩天,就算不被關到牢裏去,家裏也要沒餘糧了,這些天家裏就沒個進項……」
「你想說什麽!不許說!我們說好了不能要他們的錢!」
……
宴示秋和越浮鬱避著聽了一會兒,然後才走到了這兩人麵前。
這對正在吃餅果腹的中年夫妻抬起頭來,本以為是那徐知州又讓師爺來遊說他們了,沒成想卻看見的是兩個驚為天人的來客。
「擊鼓鳴冤,會嗎?」其中更為斯文溫和的那位輕聲開口。
夫婦倆愣了幾息,然後下意識趕緊將手裏的餅塞到嘴裏吃完。吃完了,才緩過來,帶著愁苦說:「二位公子是外鄉來的吧,是不是白天見著我們在衙門前喊冤了……這衙門門口的大鼓,早先我們也敲過,白天敲,夜裏敲,後來知州老爺就讓人把大鼓劃破了,敲不響了。」
許是把宴示秋和越浮鬱當成了路過的熱心人,夫婦倆沒指望他們能出主意幫上忙,但這會兒見到了人願意停留,便也忍不住絮念。
「我兒死得冤枉啊,上街買袋豆子,就再沒迴家過。」
「他是跟人起了衝突,是跟人打架了,但不是他挑的事兒更不是他先打的人啊,要是真就被打了一頓,我們也認了,可他怎麽就沒了呢……」
「那會兒明明都沒打了,可知州大老爺家的少爺非要慫恿,一塊兒打,又打起來了,我兒就那樣沒了……那家人收了錢,娘不要兒子,婆娘不要男人,倒是過得高興,可我們家高興不起來啊,我兒那麽有出息,讀書可有本事了……」
「我兒沒了,知州大老爺家的少爺是一根毫毛都沒燒到,這叫什麽世道啊!二位公子,你們說是不是?你們是哪兒人啊,你們穿得這麽好,是不是也認識幾個貴人?」
越浮鬱不愛理人,宴示秋也不知道迴什麽話好,幹脆便沉默不語,隻聽著。直到硯墨那邊將如今已經定了斬首的犯人家人帶了來,宴示秋才對麵前這對淒風苦雨的夫婦又一次開了口。
「你們抬頭看看我身邊這位,他叫越浮鬱,是當今太子。」
「你們若有冤,他能為你們伸。」
其他人看向越浮鬱,越浮鬱看著宴示秋。
……
這個案子本身並不複雜,背後也就徐芳州這位知州的勢力,能被弄得這麽困難,隻是因為一方勢太弱、另一方是本地父母官。
徐芳州為了護著自己的兒子,私下與那位認罪的犯人達成了協議。隻要犯人認下罪,徐芳州會給他家一大筆錢,解決他家拮據的困境,他母親若是要就醫,徐芳州也能尋本地最好的醫館最好的大夫。犯人雖然會被判斬首,但屆時行刑的地方就在徐芳州說了算的安陽城,徐芳州承諾會用其他死囚代替行刑,在正式行刑日之前就送犯人一家離開安陽。
這個案子並不多縝密,一旦要追根究底,根本經不起查,徐芳州也是為了保護兒子孤注一擲了。現如今越浮鬱這個太子連夜開堂,事情經過詳實清晰,很快便水落石出。
案件推翻,替罪的犯人重新定罪。住在知州府衙後院的徐家人很快都過來了,看到徐芳州摘下官帽被革職查辦,還和徐家獨子一起被關入了大牢,徐家人哭得上氣不接下氣,也喊著冤枉,倒是和白日裏死者家人在衙門前哭喊那一幕有些許情形相似。
大皇子越謙和榮遂言聽聞消息趕過來時,正好看見那死者的家人們在不停的叩謝,喊著太子和太傅青天大老爺。
宴示秋還是很淡然,越浮鬱則被麵前這一幕弄得有些不自在。看到榮遂言來了,越浮鬱倒是靈光一閃,對他招了招手。
見越浮鬱是在喊自己,榮遂言一愣,然後下意識看向了越浮鬱身邊的宴示秋,用眼神詢問:「太子突然叫我做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