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一場宮宴,除了極少數實心眼的武將,在座的官員留意到的,是陛下對榮樂王的不冷不熱。


    嚴格來說,君天熙是對赴宴的有功武將一視同仁。


    但是,以榮樂王的功勳和地位,陛下對他和對其他武將一般無二,這本身就是一種冷落。畢竟,如果掛帥西武的不是榮樂王,永寧王未必會主動內附。還有失而復得的綏平,如果沒有榮樂王,哪怕是高平侯鄒昌出馬,也未必能解開漠南安護府的危局,更別說大敗漠北了。


    千金易得,一帥難求。陛下不看漠南,也該看看西武的千裏之地。這都酒過三巡了,陛下對榮樂王連個邀飲都沒有,說不過去吧?


    話說迴來,榮樂王對陛下,也仿佛有些……疏遠?從前這一位,與陛下一起南麵而坐時,可是能替陛下主持宮宴的,今天宴上,有夠沉默寡言。算起來,從獻捷禮到現在,榮樂王與陛下之間,隻說過幾句套話吧……


    一群見多了權力爭鬥的京官,琢磨著君天熙和君逸羽的表現,咀嚼出了貌合神離的味道,然後記起了君逸羽“廢皇夫”的身份。


    至此,即便君逸羽年紀輕輕就躋身宰輔之列,也讓人歇了結交的心思。


    更有長袖善舞之輩,自負見多識廣,又重新分析起了君逸羽“平章國事”的聖旨。


    出將入相,乍一聽,著實是官場美談。細想下來,由武入文,這不是拿走了榮樂王的兵權嗎。況且“平章國事”隻是個加銜,榮樂王連個本官都沒有,政事堂不議事時,他豈不是連個坐堂的衙門都找不到?右相的位置分明空著。榮樂王資歷雖淺、功勞卻大,陛下若真的有心重用榮樂王,何不直接拜為右相?


    榮樂王當皇夫時,與陛下號稱“二聖”,本就有攝政之權,即使拜為右相,一進一出算下來,也仍然堪稱左遷……說起來,陛下休夫,就是在皇夫攝政王號稱“二聖”之後吧?


    還是陛下高明。明明打壓了榮樂王,還能讓朝野稱讚她的大度!


    第227章 【大皇子。】


    君逸羽不知道有人操心她沒有衙門,她接下“平章國事”的聖旨,隻是因為政事堂宰輔幾乎每日都會與君天熙議事。沒有衙門讓君逸羽坐班,於她而言,正中下懷。


    進入政事堂後,君逸羽按照既定方針,宰輔議事之時,閉口不言。


    在君逸羽加入政事堂之前,除君康逸之外,政事堂隻有兩位宰輔。那兩位宰輔原本擔心翼王父子把持政事堂,見君逸羽選擇做個鋸嘴葫蘆,算是大大的鬆了口氣。


    君天熙也不嫌啞巴宰輔屍位素餐,隻是在每日議政將畢時,問一句,“榮樂王意下如何?”君逸羽迴一句,“臣無異議。”也就罷了。


    政事堂中的情景,讓朝中忠直的大臣也紛紛鬆了口氣。原本榮樂王毫不推辭地接受了宰輔之位,又與陛下貌合神離,他們擔心榮樂王居功自傲,會讓朝廷再起風雲。如今看來,陛下禮重榮樂王,榮樂王也自覺謙挹,君臣之間雖不親密,卻維持著心照不宣的和諧,好歹暫時可以讓人安心了。


    隻是這樣一來,在官場投資客眼中,君逸羽既無聖寵,也不攬權,越發沒了投資價值。本該炙手可熱的弱冠宰相,竟然門可羅雀。


    無人往君逸羽麵前湊,她正好圖個清淨。


    適逢重陽佳節,又是君逸羽的生辰。君逸羽多年未在翼王府慶生,本想清清淨淨地與父母一起度過生日,又想到易清涵一個人在玉安過節,她應該去永寧王府走動走動。


    轉念一想,今日雖然是重陽節,卻也是自己的生日,跑去師姐府上,不像是陪師姐過節,倒像是去要壽禮的。


    沒等君逸羽決定行程,府中下人來報,宮中來人送壽禮了。


    熙兒……派人來給我送壽禮?


    君逸羽很意外,又有些……驚喜。


    皇帝給臣子送壽禮,臣子自然是要謝恩的。君逸羽趕到前院時,君康逸和蕭茹夫婦已經到了。


    確切地說,君康逸夫婦跪立在卓明身前,而君康逸身側,明顯給君逸羽留了個跪墊。


    君逸羽一看到這種正式的陣仗,心底的喜意就散了。也是,皇帝給功臣賜禮,本就是常有的事,有什麽奇怪的。


    卓明傳完旨後,倒是喜氣洋洋地給君逸羽道了個賀。可惜王爺不再是皇夫了,他作為宮中的奴僕,無法再給王爺祝壽。不過他算是看明白了,甭管陛下休夫不休夫,陛下對王爺,那是半點歹心也沒有。他要是沒記錯,陛下登基以來,這可是第一次給外臣賜壽禮。


    送走卓明後,君逸羽打開禮單,印證了自己的猜想——都是內侍監準備的。


    君逸羽當皇夫時,逢年過節與人走禮,都是內侍監替她準備。內侍監備禮都有常例,君逸羽見得多了,一看禮單就知道是內侍監的手筆。讓君逸羽不明白的是,君天熙為什麽要送來這些壽禮?她又不是需要皇帝拉攏的臣子。


    君康逸聽孩兒不解,為君逸羽解答道:“想必是陛下見你門庭冷落,送給外人看的。”


    君逸羽成為“廢皇夫”後,就習慣了門庭冷清。受君康逸提醒後,她才想到,自己再立軍功,又是新晉宰輔,無人登門示好,的確反常。


    “原來如此。”君逸羽將禮單遞給了蕭茹,“娘親幫我收著吧。”


    透過君逸羽索然的興致,蕭茹看到了孩兒的失落。可是,是羽兒自己選了蓉兒,哪怕她身為君逸羽的娘親,也不得不承認,陛下不肯再接納羽兒,天經地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榮樂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澹臺扶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澹臺扶風並收藏榮樂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