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音巴雅爾用胳膊緊緊鎖住了君逸羽的左臂,不肯撒手。她偏頭仰望著君逸羽的麵龐,有些乞求意味地說道:“此番大敗,我威信掃地,你不擔心我的安危嗎?這些年來,一直有很多狼子野心的人覬覦我的忽彥之位。我如今戰敗北歸,必將壓不住他們‘另選忽彥’的唿聲。木都格,我真的需要你陪我迴漠北。”
君逸羽心知,如果娜音巴雅爾的處境真的危如累卵,她前些天撤兵漠北後就應該寸步不離地守著老窩,而不是抱著她的胳膊不撒手。
擔心弄傷娜音巴雅爾,君逸羽不敢強行掙脫她的雙手。為了讓娜音巴雅爾鬆手,也是為了讓娜音巴雅爾死心,君逸羽狠了狠心,垂眸說道:“巴雅兒,隻要你真的做到‘與華朝永保太平’,華朝就是你最大的靠山。”
娜音巴雅爾此生最大的誌願就是“復興大宏”,而宏朝衰敗於華朝之手。建議娜音巴雅爾以華朝為靠山,對娜音巴雅爾而言,無異於一柄利刃。當說出這句話的人是君逸羽時,這把鋒利的刀劍,更是直接插入了娜音巴雅爾心窩。
娜音巴雅爾心口一涼,頹然地放開了君逸羽。哪怕是久違的“巴雅兒”,也沒有讓她感到絲毫暖意。
君逸羽真心希望世間永遠不再有戰爭。她抿嘴猶豫了片刻,開口說道:“巴雅兒,我記得你曾經說過小民無辜。你此番南征,想必親眼看到了,漠南安護府統治下的猛戈人,不乏心向大華者。短短五六年就能讓漠南歸心,可見華朝未曾薄待草原子民。我沒有羞辱你的意思,隻是熙……陛下不是好大喜功的人,隻要你能真心約束部眾,不再侵犯大華,陛下必不會對漠北窮追猛打。永保太平,對天下的小民來說,才是最大的福祉。”
娜音巴雅爾站直身體,半響沒有說話。
君逸羽相信娜音巴雅爾是真心認為“小民無辜”,但也深知娜音巴雅爾“復興大宏”的信念。她本不指望能三言兩語勸娜音巴雅爾收手,看到娜音巴雅爾起身拉遠了距離,她還是忍不住心下一嘆。
此前為了推開娜音巴雅爾的依偎,君逸羽沒能把君康舒日記燒完。在娜音巴雅爾的沉默中,君逸羽重新點燃了君康舒日記。她一頁一頁地撕掉君康舒日記,一頁一頁地投入火中,心中想到,等手中的日記全都燒成灰燼,她與娜音巴雅爾,就該分別了。
娜音巴雅爾說得沒錯,山高水遠。
這一別,恐怕就她們的永別了。
曾經肝膽相照的舊友,即將在話不投機的沉默中永別……君逸羽早就知道,她與娜音巴雅爾之間,相見不如不見。此刻,她還是感到了惆悵。
“你叔父筆記裏寫的那些事是真的嗎?”
“什麽?”
君逸羽本以為娜音巴雅爾不會再說話。她心懷傷感,乍然聽到娜音巴雅爾發問,有些反應不過來。
君康舒日記裏,唐昭之死等內容,事涉華朝朝堂。娜音巴雅爾以為君逸羽顧忌兩國有別,又補充道:“我是說,你和君天熙、長孫蓉的私情,是真的嗎?”
就算娜音巴雅爾不是敵國的掌權人,僅僅考慮她曾經的告白,君逸羽就不該與她談論自己的感情經歷。君逸羽加快速度,將最後幾頁君康舒日記投入火堆,起身道:“時候不早了,我該告辭了。”
“看來是真的。”娜音巴雅爾篤定道。
君康舒日記裏那些關於君逸羽的兒女情長,如果都是胡編亂造,以君逸羽的性情,必會反駁。君逸羽避而不答,反而讓娜音巴雅爾確定,君康舒的記載,不是空穴來風。
娜音巴雅爾想起君逸羽提及“陛下”時的口誤,半問半猜地說道:“你喜歡的人是君天熙?”
不久之前,易清涵猜出了君逸羽的意中人。如今又被娜音巴雅爾猜中心意,君逸羽念及娜音巴雅爾的敏慧,倒也不覺納悶了。她隻是有些無奈地說道:“巴雅兒,我真的該走了。你如果沒有別的話想說,那我就喊人進來搬箱子了。”
天熙五年冬天華朝皇宮中的那場意外相逢,君逸羽遠行迴京,明顯是急著進宮,才會意外撞見娜音巴雅爾。娜音巴雅爾早就該想到,那年唐突奔赴萬寧山的君逸羽,是急著見君天熙。她自嘲道:“你離開漠北前,我問你‘是不敢喜歡女人,還是不喜歡我做你的愛人’。你說是‘後者’。如今看來,你果然沒有騙我。”
曾經麵對娜音巴雅爾的告白時,君逸羽不願再次承受失去友誼的痛苦,一度為自己感到了委屈。現今的君逸羽,親自體會了愛而不得的苦澀,才算真正懂得了她的心痛。她不再迴避娜音巴雅爾的話題,而是歉意地說道:“巴雅兒,無法迴應你的青睞,真的很抱歉。”
君逸羽的道歉,無形中承認了她對君天熙的傾慕。永生天知道,娜音巴雅爾寧願君逸羽否認,寧願君逸羽繼續迴避,也不想確定自己的猜想。
但是誠如君逸羽所言,天色已經不早了。娜音巴雅爾知道,她與君逸羽之間,沒有多餘的時間讓她酸澀。她極力控製心緒,問道:“如果不是君天熙封長孫蓉為榮樂和國夫人,讓我誤以為寶福公主是你的女兒,在麥嘎坦指認你是榮樂王時,我就會懷疑你了。所以,君天熙知道你是女子,對嗎?”
君逸羽曾是與君天熙拜過天地宗廟的“皇夫”,她的女兒身一旦暴露,華朝朝堂都將地震。不過,草原信仰裏,同性之戀,違背天道,罪當挫骨揚灰,是娜音巴雅爾這個監國公主也觸碰不起的禁忌。娜音巴雅爾曾經親口宣稱君逸羽是“天賜忽彥”,她要是揭露君逸羽的女兒身,能不能打擊華朝尚需兩說,她自己反而會萬劫不復。對這些利害關係瞭然如胸的君逸羽,無需擔心娜音巴雅爾泄密,幹脆地點了點頭。
君逸羽心知,如果娜音巴雅爾的處境真的危如累卵,她前些天撤兵漠北後就應該寸步不離地守著老窩,而不是抱著她的胳膊不撒手。
擔心弄傷娜音巴雅爾,君逸羽不敢強行掙脫她的雙手。為了讓娜音巴雅爾鬆手,也是為了讓娜音巴雅爾死心,君逸羽狠了狠心,垂眸說道:“巴雅兒,隻要你真的做到‘與華朝永保太平’,華朝就是你最大的靠山。”
娜音巴雅爾此生最大的誌願就是“復興大宏”,而宏朝衰敗於華朝之手。建議娜音巴雅爾以華朝為靠山,對娜音巴雅爾而言,無異於一柄利刃。當說出這句話的人是君逸羽時,這把鋒利的刀劍,更是直接插入了娜音巴雅爾心窩。
娜音巴雅爾心口一涼,頹然地放開了君逸羽。哪怕是久違的“巴雅兒”,也沒有讓她感到絲毫暖意。
君逸羽真心希望世間永遠不再有戰爭。她抿嘴猶豫了片刻,開口說道:“巴雅兒,我記得你曾經說過小民無辜。你此番南征,想必親眼看到了,漠南安護府統治下的猛戈人,不乏心向大華者。短短五六年就能讓漠南歸心,可見華朝未曾薄待草原子民。我沒有羞辱你的意思,隻是熙……陛下不是好大喜功的人,隻要你能真心約束部眾,不再侵犯大華,陛下必不會對漠北窮追猛打。永保太平,對天下的小民來說,才是最大的福祉。”
娜音巴雅爾站直身體,半響沒有說話。
君逸羽相信娜音巴雅爾是真心認為“小民無辜”,但也深知娜音巴雅爾“復興大宏”的信念。她本不指望能三言兩語勸娜音巴雅爾收手,看到娜音巴雅爾起身拉遠了距離,她還是忍不住心下一嘆。
此前為了推開娜音巴雅爾的依偎,君逸羽沒能把君康舒日記燒完。在娜音巴雅爾的沉默中,君逸羽重新點燃了君康舒日記。她一頁一頁地撕掉君康舒日記,一頁一頁地投入火中,心中想到,等手中的日記全都燒成灰燼,她與娜音巴雅爾,就該分別了。
娜音巴雅爾說得沒錯,山高水遠。
這一別,恐怕就她們的永別了。
曾經肝膽相照的舊友,即將在話不投機的沉默中永別……君逸羽早就知道,她與娜音巴雅爾之間,相見不如不見。此刻,她還是感到了惆悵。
“你叔父筆記裏寫的那些事是真的嗎?”
“什麽?”
君逸羽本以為娜音巴雅爾不會再說話。她心懷傷感,乍然聽到娜音巴雅爾發問,有些反應不過來。
君康舒日記裏,唐昭之死等內容,事涉華朝朝堂。娜音巴雅爾以為君逸羽顧忌兩國有別,又補充道:“我是說,你和君天熙、長孫蓉的私情,是真的嗎?”
就算娜音巴雅爾不是敵國的掌權人,僅僅考慮她曾經的告白,君逸羽就不該與她談論自己的感情經歷。君逸羽加快速度,將最後幾頁君康舒日記投入火堆,起身道:“時候不早了,我該告辭了。”
“看來是真的。”娜音巴雅爾篤定道。
君康舒日記裏那些關於君逸羽的兒女情長,如果都是胡編亂造,以君逸羽的性情,必會反駁。君逸羽避而不答,反而讓娜音巴雅爾確定,君康舒的記載,不是空穴來風。
娜音巴雅爾想起君逸羽提及“陛下”時的口誤,半問半猜地說道:“你喜歡的人是君天熙?”
不久之前,易清涵猜出了君逸羽的意中人。如今又被娜音巴雅爾猜中心意,君逸羽念及娜音巴雅爾的敏慧,倒也不覺納悶了。她隻是有些無奈地說道:“巴雅兒,我真的該走了。你如果沒有別的話想說,那我就喊人進來搬箱子了。”
天熙五年冬天華朝皇宮中的那場意外相逢,君逸羽遠行迴京,明顯是急著進宮,才會意外撞見娜音巴雅爾。娜音巴雅爾早就該想到,那年唐突奔赴萬寧山的君逸羽,是急著見君天熙。她自嘲道:“你離開漠北前,我問你‘是不敢喜歡女人,還是不喜歡我做你的愛人’。你說是‘後者’。如今看來,你果然沒有騙我。”
曾經麵對娜音巴雅爾的告白時,君逸羽不願再次承受失去友誼的痛苦,一度為自己感到了委屈。現今的君逸羽,親自體會了愛而不得的苦澀,才算真正懂得了她的心痛。她不再迴避娜音巴雅爾的話題,而是歉意地說道:“巴雅兒,無法迴應你的青睞,真的很抱歉。”
君逸羽的道歉,無形中承認了她對君天熙的傾慕。永生天知道,娜音巴雅爾寧願君逸羽否認,寧願君逸羽繼續迴避,也不想確定自己的猜想。
但是誠如君逸羽所言,天色已經不早了。娜音巴雅爾知道,她與君逸羽之間,沒有多餘的時間讓她酸澀。她極力控製心緒,問道:“如果不是君天熙封長孫蓉為榮樂和國夫人,讓我誤以為寶福公主是你的女兒,在麥嘎坦指認你是榮樂王時,我就會懷疑你了。所以,君天熙知道你是女子,對嗎?”
君逸羽曾是與君天熙拜過天地宗廟的“皇夫”,她的女兒身一旦暴露,華朝朝堂都將地震。不過,草原信仰裏,同性之戀,違背天道,罪當挫骨揚灰,是娜音巴雅爾這個監國公主也觸碰不起的禁忌。娜音巴雅爾曾經親口宣稱君逸羽是“天賜忽彥”,她要是揭露君逸羽的女兒身,能不能打擊華朝尚需兩說,她自己反而會萬劫不復。對這些利害關係瞭然如胸的君逸羽,無需擔心娜音巴雅爾泄密,幹脆地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