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昂裏禿最後的禮敬,君逸羽在心底嘆了口氣,她揮刀的手卻沒有一絲遲疑。
鮮血橫飛,敵酋授首。
君逸羽知道,這是比任何反駁、任何誓言都更有力的證明。
馬磊驚訝於君逸羽的果決,微愣之後,很快帶著屬下歡唿了起來。
榮樂王曾經是漠北駙馬,是事實;榮樂王被陛下休了,也是事實;甚至,榮樂王戰功越多處境就越危險,也可能是事實……正因為昂裏禿的離間之語都是事實,所以,哪怕是馬磊這種願意相信君逸羽的舊部,這幾日心裏也不踏實。現在好了,壓在他胸口的大石頭總算掉下去了。
有昂裏禿的首級和他全軍覆沒的軍隊充當粘合劑,君逸羽總算徹底修補了軍心。隻是如此一來,到底是耽誤了功夫。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漠北的西征主帥巴木忽沒想到華軍能全殲昂裏禿,早已將各軍人馬分散到了西武各地,去盡情掠奪財物了。等巴木忽得到昂裏禿殉國的消息時,再想派兵攔截華軍,已然來不及了。也是因此,所以華軍接下來的行軍之路,再未遇到難纏的敵手。
讓君逸羽納悶的是,她都要到廣會了,竟然連一個西武兵丁都沒遇到。
就算慕容衍得位不正,他如今也是占據上風。地方上的守將,多少會有人投靠他吧?怎麽慕容衍對華軍毫無應對?
抵達廣會後,君逸羽終於知道,西武的兵馬去哪了。
都在廣會!
廣會是一座易守難攻的兵城,而輔陽之敗折損了慕容衍大量嫡係軍隊。慕容衍急於拿下廣會,又捨不得用剩下的嫡係部隊攻城,所以他將勢力範圍內夠得著的兵馬都挾裹到了廣會城下。
得知華朝出兵後,慕容衍更是喪盡天良,竟然大肆抓捕庶民,逼迫他們衝擊城門。
廣會城附近的平民百姓與廣會城中的守軍之間,不乏沾親帶故之人。平日的鄉鄰鄉親,如今被刀劍逼到了城下,又大多是一些婦孺老弱,但凡良知未泯之人就下不去殺手。
西門的廣會守軍中,也不知是誰最先耐不住惻隱之心,竟然打開城門,將庶民們放進了城中。
西門守將以為,慕容衍的軍隊還在射程之外,他開門將百姓放進來,再關門也來得及。殊不知百姓中藏著慕容衍重金招募的敢死隊,哪裏還會容他關門?
城門失守了,還有甕城。
如果沒有納輪之敗,精兵雲集的廣會,完全可以依託甕城,再重新奪迴西門。但是對於新敗之師而言,在慕容衍晝夜不停地瘋狂攻勢下,堅守城池兩月有餘,已是不易……西門的丟失,衝破了廣會軍的心理防線。廣會守軍出現了外逃的現象,從此頹勢一發不可收拾,直至南門守將投降慕容衍,廣會宣告失守。
君逸羽到達廣會時,是廣會失守的第二天。
望著洞開的廣會南門,君逸羽腦中閃過與易清涵同門相處的種種時光,險些摔落馬下。
我來晚了嗎?
對於華朝而言,就算易清涵死了,有易清涵的求援書在手,另立一位西武宗室,也能保障華朝的利益。但是對於君逸羽來說,救不下易清涵,就是一敗塗地。
哨探及時來報,說廣會城中還在巷戰,君逸羽這才重新提起希望。
廣會破城後,慕容衍不再吝惜精兵,讓自己的嫡係人馬投入了巷戰。奈何易清涵不乏忠臣,巷戰打了一日一夜,戰線才勉強推到易清涵門外。
“該死!華軍怎麽就來了!就不能再晚一天嗎!”得知華軍到來,慕容衍暴跳如雷,派出了自己的三弟慕容遂阻截。
慕容遂領兵離開後,慕容衍坐立難安。隻要殺了慕容清涵,大不了他對君天熙稱臣割地,隻要條件給得足,不愁華朝不退兵。問題是慕容清涵那頭遲遲不能得手!教他如何不著急!
慕容衍的軍隊看著聲勢浩大,其實隻是一群烏合之眾。慕容衍知道,自家軍隊被華軍擊敗,隻是時間問題。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轉悠半天後,慕容衍實在無法坐等成敗,將大營交給親信後,他帶著剩下的精兵,親自衝進了廣會城。
事實證明,慕容衍還是高估了自己的軍隊。他的軍隊若隻是一群烏合之眾,好歹還能抵擋一二。問題是,這兩個多月以來,慕容衍為了攻城不計後果、不顧道義的種種惡行,早已丟盡了人心。
慕容遂所率領的軍隊,在脫離慕容衍的武力壓迫後,竟然擒拿了慕容遂、投降了華軍。如果不是巴木忽率領的漠北軍隊及時趕到,幾乎是慕容衍才進廣安城,華軍後腳就占領了他的大營。
君逸羽曾經與巴木忽共同保衛魯勒浩克。從前的戰友,如今兵戎相見,君逸羽卻沒有心思感慨。
離廣會城越近,越能看清城外的情形。隨著華軍的到來,廣會城外被慕容衍挾持來的西武地方軍,已有潰逃的趨勢,但君逸羽大致還能看出長圍的形貌。
都已經破城了,慕容衍為什麽還要死死圍著廣會?
自古攻打堅城,為了減少攻城難度,往往圍三闕一。慕容衍不願給易清涵留下任何外逃的機會,才對廣會城四麵合圍,甚至在攻破廣會後,依然將廣會圍得密不透風。
看到長圍,君逸羽反而越發肯定,師姐一定還活著!但如果再晚,就不一定了……
第213章 【怎能不笑呢?】
君逸羽心急如焚,幾次派兵試探巴木忽,從陣型上看出了巴木忽兵馬不多,留下熊元鼎與巴木忽對峙,她則率主力攻入了慕容衍的大營,砍掉了慕容衍的大纛。
鮮血橫飛,敵酋授首。
君逸羽知道,這是比任何反駁、任何誓言都更有力的證明。
馬磊驚訝於君逸羽的果決,微愣之後,很快帶著屬下歡唿了起來。
榮樂王曾經是漠北駙馬,是事實;榮樂王被陛下休了,也是事實;甚至,榮樂王戰功越多處境就越危險,也可能是事實……正因為昂裏禿的離間之語都是事實,所以,哪怕是馬磊這種願意相信君逸羽的舊部,這幾日心裏也不踏實。現在好了,壓在他胸口的大石頭總算掉下去了。
有昂裏禿的首級和他全軍覆沒的軍隊充當粘合劑,君逸羽總算徹底修補了軍心。隻是如此一來,到底是耽誤了功夫。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漠北的西征主帥巴木忽沒想到華軍能全殲昂裏禿,早已將各軍人馬分散到了西武各地,去盡情掠奪財物了。等巴木忽得到昂裏禿殉國的消息時,再想派兵攔截華軍,已然來不及了。也是因此,所以華軍接下來的行軍之路,再未遇到難纏的敵手。
讓君逸羽納悶的是,她都要到廣會了,竟然連一個西武兵丁都沒遇到。
就算慕容衍得位不正,他如今也是占據上風。地方上的守將,多少會有人投靠他吧?怎麽慕容衍對華軍毫無應對?
抵達廣會後,君逸羽終於知道,西武的兵馬去哪了。
都在廣會!
廣會是一座易守難攻的兵城,而輔陽之敗折損了慕容衍大量嫡係軍隊。慕容衍急於拿下廣會,又捨不得用剩下的嫡係部隊攻城,所以他將勢力範圍內夠得著的兵馬都挾裹到了廣會城下。
得知華朝出兵後,慕容衍更是喪盡天良,竟然大肆抓捕庶民,逼迫他們衝擊城門。
廣會城附近的平民百姓與廣會城中的守軍之間,不乏沾親帶故之人。平日的鄉鄰鄉親,如今被刀劍逼到了城下,又大多是一些婦孺老弱,但凡良知未泯之人就下不去殺手。
西門的廣會守軍中,也不知是誰最先耐不住惻隱之心,竟然打開城門,將庶民們放進了城中。
西門守將以為,慕容衍的軍隊還在射程之外,他開門將百姓放進來,再關門也來得及。殊不知百姓中藏著慕容衍重金招募的敢死隊,哪裏還會容他關門?
城門失守了,還有甕城。
如果沒有納輪之敗,精兵雲集的廣會,完全可以依託甕城,再重新奪迴西門。但是對於新敗之師而言,在慕容衍晝夜不停地瘋狂攻勢下,堅守城池兩月有餘,已是不易……西門的丟失,衝破了廣會軍的心理防線。廣會守軍出現了外逃的現象,從此頹勢一發不可收拾,直至南門守將投降慕容衍,廣會宣告失守。
君逸羽到達廣會時,是廣會失守的第二天。
望著洞開的廣會南門,君逸羽腦中閃過與易清涵同門相處的種種時光,險些摔落馬下。
我來晚了嗎?
對於華朝而言,就算易清涵死了,有易清涵的求援書在手,另立一位西武宗室,也能保障華朝的利益。但是對於君逸羽來說,救不下易清涵,就是一敗塗地。
哨探及時來報,說廣會城中還在巷戰,君逸羽這才重新提起希望。
廣會破城後,慕容衍不再吝惜精兵,讓自己的嫡係人馬投入了巷戰。奈何易清涵不乏忠臣,巷戰打了一日一夜,戰線才勉強推到易清涵門外。
“該死!華軍怎麽就來了!就不能再晚一天嗎!”得知華軍到來,慕容衍暴跳如雷,派出了自己的三弟慕容遂阻截。
慕容遂領兵離開後,慕容衍坐立難安。隻要殺了慕容清涵,大不了他對君天熙稱臣割地,隻要條件給得足,不愁華朝不退兵。問題是慕容清涵那頭遲遲不能得手!教他如何不著急!
慕容衍的軍隊看著聲勢浩大,其實隻是一群烏合之眾。慕容衍知道,自家軍隊被華軍擊敗,隻是時間問題。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轉悠半天後,慕容衍實在無法坐等成敗,將大營交給親信後,他帶著剩下的精兵,親自衝進了廣會城。
事實證明,慕容衍還是高估了自己的軍隊。他的軍隊若隻是一群烏合之眾,好歹還能抵擋一二。問題是,這兩個多月以來,慕容衍為了攻城不計後果、不顧道義的種種惡行,早已丟盡了人心。
慕容遂所率領的軍隊,在脫離慕容衍的武力壓迫後,竟然擒拿了慕容遂、投降了華軍。如果不是巴木忽率領的漠北軍隊及時趕到,幾乎是慕容衍才進廣安城,華軍後腳就占領了他的大營。
君逸羽曾經與巴木忽共同保衛魯勒浩克。從前的戰友,如今兵戎相見,君逸羽卻沒有心思感慨。
離廣會城越近,越能看清城外的情形。隨著華軍的到來,廣會城外被慕容衍挾持來的西武地方軍,已有潰逃的趨勢,但君逸羽大致還能看出長圍的形貌。
都已經破城了,慕容衍為什麽還要死死圍著廣會?
自古攻打堅城,為了減少攻城難度,往往圍三闕一。慕容衍不願給易清涵留下任何外逃的機會,才對廣會城四麵合圍,甚至在攻破廣會後,依然將廣會圍得密不透風。
看到長圍,君逸羽反而越發肯定,師姐一定還活著!但如果再晚,就不一定了……
第213章 【怎能不笑呢?】
君逸羽心急如焚,幾次派兵試探巴木忽,從陣型上看出了巴木忽兵馬不多,留下熊元鼎與巴木忽對峙,她則率主力攻入了慕容衍的大營,砍掉了慕容衍的大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