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大恩殿一直是文德皇後懷念亡夫的專屬領地,所以君逸羽一聽“大恩殿”三字,就以為是文德皇後的舊地。
華朝太*祖君瑾去世後,相繼在位的世宗、仁宗都是幼年登基,朝政長期掌握在文德皇後手中。換言之,君瑾去世後的三十餘年間,文德皇後才是華朝真正的掌權人。被“休棄”的皇夫,如果在文德皇後的舊地流連,難免引人聯想。再加上榮樂王的軍功……若君逸羽被人解讀為羨慕文德皇後的權利,那影響就太廣泛了。
慧空能出任寧國寺的知客長老,實是精通人情之人,他顯然知道君逸羽的顧慮,搖頭道:“此處隻是大恩殿的外圍別院,還望檀越不嫌簡慢。”
寧國寺的僧侶禪房過於儉樸,待客的禪院又人員雜亂,此處院落既清淨又雅致,實是周到的安排。既然不是文德皇後住過的房子,君逸羽自然客隨主便。
遠離塵世的寧國寺並沒有給君逸羽帶來超脫世俗的安寧。西武使團離開華朝後不久,一位因瀆職而即將外貶的官員,抱著政治賭博的心思,上表控告“榮樂王心懷怨望”。
這位試圖拿君逸羽當青雲梯的貶官顯然猜錯了聖意,他因“誣罔”之罪而失去官身,流放不毛之地,君天熙還將空缺多時的左相之職交給了君康逸。一時間,又是人心浮動。
多事之秋,動不如靜。身處暴風眼的君逸羽,對外間的風波置若罔聞,依然按預定方案適應著寧國寺的生活,直到她夢見了大恩殿。
從住進寧國寺開始,君逸羽就產生了一種熟悉感。
寧國寺是華太*祖君瑾為神徹大師所建,與華朝皇宮出自同一撥皇家工匠之手,有著類似的建築風格。君逸羽原以為自己的熟悉感是源於這種華朝初期的建築風格,本來未曾放在心上。直到夢見大恩殿,君逸羽才突然想到:人在熟悉的環境裏,應該安心才對,寧國寺的熟悉感,卻讓她格外浮躁。
本著不給他人留口舌的原則,君逸羽不願接近大恩殿,但揮之不去的浮躁卻將她的視線頻頻推向了大恩殿的屋簷。
在第十次對著大恩殿出神後,君逸羽知道自己已經無法忽視內心的躁動。趁著黃昏時分香客散盡,君逸羽悄無聲息地來到了大恩殿前。
封閉多年的大恩殿,沒有一顆雜草,琉璃瓦在夕陽的映照下閃爍著溫潤的光芒。君逸羽卻在這個美好的畫麵前,無端地感到了悲涼。
我這是怎麽了?
君逸羽一步步走近大恩殿,心中的迷惑卻一寸寸加深。
走上大恩殿的台階後,厚重的窗紙,隱約透出了長明燈的火光。模糊不清的火苗,似乎跳躍在君逸羽胸口,讓她鬼使神差地伸手,抓住了大恩殿的門鎖。
區區一道門鎖,攔不住君逸羽,讓她駐足不前的,是君逸羽殘存的理智。
大恩殿是文德皇後遺詔明令禁止的禁地,君逸羽沒有道理闖入。
她不僅沒有道理闖入大恩殿,甚至根本不該走到大恩殿門前。
所以,我為什麽會來這裏?
這個問題像一個觸發記憶的機關,讓君逸羽想起了很多遺忘的夢境。君逸羽忽然意識到,自己恢復記憶以來,依然經常做夢。隻不過,這些不痛不癢的夢,不比從前錐心刺骨的夢魘,所以她醒來就忘了。
哪怕此刻想起了這些遺忘的夢境,它們依然像大恩殿中朦朧的火種——君逸羽確定它的存在,卻無法撲捉它的身影。
我究竟夢到了什麽?
還有,既然隻是一些不痛不癢的夢,忘了就忘了,我為何要迴憶它們?
一絲冷汗爬上了君逸羽額角,她停在門鎖上的手也開始微微發顫。
“阿彌陀佛。”
一聲佛號驚醒了君逸羽,她如同魂魄歸位一般,身軀一震,瞬間滲出了滿身冷汗。
第209章 【咎由自取。】
“檀越想進去嗎?”
“沒有。”君逸羽倉促地鬆開門鎖,本能地掩飾今日的古怪。
出言否認之後,君逸羽才認出來人是明覺。
好在明覺是一位看破紅塵的佛子,他並不關心君逸羽為何出現在大恩殿,也免了君逸羽找藉口的功夫。
“明覺師傅是來添燈油的嗎?”君逸羽看到了明覺手中的油壺。
“是。”
如今負責照料大恩殿長明燈的僧人,竟然是明覺嗎?君逸羽有些訝異。畢竟,明覺是玄慈大師親傳佛法的徒孫,也是寧國寺現在最年輕的高僧。
想到長明燈的主人,君逸羽又有些釋然。既然是為一國先祖祈福,由高僧來照料,也是自然的事。就算明覺超凡脫俗,寧國寺卻處於俗世之中,總不能不給皇室麵子。
如果是其他僧侶,此刻多半會用文德皇後的遺命提醒君逸羽不該來大恩殿,明覺卻自顧上前,從袖中掏出了一把鑰匙。
“那我就不打擾了。”君逸羽見明覺當著自己的麵就要開鎖,連忙退到了台階之下。
聽出君逸羽的告辭之意,明覺開鎖的手微微一頓,轉身行了個合十禮說道:“慧空師叔正派人找檀越。有聖旨等著檀越。”
聖旨?想起君天熙,君逸羽緊繃的心弦才真正放鬆。
“那你怎麽不早說呢?你慢慢忙,我先走了。”君逸羽笑著責怪了一句,轉身毫不猶豫地走了。
明覺目送君逸羽的背影,眼底浮起了一絲迷惑,半響之後,他才重新打開大恩殿的大門。
華朝太*祖君瑾去世後,相繼在位的世宗、仁宗都是幼年登基,朝政長期掌握在文德皇後手中。換言之,君瑾去世後的三十餘年間,文德皇後才是華朝真正的掌權人。被“休棄”的皇夫,如果在文德皇後的舊地流連,難免引人聯想。再加上榮樂王的軍功……若君逸羽被人解讀為羨慕文德皇後的權利,那影響就太廣泛了。
慧空能出任寧國寺的知客長老,實是精通人情之人,他顯然知道君逸羽的顧慮,搖頭道:“此處隻是大恩殿的外圍別院,還望檀越不嫌簡慢。”
寧國寺的僧侶禪房過於儉樸,待客的禪院又人員雜亂,此處院落既清淨又雅致,實是周到的安排。既然不是文德皇後住過的房子,君逸羽自然客隨主便。
遠離塵世的寧國寺並沒有給君逸羽帶來超脫世俗的安寧。西武使團離開華朝後不久,一位因瀆職而即將外貶的官員,抱著政治賭博的心思,上表控告“榮樂王心懷怨望”。
這位試圖拿君逸羽當青雲梯的貶官顯然猜錯了聖意,他因“誣罔”之罪而失去官身,流放不毛之地,君天熙還將空缺多時的左相之職交給了君康逸。一時間,又是人心浮動。
多事之秋,動不如靜。身處暴風眼的君逸羽,對外間的風波置若罔聞,依然按預定方案適應著寧國寺的生活,直到她夢見了大恩殿。
從住進寧國寺開始,君逸羽就產生了一種熟悉感。
寧國寺是華太*祖君瑾為神徹大師所建,與華朝皇宮出自同一撥皇家工匠之手,有著類似的建築風格。君逸羽原以為自己的熟悉感是源於這種華朝初期的建築風格,本來未曾放在心上。直到夢見大恩殿,君逸羽才突然想到:人在熟悉的環境裏,應該安心才對,寧國寺的熟悉感,卻讓她格外浮躁。
本著不給他人留口舌的原則,君逸羽不願接近大恩殿,但揮之不去的浮躁卻將她的視線頻頻推向了大恩殿的屋簷。
在第十次對著大恩殿出神後,君逸羽知道自己已經無法忽視內心的躁動。趁著黃昏時分香客散盡,君逸羽悄無聲息地來到了大恩殿前。
封閉多年的大恩殿,沒有一顆雜草,琉璃瓦在夕陽的映照下閃爍著溫潤的光芒。君逸羽卻在這個美好的畫麵前,無端地感到了悲涼。
我這是怎麽了?
君逸羽一步步走近大恩殿,心中的迷惑卻一寸寸加深。
走上大恩殿的台階後,厚重的窗紙,隱約透出了長明燈的火光。模糊不清的火苗,似乎跳躍在君逸羽胸口,讓她鬼使神差地伸手,抓住了大恩殿的門鎖。
區區一道門鎖,攔不住君逸羽,讓她駐足不前的,是君逸羽殘存的理智。
大恩殿是文德皇後遺詔明令禁止的禁地,君逸羽沒有道理闖入。
她不僅沒有道理闖入大恩殿,甚至根本不該走到大恩殿門前。
所以,我為什麽會來這裏?
這個問題像一個觸發記憶的機關,讓君逸羽想起了很多遺忘的夢境。君逸羽忽然意識到,自己恢復記憶以來,依然經常做夢。隻不過,這些不痛不癢的夢,不比從前錐心刺骨的夢魘,所以她醒來就忘了。
哪怕此刻想起了這些遺忘的夢境,它們依然像大恩殿中朦朧的火種——君逸羽確定它的存在,卻無法撲捉它的身影。
我究竟夢到了什麽?
還有,既然隻是一些不痛不癢的夢,忘了就忘了,我為何要迴憶它們?
一絲冷汗爬上了君逸羽額角,她停在門鎖上的手也開始微微發顫。
“阿彌陀佛。”
一聲佛號驚醒了君逸羽,她如同魂魄歸位一般,身軀一震,瞬間滲出了滿身冷汗。
第209章 【咎由自取。】
“檀越想進去嗎?”
“沒有。”君逸羽倉促地鬆開門鎖,本能地掩飾今日的古怪。
出言否認之後,君逸羽才認出來人是明覺。
好在明覺是一位看破紅塵的佛子,他並不關心君逸羽為何出現在大恩殿,也免了君逸羽找藉口的功夫。
“明覺師傅是來添燈油的嗎?”君逸羽看到了明覺手中的油壺。
“是。”
如今負責照料大恩殿長明燈的僧人,竟然是明覺嗎?君逸羽有些訝異。畢竟,明覺是玄慈大師親傳佛法的徒孫,也是寧國寺現在最年輕的高僧。
想到長明燈的主人,君逸羽又有些釋然。既然是為一國先祖祈福,由高僧來照料,也是自然的事。就算明覺超凡脫俗,寧國寺卻處於俗世之中,總不能不給皇室麵子。
如果是其他僧侶,此刻多半會用文德皇後的遺命提醒君逸羽不該來大恩殿,明覺卻自顧上前,從袖中掏出了一把鑰匙。
“那我就不打擾了。”君逸羽見明覺當著自己的麵就要開鎖,連忙退到了台階之下。
聽出君逸羽的告辭之意,明覺開鎖的手微微一頓,轉身行了個合十禮說道:“慧空師叔正派人找檀越。有聖旨等著檀越。”
聖旨?想起君天熙,君逸羽緊繃的心弦才真正放鬆。
“那你怎麽不早說呢?你慢慢忙,我先走了。”君逸羽笑著責怪了一句,轉身毫不猶豫地走了。
明覺目送君逸羽的背影,眼底浮起了一絲迷惑,半響之後,他才重新打開大恩殿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