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趙羽便打算迴身喚人。宛櫻注意到皇夫的動作,正想上前聽令,就被君天熙用手勢製止了。同時,君天熙已對趙羽輕聲說道:“不必換。”
趙羽聽見君天熙的拒絕,又發現曲調轉變,場上的樂舞正在進入尾聲,也一直沒有重現君逸羽墜河的情景,這才放棄了叫停的打算。隨後,她緊了緊君天熙的手臂,用溫柔又不失堅定的語調,半是勸慰半是安慰地說道:“陛下,不要想以前的事了。相信我,以前那些事,都過去了。”
但凡是有皇帝的場合,人們就算不能直視龍顏,也總會關注皇帝的動向。君天熙深知這一點,為免外人側目,也是不願君逸羽擔心,她迴了她一記淺笑。
趙羽能看出君天熙的勉強,她知道有些情緒很難立馬平復,不想逼君天熙強顏歡笑,便不再多言,隻是仗著禮服寬大,在桌底找到了君天熙的縴手,十指緊扣。
禦桌下的動靜,與會的官員難以窺見,但皇帝和皇夫咬了半天耳朵,總是逃不過眾目的。離得遠的官員,隻當是上頭夫妻恩愛,離得近的大臣,不乏細心之人,注意到皇帝麵色微變,他們免不得思量一番。
在過去的一年裏,定國公潘寧丟掉了全部的職務,卻憑著祖傳的國公爵位,得以在宮宴上保留一席之地。他在《榮樂王破虜曲》出場時,就悄然留意著君天熙的神色,是最早的那波“細心”人。
吳庸這個蠢貨,還真為榮樂王編了一支歌功頌德的武舞。他真以為皇帝與榮樂王夫妻一體嗎?陛下的臉色,真有趣呢……潘寧愜意地抿了一口美酒。
第185章 【陛下肯賞光嗎?】
反映軍旅生活的武舞,向來能激發武將的共鳴。在場的武將,許多都是“榮樂王”的舊僚,他們在《榮樂王破虜曲》中看到自己昔日奮勇拚殺的戰場,激動之情,更是無以言表。有幾位將軍看到興起之處,還想用配刀擊節,在腰上摸了個空,才想起自己身在禦前。
《榮樂王破虜曲》結束後,將軍們熱血沸騰,半響都無法平復。周國公孟勁是個魯直的人,他本就敬佩君逸羽的功績,又想藉機迴報君逸羽的恩惠,在一腔興奮地推動下,他興致勃勃地離席請命道:“陛下,當年在征北軍中,若非榮……皇夫為臣求情,臣早就死在了軍令下,萬沒有將功折罪的機會。臣冒昧,想為皇夫劍舞一曲,望陛下俯允。”
剛演完君逸羽襲擊塔拉浩克,孟勁又來提“征北軍”,這不是推著君天熙迴憶君逸羽之死嗎?
趙羽皺眉就想阻止孟勁,嘴唇未動,君天熙已經應了一聲,“準。”
“陛下。”在孟勁謝恩之前,鄒昌突然冒了出來,“臣方才欣賞《破虜曲》,想到北征漠北的日子,多虧陛下與皇夫統禦有方,我軍才能屢建奇功。臣心潮難平,願與孟將軍對舞,敬賀陛下豐功茂德、聖壽萬年,皇夫忠勤王事、福海深長。”
孟勁聽到鄒昌的辭令,又接到他的眼色,才意識到自己漏掉了陛下。他連忙附會道:“對對,臣的劍舞,也是想為陛下賀壽。”
孟勁真是個妙人啊。還有鄒昌,你這到底是想幫孟勁,還是想幫“皇夫”呢?隻怕都會適得其反呢……潘寧險些笑出聲來,眼角到底是掠過了一絲笑紋。
“朕與皇夫,方才也在追思漠北歲月。兩位將軍都是征北之戰的功臣,劍舞助興,正逢其時。朕與皇夫,拭目以待。賜劍。”
君天熙知道,自己不合時宜的變臉,引發了不必要的猜疑,為了挽迴影響,她不能再露異色。開口之時,她特意在話裏話外,把自己和君逸羽綁在了一起,孟勁和鄒昌表演的過程中,她還與君逸羽親密地討論了一番。
趙羽見君天熙恢復了常態,以為她調好了心情。她對“征北軍”沒意見,對劍舞也沒意見,隻是不希望觸發君天熙難過的記憶,才想阻止孟勁。既然君天熙不介意,趙羽自然是更不介意。孟勁和鄒昌都是軍人,兩人的劍舞都脫胎於劍法,以趙羽的武功,不難看出妙處。聽君天熙發問,趙羽以為君天熙對劍舞有興趣,還認真地為她講解了半天。
在孟勁和鄒昌奉還木劍後,君天熙賜下了大手筆的賞賜,又為在場的征北功臣賜了酒。
一杯賜酒下肚,鄒昌髒腑生溫,此前的擔心也落迴了肚子裏。陛下分明與皇夫不分彼此,憶及漠北兇險,陛下麵色微變,哪裏值得多心?鄒昌啊鄒昌,你也是讀過聖賢書的人,切莫以小人之心度聖主之腹呀。
眾位征北功臣,在聽完《破虜曲》後,本就豪性大發,借著君天熙的賜酒,他們放開了酒性,讓整個宮宴都歡快了不少。喝倒了數位武臣後,宴席在喜氣融融的氛圍中迎來了謝幕。
踩著百官的恭送聲,趙羽與君天熙先返迴了後殿,沒想到才走過穿廊就看到了君若珊。
“珊兒?你怎麽在這裏?”趙羽不解。
今晚的夜宴,除了慶祝上元,也是君天熙的壽宴,按理說,皇子公主都應該前來賀壽。君煕佑和君若珊年歲尚小,賀壽之後,隻是在宮宴上稍坐片刻,君天熙就讓他們先去歇息了。君若珊因為尚未還俗,在晚宴之前,就已經私下給君天熙賀過壽了,以她貪玩的性子,趙羽還以為她早就出宮遊玩了,還能讓宮中見到她,著實讓趙羽意外。
“今日是母皇聖壽,我總覺得,該與母皇告別了再出宮,也好再為母皇賀一次壽。”說罷,君若珊雙臂上抬,果真行起了大禮。
趙羽聽見君天熙的拒絕,又發現曲調轉變,場上的樂舞正在進入尾聲,也一直沒有重現君逸羽墜河的情景,這才放棄了叫停的打算。隨後,她緊了緊君天熙的手臂,用溫柔又不失堅定的語調,半是勸慰半是安慰地說道:“陛下,不要想以前的事了。相信我,以前那些事,都過去了。”
但凡是有皇帝的場合,人們就算不能直視龍顏,也總會關注皇帝的動向。君天熙深知這一點,為免外人側目,也是不願君逸羽擔心,她迴了她一記淺笑。
趙羽能看出君天熙的勉強,她知道有些情緒很難立馬平復,不想逼君天熙強顏歡笑,便不再多言,隻是仗著禮服寬大,在桌底找到了君天熙的縴手,十指緊扣。
禦桌下的動靜,與會的官員難以窺見,但皇帝和皇夫咬了半天耳朵,總是逃不過眾目的。離得遠的官員,隻當是上頭夫妻恩愛,離得近的大臣,不乏細心之人,注意到皇帝麵色微變,他們免不得思量一番。
在過去的一年裏,定國公潘寧丟掉了全部的職務,卻憑著祖傳的國公爵位,得以在宮宴上保留一席之地。他在《榮樂王破虜曲》出場時,就悄然留意著君天熙的神色,是最早的那波“細心”人。
吳庸這個蠢貨,還真為榮樂王編了一支歌功頌德的武舞。他真以為皇帝與榮樂王夫妻一體嗎?陛下的臉色,真有趣呢……潘寧愜意地抿了一口美酒。
第185章 【陛下肯賞光嗎?】
反映軍旅生活的武舞,向來能激發武將的共鳴。在場的武將,許多都是“榮樂王”的舊僚,他們在《榮樂王破虜曲》中看到自己昔日奮勇拚殺的戰場,激動之情,更是無以言表。有幾位將軍看到興起之處,還想用配刀擊節,在腰上摸了個空,才想起自己身在禦前。
《榮樂王破虜曲》結束後,將軍們熱血沸騰,半響都無法平復。周國公孟勁是個魯直的人,他本就敬佩君逸羽的功績,又想藉機迴報君逸羽的恩惠,在一腔興奮地推動下,他興致勃勃地離席請命道:“陛下,當年在征北軍中,若非榮……皇夫為臣求情,臣早就死在了軍令下,萬沒有將功折罪的機會。臣冒昧,想為皇夫劍舞一曲,望陛下俯允。”
剛演完君逸羽襲擊塔拉浩克,孟勁又來提“征北軍”,這不是推著君天熙迴憶君逸羽之死嗎?
趙羽皺眉就想阻止孟勁,嘴唇未動,君天熙已經應了一聲,“準。”
“陛下。”在孟勁謝恩之前,鄒昌突然冒了出來,“臣方才欣賞《破虜曲》,想到北征漠北的日子,多虧陛下與皇夫統禦有方,我軍才能屢建奇功。臣心潮難平,願與孟將軍對舞,敬賀陛下豐功茂德、聖壽萬年,皇夫忠勤王事、福海深長。”
孟勁聽到鄒昌的辭令,又接到他的眼色,才意識到自己漏掉了陛下。他連忙附會道:“對對,臣的劍舞,也是想為陛下賀壽。”
孟勁真是個妙人啊。還有鄒昌,你這到底是想幫孟勁,還是想幫“皇夫”呢?隻怕都會適得其反呢……潘寧險些笑出聲來,眼角到底是掠過了一絲笑紋。
“朕與皇夫,方才也在追思漠北歲月。兩位將軍都是征北之戰的功臣,劍舞助興,正逢其時。朕與皇夫,拭目以待。賜劍。”
君天熙知道,自己不合時宜的變臉,引發了不必要的猜疑,為了挽迴影響,她不能再露異色。開口之時,她特意在話裏話外,把自己和君逸羽綁在了一起,孟勁和鄒昌表演的過程中,她還與君逸羽親密地討論了一番。
趙羽見君天熙恢復了常態,以為她調好了心情。她對“征北軍”沒意見,對劍舞也沒意見,隻是不希望觸發君天熙難過的記憶,才想阻止孟勁。既然君天熙不介意,趙羽自然是更不介意。孟勁和鄒昌都是軍人,兩人的劍舞都脫胎於劍法,以趙羽的武功,不難看出妙處。聽君天熙發問,趙羽以為君天熙對劍舞有興趣,還認真地為她講解了半天。
在孟勁和鄒昌奉還木劍後,君天熙賜下了大手筆的賞賜,又為在場的征北功臣賜了酒。
一杯賜酒下肚,鄒昌髒腑生溫,此前的擔心也落迴了肚子裏。陛下分明與皇夫不分彼此,憶及漠北兇險,陛下麵色微變,哪裏值得多心?鄒昌啊鄒昌,你也是讀過聖賢書的人,切莫以小人之心度聖主之腹呀。
眾位征北功臣,在聽完《破虜曲》後,本就豪性大發,借著君天熙的賜酒,他們放開了酒性,讓整個宮宴都歡快了不少。喝倒了數位武臣後,宴席在喜氣融融的氛圍中迎來了謝幕。
踩著百官的恭送聲,趙羽與君天熙先返迴了後殿,沒想到才走過穿廊就看到了君若珊。
“珊兒?你怎麽在這裏?”趙羽不解。
今晚的夜宴,除了慶祝上元,也是君天熙的壽宴,按理說,皇子公主都應該前來賀壽。君煕佑和君若珊年歲尚小,賀壽之後,隻是在宮宴上稍坐片刻,君天熙就讓他們先去歇息了。君若珊因為尚未還俗,在晚宴之前,就已經私下給君天熙賀過壽了,以她貪玩的性子,趙羽還以為她早就出宮遊玩了,還能讓宮中見到她,著實讓趙羽意外。
“今日是母皇聖壽,我總覺得,該與母皇告別了再出宮,也好再為母皇賀一次壽。”說罷,君若珊雙臂上抬,果真行起了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