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易清涵冷冰冰的態度,和興帝緊緊地鎖住了眉頭,“毓兒,你不要以為你是朕唯一的孩子,就恃寵生嬌。”微頓之後,他緩了緩口氣,又道:“人生在世,不管想要什麽東西,都得先穩住自己的地位。別君逸羽還活著,你自己卻陷入了兇險,到頭來,終究是一場空。”


    恃寵生嬌?父皇,你又是“地位”,又是“兇險”,隻差直接用身家性命威脅我了,我哪裏還有恃寵生嬌的資格。易清涵失望透頂,對尊崇的皇家生活,也感到了意興闌珊,如果可能,她想拋開一切,不管不顧地跑迴君逸羽麵前,然而,現實不容人任性,她隻能叩首道:“兒臣謹記父皇的教誨,萬不敢胡作非為。”


    易清涵離開後,和興帝微不可查地嘆了口氣。他知道,從今天起,自己永遠失去了心存孺慕的女兒,留下的,隻有女儲。


    不過,隻要毓兒能成為合格的儲君,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和興帝拎起一根禦筆,凝視著筆桿上的龍紋,最終,越握越緊。


    第133章 【一切都好。】


    不出和興帝的預料,易清涵提出要與君逸羽在兩國軍前議和,華朝拒絕了。


    華朝拒絕讓君逸羽出任議和使,不僅是君天熙擔心君逸羽的安危,就是趙羽,也壓根不願意。


    在華朝西征前的軍議上,除了商討對西武的用兵計劃,還討論了對北方的防備。趙羽第一次聽到漠北成為需要防備的敵對勢力,簡直如坐針氈,還得裝作若無其事。華武開戰以來,漠北果然伺機而動,然而,華朝對漠北早有防範,又早早收了東漠南的人心,漠北胡兵南下後,竟然陷入了與昔日同胞對戰的窘境,處處都束手束腳。娜音巴雅爾以光復大宏為己任,將所有的猛戈族人都視作自己的子民,以趙羽對她的了解,她相信,漠北與東漠南的對戰,會被娜音巴雅爾視作同室操戈,撤兵是早晚的事。


    因為漠北南下的緣故,趙羽一點都不想接觸這場戰事,也一點都不敢摻和這場戰事。若不然,她今天代表華朝去與西武議和,改天漠北也提出議和,萬一也讓她去呢?她寧願這輩子都再也見不到娜音巴雅爾,也不希望她發現自己是“君逸羽”。


    開戰以來的第一場大勝,本來就讓和興帝頗為振奮,離間易清涵與君逸羽的計謀得逞,又讓他偷著樂嗬。可惜的是,樂極生悲。議和使人選的分歧,耽誤了華武兩國的議和進程,在正式展開和談前,華軍占領了西武的鎮東城。


    鎮東城,是文德皇後扶持西武代宗登基後,在西武東疆咽喉上修築的城市,原名安西城。它雖然在西武境內,卻從建成之日起,就是華朝的駐兵之地。安西城俯瞰西武腹地,是華朝懸在西武頭頂的一把利刃。三年多前,華朝遭遇北胡和內賊的雙重攻擊,無力西顧,和興帝才趁機收迴安西城,並為其改名“鎮東”。


    從鎮東城的新名字上,就不難看出和興帝對它的重視。和興帝可以接受戰略性的議和,但絕不接受華朝再次掐住自己的脖子。和談計劃不了了之,西武轟轟烈烈地打響了重奪鎮東城之戰。


    屋漏偏逢連夜雨。為了與西武的合作,娜音巴雅爾本想將西漠南寄存在西武手上,結果,通過與東漠南的戰爭,娜音巴雅爾認識到了華朝籠絡草原的能力,從而感到了深深的危機。她親身經歷過西武對漠南的屠殺,深知:值此動盪之際,不得人心的西武,極易丟失西漠南。擔心西漠南投靠華朝,娜音巴雅爾幹脆轉戰西漠南,收編起了握在西武手上的故土。


    華朝也不肯讓漠北專美。漠南安護府召集東漠南的猛戈族貴族,組成了遊說團,在北疆華軍的配合下,威逼利誘,也積極招攬起了西漠南。


    和興帝得知漠北與華朝在爭著吞併西漠南,氣得痛罵娜音巴雅爾背信棄義,還砸了半個禦書房。


    西武在焦頭爛額中迎來了中秋節,華朝則是喜氣洋洋。


    三年前那場大勝的北征,因為榮樂王的死訊和西武的橫插一腳,總顯得美中不足。對於西武白白占了半個漠南之事,華朝上下,一直頗有怨言。如今將囂張了數年的西武狠狠教訓了一頓,令人大覺解恨。而且,由於朝廷的強勢轉變發生在榮樂王迴歸和陛下“病癒”之後,在民間輿論中,君天熙與君逸羽身上的光環,越發強盛了。


    恰遇中秋佳節,君逸羽五年前“創作”的《水調歌頭》,本就是中秋的經典曲目,在這種舉國感念榮樂王的時候,自然是更加流行了。


    趙羽不知道華朝民間慶祝中秋節的情景。她在華朝皇室的中秋夜宴上聽到“明月幾時有”,頂著君逸羽之名的她,隻覺得尷尬。偏偏皇族中有不少人想和皇夫套近乎,又苦於沒有話題,在對趙羽敬酒時,許多人不約而同的以中秋詞為切入點,盛讚皇夫的才華。趙羽替君逸羽臉熱,還得保持禮貌的微笑,實在是苦不堪言。


    榮樂王戰功顯耀,掩蓋了君逸羽身上的其他事跡。趙羽來華朝一年多以來,之前大部分時間都窩在深山老林,偶爾在城鎮中聽到君逸羽的事跡,也大多是懷念榮樂王傳奇的征戰生涯。她本來隻知道君逸羽給人講過西遊記的故事,直到上迴在杭城參與上元節,趙羽才知道,君逸羽抄襲了辛棄疾的《青玉案&mdot;元夕》。可她不知道君逸羽還抄了蘇軾的《水調歌頭&mdot;明月幾時有》!早知道要麵對這麽窘迫的場景,她還不如也稱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榮樂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澹臺扶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澹臺扶風並收藏榮樂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