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此番重逢後,君逸羽還是第一次主動與君天熙談起舊情,君天熙聽她說及情*事,還如當初那般直白,措手不及之下,竟被堵紅了鼻尖。
這些日子,君天熙一直旁若無人的跟著自己,趙羽還以為她身為女帝,沒有普通華朝姑娘那種羞澀,才沒有拐彎抹角。此時見君天熙尷尬,她也有些不好意思,假咳了兩聲說道:“我先去辭行,其他的事迴頭再說吧。”
“慢著。”君天熙攔趙羽不及,見她如一道青煙飄遠,她看著手中的靈犀釵,簡直不知該喜該憂。就算長孫蓉說君逸羽心裏隻有她,她與長孫蓉有過肌膚之親,也是不爭的事實。她又一心一意以爹娘的貞一為典範,若是沒有離魂症,以她的性情,隻怕早就與長孫蓉廝守了……君天熙不屑於趁虛而入,也深知趁虛而入不是長久之計。比起相守的誘惑,她更不能承受的,是永遠失去君逸羽的痛苦。
“陛下,翼王夫婦到了。”
慕晴的聲音讓君天熙迴神,她走出竹居的大門,看到蕭茹正含淚撫摸君逸羽的麵龐,連一向儒雅穩重的君康逸,都已淚如雨下。
趙羽從君天熙處溜走後,才跳下台階,就聽到了兩聲激動的“羽兒”,她沒想到會以如此魯莽的姿態遇到君逸羽的父母,如山河大海一般的父母之情,更讓孤兒出身的她有些手足無措。瞥見君天熙的身影,趙羽才找迴自己的鎮定,跪地叩首道:“孩兒拜見爹娘。”
饒是君康舒和蕭茹早就聽說了離魂症,見孩兒如此陌生,依然心痛非常。蕭茹一邊拿“還活著就好”安慰自己,一邊急著攙起趙羽,熱淚卻如山洪暴發一般,越流越多。
趙羽見越弄越糟,心裏著急,下意識的把更熟悉的君天熙當救命稻草,向她投了一眼求救的目光。
君天熙走下台階,彎腰對君康逸和蕭茹誠摯一禮,“阿羽之事,是熙兒對不住兄嫂。”
君康逸大驚失色,急忙拉著妻兒避開君天熙的大禮,這才偷空擦淚,跪地道:“陛下萬不可如此,此前是臣糊塗,遷怒陛下,著實不該。”蕭茹也帶著趙羽,一起跟著君康逸跪了下來。
君天熙扶人的功夫,慕晴打發了周圍人,把剛剛跟著熱鬧趕來的君若珊也悄悄勸走了。君康逸見四野無人,壓低聲音誠懇的說道:“母妃說得對,我們享受了天家的榮貴,就該分擔天家的重擔,羽兒改扮男裝避開了和親,為大華戰死沙場也是應該的。陛下不怪臣欺君,臣當初反而怪陛下害了羽兒,實在太不明事理了。父王在天有靈看見,還不知如何失望。如今羽兒平安,臣想起從前的事,真是無地自容。”
“我派人看押翼王府,皇兄誤會也是應該的。”君天熙無意與君康逸爭著攬錯,轉而問道,“如今你們與阿羽團聚,不知有何打算?”
“熙兒對羽兒……沒安排嗎?”君康逸秉承母親的遺訓,在老王妃死後,就曾入宮對君天熙請罪。這兩年週遊在外地,更多的是攜愛妻散心,好消解喪女之痛。如今君逸羽平安,君天熙又毫無芥蒂,他很快找迴了與君天熙的兄妹之誼,驚訝之下,連稱唿都變迴了從前。
趙羽雖然被蕭茹扯去了一邊,但一直注意著這邊的對話,插嘴道:“爹,娘,皇爺爺病重,孩兒可以去玉安探疾嗎?”
從前君逸羽都是親昵的喊“爹爹”,趙羽生硬的“爹”聽得君康逸心一抽,卻無暇顧及,驚問道:“叔父病了?!是真的嗎?”
此事隱瞞不住,君天熙無奈點頭。
君康逸自責的問道:“是臣這兩年不懂事,讓陛下見怪了嗎?”
君天熙請君康逸借一步說話,避開了趙羽,才道:“皇兄不要誤會。阿羽忘了前事,若是迴京,就是皇夫,在長孫蓉處,隻怕要為難了。”
君康逸一嘆。他不知道自己那個孩兒是何等本事,竟然能招惹陛下的真心。他與蕭茹在路上就曾商量過此事,比起孩兒亡故之痛,些許情孽不值一提,兒孫自有兒孫福,君逸羽的情緣,他們管不了,也不打算再插手,隻要她平安就可。
“改封榮樂和國夫人之事,是長孫氏自己同意的,你們與羽兒的事,我和她娘不會幹涉。隻是羽兒的性子,我們都是知道的,她本就沒能為她奶奶送終,若是叔父有個好歹,羽兒本有機會探病,卻又生生錯過,將來不知如何悔恨。我和她娘也必是要去看望叔父的,陛下的意思,是想留羽兒獨在靈穀嗎?”
經君康逸提醒,君天熙才想起君逸羽和她父皇也有濃重的親情。老翼王薨逝時,君逸羽抱著自己痛哭失聲的模樣,浮現在眼前,君天熙一時間愣在了原地。半響,她才說道:“可是長孫蓉過些天就要到靈穀了。”
君康逸身為父親,見君天熙身為至尊,能如此為他家孩兒著想,感激非常。想想當年的曲折,就更覺唏噓不已。說來說去,都是他讓愛女充作男兒,才結下的孽緣。
他道:“長孫氏來得如此快,必是水路,派人留意沿途碼頭,邀她一同返程就好。羽兒如今忘卻前情,對我和她娘都如此生疏,陛下若是有心成全她們,將來計較不遲。如今,還是探看叔父的病情,更為緊要。陛下以為呢?”
成全嗎?君天熙偏頭,看到君逸羽在蕭茹的阻攔下,還在往這邊探頭探腦,她最終輕輕應了聲“好。”
她希望,永遠沒有那一天。
這些日子,君天熙一直旁若無人的跟著自己,趙羽還以為她身為女帝,沒有普通華朝姑娘那種羞澀,才沒有拐彎抹角。此時見君天熙尷尬,她也有些不好意思,假咳了兩聲說道:“我先去辭行,其他的事迴頭再說吧。”
“慢著。”君天熙攔趙羽不及,見她如一道青煙飄遠,她看著手中的靈犀釵,簡直不知該喜該憂。就算長孫蓉說君逸羽心裏隻有她,她與長孫蓉有過肌膚之親,也是不爭的事實。她又一心一意以爹娘的貞一為典範,若是沒有離魂症,以她的性情,隻怕早就與長孫蓉廝守了……君天熙不屑於趁虛而入,也深知趁虛而入不是長久之計。比起相守的誘惑,她更不能承受的,是永遠失去君逸羽的痛苦。
“陛下,翼王夫婦到了。”
慕晴的聲音讓君天熙迴神,她走出竹居的大門,看到蕭茹正含淚撫摸君逸羽的麵龐,連一向儒雅穩重的君康逸,都已淚如雨下。
趙羽從君天熙處溜走後,才跳下台階,就聽到了兩聲激動的“羽兒”,她沒想到會以如此魯莽的姿態遇到君逸羽的父母,如山河大海一般的父母之情,更讓孤兒出身的她有些手足無措。瞥見君天熙的身影,趙羽才找迴自己的鎮定,跪地叩首道:“孩兒拜見爹娘。”
饒是君康舒和蕭茹早就聽說了離魂症,見孩兒如此陌生,依然心痛非常。蕭茹一邊拿“還活著就好”安慰自己,一邊急著攙起趙羽,熱淚卻如山洪暴發一般,越流越多。
趙羽見越弄越糟,心裏著急,下意識的把更熟悉的君天熙當救命稻草,向她投了一眼求救的目光。
君天熙走下台階,彎腰對君康逸和蕭茹誠摯一禮,“阿羽之事,是熙兒對不住兄嫂。”
君康逸大驚失色,急忙拉著妻兒避開君天熙的大禮,這才偷空擦淚,跪地道:“陛下萬不可如此,此前是臣糊塗,遷怒陛下,著實不該。”蕭茹也帶著趙羽,一起跟著君康逸跪了下來。
君天熙扶人的功夫,慕晴打發了周圍人,把剛剛跟著熱鬧趕來的君若珊也悄悄勸走了。君康逸見四野無人,壓低聲音誠懇的說道:“母妃說得對,我們享受了天家的榮貴,就該分擔天家的重擔,羽兒改扮男裝避開了和親,為大華戰死沙場也是應該的。陛下不怪臣欺君,臣當初反而怪陛下害了羽兒,實在太不明事理了。父王在天有靈看見,還不知如何失望。如今羽兒平安,臣想起從前的事,真是無地自容。”
“我派人看押翼王府,皇兄誤會也是應該的。”君天熙無意與君康逸爭著攬錯,轉而問道,“如今你們與阿羽團聚,不知有何打算?”
“熙兒對羽兒……沒安排嗎?”君康逸秉承母親的遺訓,在老王妃死後,就曾入宮對君天熙請罪。這兩年週遊在外地,更多的是攜愛妻散心,好消解喪女之痛。如今君逸羽平安,君天熙又毫無芥蒂,他很快找迴了與君天熙的兄妹之誼,驚訝之下,連稱唿都變迴了從前。
趙羽雖然被蕭茹扯去了一邊,但一直注意著這邊的對話,插嘴道:“爹,娘,皇爺爺病重,孩兒可以去玉安探疾嗎?”
從前君逸羽都是親昵的喊“爹爹”,趙羽生硬的“爹”聽得君康逸心一抽,卻無暇顧及,驚問道:“叔父病了?!是真的嗎?”
此事隱瞞不住,君天熙無奈點頭。
君康逸自責的問道:“是臣這兩年不懂事,讓陛下見怪了嗎?”
君天熙請君康逸借一步說話,避開了趙羽,才道:“皇兄不要誤會。阿羽忘了前事,若是迴京,就是皇夫,在長孫蓉處,隻怕要為難了。”
君康逸一嘆。他不知道自己那個孩兒是何等本事,竟然能招惹陛下的真心。他與蕭茹在路上就曾商量過此事,比起孩兒亡故之痛,些許情孽不值一提,兒孫自有兒孫福,君逸羽的情緣,他們管不了,也不打算再插手,隻要她平安就可。
“改封榮樂和國夫人之事,是長孫氏自己同意的,你們與羽兒的事,我和她娘不會幹涉。隻是羽兒的性子,我們都是知道的,她本就沒能為她奶奶送終,若是叔父有個好歹,羽兒本有機會探病,卻又生生錯過,將來不知如何悔恨。我和她娘也必是要去看望叔父的,陛下的意思,是想留羽兒獨在靈穀嗎?”
經君康逸提醒,君天熙才想起君逸羽和她父皇也有濃重的親情。老翼王薨逝時,君逸羽抱著自己痛哭失聲的模樣,浮現在眼前,君天熙一時間愣在了原地。半響,她才說道:“可是長孫蓉過些天就要到靈穀了。”
君康逸身為父親,見君天熙身為至尊,能如此為他家孩兒著想,感激非常。想想當年的曲折,就更覺唏噓不已。說來說去,都是他讓愛女充作男兒,才結下的孽緣。
他道:“長孫氏來得如此快,必是水路,派人留意沿途碼頭,邀她一同返程就好。羽兒如今忘卻前情,對我和她娘都如此生疏,陛下若是有心成全她們,將來計較不遲。如今,還是探看叔父的病情,更為緊要。陛下以為呢?”
成全嗎?君天熙偏頭,看到君逸羽在蕭茹的阻攔下,還在往這邊探頭探腦,她最終輕輕應了聲“好。”
她希望,永遠沒有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