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完!
仿佛是聽到了烏婭心中的疑惑,娜音巴雅爾很快用行動做了迴答。她一邊走向書案,一邊吩咐道:“烏婭,派人去鳴鍾,本宮要祖帳議政。”
祖帳議政?!
烏婭驚詫非常。祖帳議政,必然是有大事,這還是公主出任監國以來第一次提出祖帳議政呢……和安都大人的事有關嗎?烏婭張了張口,想娜音巴雅爾不像喪失了理智的樣子,又見她正在書案後提筆凝眉,終究不曾再出聲打擾,領命退了出去。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娜音巴雅爾下令祖帳議政,的確是有“大事”。
北胡重臣們迷惑的趕到祖帳,聽清娜音巴雅爾的打算時,生出了更多的不解。
“殿下,您說您有意發兵西武?”雖然西武小人趁火打劫,比華朝還可惡,但這也太突然了吧!
“對。”娜音巴雅爾隻當沒看到周圍質疑的眼神,“怕你們一時憤慨意氣用事,有一件事,本宮一直沒說與你們。據可靠消息,我們這迴的時疫和西武前年那場大疫很像。本不是疫氣滋生的時節,難民們從西武手下逃出來,遠離了戰地,本不該在漠北突然患上疫病。”
“殿下是說,西武對我們的漠南難民投了疫毒?”有反應得快的聞弦歌而知雅意。
“什麽?!”又有暴脾氣的,當時就瞪了眼珠子,“我說怎麽好端端的突然冒出了時疫,一定是西武那些小人投毒!既然是這樣,那西武就是該打!殿下,格根請作先鋒,一定為我大宏好好出口惡氣!”
老成持重的紛紛皺了眉頭,娜音巴雅爾沒空看人打嘴仗,不等他們開口,就已搖頭說道:“格根說得是,氣要出,仇也要報,但當務之急是保住漠北,保住大宏復興的根本。”
格根不敢直接反駁娜音巴雅爾,嘀咕道:“漠北都被他們投毒害成這樣了,還有什麽根本……”
娜音巴雅爾心頭一刺,卻隻置若罔聞,自顧說道:“這些天本宮仔細考慮過了,時疫鬧成這樣,我們的大夫兩個月還沒拿出有效的方子,我們想自行除疫隻怕很難。出兵攻打西武,能要到他們的治疫藥方最好,或者多搶些他們的大夫和藥材迴來,也能多上幾分希望,最不濟,便隻當找他們報仇了,也總比什麽都不做就眼看著漠北被時疫拖垮強。你們以為呢?”
“殿下說得是。”格根連連點頭。先吃華朝的憋屈,再吃西武的憋屈,前些天又吃林下二族的憋屈,格根這些日子早就鬱悶壞了,能出去跑跑馬便覺得很高興,更別提他覺得娜音巴雅爾的話很有道理。
繼術恩之後,答裏算是“老成派”的代表人物,他聽娜音巴雅爾說得在理,隻是沉吟道:“既然殿下無意與西武玉石俱焚,華朝方麵便不可不留意了。”
“本宮這擬寫了一封給華朝皇帝的書信。”
傳閱完後,眾人麵麵相覷。雖然比起西武的小人行徑,崇尚英雄的草原兒女更敬佩在戰場上光明正大挫敗大宏的華朝,可正經算下來,他們大宏和華朝的仇隻會比和西武多。要知道,如今被華朝女帝追封成皇夫攝政王的君逸羽,三個多月前可是血洗了他們的王都,害得大宏皇族如今連個活著的男嗣都沒有了!公主如今竟然打算……這如何可以?!
“殿下,我們和大華血海深仇,不共戴天,怎麽可以向他們稱臣!”有人是這樣想的,也這樣不滿的喊了出來,還很快引來了眾多的附和。
娜音巴雅爾早就料想到了這眼前的場景,抬手壓住喧囂,道:“中原人有兩句古話,本宮聽著覺得有些道理。一句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還有一句‘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殿下,華朝若不接受我們稱臣,我們又當如何?”看出來娜音巴雅爾早有準備,答裏身在祖帳,想起阿日塔布汗當年也曾忍辱負重,對稱臣華朝倒沒有太多抗拒,反而是在擔心效果。
“答裏,本宮知道,你怕華朝會背後突襲我們。” 娜音巴雅爾微微搖頭,“自去年十月王兄南下、唐晙叛華以來,華朝先退敵、又北征,大戰連綿九月,雖然戰果豐碩,但國內一直來不及整頓。中原人作戰不比我們,君天熙若是一直不曾退兵倒也罷了,即然已經退了迴去,再想籌備一場遠征,絕不是朝夕之功。”
答裏老臉一紅,暗怪自己被華朝嚇破了膽,竟然連如此粗淺的道理都沒想清楚。
一直不曾反對過娜音巴雅爾的蒙木速此刻倒是忍不住奇怪了,疑惑問道:“殿下,既然這樣,那我們為什麽還要對華朝稱臣?”
“這封信,比起華朝皇帝,我們更應該早些讓西武皇帝看到。”娜音巴雅爾摩挲著信紙,眼角眉梢盡是冷意。這些日子,她苦苦支撐,與其說是相信草原上的醫者一定能研製出藥方,倒不如說是相信西武會適時收手。她本以為西武敢在華朝揚眉吐氣之時放棄多年的友邦之盟,悍然出兵搶奪華朝的勝利果實,朝中必然有聰明人。唇亡齒寒,想來西武最多想用疫情再削減些大宏的實力,總不至於真想把大宏逼入死地。如今看來,西武遲遲沒有動靜,竟是自己樂觀,高估了西武皇帝的智慧。既然如此,那她便教西武學聰明!
“殿下英明!”顯然與蒙木速有著同樣不解的人不在少數,此刻,很多人恍然大悟。難怪公主說能要到西武的治疫藥方最好,這樣的“要法”,沒準真能要到!
仿佛是聽到了烏婭心中的疑惑,娜音巴雅爾很快用行動做了迴答。她一邊走向書案,一邊吩咐道:“烏婭,派人去鳴鍾,本宮要祖帳議政。”
祖帳議政?!
烏婭驚詫非常。祖帳議政,必然是有大事,這還是公主出任監國以來第一次提出祖帳議政呢……和安都大人的事有關嗎?烏婭張了張口,想娜音巴雅爾不像喪失了理智的樣子,又見她正在書案後提筆凝眉,終究不曾再出聲打擾,領命退了出去。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娜音巴雅爾下令祖帳議政,的確是有“大事”。
北胡重臣們迷惑的趕到祖帳,聽清娜音巴雅爾的打算時,生出了更多的不解。
“殿下,您說您有意發兵西武?”雖然西武小人趁火打劫,比華朝還可惡,但這也太突然了吧!
“對。”娜音巴雅爾隻當沒看到周圍質疑的眼神,“怕你們一時憤慨意氣用事,有一件事,本宮一直沒說與你們。據可靠消息,我們這迴的時疫和西武前年那場大疫很像。本不是疫氣滋生的時節,難民們從西武手下逃出來,遠離了戰地,本不該在漠北突然患上疫病。”
“殿下是說,西武對我們的漠南難民投了疫毒?”有反應得快的聞弦歌而知雅意。
“什麽?!”又有暴脾氣的,當時就瞪了眼珠子,“我說怎麽好端端的突然冒出了時疫,一定是西武那些小人投毒!既然是這樣,那西武就是該打!殿下,格根請作先鋒,一定為我大宏好好出口惡氣!”
老成持重的紛紛皺了眉頭,娜音巴雅爾沒空看人打嘴仗,不等他們開口,就已搖頭說道:“格根說得是,氣要出,仇也要報,但當務之急是保住漠北,保住大宏復興的根本。”
格根不敢直接反駁娜音巴雅爾,嘀咕道:“漠北都被他們投毒害成這樣了,還有什麽根本……”
娜音巴雅爾心頭一刺,卻隻置若罔聞,自顧說道:“這些天本宮仔細考慮過了,時疫鬧成這樣,我們的大夫兩個月還沒拿出有效的方子,我們想自行除疫隻怕很難。出兵攻打西武,能要到他們的治疫藥方最好,或者多搶些他們的大夫和藥材迴來,也能多上幾分希望,最不濟,便隻當找他們報仇了,也總比什麽都不做就眼看著漠北被時疫拖垮強。你們以為呢?”
“殿下說得是。”格根連連點頭。先吃華朝的憋屈,再吃西武的憋屈,前些天又吃林下二族的憋屈,格根這些日子早就鬱悶壞了,能出去跑跑馬便覺得很高興,更別提他覺得娜音巴雅爾的話很有道理。
繼術恩之後,答裏算是“老成派”的代表人物,他聽娜音巴雅爾說得在理,隻是沉吟道:“既然殿下無意與西武玉石俱焚,華朝方麵便不可不留意了。”
“本宮這擬寫了一封給華朝皇帝的書信。”
傳閱完後,眾人麵麵相覷。雖然比起西武的小人行徑,崇尚英雄的草原兒女更敬佩在戰場上光明正大挫敗大宏的華朝,可正經算下來,他們大宏和華朝的仇隻會比和西武多。要知道,如今被華朝女帝追封成皇夫攝政王的君逸羽,三個多月前可是血洗了他們的王都,害得大宏皇族如今連個活著的男嗣都沒有了!公主如今竟然打算……這如何可以?!
“殿下,我們和大華血海深仇,不共戴天,怎麽可以向他們稱臣!”有人是這樣想的,也這樣不滿的喊了出來,還很快引來了眾多的附和。
娜音巴雅爾早就料想到了這眼前的場景,抬手壓住喧囂,道:“中原人有兩句古話,本宮聽著覺得有些道理。一句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還有一句‘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殿下,華朝若不接受我們稱臣,我們又當如何?”看出來娜音巴雅爾早有準備,答裏身在祖帳,想起阿日塔布汗當年也曾忍辱負重,對稱臣華朝倒沒有太多抗拒,反而是在擔心效果。
“答裏,本宮知道,你怕華朝會背後突襲我們。” 娜音巴雅爾微微搖頭,“自去年十月王兄南下、唐晙叛華以來,華朝先退敵、又北征,大戰連綿九月,雖然戰果豐碩,但國內一直來不及整頓。中原人作戰不比我們,君天熙若是一直不曾退兵倒也罷了,即然已經退了迴去,再想籌備一場遠征,絕不是朝夕之功。”
答裏老臉一紅,暗怪自己被華朝嚇破了膽,竟然連如此粗淺的道理都沒想清楚。
一直不曾反對過娜音巴雅爾的蒙木速此刻倒是忍不住奇怪了,疑惑問道:“殿下,既然這樣,那我們為什麽還要對華朝稱臣?”
“這封信,比起華朝皇帝,我們更應該早些讓西武皇帝看到。”娜音巴雅爾摩挲著信紙,眼角眉梢盡是冷意。這些日子,她苦苦支撐,與其說是相信草原上的醫者一定能研製出藥方,倒不如說是相信西武會適時收手。她本以為西武敢在華朝揚眉吐氣之時放棄多年的友邦之盟,悍然出兵搶奪華朝的勝利果實,朝中必然有聰明人。唇亡齒寒,想來西武最多想用疫情再削減些大宏的實力,總不至於真想把大宏逼入死地。如今看來,西武遲遲沒有動靜,竟是自己樂觀,高估了西武皇帝的智慧。既然如此,那她便教西武學聰明!
“殿下英明!”顯然與蒙木速有著同樣不解的人不在少數,此刻,很多人恍然大悟。難怪公主說能要到西武的治疫藥方最好,這樣的“要法”,沒準真能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