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眼看君天熙沒有開口的意思,加上君逸羽態度誠懇,一時間,聲音還真的多了起來,而且多少都是在給孟勁的提議幫腔。北征打到了唿屠達王部,他們是真打出自信了。漫說胡賊可恨,他們做將軍的,守土保民的本分,本就該好好給他們些教訓。再者,哪有不想掙戰功的武將?□□之後,我朝再未有過開疆之功,若真隨陛下北進功成,異日青史留名,會有他們濃墨重彩的一筆,子孫後代,想來也會像開國忠良的後裔一樣,餘蔭無窮呢……
“王爺隻怕多慮了,您恐怕不知道,自從蘇勒和克之後,唿屠達王部得胡賊王族信重,一向扈從胡皇,哈日喬魯之前在北疆折損的精騎,隻怕有半數出自唿屠達王部,它們元氣大傷,今日對抗我們時部落內少了好手,也就不足為奇了。”
“甚是!而且副帥,不是說哈日喬魯得位不正,棄軍而逃又丟了人心,胡人召開薩切逯大會,有意換王嗎?胡賊內亂去了,前不久又才在北疆折損了那麽多人馬,一時應戰不及,也是可能的吧。”
……
“胡朝國製無序,新舊更迭之際,常起內訌,這一迴不比高宗朝,他們再沒有一個蘇勒和克,也在沒有媼敦格日樂了。”
耳邊的七嘴八舌,歸根到底,都是在勸自己放心大膽的往前打,君逸羽默默聽著,視線飄忽到了遠方,這夜幕將臨的蒼茫草原,似乎隱藏起了更多未知。他鄉為戰,深入敵方,又有君天熙在軍中,尤不得君逸羽不謹慎。她心底依舊有些猶疑,但聽出了軍心所向,也了解君天熙的心誌,倒是慢慢讓自己隨之定下了心來。
說的也是呢,戰場無常,世上哪有萬全的戰勝把握。這迴不去的話,下迴便是她自己去,還不一定會有這次的機遇。而且如今往前才是必然的選擇,還有什麽好想的?要想也是想怎麽把勝率弄到最大。好在跟來這的主力都是精銳騎兵,進退便宜,隻要多些小心,就算戰事不順,保她安平該是夠的。也罷也罷,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先去冬布恩山口看看再說。況且聽阿大說來,他那邊的布置雖然倉促了些,倒也堪當一用了,大不了我……
“鄒將軍說得是,副帥,這次真是千載難逢的良機,我軍屢得大勝,兵鋒強盛,兼有陛下和您用兵如神,便是胡人真有些什麽小花招,我們這十五萬精銳鐵騎來去自如,也是無懼他們的吧。若是畏首畏尾,以至錯失良機,豈不可惜?”算得上君逸羽嫡係的神武軍,也忍不住有人出了聲,做代表的是馬磊,神武軍的左副統領。
“王爺?副帥?統領?”
“阿羽?”
君逸羽接管神武軍之初時,馬磊對這借著皇家恩寵空降而來的小王爺統領是有些微詞的,但跟了君逸羽如許時日,尤其古原夜襲那麽大一場漂亮仗後,他對君逸羽是真服氣了,甚至還佩服了起來,是以他的“用兵如神”雖然誇張了些,但他對自家統領的本事有與榮焉,說得倒是真心實意,隻是久久沒有君逸羽的迴音,他關心起來,嘴上稱唿都換了兩個,卻沒見起效,還是君天熙的聲音管用些。
君逸羽的思緒被君天熙的徵詢聲打斷了,好在她已經說服了自己。迴過神來的君逸羽,已經拿定了主意,她沒有再辜負君天熙心底的期望,對君天熙溫和的笑了笑,點頭道:“諸位將軍所言有理,我軍兵精將猛,又有陛下親躬庇佑,實是千古之機,大有可為,堪成不世武功。不過,大軍奔波多日,臣建議休整一二了再向冬布恩山口進軍,也好留斥候多多打探的時間,穩妥一些。陛下聖裁吧。”
“也好,傳令下去,三軍休整兩日,三日後,進軍冬布恩山口。”君天熙音色平定的拍了板,隻是不知是君逸羽的認可、君逸羽的注視,還是君逸羽的淺笑,順利點亮了她眸心的光芒。
他超脫過往的謹慎小心,她其實懂得的。隻是她想,他也許不知道,有他一起,她有對抗天下的勇氣。一次北征又有何妨?放手施為便是。隻要他會在她身邊,大不了卷土再來。說句不吉利的,就算埋骨異國草原,有他同穴,她亦甘願。最起碼,同生共死,強過前些日子他在北疆征戰,而她隻能在皇城憂心,哪怕那時,她已有生死相隨的決意。
☆、第231章
三天後,大軍開拔前的一封軍報,證明了君逸羽對唿屠達王部的顧慮,不算多心。
軍報送進中軍帥帳時,正趕上君逸羽升帳,在對各路將軍做開拔前的最後交代。正中的帥椅依舊空著,那是君天熙的位子,雖然她很少來坐。好在這麽些時日,北征軍上下都知道,平素真正做主掌兵的,是副帥榮樂王。將領們倒也慶幸,他們英明的皇帝陛下,雖然是女子,卻強甚她的祖父高宗,同是禦駕親征,她能放下天子排場,與士卒同甘共苦,而且從不來瞎指揮,她選定的代言人,也是個知兵的,更難得的是,樂聽人言。是以,在場的將軍們雖然有好些個,給君逸羽當爹都夠了,但不看僧麵看佛麵,他們圍在副帥案下議兵,倒也本分,尤其他們中的大多數,參與過定北軍,早在北疆就拋開了資歷和能力方麵的質疑,對君逸羽存了信服。
拆閱著軍報,君逸羽瞳孔微縮,知道帳內人都關注著自己,她不動聲色的調整了表情,讀畢隻是輕笑著嘆道:“這第三任唿屠達王不是蘇勒和克的苗裔,卻能被媼敦格日樂挑出來扛王旗、守家門,倒也不是沒道理的,果然有些本事。”
“王爺隻怕多慮了,您恐怕不知道,自從蘇勒和克之後,唿屠達王部得胡賊王族信重,一向扈從胡皇,哈日喬魯之前在北疆折損的精騎,隻怕有半數出自唿屠達王部,它們元氣大傷,今日對抗我們時部落內少了好手,也就不足為奇了。”
“甚是!而且副帥,不是說哈日喬魯得位不正,棄軍而逃又丟了人心,胡人召開薩切逯大會,有意換王嗎?胡賊內亂去了,前不久又才在北疆折損了那麽多人馬,一時應戰不及,也是可能的吧。”
……
“胡朝國製無序,新舊更迭之際,常起內訌,這一迴不比高宗朝,他們再沒有一個蘇勒和克,也在沒有媼敦格日樂了。”
耳邊的七嘴八舌,歸根到底,都是在勸自己放心大膽的往前打,君逸羽默默聽著,視線飄忽到了遠方,這夜幕將臨的蒼茫草原,似乎隱藏起了更多未知。他鄉為戰,深入敵方,又有君天熙在軍中,尤不得君逸羽不謹慎。她心底依舊有些猶疑,但聽出了軍心所向,也了解君天熙的心誌,倒是慢慢讓自己隨之定下了心來。
說的也是呢,戰場無常,世上哪有萬全的戰勝把握。這迴不去的話,下迴便是她自己去,還不一定會有這次的機遇。而且如今往前才是必然的選擇,還有什麽好想的?要想也是想怎麽把勝率弄到最大。好在跟來這的主力都是精銳騎兵,進退便宜,隻要多些小心,就算戰事不順,保她安平該是夠的。也罷也罷,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先去冬布恩山口看看再說。況且聽阿大說來,他那邊的布置雖然倉促了些,倒也堪當一用了,大不了我……
“鄒將軍說得是,副帥,這次真是千載難逢的良機,我軍屢得大勝,兵鋒強盛,兼有陛下和您用兵如神,便是胡人真有些什麽小花招,我們這十五萬精銳鐵騎來去自如,也是無懼他們的吧。若是畏首畏尾,以至錯失良機,豈不可惜?”算得上君逸羽嫡係的神武軍,也忍不住有人出了聲,做代表的是馬磊,神武軍的左副統領。
“王爺?副帥?統領?”
“阿羽?”
君逸羽接管神武軍之初時,馬磊對這借著皇家恩寵空降而來的小王爺統領是有些微詞的,但跟了君逸羽如許時日,尤其古原夜襲那麽大一場漂亮仗後,他對君逸羽是真服氣了,甚至還佩服了起來,是以他的“用兵如神”雖然誇張了些,但他對自家統領的本事有與榮焉,說得倒是真心實意,隻是久久沒有君逸羽的迴音,他關心起來,嘴上稱唿都換了兩個,卻沒見起效,還是君天熙的聲音管用些。
君逸羽的思緒被君天熙的徵詢聲打斷了,好在她已經說服了自己。迴過神來的君逸羽,已經拿定了主意,她沒有再辜負君天熙心底的期望,對君天熙溫和的笑了笑,點頭道:“諸位將軍所言有理,我軍兵精將猛,又有陛下親躬庇佑,實是千古之機,大有可為,堪成不世武功。不過,大軍奔波多日,臣建議休整一二了再向冬布恩山口進軍,也好留斥候多多打探的時間,穩妥一些。陛下聖裁吧。”
“也好,傳令下去,三軍休整兩日,三日後,進軍冬布恩山口。”君天熙音色平定的拍了板,隻是不知是君逸羽的認可、君逸羽的注視,還是君逸羽的淺笑,順利點亮了她眸心的光芒。
他超脫過往的謹慎小心,她其實懂得的。隻是她想,他也許不知道,有他一起,她有對抗天下的勇氣。一次北征又有何妨?放手施為便是。隻要他會在她身邊,大不了卷土再來。說句不吉利的,就算埋骨異國草原,有他同穴,她亦甘願。最起碼,同生共死,強過前些日子他在北疆征戰,而她隻能在皇城憂心,哪怕那時,她已有生死相隨的決意。
☆、第231章
三天後,大軍開拔前的一封軍報,證明了君逸羽對唿屠達王部的顧慮,不算多心。
軍報送進中軍帥帳時,正趕上君逸羽升帳,在對各路將軍做開拔前的最後交代。正中的帥椅依舊空著,那是君天熙的位子,雖然她很少來坐。好在這麽些時日,北征軍上下都知道,平素真正做主掌兵的,是副帥榮樂王。將領們倒也慶幸,他們英明的皇帝陛下,雖然是女子,卻強甚她的祖父高宗,同是禦駕親征,她能放下天子排場,與士卒同甘共苦,而且從不來瞎指揮,她選定的代言人,也是個知兵的,更難得的是,樂聽人言。是以,在場的將軍們雖然有好些個,給君逸羽當爹都夠了,但不看僧麵看佛麵,他們圍在副帥案下議兵,倒也本分,尤其他們中的大多數,參與過定北軍,早在北疆就拋開了資歷和能力方麵的質疑,對君逸羽存了信服。
拆閱著軍報,君逸羽瞳孔微縮,知道帳內人都關注著自己,她不動聲色的調整了表情,讀畢隻是輕笑著嘆道:“這第三任唿屠達王不是蘇勒和克的苗裔,卻能被媼敦格日樂挑出來扛王旗、守家門,倒也不是沒道理的,果然有些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