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這染血之地的人們不少,但是,無人來為戰爭之後的殘酷景色默哀。死人永歸沉默,他們,已與喜哀無關。活著的人裏,淪為俘虜的唿屠達王部倖存者,還在刀劍的威脅下,掙紮在恐懼和憤怒之間,而作為勝利者和征服者的大華軍隊,在勝利的凱歌中歡笑不絕。此番隨君天熙征戰草原的,無一不是死人堆中鍛造出來的精銳將士,他們不會為敵人心軟。


    連心善如君逸羽,都不曾有分毫異色。當然,上戰場就戴著銀麵具的君逸羽,從踏上草原起,除了睡覺,麵具基本就沒空摘過,此時也沒例外。旁人根本看不到她的臉色,但她的眼睛,波瀾不驚無疑。君逸羽隻是靜靜的策馬在君天熙身旁,耳聽著報捷聲來,有些若有所思。至於對生命的不忍,是她摒棄在戰爭之外的情緒,否則身為將帥的她,不合時宜的心軟,是優柔寡斷,是對自己和同伴生命的不負責,以及對她的軍隊和國家的失職。況且,隨定北軍阻擊侵掠北疆的胡人軍隊時,她看到過無數遭受胡賊禍害的村鎮,殘酷更甚眼前……


    最起碼,中原軍隊掃蕩過的胡人部落,還能有俘虜,可胡寇過境的大華土地上,往往不剩活口,是婦女老幼都不例外的暴虐屠殺!君逸羽永遠也無法理解那種泯滅人性的極致兇殘。大華方麵,有好些個和胡人有血海深仇的將領,咬牙切齒的提出過以牙還牙,可但真等麵對著婦孺老幼,他們沒能下得出狠手……


    此刻踏馬血地的人裏,君天熙隻怕是唯一不曾身經百戰的,但她的臉色也很平靜。又不是鐵石打造的心腸,月前第一次走入被殲滅的北胡部族時,也是和這相似的修羅地獄,那時君天熙握韁的手,難免有些僵硬,好在身旁有君逸羽,發現了她幾不可查的不適與逞強,在安撫人心的關切眼波下,她才慢慢好受了些。若非離開簡安前的那夜看到了高崗之上君逸羽落寞吹奏鎮魂曲的背影,君天熙這些日子看到的在北征中平定自若的指揮軍隊的君逸羽,幾乎要讓她覺得,君逸羽天生適合沙場。


    微微偏頭,發現君逸羽眼中又有思索的光芒,君天熙早已經見怪不怪了,不過她敢肯定,若是又有流矢襲向自己,第一個反應過來的,必也是這個不知又在琢磨什麽策略的人。有他在身邊,她甚至連個輕甲都不用,便能放心的遊走在萬軍交鋒的第一線。這樣想著,君天熙忍不住勾了絲嘴角。從各路令使的亢奮軍報裏,粗略估算著敵我的傷亡,君天熙知道,今日又算是一場大勝,她掃了眼馬蹄下被凝固的鮮血浸成的暗紅土地,拿下唿屠達王部的意義,又加深了她嘴邊的弧度。


    父皇,這是蘇勒和克的部族,兒臣替您踏在了腳下。媼敦格日樂處心積慮了一輩子,她一定想不到吧,才躺進地下十數年,薊簡就被她不爭氣的後輩還了迴去,大華的鐵蹄,還踏碎了她夫家的部族。她該在黃泉,睡不安穩了。母後的仇和您的夙願,終於達成了第一步。珊兒萱兒,從珊兒降生起朕便決心的,朕的女兒,做自己喜歡的事,嫁自己喜歡的人,朕,不會讓她們有朕當初的身不由己,不會再讓她們經歷和親的威脅。朕終歸有了一樁幸運,得他相伴在旁,相幫在側,正當踐誓……


    擁簇在聖駕旁的諸將,不敢太過放肆,卻也早已經忍不住咧嘴了。待得令使將君天熙的恩旨傳送三軍,“大華威武”“吾皇萬歲”再度張狂的升騰在了胡人的草原上,毫不留情的衝擊起了他們的“永生天”。一幫子大華武將礙於君王跟前,強充矜持,至此哪還能沉穩得住?許是留心天顏,有人察覺了君天熙唇角輕揚的愉悅,帝尊當前的威壓便也鬆泛了些。也不知是誰打頭,大小將軍們壓不住興奮,也跟著山唿了起來。


    不比之前那些小部族,這可是胡賊的唿屠達王部啊!說句不爭氣的話,有安承之恥的前車之鑑,饒是這迴北征出其不意,乘勝而來,統兵將軍們心中也多少有些沒底。尤其又是禦駕親征,又是一路在草原上打得順風順水,與五十多年前那場誌在必得的北伐何其相似?士氣是越打越勇沒錯,可他們做將軍的,不是那些隻管聽指令揮刀子的底層小兵,總要想得多些,心裏的忐忑一直擱不下,就怕一個不慎,又步了高宗皇帝的後塵!可現在不一樣了,有了馬踏唿屠達王部的戰果,便是就此班師,這迴的北征也是一次大勝!嘿嘿,看來胡人,是真的沒有半百年前的威風了!


    “陛下,今日攻陷唿屠達王部,末將以為,山前胡賊不足為懼,我軍後顧無憂,又有陛下聖光照拂,兵精將猛,軍威正盛,不若速破冬布恩山口,直插胡庭漠南腹地,一揚國威!末將不才,請為先鋒!”


    慷慨激越的請戰聲,出自孟勁之口。唐劭過世之後,身為現任周國公的孟勁,算得上是資歷最高的武勛後裔。他得皇家信任,原是禦從禁軍中真正握著指揮權的右將軍,不想天熙元年的北場之禍時,著了君達偉的道,君達偉從他手中奪了兵權,拿禦從禁軍作叛。君天熙平叛之後,隻給孟勁定了個不察之過,並未深究他的責任,倒是孟勁自個,自覺愧對皇恩,辭了所有軍職,在家閉門思過,閑了一年多。哈日喬魯和唐晙先後在北疆為亂時,孟勁沒有加入定北大軍,倒是君天熙這迴微服出經前,給了他一道秘旨,要他來北征軍報到。承蒙天子不棄,孟勁感恩戴德之餘,攢足了力氣,立誌要賺幾份大功迴報聖上萬一,奈何陛下聖明,深知禦駕親征的弊端所在,是以她親在軍中,與士伍同進同退,但從來隻是統籌大局,不在具體的軍務上指手畫腳,名義上的主帥是陛下,實際上真正統領著北征大軍的卻是中軍副帥,可那位代行君令的副帥……謹慎太過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逸羽風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澹臺扶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澹臺扶風並收藏逸羽風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