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頁
在原始部落當首領[基建] 作者:大貓追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要是他們也加入鳳凰國,他們的孩子將來是不是也可以有機會競爭國君。
就算競爭不上國君,還可以當管理者啊,剛剛不是宣布了,隻要申請的,都有機會當小隊長,以前鳳凰部落的小隊長可威風呢。
不行,這事快迴去和族人一起商量。
第149章
五項決定一發出來,引起了各方麵熱烈的反響。
不同層級的人態度截然不同。對於其他小部落來說,他們往後隻能在鳳凰國各城鎮之間夾縫生存。
雖然目前鳳凰對其他部落態度一如既往地友好。但眼下東荒統一的勢頭越來越猛,隻怕他們未來也難逃被統一的命運。
但這些並不是他們擔憂就能解決的。
桑榆還是一貫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姿態,並沒有過多地進行承諾。
而對三大部落的貴族來說,其中的一些決定如同晴天霹靂。
廢除奴隸製度意味著,他們需要自己進行耕種狩獵,需要自行養家餬口,沒人可供他們使喚。
曾經他們象徵著財富的奴隸們也搖身一變,變成了和他們平起平坐的平民。
但比起砍頭,失去特權和財富也不是一件不能接受的事情。
神火兩個部落首領的直係親戚悉數被斬殺,這是他們挑釁鳳凰部落發兵黑山主動挑起事端的下場,其他人貴族如有不服不降者,桑榆也沒讓他們死,直接丟到天坑森林裏去挖銅礦。
進行勞動改造,合格了才能放出來。
如有企圖反叛者,那就是叛國罪,殺無赦。
當初羽專門花了大半年的時間出去找銅草花,在天坑那片森林裏找到的銅礦礦源。因為人手不夠還沒有進行開採,這時候剛好派上用場。
未來,不管是哪個朝代,金銀將是作為絕對的流通貨幣,桑榆自然是要提前做些準備。
如今這三個部落的主要負責人確定下來,就需要從新地挑選出有能力的人擔任各個層麵的管理者,協助負責人管理和改造。
雖然巴河距離新地路途遙遠,但這裏曾經是東荒最為富裕的地方,具有一定的生產基礎,人口多,比起其他小部落來,挑戰大但機會更多。
新地一帶,會更靠海,將來在交通貿易方麵會有很大的發展。但巴河這裏,是和中部更靠近的地區,幅員遼闊物產豐富,能夠進行大麵積的農業種植,連桑榆都有打算在這裏建設國都的計劃。
很多人也跟著意識到了巴河地區的地理優越性,都躍躍欲試著,想留下來在這裏施展抱負,成就一番事業。
先前討伐三大部落,幾乎所有人都被抽調過來,現在戰事結束,也該迴去了。
桑榆命岩、大雪、和克等幾人提前返迴他們管轄的鎮子。
羽帶著一千士兵留下來鎮場子。
其他人想要在這裏當小隊長的,即刻提交申請,申請通過之後,就可以留下來參與管理對於巴河三個鎮子管理層的選拔,桑榆自然是傾向新地的這群人,這些人大多都是上過學的,跟她的時間也比較久,受薰陶程度更深,文化和思想水平相對要更先進一些。
桑榆最終挑選了兩百名先進分子留下,並分到各個部落去,其餘人即刻返迴原址,繼續建設家園。
因為當地情況和新地不同,這裏私有製已經出現雛形。所以直接執行分地製度,先對戶籍進行登記,累贅的大家庭拆分成小戶,再根據每戶人口分地。
包括新生兒在內,每人都能分到三畝土地,後期根據生產力提高,可再對人均土地數量進行調整。
隻要是一個活人,不論殘疾病痛,有戶口就一定會有土地。
禁止土地兼併,人死了,土地要迴收。
土地不夠分,就成立開荒隊,專門進行開荒,開荒出來的土地再一一分下去。
統一貨幣,把新地的貨幣製度引入鳳凰國的各個小鎮。不論是何工種,都採取工資製,貿易交易也要使用紙幣。
對於巴河三個鎮子來說,土地就是他們最大的保障,人們可以依靠土地過活,先前土地不夠發的,開荒速度暫時跟不上的。
可以先參加當局組織的一些生產隊,如建築隊、生產隊和養殖隊等,每個月掙一百塊錢的工資,也能夠買到糧食。
糧食是從新地運過去,每個小鎮成立一個供銷社,可用工資報酬購買糧食。
由於下半年才開始分配土地種田,人民手裏沒有糧食,還沒幹活沒有工資,沒辦法過活,當局則會給予每個家庭一定的糧食作為補貼,等年底糧食收穫了,農民家中就開始存有餘糧,當局則不再繼續補貼。
建築隊同樣招收大量的工人,先是給人們修建房屋,房屋修建好了,再開始修建道路。
從黑山部落到巴河各小鎮的大路。
新地到漳山(聯盟中心)的大路早就修好,漳山至黑山部落的路目前也修了個七七八八,等到巴河的路修好,整個鳳凰國的交通要道就暢通無阻了。
神女鎮、火龍鎮和玄龜鎮三個小鎮的人民,生活迎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開始大家人心惶惶。
但過了一兩個月,陸陸續續分到土地和房子後,每個人都忍不住眉開眼笑,事情好像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麽壞嘛。
褚丘,昌的第四子,在鳳凰隊對巴河各部落的戰役中,手刃父兄投誠,避免了被昌的牽連,不用被斬首,也不需要去天坑森林挖礦,成了鳳凰國神女鎮的一名普通公民。
就算競爭不上國君,還可以當管理者啊,剛剛不是宣布了,隻要申請的,都有機會當小隊長,以前鳳凰部落的小隊長可威風呢。
不行,這事快迴去和族人一起商量。
第149章
五項決定一發出來,引起了各方麵熱烈的反響。
不同層級的人態度截然不同。對於其他小部落來說,他們往後隻能在鳳凰國各城鎮之間夾縫生存。
雖然目前鳳凰對其他部落態度一如既往地友好。但眼下東荒統一的勢頭越來越猛,隻怕他們未來也難逃被統一的命運。
但這些並不是他們擔憂就能解決的。
桑榆還是一貫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姿態,並沒有過多地進行承諾。
而對三大部落的貴族來說,其中的一些決定如同晴天霹靂。
廢除奴隸製度意味著,他們需要自己進行耕種狩獵,需要自行養家餬口,沒人可供他們使喚。
曾經他們象徵著財富的奴隸們也搖身一變,變成了和他們平起平坐的平民。
但比起砍頭,失去特權和財富也不是一件不能接受的事情。
神火兩個部落首領的直係親戚悉數被斬殺,這是他們挑釁鳳凰部落發兵黑山主動挑起事端的下場,其他人貴族如有不服不降者,桑榆也沒讓他們死,直接丟到天坑森林裏去挖銅礦。
進行勞動改造,合格了才能放出來。
如有企圖反叛者,那就是叛國罪,殺無赦。
當初羽專門花了大半年的時間出去找銅草花,在天坑那片森林裏找到的銅礦礦源。因為人手不夠還沒有進行開採,這時候剛好派上用場。
未來,不管是哪個朝代,金銀將是作為絕對的流通貨幣,桑榆自然是要提前做些準備。
如今這三個部落的主要負責人確定下來,就需要從新地挑選出有能力的人擔任各個層麵的管理者,協助負責人管理和改造。
雖然巴河距離新地路途遙遠,但這裏曾經是東荒最為富裕的地方,具有一定的生產基礎,人口多,比起其他小部落來,挑戰大但機會更多。
新地一帶,會更靠海,將來在交通貿易方麵會有很大的發展。但巴河這裏,是和中部更靠近的地區,幅員遼闊物產豐富,能夠進行大麵積的農業種植,連桑榆都有打算在這裏建設國都的計劃。
很多人也跟著意識到了巴河地區的地理優越性,都躍躍欲試著,想留下來在這裏施展抱負,成就一番事業。
先前討伐三大部落,幾乎所有人都被抽調過來,現在戰事結束,也該迴去了。
桑榆命岩、大雪、和克等幾人提前返迴他們管轄的鎮子。
羽帶著一千士兵留下來鎮場子。
其他人想要在這裏當小隊長的,即刻提交申請,申請通過之後,就可以留下來參與管理對於巴河三個鎮子管理層的選拔,桑榆自然是傾向新地的這群人,這些人大多都是上過學的,跟她的時間也比較久,受薰陶程度更深,文化和思想水平相對要更先進一些。
桑榆最終挑選了兩百名先進分子留下,並分到各個部落去,其餘人即刻返迴原址,繼續建設家園。
因為當地情況和新地不同,這裏私有製已經出現雛形。所以直接執行分地製度,先對戶籍進行登記,累贅的大家庭拆分成小戶,再根據每戶人口分地。
包括新生兒在內,每人都能分到三畝土地,後期根據生產力提高,可再對人均土地數量進行調整。
隻要是一個活人,不論殘疾病痛,有戶口就一定會有土地。
禁止土地兼併,人死了,土地要迴收。
土地不夠分,就成立開荒隊,專門進行開荒,開荒出來的土地再一一分下去。
統一貨幣,把新地的貨幣製度引入鳳凰國的各個小鎮。不論是何工種,都採取工資製,貿易交易也要使用紙幣。
對於巴河三個鎮子來說,土地就是他們最大的保障,人們可以依靠土地過活,先前土地不夠發的,開荒速度暫時跟不上的。
可以先參加當局組織的一些生產隊,如建築隊、生產隊和養殖隊等,每個月掙一百塊錢的工資,也能夠買到糧食。
糧食是從新地運過去,每個小鎮成立一個供銷社,可用工資報酬購買糧食。
由於下半年才開始分配土地種田,人民手裏沒有糧食,還沒幹活沒有工資,沒辦法過活,當局則會給予每個家庭一定的糧食作為補貼,等年底糧食收穫了,農民家中就開始存有餘糧,當局則不再繼續補貼。
建築隊同樣招收大量的工人,先是給人們修建房屋,房屋修建好了,再開始修建道路。
從黑山部落到巴河各小鎮的大路。
新地到漳山(聯盟中心)的大路早就修好,漳山至黑山部落的路目前也修了個七七八八,等到巴河的路修好,整個鳳凰國的交通要道就暢通無阻了。
神女鎮、火龍鎮和玄龜鎮三個小鎮的人民,生活迎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開始大家人心惶惶。
但過了一兩個月,陸陸續續分到土地和房子後,每個人都忍不住眉開眼笑,事情好像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麽壞嘛。
褚丘,昌的第四子,在鳳凰隊對巴河各部落的戰役中,手刃父兄投誠,避免了被昌的牽連,不用被斬首,也不需要去天坑森林挖礦,成了鳳凰國神女鎮的一名普通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