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隻是笑笑,接著又有些吃味的道:「後麵那個耀還來嗎?」


    桑榆搖了搖頭,托住下巴看著她。


    「我飽了,吃不完。」


    羽見狀,將她的碗拿過來,隨後將自己碗裏剩下的一起倒進她碗裏,再就著她的碗,一口一口地講這些麵疙瘩給消滅掉。


    桑榆見她吃著自己的剩飯,臉上微紅,但心裏卻受用得很。


    第119章


    新地人口如今已經達到1200人,開荒的土地也廣達到五千畝。但離當初桑榆所定的一人五畝的土地目標還差一千畝。更何況新地這邊還要肩負鹽山的糧食重任。


    而且桐鎮那邊的種植業剛剛起步,也還需要新地兜底。


    因此,桑榆對部落的種植業格外重視。


    從聯盟中心迴來後,她立即找到枝和大米等種植隊的人員開會。


    參會的除了這兩名隊長之外,還有另外的十餘名骨幹。


    如今種植隊人數已經多達三百人,單單靠枝和大米根本就顧不全。更何況大米主攻技術方麵,人員管理較少涉及。


    這十名骨幹還是桑榆和枝一起聯合挑選出來的。


    主要根據不同的種植環節,進行側重管理。


    包括耕地、育種、施肥、播種、護苗、授粉,以及收割晾曬等等。


    人還是那些人,但側重點不同。


    而且這十名骨幹都是一早就進了種植隊,在這方麵有著豐富的經驗。


    桑榆也打算等著教育製度完善下來之後,對部門和崗位重新定位,明確薪酬製度以及晉升製度,再把這些骨幹小組長納入到部落的管理崗位的體係中。


    「枝,你先總結一下近年來部落的土地、產量和人員情況。」


    枝在這方麵還是做足了準備,接到開會通知的時候就已經把所有材料都給備齊了。


    「新地目前耕地麵積五千畝。除了木薯產量穩定,每畝一直保持在兩噸左右,其他的幾樣糧食,畝產大概四五百斤。


    其實前麵幾年,我們在種植黍和豆子。甚至是稻子的時候,畝產不過兩百來斤,好在養殖場的肥料不少,殺菌發酵處理過後,進一步轉化成為有機肥,歸還迴農田中,保證了土地的肥力。


    還有大米所帶領的農業研究小組,在育種選種以及滅蟲害方麵不斷突破,如今產量終於翻了一番。」


    枝說著,臉上是難掩的興奮,其他人也是眼睛發亮,自豪之色溢於言表。


    這些數據,桑榆心裏是有數的。雖然沒辦法達到現代那樣的產量,但對這個時代來說,已經是跨越式的進步了。


    枝繼續匯報,「桐鎮如今也已經開荒種地。但他們起步晚,今年上半年第一茬,收穫不是很好。所以今年那邊的糧食用度都還得靠我們這邊。」


    桑榆點了點頭,「所以我們未來,除了要在麵積上不斷擴大,同時還要想辦法提高畝產量,大米,這方麵是你擅長的,需要什麽,就跟我提。」


    大米點了點頭。


    「枝,今年那五千畝地是怎麽分配的?」


    「下半年,就是眼下這一茬,兩千畝種水稻,剩下的三千畝,分別種植木薯、豆子和黍,蔬菜也就種了百十畝地。」


    「勞動力怎麽分配?」


    「這兩年隨著畜力和鐵質農具的加持。特別是曲轅犁的研製出來,一頭牛如今一天犁地麵積能到三四畝之多。


    以目前新地的土地保有量,一百頭牛齊齊下地,得要花半個月多才能耕完。


    但比起以前一人幾天一畝地這樣的效率,已經快上許多倍了,大夥兒也輕鬆了不少。」


    「你們算算看,現在部落一個人大概需要幾畝地才能過活?」桑榆沉吟一下道。


    在現代,國家一直以來堅守著18億畝耕地紅線的政策,人均一畝三分地就是這麽來的。


    而在這裏,沒有化肥加持,一畝三分地是沒有辦法養活一個人。


    大家聞言,低下頭,拿著筆在紙上寫寫畫畫演算過後,就有人得出了答案。


    「首領,兩畝地可養活,個頭大能吃得多費點糧食。不過我們把小孩子的人數也算在裏頭,平均下來隻多不少。」


    大米道:「再加上養殖隊肉類加持,人均兩畝至三畝的產量,還是能解決一個人的溫飽問題。」


    和桑榆計算的差不多。


    她這才露出滿意的笑容:「目前新地的土地開發量,已經基本足夠養活三地的人口了。


    等桐鎮的農業徹底發展起來,糧食將會呈現出富餘的狀態。


    不過以後的人口隻會越來越多。所以土地開發的腳步也不能停下來。」


    幾名骨幹皆紛紛點頭同意她的看法。


    枝卻有些為難道:「繼續開發土地,還要耕種養護,單單我們這點人怕是不夠。」


    「這個事情我都考慮過了,以後新增進來的人口,主要還是往農業方麵填補,至少年底之前,會有一千人入駐新地,你看要多少人,跟我說。」


    聽到還有一千人加進來,枝就徹底沒了什麽顧慮。


    「現在農忙時候整個部落都來幫忙,倒也還好,所以我們也吃不下那麽多人。」


    「嗯,到時候給你安排五百人,種植隊就直接擴充到八百人,你們幾個骨幹人員到時候主要重心還是要放在管理和經驗的傳授上麵,不要自己還要下地耕地,我們的人才不是這麽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在原始部落當首領[基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貓追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貓追月並收藏在原始部落當首領[基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