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頁
在原始部落當首領[基建] 作者:大貓追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隨著遊人安頓下來,冬天很快就過去。
雪化之後,按照年前的計劃,要去岩石部落幫助他們搭建炭窯,教他們燒炭。
今年打鐵事業將會全麵啟動,木炭的需求量也必定會隨之增高,桑榆不想自己這麽點人還要把時間花在燒炭上麵。
最後決定安排角帶著一個建築隊的隊員前去,岩則留下來,帶領剩下的人繼續搞建築。
岩也和桑榆保證了,要在四月份左右,把整個排水係統給全部完工。
所以雪一化,所有人都投入到如火如荼的工作中。
磚瓦隊這邊也不敢放鬆,因為一旦排水係統完工,建築隊就會轉向房屋建設,屆時將會用到大量的磚瓦。
雖然已經提早半年多了,但如今建築工人一百四十人,他們才二十人燒磚瓦,人數上就打不過了,所以一點也不能掉以輕心。
打鐵隊也投入到冶鐵煉鐵中,首領已經給他們下達任務,今年上半年,務必要把整個部落的生產工具都生產出來,下半年才能打造個人武器。
其他小隊也恢復平日的工作,忙著狩獵、開荒、耕地……
桑榆自己也有要忙活的,她打算今年四月份去參加集市,購買一些奴隸迴來,爭取今年年底之前能把部落人口衝到五百人以上。
部落目前的經濟實力,可以支撐起這些人口。但在凝聚力和精神文化層麵卻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她立即找來高,讓他從手工隊調集人手,去山上找兩塊巨大的石頭做成石碑,豎立在集聚區的入口兩邊。
高有些不解,問道:「首領,這是要做門嗎,我們直接用木頭搭起來就好了。」
「不是,這兩塊巨石要把表麵磨平,把我們部落的律法刻上去,一邊刻刑律一邊刻婚律,大家每天進出這裏,有這兩個石碑在,就能時刻警示所有人,讓大家知法不犯法。」
高一聽,眼睛一亮,原來還可以這麽做。
「石塊越大越好,運過來的方法就跟那天我們搬來做石磨的石頭一樣,等運到這裏我們再開鑿。」
「可是首領,大家都不認得字,怎麽把字刻上去,就算刻上去了,我們也不認得字啊。」
桑榆點了點頭,「這個事情我正在安排,下一步就要開始教大夥兒認字了,這個石碑我先用毛筆寫上去,刻字的人也得跟我學一段時間的字。到時候再開始動工,先把石頭運過來磨平再說。」
高領命就去做事了。
教育事業是一個貫穿整個部落乃至整個人類文明的偉大事業。特別是在眼下完全沒有任何基礎的情況下,更不能一蹴而就。
去年紙張製作工藝已經走了一遍,造紙是完全沒有問題了。如今紙張已經開始應用到生活當中,上次還拿來給大夥寫名字,筆墨紙硯均已配備到位,桑榆的教育事業可以隨時啟動。
如今人們白天生產,夜晚暫時沒有太多的其他娛樂活動,還是可以擠出時間來學習。
桑榆思前想後,最終決定開設夜班,每個星期開兩次課,分別是周二和周四。
主要的教學內容包括並不僅限於認字、律法、時間、計數算術、以及基本的禮儀。
部落的教育事業不能隻由桑榆一個人來做,未來要有老師。
所以她把白帶在身邊。
除了夜校裏教育的知識以外,白跟著左右,學習她的語言用詞,桑榆還會時不時指點一些臨時性的東西,將來再由她和其他老師傳承下去。
在開課之前,還得準備啟蒙書籍。
桑榆本來是想用《千字文》作為啟蒙用書。但無奈這本書裏麵有些內容是關於朝代和君王內容,是這個時代所不具備的認知。所以就暫時選擇《弟子規》,這本書不但能教字,還能教禮。
不過裏麵有些內容需要進行斟酌修改才能拿出來。
部落的《刑律》和《婚律》,這兩本律法同樣適用於作為部落啟蒙的讀物,也要一起準備。
為了準備教材,桑榆從雪化之後都在謄抄寫字,夙興夜寐。
羽看在眼裏,恨不得這些字自己都能認識,這樣就能幫助桑榆抄書了。
可惜了,桑榆教了她好些遍弟子規,她念了又念,磕磕巴巴的就是念不全,隻好放棄這個念頭。
桑榆白天也需要出去監工,到各個小隊走一走,解決一些技術難題和管理問題,晚上才有空抄書,免不了要忙得晚一些。
怕影響到羽,她問小姑娘要不要迴自己竹屋去睡。
對方卻向她投來委屈的眼神。
她瞬間就明白了這個小傢夥是什麽意思。
先前說到一起睡覺這個事的時候,桑榆就有說過,她要是不想與人同床共榻,自會說明。
「你誤會了,我可捨不得你這樣的貼身護衛,就怕我弄得晚了吵到你睡覺。」
羽立馬把頭搖了起來,連聲說不會。
桑榆於是也不再勸她,而是去製衣坊要來幾大張又大又厚的麻布,擋在床前。
麻布雖然透光,但兩三張疊起來,就好很多了。
她還親手給小姑娘縫了個眼罩,可羽死活就不願戴。
「麻布都遮得嚴嚴實實的了,這個就真的不用了。」
其實她連這些麻布都想撤掉,她一點都不畏光,點著油燈照樣能睡得著,她私心裏想著,要是沒有麻布,她就可以在睡覺之前,一邊看著對方寫字,一邊慢慢睡去。
雪化之後,按照年前的計劃,要去岩石部落幫助他們搭建炭窯,教他們燒炭。
今年打鐵事業將會全麵啟動,木炭的需求量也必定會隨之增高,桑榆不想自己這麽點人還要把時間花在燒炭上麵。
最後決定安排角帶著一個建築隊的隊員前去,岩則留下來,帶領剩下的人繼續搞建築。
岩也和桑榆保證了,要在四月份左右,把整個排水係統給全部完工。
所以雪一化,所有人都投入到如火如荼的工作中。
磚瓦隊這邊也不敢放鬆,因為一旦排水係統完工,建築隊就會轉向房屋建設,屆時將會用到大量的磚瓦。
雖然已經提早半年多了,但如今建築工人一百四十人,他們才二十人燒磚瓦,人數上就打不過了,所以一點也不能掉以輕心。
打鐵隊也投入到冶鐵煉鐵中,首領已經給他們下達任務,今年上半年,務必要把整個部落的生產工具都生產出來,下半年才能打造個人武器。
其他小隊也恢復平日的工作,忙著狩獵、開荒、耕地……
桑榆自己也有要忙活的,她打算今年四月份去參加集市,購買一些奴隸迴來,爭取今年年底之前能把部落人口衝到五百人以上。
部落目前的經濟實力,可以支撐起這些人口。但在凝聚力和精神文化層麵卻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她立即找來高,讓他從手工隊調集人手,去山上找兩塊巨大的石頭做成石碑,豎立在集聚區的入口兩邊。
高有些不解,問道:「首領,這是要做門嗎,我們直接用木頭搭起來就好了。」
「不是,這兩塊巨石要把表麵磨平,把我們部落的律法刻上去,一邊刻刑律一邊刻婚律,大家每天進出這裏,有這兩個石碑在,就能時刻警示所有人,讓大家知法不犯法。」
高一聽,眼睛一亮,原來還可以這麽做。
「石塊越大越好,運過來的方法就跟那天我們搬來做石磨的石頭一樣,等運到這裏我們再開鑿。」
「可是首領,大家都不認得字,怎麽把字刻上去,就算刻上去了,我們也不認得字啊。」
桑榆點了點頭,「這個事情我正在安排,下一步就要開始教大夥兒認字了,這個石碑我先用毛筆寫上去,刻字的人也得跟我學一段時間的字。到時候再開始動工,先把石頭運過來磨平再說。」
高領命就去做事了。
教育事業是一個貫穿整個部落乃至整個人類文明的偉大事業。特別是在眼下完全沒有任何基礎的情況下,更不能一蹴而就。
去年紙張製作工藝已經走了一遍,造紙是完全沒有問題了。如今紙張已經開始應用到生活當中,上次還拿來給大夥寫名字,筆墨紙硯均已配備到位,桑榆的教育事業可以隨時啟動。
如今人們白天生產,夜晚暫時沒有太多的其他娛樂活動,還是可以擠出時間來學習。
桑榆思前想後,最終決定開設夜班,每個星期開兩次課,分別是周二和周四。
主要的教學內容包括並不僅限於認字、律法、時間、計數算術、以及基本的禮儀。
部落的教育事業不能隻由桑榆一個人來做,未來要有老師。
所以她把白帶在身邊。
除了夜校裏教育的知識以外,白跟著左右,學習她的語言用詞,桑榆還會時不時指點一些臨時性的東西,將來再由她和其他老師傳承下去。
在開課之前,還得準備啟蒙書籍。
桑榆本來是想用《千字文》作為啟蒙用書。但無奈這本書裏麵有些內容是關於朝代和君王內容,是這個時代所不具備的認知。所以就暫時選擇《弟子規》,這本書不但能教字,還能教禮。
不過裏麵有些內容需要進行斟酌修改才能拿出來。
部落的《刑律》和《婚律》,這兩本律法同樣適用於作為部落啟蒙的讀物,也要一起準備。
為了準備教材,桑榆從雪化之後都在謄抄寫字,夙興夜寐。
羽看在眼裏,恨不得這些字自己都能認識,這樣就能幫助桑榆抄書了。
可惜了,桑榆教了她好些遍弟子規,她念了又念,磕磕巴巴的就是念不全,隻好放棄這個念頭。
桑榆白天也需要出去監工,到各個小隊走一走,解決一些技術難題和管理問題,晚上才有空抄書,免不了要忙得晚一些。
怕影響到羽,她問小姑娘要不要迴自己竹屋去睡。
對方卻向她投來委屈的眼神。
她瞬間就明白了這個小傢夥是什麽意思。
先前說到一起睡覺這個事的時候,桑榆就有說過,她要是不想與人同床共榻,自會說明。
「你誤會了,我可捨不得你這樣的貼身護衛,就怕我弄得晚了吵到你睡覺。」
羽立馬把頭搖了起來,連聲說不會。
桑榆於是也不再勸她,而是去製衣坊要來幾大張又大又厚的麻布,擋在床前。
麻布雖然透光,但兩三張疊起來,就好很多了。
她還親手給小姑娘縫了個眼罩,可羽死活就不願戴。
「麻布都遮得嚴嚴實實的了,這個就真的不用了。」
其實她連這些麻布都想撤掉,她一點都不畏光,點著油燈照樣能睡得著,她私心裏想著,要是沒有麻布,她就可以在睡覺之前,一邊看著對方寫字,一邊慢慢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