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需求了,自然會有解決的辦法。


    手工隊在接收到命令後,在桑榆原先做的這個簡易版織布機上,立即開始著手建造更為便捷高效的多功能紡織機。


    而在織布方麵,經過輪流操作之後,最後選出了看起來做得比較好的兩個人,一男一女。


    桑榆隨即把織布的這個事情交給了他們二人。


    還專門教他們怎麽樣穿針引線,怎麽樣縫補等等事宜。


    很快,不過三四天的時間,部落的第一批絲綢就紡出來了。


    桑榆馬不停蹄地要開始準備月事帶。


    對她來說這個事情刻不容緩,部落裏基本上95%以上的女性每個月都需要用到這個東西。


    這事辦起來宜早不宜遲。


    可惜這次布料太少,每一寸都得計算得清清楚楚,不能浪費。


    以40克/平方米厚度的絲綢來計算,一斤的熟絲,大約能織出13平方米的絲綢。


    一條月事帶以30長度8的寬度,除掉夾層的雙倍布料以及其他的邊邊角角和線頭,以及綁在腰間作為固定繩子,一斤熟絲大概能做兩百條月事帶。


    於是,部落的第一批絲綢最終全都被做成了女性用品。


    部落裏除了幾個小朋友,每個女性朋友各分到了兩條月事帶。


    桑榆自己也不例外。


    她先是跟香詳細解說這個月事帶是怎麽使用,要怎麽把草木灰給裝進去,等到大約小半天(三四個小時)之後,裏麵的草木灰充分吸滿,就要進行更換。


    香明白之後,再由她召開部落的女性會議,專門普及月事帶的使用方法。


    部落裏,除了羽、白、紅和大米這些小姑娘和每次來,女人們真的是無可奈何。


    她們隻能想辦法用一些吸附性較強的幹燥物,包括羽毛和獸皮風擦拭吸收經血。但這根本就不管用,該流還是會流,幹起活做起事來非常不方便。


    當她們拿到這個東西的時候,所有人都認為,自己在某種程度上得到了解放。


    每個月那幾天,不用再遮遮掩掩。


    首領生產的這個東西,可以有效地幫助她們解決了這個煩惱。


    大家看著桑榆,又開心又害羞。


    有的人當晚就用上了這個神奇的東西,第二天早上起來讚不絕口。


    桑榆見了心裏也開心,遺憾的是第一批收得的蠶絲就隻有這麽多了,明年無論如何要擴大養蠶的規模。


    同時還要安排人出去找苧麻和棉花,爭取部落裏每個人都能早日穿上內衣內褲,每個人都有足夠換洗的衣服,幹幹淨淨的。


    部落現在蠶的數量還很少,想要進一步擴大養蠶規模的時候,建設桑園就勢在必行。


    桑樹這種喬木係植物,具有很強的抗旱性。但不能太幹旱,沒水也不行,桑榆不想把它門種植在河岸平原一帶,那裏留著要繼續打造良田,將來部落發展,新居民區的建設也會占用一定的土地,桑園就不安排在那裏湊熱鬧了。


    東邊是瀑布的方向,雖然瀑布離得還很遠,但畢竟不是個好方位。


    最後確定的選址地點,是在西邊圍牆範圍內由平原過渡到山地,偏山地的那一帶,圈了一大塊出來種桑樹,在邊上搭幾個小棚子方便在這裏收繭和休息。


    說幹就幹,高的建築第三小隊修整完所有房屋後,就被安排去建桑園。


    先在桑園裏麵搭了幾處小竹屋,再在周邊建了圍欄。


    圍欄隻是警示和劃分作用,表示這裏是桑園,不得隨意進入。要是有羊群不小心跑出來,也不能放進去隨意啃食桑葉。


    等桑園建好之後,建築隊聯合種養隊,一起去有桑樹的地方,將那桑些樹苗挖過來,移植到桑園裏麵。


    桑園裏原有的雜草要清理掉,這些事情就可以直接由種養隊派一部分人出來接手了。


    當然,這些事情桑榆隻需要安排下去就可以了,她起個頭,其他的,還是得其他人去鑽研。


    不然總是事無巨細,她自己也要被累死。


    對於原始社會這群原住民來說,每一樣新事物的產生,都是新鮮的,也都是偉大的。


    能給他們解決不少的煩惱。但在沒有前人的經驗傳承之下,他們沒辦法一下子接受太多的東西。


    就比如,現代人,至少上過義務教育的人都知道能量守恆,知道地球吸引力,知道不講衛生就會生病等等基礎的知識。


    所以很輕易就能理解由這種基礎知識衍生出來的東西。


    但原始人他們不知道,就算桑榆解釋得再詳細,他們也需要很長的時間來消化。


    至少眼前的這個織布原理,都能夠讓他們琢磨很長的時間。


    桑榆知道這些原理,也不欲去揠苗助長。


    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每個人每一件小事物都是滄海一粟,隻有點點滴滴的積累,才能推動歷史的前進,她們的敵人也沒那麽厲害,不需要走那麽快。


    想通這些道理,桑榆也心安理得地坐在自己的小竹棚裏喝茶。


    直到晚上收工的時候,竹門被人叩響。


    桑榆扭頭一看,站在門口的是兩個十三四歲的小姑娘——羽和白。


    剛來的時候,桑榆就一直把羽、青、紅和白四人給歸為一個年齡相仿的小團體,是部落觸手可及的未來,所以對他們也是盡心培養。


    時至今日,他們每個人在不同的領域也有了嶄露頭角的表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在原始部落當首領[基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貓追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貓追月並收藏在原始部落當首領[基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