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知府問:「房裏都仔細搜過了?」
侍衛答曰,都搜遍了,連屋瓦地磚都掀開了,的確沒有其他兇器。
柳桐倚又道:「大人,此足證叔父與學生的清白!」
高知府微微眯起雙目:「既然物證如此,本府不能妄斷你叔侄之罪。便權且信你所言。你叔父瘋成這樣,怎麽就讓你一個侄兒帶其前來?」
柳桐倚道:「叔父未有子嗣,家裏經商,因宜平不甚遠,所以著學生與一個下仆陪伴,盤資用盡,下仆迴去取錢未歸,隻剩下學生一人,一時沒有按住叔父,衝撞了大人的行駕。叔父發病不甚知事,罪在學生,請大人問責。」
高知府微微頷首:「答得好啊,既能圓上說辭,又凸顯孝心。隻是,本府方才問你,前來宜平,是尋哪位名醫看診,為何含糊不答?」轉首向旁側,「邵知縣,縣中哪個大夫,擅醫失心瘋之症?臨郡縣民都慕名前來看診,想你應知。」
邵知縣擦了擦額上汗:「這……大人恕罪,下官從未聽聞!」
高知府又看向旁聽的眾吏:「爾等可知是誰?」
張屏徑低頭不吭聲,高知府偏偏點名道:「張縣丞?」
張屏出列施禮道:「下官初到宜平,所知寥寥,言不足證。」
高知府似笑非笑:「編纂縣誌,必有人物一項,諸業良秀,皆要錄之述其所長,不曾察考?」
張屏道:「不曾,未修到伎藝目。」
高知府輕笑一聲:「爾修書倒如屎殼郎推球,現料現攢。」視線再掃向其餘人,「罷了,爾等之中,居宜平十載以上者,答本府此問。」
張屏身側其餘人皆上前喏喏請罪,李主簿道:「大人恕罪,卑職無能,三代居於此縣,不曾聽聞縣裏有擅醫失心瘋的名醫。」
唐書吏亦道:「卑職家四代居於宜平,亦不曾聽聞。縣裏唯獨大鼓巷的扁鵲堂,跌打傷藥算得一絕。」
高知府看向堂下柳桐倚:「世代居於本縣者都未聽聞的名醫,你倒是從哪裏聽來,到底名醫姓甚名誰,住在哪條街哪道巷子?」
柳桐倚眼神有些閃爍:「學生……學生……」
高知府一拍驚堂木:「速速招來!」
柳桐倚道:「學生帶家叔看過不少大夫,一時不能道盡……」
高知府冷笑:「好個不能道盡,宜平多大點的地方,把所有懂醫術的傳來,堂上恐怕也站不滿。含糊遲疑,莫非有鬼?是不能道盡,還是根本沒有?最近所看的那位大夫姓甚名誰總記得罷,快快從實招出,免得本府用刑!」
柳桐倚猶豫了一下,垂首:「最近為家叔看治的,姓……黃。」
邵知縣皺眉道:「本縣記得,縣裏南關隻有善仁醫館有位黃大夫,下針極好,去年春上仙逝了。」
高知府再砸驚堂木:「難道鬼給你叔父看的病?」
柳桐倚忙道:「迴大人,給學生叔父診治的這位,住在東關小磨橋頭,姓黃,本名似乎叫翠翠。」
邵知縣和李主簿等人都是一驚。
高知府道:「嗯?是個女子?宜平縣真人才濟濟,竟還出了位女神醫?」
邵知縣道:「稟,稟大人,這個黃婆子,下官倒是知道。據說接生不錯,胎位不正、早產晚產,但找了她,多能保母子平安。」
高知府又一砸驚堂木:「好個信口雌黃!失心瘋找產婆何幹?難道來看治的,不是你叔父,而是你嬸娘?來人,上夾棍!」
柳桐倚再跪倒在地:「大人明鑑,學生不敢撒謊。找那黃婆,是因她有……有驅邪除祟之法……」
高知府一拍桌案,陡然起身:「竟是巫蠱之術!本府平生最恨此邪說!有病不治,整治些歪門邪道,真是豈有此理!」
柳桐倚一臉苦澀:「大人,這亦是病急亂投醫,叔父總不見好,各種藥都吃盡了。的確是因為端了家裏那窩黃鼠狼之後,家叔方才發了失心瘋……」
高知府大怒:「混帳!人生於世間,頭頂青天,腳下實地,唿吸吐納,蕩蕩清氣,何來鬼神?你乃讀書之人,竟也信這些東西,如何對得起聖人教訓!!」
柳桐倚默默無言。
邵知縣忙勸高知府息怒,高知府仰天一嘆:「本府承蒙聖恩,竊踞此位,自知無能,日夜兢兢。不想治下縣城,竟以巫蠱邪術遐邇所聞,本府何顏見聖?何顏以對百姓!」
邵知縣哆哆嗦嗦與縣衙眾吏一同伏地請罪,張屏也跟著跪了。
高知府再一拂袖,喚人取來紙筆,擲到柳桐倚麵前:「將所會裝神弄鬼者統統寫下。本府自會提審客棧及近旁之人與你對質,若少寫一個名字,本府決不輕饒!」
陳籌迴到客棧,不能入眠。
一則思緒紛亂,二來這兩天獵奇之事太多,不敢合眼。
他挺在床上,雙眼直直,看著無盡濃夜,忽然,似乎聽到一絲輕輕腳步聲。
娘啊……
香氣,甜甜的脂粉香氣,如浸泡在蜜糖中的鮮花,繚繞入鼻。
陳籌閉上眼,屏住唿吸,一動也不敢動。
一道比濃夜更濃的影子飄到了他床邊,馨香籲在他臉頰耳畔:「陳郎,你是在睡,還是醒著?」
一隻留著長長指甲的手滑進了他的衣襟,撫上他心口的肌膚,陳籌激靈了一下,猛地睜開眼,一時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他的麵前有張女人的臉,滿屋子幽幽綠光,烈焰紅唇近在咫尺。
侍衛答曰,都搜遍了,連屋瓦地磚都掀開了,的確沒有其他兇器。
柳桐倚又道:「大人,此足證叔父與學生的清白!」
高知府微微眯起雙目:「既然物證如此,本府不能妄斷你叔侄之罪。便權且信你所言。你叔父瘋成這樣,怎麽就讓你一個侄兒帶其前來?」
柳桐倚道:「叔父未有子嗣,家裏經商,因宜平不甚遠,所以著學生與一個下仆陪伴,盤資用盡,下仆迴去取錢未歸,隻剩下學生一人,一時沒有按住叔父,衝撞了大人的行駕。叔父發病不甚知事,罪在學生,請大人問責。」
高知府微微頷首:「答得好啊,既能圓上說辭,又凸顯孝心。隻是,本府方才問你,前來宜平,是尋哪位名醫看診,為何含糊不答?」轉首向旁側,「邵知縣,縣中哪個大夫,擅醫失心瘋之症?臨郡縣民都慕名前來看診,想你應知。」
邵知縣擦了擦額上汗:「這……大人恕罪,下官從未聽聞!」
高知府又看向旁聽的眾吏:「爾等可知是誰?」
張屏徑低頭不吭聲,高知府偏偏點名道:「張縣丞?」
張屏出列施禮道:「下官初到宜平,所知寥寥,言不足證。」
高知府似笑非笑:「編纂縣誌,必有人物一項,諸業良秀,皆要錄之述其所長,不曾察考?」
張屏道:「不曾,未修到伎藝目。」
高知府輕笑一聲:「爾修書倒如屎殼郎推球,現料現攢。」視線再掃向其餘人,「罷了,爾等之中,居宜平十載以上者,答本府此問。」
張屏身側其餘人皆上前喏喏請罪,李主簿道:「大人恕罪,卑職無能,三代居於此縣,不曾聽聞縣裏有擅醫失心瘋的名醫。」
唐書吏亦道:「卑職家四代居於宜平,亦不曾聽聞。縣裏唯獨大鼓巷的扁鵲堂,跌打傷藥算得一絕。」
高知府看向堂下柳桐倚:「世代居於本縣者都未聽聞的名醫,你倒是從哪裏聽來,到底名醫姓甚名誰,住在哪條街哪道巷子?」
柳桐倚眼神有些閃爍:「學生……學生……」
高知府一拍驚堂木:「速速招來!」
柳桐倚道:「學生帶家叔看過不少大夫,一時不能道盡……」
高知府冷笑:「好個不能道盡,宜平多大點的地方,把所有懂醫術的傳來,堂上恐怕也站不滿。含糊遲疑,莫非有鬼?是不能道盡,還是根本沒有?最近所看的那位大夫姓甚名誰總記得罷,快快從實招出,免得本府用刑!」
柳桐倚猶豫了一下,垂首:「最近為家叔看治的,姓……黃。」
邵知縣皺眉道:「本縣記得,縣裏南關隻有善仁醫館有位黃大夫,下針極好,去年春上仙逝了。」
高知府再砸驚堂木:「難道鬼給你叔父看的病?」
柳桐倚忙道:「迴大人,給學生叔父診治的這位,住在東關小磨橋頭,姓黃,本名似乎叫翠翠。」
邵知縣和李主簿等人都是一驚。
高知府道:「嗯?是個女子?宜平縣真人才濟濟,竟還出了位女神醫?」
邵知縣道:「稟,稟大人,這個黃婆子,下官倒是知道。據說接生不錯,胎位不正、早產晚產,但找了她,多能保母子平安。」
高知府又一砸驚堂木:「好個信口雌黃!失心瘋找產婆何幹?難道來看治的,不是你叔父,而是你嬸娘?來人,上夾棍!」
柳桐倚再跪倒在地:「大人明鑑,學生不敢撒謊。找那黃婆,是因她有……有驅邪除祟之法……」
高知府一拍桌案,陡然起身:「竟是巫蠱之術!本府平生最恨此邪說!有病不治,整治些歪門邪道,真是豈有此理!」
柳桐倚一臉苦澀:「大人,這亦是病急亂投醫,叔父總不見好,各種藥都吃盡了。的確是因為端了家裏那窩黃鼠狼之後,家叔方才發了失心瘋……」
高知府大怒:「混帳!人生於世間,頭頂青天,腳下實地,唿吸吐納,蕩蕩清氣,何來鬼神?你乃讀書之人,竟也信這些東西,如何對得起聖人教訓!!」
柳桐倚默默無言。
邵知縣忙勸高知府息怒,高知府仰天一嘆:「本府承蒙聖恩,竊踞此位,自知無能,日夜兢兢。不想治下縣城,竟以巫蠱邪術遐邇所聞,本府何顏見聖?何顏以對百姓!」
邵知縣哆哆嗦嗦與縣衙眾吏一同伏地請罪,張屏也跟著跪了。
高知府再一拂袖,喚人取來紙筆,擲到柳桐倚麵前:「將所會裝神弄鬼者統統寫下。本府自會提審客棧及近旁之人與你對質,若少寫一個名字,本府決不輕饒!」
陳籌迴到客棧,不能入眠。
一則思緒紛亂,二來這兩天獵奇之事太多,不敢合眼。
他挺在床上,雙眼直直,看著無盡濃夜,忽然,似乎聽到一絲輕輕腳步聲。
娘啊……
香氣,甜甜的脂粉香氣,如浸泡在蜜糖中的鮮花,繚繞入鼻。
陳籌閉上眼,屏住唿吸,一動也不敢動。
一道比濃夜更濃的影子飄到了他床邊,馨香籲在他臉頰耳畔:「陳郎,你是在睡,還是醒著?」
一隻留著長長指甲的手滑進了他的衣襟,撫上他心口的肌膚,陳籌激靈了一下,猛地睜開眼,一時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他的麵前有張女人的臉,滿屋子幽幽綠光,烈焰紅唇近在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