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屏道:「下官不知大人想聽什麽。」


    鄧緒嗬嗬道:「真是老陶的好學生,大智若愚甚得精髓。你我都坐在此處了,你說我想聽什麽?」


    張屏道:「下官隻是編纂縣誌時好奇,想知辜家莊舊事。」


    鄧緒拋下雞骨頭,擦了擦手:「你隻查了辜家莊?辜家莊是有隱情,但憑你,靠著幾本宜平縣誌守著這堆破磚頭,再怎麽挖,也不可能知道內情。本寺倒可以告訴你一些真相,你也得幫本寺一個忙。」


    第41章


    張屏道:「請大人賜教。」


    鄧緒慢慢咂著扁壺中的酒:「本寺先來考一考你,辜家莊你都瞧出了什麽?」


    張屏道:「自隔於世,務農納賦,不出仕不出丁。縣誌曾以神怪傳說為因,後又簡略不提。皆為避諱。辜是改姓,以此自表有罪。朝廷既寬許如此,則未負我朝。四葉三果,暗應前朝三賢之禍。辜家莊是前朝易太傅後人。」


    鄧緒盯著張屏看了半晌,塞上酒瓶:「本寺沒什麽可告訴你的了。」


    前朝立國時,有桓、易、慶三賢輔政,通兵法,善謀略,才學驚世。


    三人輔佐前朝武帝成就帝業,卻不能彼此相容,打天下時就在暗鬥,江山統天下定後變成明掐。各成派係,爭鬥不休。至前朝文帝時,易氏一家獨大,攬朝政,權高遮天。桓、慶兩族聯手,構陷其罪,易氏被滅門,時太傅易敬挖心棄市,如殷朝比幹。


    易氏雖是被桓、慶兩族所構陷,但歸根結底,還是權過高而主不容。


    前朝武帝曾與桓、易、慶三賢結拜為兄弟。易氏未出兩代便滅,桓、慶二族兩三代後雖也各自勢衰凋敗,比之易氏,算是得著了好結果。


    坊間亦有傳言,易太傅的門生偷偷藏匿下易氏的血脈在民間,有說藏在寺廟的,亦有說在道觀的,還有說避居海外的。


    前朝黨爭以三賢之亂為淵源,一直未休。


    前朝歷經七帝,便耗盡氣數,禍亂頻起。太祖皇帝天命所歸。有雲遊道人贈兵書圖譜十套,太祖屢破前朝兵陣,所向披靡。民間謠傳說,那雲遊道人就是易氏後人,來報滅門之仇,獻給太祖的書中還有砍斷前朝龍脈的方法。


    張屏道:「大人所查謀亂事,應與辜家莊無幹。」


    鄧緒再瞥了他一眼,垂眸不語。


    張屏繼續道:「辜家莊到底因何而滅,下官尚未完全明白。」


    鄧緒道:「你都查到了這裏,本寺再隱諱也無用處。快十年前,本寺還在邊關軍中,此事我不知情。朝中的記錄,的確是瘟疫。」


    柳桐倚道:「下官以為,此記錄應無隱避,是直錄所知實情。辜家莊在朝廷治下,安居數代,若非奇禍,豈能不察。」


    鄧緒點頭:「不錯。」


    還波及了周圍村落,官差及兵卒亦有折損,至始至終在朝廷掌握中的一個村,理應不會造成這樣的後果。


    張屏道:「那下官隻能再去查其他事了。」


    鄧緒挑眉:「比如?」


    張屏道:「同姓不婚,何以嫁娶。」


    鄧緒點頭:「這是個事兒,朝廷關懷民生添丁增戶,更當報於衙門。然則嫁娶總是家事,他人不能盡知。你查查也罷。」


    張屏嗯了一聲。


    鄧緒又問:「還有呢?」


    張屏道:「還有的,下官不當查。」


    鄧緒嗬嗬笑道:「不當你就不查了?」神色突然又一斂,「腦子好使是件好事,但要使對地方,莫要偏了方向。」


    一頓飯匆匆吃罷,張屏和柳桐倚一道收拾雞骨頭和渣滓,清出空地。柳桐倚忽而輕聲道:「張兄放心,此事應不會牽及陳兄。」


    張屏看了他一眼,默默無語。


    張屏又跟著鄧緒和柳桐倚在附近轉了轉,三人都沒多說什麽話。


    鄧緒和柳桐倚帶了一輛車過來,車夫就是那個張屏曾撞到過的大漢。張屏搭了個便車迴到縣裏,在城門處下車,自行走迴住處。


    道別時,鄧緒意味深長道:「說不定過一段時日,本寺會再找你聊聊。」


    張屏好恭敬告退,鄧緒看著他木僵僵的臉,心道,小子,你就裝罷,再挑簾望了一眼其背影,桀桀一笑。


    「老陶搶了本寺恁多案子,本寺搶他一個學生,看他會如何。」


    入冬的時節,每天起床,都覺得今天更比昨天冷了幾分。


    天上淅瀝瀝落著小雨,蘭玨下了早朝,步上濕漉漉的白玉階,微風夾著濕氣,滲透衣縫,鑽進肌膚毛孔。


    朦朦雨霧籠著層疊宮闕,菸灰的底色裏恢弘堂皇憑然添了幾分空茫。


    多年之前,相似的清晨,他穿著單薄的布衫,站在街邊低矮的屋簷下,遙望宮牆,身前街道上販夫走卒來來去去,堆滿雜物的推車木輪濺起泥漿落上衣擺。


    那時無論如何想不到今時今刻的景況。


    迴想其中相隔的年月,又似乎眨眼便過。


    時常覺得日子沒怎麽過就沒了,待迴望昔日,才發現似乎換了一輩子在活。


    蘭玨一步步走下玉階,向前方一個身影喚道:「劉大人?」


    劉知薈側身:「蘭大人。」


    蘭玨步履稍快,行至他身側:「劉大人是迴府還是直接去禦史台?」


    劉知薈道:「有些要緊公務,需趕著辦完,就不迴家裏了。因走得急,方才不曾與蘭大人招唿,莫怪莫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張公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風颳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風颳過並收藏張公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