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晏淡淡道:「阿憑,生死都在我一念之間的感覺,你不喜歡,是不是?」
顧憑抿住了唇。
他確實不喜歡這種感覺。他這個人,從來都要掌控自己的一切,他的性命,他的自由,包括離開的自由,包括放棄的自由——所以在最開始,哪怕陳晏耀眼得足以使他身邊的一切都黯然失色,他也從來不是他的選擇。
真正叫他詫異,叫他意想不到的是,這麽重要的事,他怎麽給忘了,給忽略得這麽徹底?
看著陳晏那雙平靜中帶著荒涼的眼睛,忽然的,顧憑的心重重地一顫。
他伸手抓住陳晏的手臂,試著說道:「我好像……並不是很在意。」
他應該在意的,之前似乎有一次,在剛被陳晏從青君手中救出來的時候,他還提起了那枚解藥,但是,當時他看陳晏似乎並不想多說這事,還以為是自己假死遁逃的事,令這個人心裏多少還有些不能釋懷,所以就也不再說了。後來……後來他就真的再也沒想起過。
這種遺忘,這種忽視,怎麽會發生在他身上?
慢慢拉起陳晏的手,十指扣緊,顧憑低聲道:「陳晏,我心裏有你。」
他心裏有他。比陳晏以為的要深……比他自己以為的還要深得多。
百感倏忽從心頭滾過,他喃喃重複了一遍:「我心裏有你。」
下一瞬,他被陳晏重重帶入懷中。
……
不遠處,趙長起抱著胳膊,靠在一棵榕樹上,時不時伸出腦袋朝那處打量。
在他又一次伸長了脖子的時候,旁邊一個冷麵侍衛用胳膊肘撞了撞他。趙長起正看得起勁,被他冷不丁一撞,差點就要露餡,不滿地小聲道:「你做什麽?」
那侍衛嚴肅道:「殿下交代過了,他與顧大人在一起時,旁人不可隨意窺伺。」
趙長起哼了一聲,懶洋洋地靠在樹幹上。仰頭朝天上看了一會兒,他噗嗤一笑。
顧憑和陳晏並肩走在街上。
陳晏道:「這次你迴宣平之後,我會把沈留調過去。」
顧憑:「為什麽?」
陳晏朝他瞟了一眼,眉頭皺了皺:「自從冬狩大比後,拓邪視你就如眼中之釘,你不曾注意他看你的眼神?你在宣平勢單力孤,難保他藉機不會下手。」頓了頓,陳晏冷笑了一聲,「我還以為你對他說:『忌我者,不能製我;畏我者,終為我所製』的時候,就料到會有這一出了。」
顧憑微微一笑:「我觀拓邪,所圖甚大。有個人能令他畏忌著,是好事。」
當然,他自是知道,說出這句話,就是把自己變成了那個靶子,去吸引拓邪攻擊的矛頭。
望著他,陳晏沒有說話。
過了很久,他低低嘆了口氣:「據暗部所探,青君似乎出現在了寧關。我懷疑他是不是已經同北狄有了聯繫。」
顧憑點點頭。
實際上,早在拓邪最開始盯上他的時候,他就起了疑。
這個人找麻煩,剛好就找到了他頭上,如果說這是順手一指,那要是多準的手氣?再者,那個最開始上來要跟他比箭,最後被陳晏一箭射穿了喉嚨的謨赤,曾經當著他說,「顧大人這相貌,真是男人看了也心動」。他總覺得,這個人或許是聽說了些什麽。
見陳晏的眉頭還是深鎖著,顧憑牽起他的手,笑吟吟道,「知道了,我會小心的。」
冬狩結束後,皇帝一行迴到了鳳都。
這一日,無數人抬頭仰望夜空的時候,突然看到了奇異的一幕。在夜幕的東南角,有一顆巨大的,光彩奪目的亮星,正如炬火一般熊熊閃耀著。
靈台寺占曰:「國皇星為內亂,外內有兵喪。」
這個時代,人們對天人感應一說深信不疑,既然上天降下了這樣的異象,必然有與之相應的人事變故。國皇妖星,是兵禍大亂之兆。這天下眼看才安定了數年,難道又要亂起來了?
一時間,民間流言四起,甚囂塵上。
塞外。
青君抬起眼,他那寒星一般,明亮至極的眸子,靜靜地看著天南角那顆明如炬火的白星。
他低聲道:「我要等的時候,終於到了!」
身後,北狄騎兵馬刀斜地,一彎彎刀鋒上寒光冰冷,像一隻龐然的巨獸,在漆黑的長夜中揚起頭顱,向前方沉眠的城池無聲地張開大口,齜出密密麻麻森白的獠牙!
……
北狄大舉發兵的軍報,很快就傳到了鳳都。
朝會上,皇帝下令,由太子親率三萬冠甲軍,再派鄭暘率東洲軍並進擊敵。
這個安排,令不少陳晏一係的臣屬都暗自皺了皺眉。
隻交給陳晏三萬冠甲軍……雖然加上鄭暘的東洲軍,他們對上北狄的兵力肯定還是占優勢的,且皇帝還是任命了陳晏為此次出征的行軍主帥。但是,這麽控製著陳晏手裏冠甲軍的兵馬,怎麽思忖起來,總叫人覺得有一絲古怪?
在眾人波流暗湧的目光中,陳晏平靜地上前接旨。
迴去的路上,趙長起低聲道:「殿下,這是怎麽迴事?」
陳晏靠在車廂上,一直閉著眼。聽他發問,淡淡道:「歲星入守太微,人主改。」
趙長起啞了:「……」
說起來,今歲確實是異象頻發。十一月時,正值皇帝要冊封陳晏為太子的當口,靈台寺掌史突然上奏,說:『歲星入太微宮五十日,占曰人主易位』。好在那時,他們另找到了一個於天文星術一道極為精通,甚至聲名還遠超靈台寺的人,又上了一道奏摺給皇帝,將這天象給重新解釋了一遍,說成是大吉之兆,這才算化解消弭了這場風波。
顧憑抿住了唇。
他確實不喜歡這種感覺。他這個人,從來都要掌控自己的一切,他的性命,他的自由,包括離開的自由,包括放棄的自由——所以在最開始,哪怕陳晏耀眼得足以使他身邊的一切都黯然失色,他也從來不是他的選擇。
真正叫他詫異,叫他意想不到的是,這麽重要的事,他怎麽給忘了,給忽略得這麽徹底?
看著陳晏那雙平靜中帶著荒涼的眼睛,忽然的,顧憑的心重重地一顫。
他伸手抓住陳晏的手臂,試著說道:「我好像……並不是很在意。」
他應該在意的,之前似乎有一次,在剛被陳晏從青君手中救出來的時候,他還提起了那枚解藥,但是,當時他看陳晏似乎並不想多說這事,還以為是自己假死遁逃的事,令這個人心裏多少還有些不能釋懷,所以就也不再說了。後來……後來他就真的再也沒想起過。
這種遺忘,這種忽視,怎麽會發生在他身上?
慢慢拉起陳晏的手,十指扣緊,顧憑低聲道:「陳晏,我心裏有你。」
他心裏有他。比陳晏以為的要深……比他自己以為的還要深得多。
百感倏忽從心頭滾過,他喃喃重複了一遍:「我心裏有你。」
下一瞬,他被陳晏重重帶入懷中。
……
不遠處,趙長起抱著胳膊,靠在一棵榕樹上,時不時伸出腦袋朝那處打量。
在他又一次伸長了脖子的時候,旁邊一個冷麵侍衛用胳膊肘撞了撞他。趙長起正看得起勁,被他冷不丁一撞,差點就要露餡,不滿地小聲道:「你做什麽?」
那侍衛嚴肅道:「殿下交代過了,他與顧大人在一起時,旁人不可隨意窺伺。」
趙長起哼了一聲,懶洋洋地靠在樹幹上。仰頭朝天上看了一會兒,他噗嗤一笑。
顧憑和陳晏並肩走在街上。
陳晏道:「這次你迴宣平之後,我會把沈留調過去。」
顧憑:「為什麽?」
陳晏朝他瞟了一眼,眉頭皺了皺:「自從冬狩大比後,拓邪視你就如眼中之釘,你不曾注意他看你的眼神?你在宣平勢單力孤,難保他藉機不會下手。」頓了頓,陳晏冷笑了一聲,「我還以為你對他說:『忌我者,不能製我;畏我者,終為我所製』的時候,就料到會有這一出了。」
顧憑微微一笑:「我觀拓邪,所圖甚大。有個人能令他畏忌著,是好事。」
當然,他自是知道,說出這句話,就是把自己變成了那個靶子,去吸引拓邪攻擊的矛頭。
望著他,陳晏沒有說話。
過了很久,他低低嘆了口氣:「據暗部所探,青君似乎出現在了寧關。我懷疑他是不是已經同北狄有了聯繫。」
顧憑點點頭。
實際上,早在拓邪最開始盯上他的時候,他就起了疑。
這個人找麻煩,剛好就找到了他頭上,如果說這是順手一指,那要是多準的手氣?再者,那個最開始上來要跟他比箭,最後被陳晏一箭射穿了喉嚨的謨赤,曾經當著他說,「顧大人這相貌,真是男人看了也心動」。他總覺得,這個人或許是聽說了些什麽。
見陳晏的眉頭還是深鎖著,顧憑牽起他的手,笑吟吟道,「知道了,我會小心的。」
冬狩結束後,皇帝一行迴到了鳳都。
這一日,無數人抬頭仰望夜空的時候,突然看到了奇異的一幕。在夜幕的東南角,有一顆巨大的,光彩奪目的亮星,正如炬火一般熊熊閃耀著。
靈台寺占曰:「國皇星為內亂,外內有兵喪。」
這個時代,人們對天人感應一說深信不疑,既然上天降下了這樣的異象,必然有與之相應的人事變故。國皇妖星,是兵禍大亂之兆。這天下眼看才安定了數年,難道又要亂起來了?
一時間,民間流言四起,甚囂塵上。
塞外。
青君抬起眼,他那寒星一般,明亮至極的眸子,靜靜地看著天南角那顆明如炬火的白星。
他低聲道:「我要等的時候,終於到了!」
身後,北狄騎兵馬刀斜地,一彎彎刀鋒上寒光冰冷,像一隻龐然的巨獸,在漆黑的長夜中揚起頭顱,向前方沉眠的城池無聲地張開大口,齜出密密麻麻森白的獠牙!
……
北狄大舉發兵的軍報,很快就傳到了鳳都。
朝會上,皇帝下令,由太子親率三萬冠甲軍,再派鄭暘率東洲軍並進擊敵。
這個安排,令不少陳晏一係的臣屬都暗自皺了皺眉。
隻交給陳晏三萬冠甲軍……雖然加上鄭暘的東洲軍,他們對上北狄的兵力肯定還是占優勢的,且皇帝還是任命了陳晏為此次出征的行軍主帥。但是,這麽控製著陳晏手裏冠甲軍的兵馬,怎麽思忖起來,總叫人覺得有一絲古怪?
在眾人波流暗湧的目光中,陳晏平靜地上前接旨。
迴去的路上,趙長起低聲道:「殿下,這是怎麽迴事?」
陳晏靠在車廂上,一直閉著眼。聽他發問,淡淡道:「歲星入守太微,人主改。」
趙長起啞了:「……」
說起來,今歲確實是異象頻發。十一月時,正值皇帝要冊封陳晏為太子的當口,靈台寺掌史突然上奏,說:『歲星入太微宮五十日,占曰人主易位』。好在那時,他們另找到了一個於天文星術一道極為精通,甚至聲名還遠超靈台寺的人,又上了一道奏摺給皇帝,將這天象給重新解釋了一遍,說成是大吉之兆,這才算化解消弭了這場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