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日子,關於陳晏和顧憑的流言,在鳳都傳得沸沸揚揚。
但是,因為皇帝強勢地出手壓製,因為流言中心的兩個人,都齊齊消失在眾人的視野中,到現在為止,這傳言也沒有坐實,很多人都還是將信將疑著。
唯有幾個皇帝的心腹重臣,對這事知道一些內情的,看見詔令,彼此交換了一下眼神。
……看來,皇帝是真的對顧憑動了殺心了。
鎮守宣平,若是有失,不是死在戰場上,就是死在刑場上。
若是無失……可那個地方,哪是一般人能守住的?
顧憑雖然在南疆一路上顯出了幾分軍事上的才華,但是他在宣平鎮需要麵對的,是北狄,這個在惡劣荒寒之地得以存活下來的種族,他們在骨子裏就習慣了血腥,習慣了屠殺,習慣了將一切敵人都看成牲畜。在他們的隊伍裏,不夠強大的,甚至沒有活到成年的資格!
放眼前朝,也隻有大名鼎鼎的名將殷成,真的戰勝了這個狼一樣殘暴的對手。
但這樣的名將,百年間,也就隻出了這一人而已。
……
在詔令下發當日,閉門數十日的顧憑,重新出現在了眾人麵前。
他看起來與之前完全沒有變化,平靜接旨,那風姿,甚至還是他慣常的超然和從容。
秋風烈烈,翻捲起他雪白的大袖,令他看起來仿佛淩風而立。
一時間,那些不屑的,想要出言譏嘲的人,還沒說出口的話忽然就啞在了嗓子裏。他們恍惚間竟覺得,這樣的人,就算傾倒了秦王,又有什麽可奇怪的呢?
隻是,他們看向顧憑的目光,不免帶上了一絲惋惜。
那可是宣平啊,數不清多少將領戍卒埋骨在此。顧憑去了,那結局隻怕難料!
趙長起本來被派到了另一個地方辦事,得到消息,他快馬加鞭趕了迴來。
他一迴來,便直奔秦王府,找到甘勉。
這一次陳晏出行前,將甘勉留在了鳳都,打理諸事。
一見到他,趙長起嘶了一聲:「顧憑那是怎麽迴事,他怎麽能去宣平?那可不是開玩笑的,萬一弄不好,命都得留在那兒!你們怎麽不幫他攔著?」
他低下聲:「雖然殿下這一次,是說要跟他斷開關係。但……他若是真能舍下,還會等到今天?若是顧憑真出了什麽事……」
這些年,夾在顧憑和陳晏之間受苦受累,有很多事,他看得比很多陳晏身邊的僚屬要明白得多。
其實最開始的時候,他也想過勸勸陳晏來著。但是從很早之前開始,他就認命了。
趙長起揉了揉打結的眉心,低聲道:「詔令雖然下了,也不是沒有迴旋的餘地,陛下就是想讓他戍邊,也不能去宣平。那兒……說九死一生都是輕的。」
他說了這麽多,甘勉終於開口了。
他那張臉一貫都是一板正經的,現在也是這樣:「我們這麽做,是遵照殿下的意思。」
「殿下讓你們對顧憑袖手旁觀?」趙長起斬釘截鐵地道,「不可能。」
甘勉:「如果顧憑不想接這個詔令,但凡他有一點這個意思,我們的人就會出手;但殿下還說,若他無此意,亦不得橫加幹涉。」
趙長起怔住了。
他忽然不知道該說什麽,:「這……」
沉默了好一陣,苦笑道:「這真不像殿下會說的話。」
甘勉點了點頭。
他們這些人,都知道陳晏一貫的手腕有多強硬,他的性子,從來就是淩駕一切,掌控一切。是從什麽時候,他對顧憑,竟然能做到這種地步了?
許久,趙長起長嘆一聲。
他拍了拍甘勉的肩膀,苦中作樂地道:「這兩天我去打聽一下,看看哪裏的麻繩做得結實。顧憑若是真有什麽三長兩短,我別的做不了,上吊的麻繩還是可以分你一根的。」
甘勉:「……」
*
宣平鎮地處西北,一年中有六個月都在下雪。在鳳都之中人們還穿著秋裳的時候,這裏已經落下了今年的第一場雪。
寒江之上,白雪飄飛。青君坐在舟頭,閉目垂釣。
四下極靜,時不時的,可以聽見草木被雪給壓得折斷的哢嚓聲。這一下下極細微,卻又在安靜中顯得格外清晰的聲響,直令此時此地,有了一種滅絕版的岑寂。
突然,青君的釣竿一顫。
他睜開眼,下意識地拉住釣竿,這動作做出來,他忽地頓了頓。
他哂道:「我釣魚乎,魚釣我乎?」
說罷,他將魚竿隨手一拋,站起身,道:「迴去吧。」
聽到這話,一直候在旁邊的吳炎站起身,撐開舟。他一邊劃著名舟,一邊稟報導:」三日前,顧憑抵達了宣平。「
青君彎了彎唇。
吳炎:「少主,有一事屬下一直沒有明白。這次若是由我們出手,顧憑和陳晏直接的傳言,不會那麽快就被壓下去,這事也不會這麽輕易就了結。」
事到如今,陳晏幾乎沒有受到什麽影響,顧憑也不過是被派到了宣平任巡按使,真論起來,他的官階還高了。如果交由他們運作,就是讓皇帝一怒之下賜顧憑一杯鴆酒,也不是沒有可能。
他問道:「為何要派人將此事告知給豫王,讓他動手?」
青君微微一笑:「現在,還不能讓陳晏真的出事。便是出事,也不能是令他翻不過身的大事。」
但是,因為皇帝強勢地出手壓製,因為流言中心的兩個人,都齊齊消失在眾人的視野中,到現在為止,這傳言也沒有坐實,很多人都還是將信將疑著。
唯有幾個皇帝的心腹重臣,對這事知道一些內情的,看見詔令,彼此交換了一下眼神。
……看來,皇帝是真的對顧憑動了殺心了。
鎮守宣平,若是有失,不是死在戰場上,就是死在刑場上。
若是無失……可那個地方,哪是一般人能守住的?
顧憑雖然在南疆一路上顯出了幾分軍事上的才華,但是他在宣平鎮需要麵對的,是北狄,這個在惡劣荒寒之地得以存活下來的種族,他們在骨子裏就習慣了血腥,習慣了屠殺,習慣了將一切敵人都看成牲畜。在他們的隊伍裏,不夠強大的,甚至沒有活到成年的資格!
放眼前朝,也隻有大名鼎鼎的名將殷成,真的戰勝了這個狼一樣殘暴的對手。
但這樣的名將,百年間,也就隻出了這一人而已。
……
在詔令下發當日,閉門數十日的顧憑,重新出現在了眾人麵前。
他看起來與之前完全沒有變化,平靜接旨,那風姿,甚至還是他慣常的超然和從容。
秋風烈烈,翻捲起他雪白的大袖,令他看起來仿佛淩風而立。
一時間,那些不屑的,想要出言譏嘲的人,還沒說出口的話忽然就啞在了嗓子裏。他們恍惚間竟覺得,這樣的人,就算傾倒了秦王,又有什麽可奇怪的呢?
隻是,他們看向顧憑的目光,不免帶上了一絲惋惜。
那可是宣平啊,數不清多少將領戍卒埋骨在此。顧憑去了,那結局隻怕難料!
趙長起本來被派到了另一個地方辦事,得到消息,他快馬加鞭趕了迴來。
他一迴來,便直奔秦王府,找到甘勉。
這一次陳晏出行前,將甘勉留在了鳳都,打理諸事。
一見到他,趙長起嘶了一聲:「顧憑那是怎麽迴事,他怎麽能去宣平?那可不是開玩笑的,萬一弄不好,命都得留在那兒!你們怎麽不幫他攔著?」
他低下聲:「雖然殿下這一次,是說要跟他斷開關係。但……他若是真能舍下,還會等到今天?若是顧憑真出了什麽事……」
這些年,夾在顧憑和陳晏之間受苦受累,有很多事,他看得比很多陳晏身邊的僚屬要明白得多。
其實最開始的時候,他也想過勸勸陳晏來著。但是從很早之前開始,他就認命了。
趙長起揉了揉打結的眉心,低聲道:「詔令雖然下了,也不是沒有迴旋的餘地,陛下就是想讓他戍邊,也不能去宣平。那兒……說九死一生都是輕的。」
他說了這麽多,甘勉終於開口了。
他那張臉一貫都是一板正經的,現在也是這樣:「我們這麽做,是遵照殿下的意思。」
「殿下讓你們對顧憑袖手旁觀?」趙長起斬釘截鐵地道,「不可能。」
甘勉:「如果顧憑不想接這個詔令,但凡他有一點這個意思,我們的人就會出手;但殿下還說,若他無此意,亦不得橫加幹涉。」
趙長起怔住了。
他忽然不知道該說什麽,:「這……」
沉默了好一陣,苦笑道:「這真不像殿下會說的話。」
甘勉點了點頭。
他們這些人,都知道陳晏一貫的手腕有多強硬,他的性子,從來就是淩駕一切,掌控一切。是從什麽時候,他對顧憑,竟然能做到這種地步了?
許久,趙長起長嘆一聲。
他拍了拍甘勉的肩膀,苦中作樂地道:「這兩天我去打聽一下,看看哪裏的麻繩做得結實。顧憑若是真有什麽三長兩短,我別的做不了,上吊的麻繩還是可以分你一根的。」
甘勉:「……」
*
宣平鎮地處西北,一年中有六個月都在下雪。在鳳都之中人們還穿著秋裳的時候,這裏已經落下了今年的第一場雪。
寒江之上,白雪飄飛。青君坐在舟頭,閉目垂釣。
四下極靜,時不時的,可以聽見草木被雪給壓得折斷的哢嚓聲。這一下下極細微,卻又在安靜中顯得格外清晰的聲響,直令此時此地,有了一種滅絕版的岑寂。
突然,青君的釣竿一顫。
他睜開眼,下意識地拉住釣竿,這動作做出來,他忽地頓了頓。
他哂道:「我釣魚乎,魚釣我乎?」
說罷,他將魚竿隨手一拋,站起身,道:「迴去吧。」
聽到這話,一直候在旁邊的吳炎站起身,撐開舟。他一邊劃著名舟,一邊稟報導:」三日前,顧憑抵達了宣平。「
青君彎了彎唇。
吳炎:「少主,有一事屬下一直沒有明白。這次若是由我們出手,顧憑和陳晏直接的傳言,不會那麽快就被壓下去,這事也不會這麽輕易就了結。」
事到如今,陳晏幾乎沒有受到什麽影響,顧憑也不過是被派到了宣平任巡按使,真論起來,他的官階還高了。如果交由他們運作,就是讓皇帝一怒之下賜顧憑一杯鴆酒,也不是沒有可能。
他問道:「為何要派人將此事告知給豫王,讓他動手?」
青君微微一笑:「現在,還不能讓陳晏真的出事。便是出事,也不能是令他翻不過身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