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段日子,每當夜幕降臨,四下靜無人聲的時候,一聽到外麵的青石板道上忽然響起一串急促的馬蹄聲,不少人的胸口就是一緊。按說鬧成這樣,令無數人都惶惶不安,整個鳳都都被一種滿城風雨的氣息給籠罩著,應該會引起很多臣子的不滿。但這一次,朝中的絕大部分人,都不約而同地保持了緘默。
晝夜不息,輪番審問,查了數十天後,蕭裂秘密給皇帝呈上了調查的結果。
據說,皇帝看到那份奏報,沉默了。
那一夜,他去了當年幽閉孟後的宮室。這個地方,他已經有許多年不曾踏足過。曾經滿眼的紅花綠草,都已經衰敗得沒有了痕跡,隻有落木蕭蕭,那黃葉堆得厚厚一層,腳踩上去時,都感覺仿佛被踩得往下陷了陷。
什麽時候,這個地方,竟然這麽荒涼了?
皇帝站在那裏,寒風襲過,他忽然劇烈地咳嗽了起來。
隨行的太監連忙上去,撫著他的脊背給他順氣。
過了一會兒,皇帝啞聲道:「朕沒事。」
太監想勸他保重龍體,但看見皇帝的眼神,忽然的,他什麽話都說不出了。
皇帝直起身,一動不動。
無人知道那一刻,他在想些什麽。
三日之後,八個最受豫王倚重的僚屬人頭落地,數十人被流放,因此案被廢被貶的臣子更是不計其數。還有數個平日裏與豫王交情甚篤的重臣,都被暗中敲打,令他們從今以後,不得再登上豫王府的大門。
所有這些處理,眾臣都隻能看見結果,但不知緣由。他們隻是注意到,曾經總是人來人往的豫王府,突然冷清了,那往日裏車水馬龍的庭前,一下子變得門可羅雀。
轉眼,便到了中秋。
前些日子,皇帝偶染風寒。他的身體一貫康健,但不知為何,這一次的病卻拖了許久,直到中秋才將將痊癒。
到了晚間,顧憑看看外麵的天色,從識青園的地道下去,轉乘一輛馬車去了秦王府。
陳晏今日要去參加中秋家宴,估計這個時候,也快迴來了。
顧憑沒等多久,房門被人推開,陳晏走了進來。
看見顧憑,他一言不發,猛地將人攏進懷裏。
他擁得狠緊,堅硬如鐵的手臂牢牢地將他壓在身上。顧憑仰起頭,銜住他的唇瓣,輕輕吻了吻,問:「殿下,怎麽了?」
他的安撫,讓陳晏身上的冰寒慢慢地退了下去。
半晌,陳晏啞聲道:「今日中秋家宴,陛下當眾宣布,要封卞貴妃為後。」
顧憑沒有說話。
皇帝的這個決定,其實並不是不能理解。這段日子,對豫王一係的人貶斥太多,打擊太重,他下這道命令,也是為了平復這場風波,安撫那些至今還惶惶然著的臣子。
當然,最大的原因還是,他對卞貴妃確實用了情,而對豫王,也還不曾完全失望。
陳晏低啞道:「我母後……她生前所住的宮室,自她去後,父皇便下令封宮。這麽多年,連我都不能進去一步。」他蒼涼地笑了笑,「陛下對他放在心上的人,從來都很寬容。比如說杜參,這人在他年少時便與他相交,在他聲名不顯時就率兵來投,後來打葛博的時候,杜參犯下大錯,按說殺之也可。但陛下連一句斥責都沒有。杜參的軍功在陛下舊部裏其實排不進數一數二的位置,但陛下看重他。所以他便是錯了,當年行賞諸將的時候,還是把他放在了首位。」
陳晏自嘲地一笑:「這些年,陛下就算給卞貴妃再大的聖眷,也沒有提過封她為後的事。我偶爾還會想,是不是我母後在他心裏,還是有那麽一處位置……真是可笑。」
他終究是不善傾訴的,說到這裏,將下巴埋進顧憑的發間,不再開口。
顧憑迴抱住他:「殿下,沒事的。」
他想說,我陪著你。可是話到嘴邊,薑霍的那句「本非此世客,何必蹈紅塵」,忽然閃電般地從耳邊劃過。顧憑知道,像薑霍這種精通星象占卜的人,很多時候他看似隨口一說的話,其實就是語讖。
他的唇顫了顫,那到了嘴邊的話,終究是沒有說出口。可他擁住陳晏的手,也沒有放下來。
這一夜,顧憑也不知自己想了些什麽,直到昏昏沉沉才睡去。
第二天一醒,已經快到正午了。
他走出去,就看見趙長起坐在院子裏。
見他出來,趙長起站起身,大步走到他麵前。
他臉上的神情很不尋常。
顧憑問:「怎麽了?」
趙長起攥了攥拳,輕輕吐出一口氣。
他壓低聲音道:「我們在宮裏的內線傳出消息,十日前,陛下秘密會見幾位重臣的時候,曾向他們問起立太子的事宜!三日前,陛下召臣子議事時,又提起了此事。」
立儲事關國本,向臣下谘詢太子人選,這事歷朝歷代都不少見。但那些皇帝,要麽是心中還未拿定主意,想聽聽臣子的意見,要麽是藉此試探朝中的立場。
但是眼下這個時候,豫王一派正被嚴力打壓著,平素那些跟他走得近的臣子,甚至都被警告不許登門了,這種關頭,皇帝突然去向朝臣詢問該立誰為太子,他的意思,其實已經很明確了!
趙長起強壓著激動,雙眼明亮地道:「顧憑,殿下可能要成太子了!」
他注視著顧憑。
晝夜不息,輪番審問,查了數十天後,蕭裂秘密給皇帝呈上了調查的結果。
據說,皇帝看到那份奏報,沉默了。
那一夜,他去了當年幽閉孟後的宮室。這個地方,他已經有許多年不曾踏足過。曾經滿眼的紅花綠草,都已經衰敗得沒有了痕跡,隻有落木蕭蕭,那黃葉堆得厚厚一層,腳踩上去時,都感覺仿佛被踩得往下陷了陷。
什麽時候,這個地方,竟然這麽荒涼了?
皇帝站在那裏,寒風襲過,他忽然劇烈地咳嗽了起來。
隨行的太監連忙上去,撫著他的脊背給他順氣。
過了一會兒,皇帝啞聲道:「朕沒事。」
太監想勸他保重龍體,但看見皇帝的眼神,忽然的,他什麽話都說不出了。
皇帝直起身,一動不動。
無人知道那一刻,他在想些什麽。
三日之後,八個最受豫王倚重的僚屬人頭落地,數十人被流放,因此案被廢被貶的臣子更是不計其數。還有數個平日裏與豫王交情甚篤的重臣,都被暗中敲打,令他們從今以後,不得再登上豫王府的大門。
所有這些處理,眾臣都隻能看見結果,但不知緣由。他們隻是注意到,曾經總是人來人往的豫王府,突然冷清了,那往日裏車水馬龍的庭前,一下子變得門可羅雀。
轉眼,便到了中秋。
前些日子,皇帝偶染風寒。他的身體一貫康健,但不知為何,這一次的病卻拖了許久,直到中秋才將將痊癒。
到了晚間,顧憑看看外麵的天色,從識青園的地道下去,轉乘一輛馬車去了秦王府。
陳晏今日要去參加中秋家宴,估計這個時候,也快迴來了。
顧憑沒等多久,房門被人推開,陳晏走了進來。
看見顧憑,他一言不發,猛地將人攏進懷裏。
他擁得狠緊,堅硬如鐵的手臂牢牢地將他壓在身上。顧憑仰起頭,銜住他的唇瓣,輕輕吻了吻,問:「殿下,怎麽了?」
他的安撫,讓陳晏身上的冰寒慢慢地退了下去。
半晌,陳晏啞聲道:「今日中秋家宴,陛下當眾宣布,要封卞貴妃為後。」
顧憑沒有說話。
皇帝的這個決定,其實並不是不能理解。這段日子,對豫王一係的人貶斥太多,打擊太重,他下這道命令,也是為了平復這場風波,安撫那些至今還惶惶然著的臣子。
當然,最大的原因還是,他對卞貴妃確實用了情,而對豫王,也還不曾完全失望。
陳晏低啞道:「我母後……她生前所住的宮室,自她去後,父皇便下令封宮。這麽多年,連我都不能進去一步。」他蒼涼地笑了笑,「陛下對他放在心上的人,從來都很寬容。比如說杜參,這人在他年少時便與他相交,在他聲名不顯時就率兵來投,後來打葛博的時候,杜參犯下大錯,按說殺之也可。但陛下連一句斥責都沒有。杜參的軍功在陛下舊部裏其實排不進數一數二的位置,但陛下看重他。所以他便是錯了,當年行賞諸將的時候,還是把他放在了首位。」
陳晏自嘲地一笑:「這些年,陛下就算給卞貴妃再大的聖眷,也沒有提過封她為後的事。我偶爾還會想,是不是我母後在他心裏,還是有那麽一處位置……真是可笑。」
他終究是不善傾訴的,說到這裏,將下巴埋進顧憑的發間,不再開口。
顧憑迴抱住他:「殿下,沒事的。」
他想說,我陪著你。可是話到嘴邊,薑霍的那句「本非此世客,何必蹈紅塵」,忽然閃電般地從耳邊劃過。顧憑知道,像薑霍這種精通星象占卜的人,很多時候他看似隨口一說的話,其實就是語讖。
他的唇顫了顫,那到了嘴邊的話,終究是沒有說出口。可他擁住陳晏的手,也沒有放下來。
這一夜,顧憑也不知自己想了些什麽,直到昏昏沉沉才睡去。
第二天一醒,已經快到正午了。
他走出去,就看見趙長起坐在院子裏。
見他出來,趙長起站起身,大步走到他麵前。
他臉上的神情很不尋常。
顧憑問:「怎麽了?」
趙長起攥了攥拳,輕輕吐出一口氣。
他壓低聲音道:「我們在宮裏的內線傳出消息,十日前,陛下秘密會見幾位重臣的時候,曾向他們問起立太子的事宜!三日前,陛下召臣子議事時,又提起了此事。」
立儲事關國本,向臣下谘詢太子人選,這事歷朝歷代都不少見。但那些皇帝,要麽是心中還未拿定主意,想聽聽臣子的意見,要麽是藉此試探朝中的立場。
但是眼下這個時候,豫王一派正被嚴力打壓著,平素那些跟他走得近的臣子,甚至都被警告不許登門了,這種關頭,皇帝突然去向朝臣詢問該立誰為太子,他的意思,其實已經很明確了!
趙長起強壓著激動,雙眼明亮地道:「顧憑,殿下可能要成太子了!」
他注視著顧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