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是第一次,他們從青君的嘴裏,聽到這樣的評價。
青君道:「你們日後如果見到他,或者手頭有任何事,與他牽涉上了關係。無論大小事,一律以最快的速度報予我知曉。在沒有我的命令時,任何人不得擅動。」
眾人齊聲應道:「是!」
青君:「退下吧。」
很快,屋內一空。那些灰衣人都退了下去,吳炎卻沒有走。
青君:「怎麽了?」
吳炎搖了搖頭:「沒什麽,總是有些心意難平罷了。」
那蕭蘭坊,是他們在汝州經營的最大的一個情報機構,如今卻生生給毀了。剛才一屋的灰衣人,每個人都是一臉的痛色,也隻有青君還是神色如常。
青君忽然道:「你可知,陳晏為什麽要把他那八百私兵調開,自己隱瞞身份進入池陵?」
吳炎:「或許是他不想惹人注意。」
青君彎了彎唇:「是啊,他想做的事,是不能大張旗鼓去做的。」
孟氏謀逆一案如果真有內情,王顯明就算真的在其中扮演某個角色,他也不會是那個幕後布局之人。他還不夠資格。
在他背後還有別人——而那個人,或者那些人,是絕不會允許陳晏繼續查下去的。
正是因為知道這一點,陳晏才會一改他往日的作風,遮掩身份行事;所以,顧憑才會一進池陵,就事事由他出麵,而將秦王一係的人都給隱在暗處。
所以,就算是對餘家動手,他們也選了一個跟餘家素有舊怨的袁五郎挑頭,而盡可能減少陳晏在這件事中出手的痕跡——就是為了不讓那些人在察覺到他們的動作後,做出什麽阻撓之事。
青君悠悠輕柔地道:「可惜,今日蕭蘭坊的火一放,這動靜就瞞不住了。」
*
蕭蘭坊的大火,足足燒了一天兩夜。
這個擁有無數傾城的美人,曾經令數不清的文人騷客都醉心傾倒的青樓,忽然被一場奇異的大火焚燒殆盡。幾乎一夜之間,各種各樣的流言就傳遍了大街小巷。
護衛問道:「如今流言紛紛,可需要去壓一壓?」
顧憑:「不用,也壓不住。」
確實壓不住,青樓,大火,這本就是百姓茶餘飯後最感興趣的話題。
何況,青君這把火已經打草驚蛇,他們如今沒有那個時間,也沒有那個精力再去顧及這些紛紛流言了。
顧憑說道:「去一趟府衙,讓那些審問王顯明,董敬,還有那一幹幕僚的人抓緊些。我估計再過幾日……情況或許會有變!」
那護衛聽懂了他的意思,深深一揖:「明白,屬下這就去傳令!」
他們表麵上查的是餘氏的案子,實際上借著將王顯明網羅進來的功夫,是想挖出他與孟氏一族舊案的關係。這些事,顧憑是不便插手的。
再加上知道他們在這裏的動作,已經傳揚了出去,引起了某些人的警惕。這些天,顧憑時不時就無所事事地上街走一走,或是在酒樓裏隨便坐一坐。
這一日,他正坐在酒樓二樓一個臨窗的位置,忽然聽到街上陣陣喧譁。
一匹霜白的馬緩緩行來,上麵端坐著一個極俊美的青年。他身量修長,脊背挺得筆直,整個人如一把出鞘的寒刃。
他的身後,跟著數百名軍容整肅,一看就是沙場百戰的兵士。
是他?
顧憑微微挑了挑眉。
下一秒,那青年似有所覺,閃電般的抬起眼,目光朝他直直射來。
顧憑揚起唇,朝他微微一笑。
目光相對,鄭暘麵無表情地移開眼,隻是走出兩步後,他忽然勒住韁繩,從懷中掏出一枚令牌,扔給隨行的一個親衛,聲音宛如冰擊,淡淡道:「拿著這枚詔令去府衙,告訴他們,我奉朝廷之令,前來接手餘氏汀蘭園一案。」
那親衛抱拳道:「是!」
他跨上馬,又點了幾個精衛,快馬向府衙衝去。
滿街的人,原本被鄭暘冷冽的氣勢所懾,都安安靜靜地瞪大眼瞅著他,現下聽到這句話,四下裏都開始議論起來。在那嗡嗡聲中,鄭暘一踢馬肚,銀白駿馬重又提步,緩緩向前。他身後那支由東洲軍的精銳編成的隊伍,也跟著慢慢地向前走去。
第61章
顧憑垂下眸,道:「迴去吧。」
他剛踏進客棧,一個護衛立刻迎上來,他那眼中有喜色也有鬱色,夾在一起,神色複雜至極。
顧憑看了他一眼:「鄭暘的事,我已經知道了。」
護衛一怔,點了點頭,聽見顧憑問:「還有什麽事?」
跟在顧憑身邊這些日子,這護衛時常覺得,很多時候他還沒有開口,顧憑似乎就已經能將他的意思看出個七七八八。
他低低道:「大人,董敬招了!」
自從孟三娘認出來,這個董敬曾在她祖父身邊做過幕僚之後,他就是重點的審問對象。這些日子沒日沒夜地磨著,他們總算撬開了這個人的口。
護衛:「那董敬交代,他當初之所以會投到孟恩將軍身邊,就是被王顯明派出去的。」
「王顯明此人,性貪多疑,媚好以飾。孟將軍的官職雖然在他之下,但為人一向倨傲耿介,每每知道王顯明行事不端,就當著他的麵直言相斥。王顯明慣會作偽,無論孟恩將軍說什麽,他都連連應是,那臉上也是笑嗬嗬的。其實心中,早已深為忌恨。」
青君道:「你們日後如果見到他,或者手頭有任何事,與他牽涉上了關係。無論大小事,一律以最快的速度報予我知曉。在沒有我的命令時,任何人不得擅動。」
眾人齊聲應道:「是!」
青君:「退下吧。」
很快,屋內一空。那些灰衣人都退了下去,吳炎卻沒有走。
青君:「怎麽了?」
吳炎搖了搖頭:「沒什麽,總是有些心意難平罷了。」
那蕭蘭坊,是他們在汝州經營的最大的一個情報機構,如今卻生生給毀了。剛才一屋的灰衣人,每個人都是一臉的痛色,也隻有青君還是神色如常。
青君忽然道:「你可知,陳晏為什麽要把他那八百私兵調開,自己隱瞞身份進入池陵?」
吳炎:「或許是他不想惹人注意。」
青君彎了彎唇:「是啊,他想做的事,是不能大張旗鼓去做的。」
孟氏謀逆一案如果真有內情,王顯明就算真的在其中扮演某個角色,他也不會是那個幕後布局之人。他還不夠資格。
在他背後還有別人——而那個人,或者那些人,是絕不會允許陳晏繼續查下去的。
正是因為知道這一點,陳晏才會一改他往日的作風,遮掩身份行事;所以,顧憑才會一進池陵,就事事由他出麵,而將秦王一係的人都給隱在暗處。
所以,就算是對餘家動手,他們也選了一個跟餘家素有舊怨的袁五郎挑頭,而盡可能減少陳晏在這件事中出手的痕跡——就是為了不讓那些人在察覺到他們的動作後,做出什麽阻撓之事。
青君悠悠輕柔地道:「可惜,今日蕭蘭坊的火一放,這動靜就瞞不住了。」
*
蕭蘭坊的大火,足足燒了一天兩夜。
這個擁有無數傾城的美人,曾經令數不清的文人騷客都醉心傾倒的青樓,忽然被一場奇異的大火焚燒殆盡。幾乎一夜之間,各種各樣的流言就傳遍了大街小巷。
護衛問道:「如今流言紛紛,可需要去壓一壓?」
顧憑:「不用,也壓不住。」
確實壓不住,青樓,大火,這本就是百姓茶餘飯後最感興趣的話題。
何況,青君這把火已經打草驚蛇,他們如今沒有那個時間,也沒有那個精力再去顧及這些紛紛流言了。
顧憑說道:「去一趟府衙,讓那些審問王顯明,董敬,還有那一幹幕僚的人抓緊些。我估計再過幾日……情況或許會有變!」
那護衛聽懂了他的意思,深深一揖:「明白,屬下這就去傳令!」
他們表麵上查的是餘氏的案子,實際上借著將王顯明網羅進來的功夫,是想挖出他與孟氏一族舊案的關係。這些事,顧憑是不便插手的。
再加上知道他們在這裏的動作,已經傳揚了出去,引起了某些人的警惕。這些天,顧憑時不時就無所事事地上街走一走,或是在酒樓裏隨便坐一坐。
這一日,他正坐在酒樓二樓一個臨窗的位置,忽然聽到街上陣陣喧譁。
一匹霜白的馬緩緩行來,上麵端坐著一個極俊美的青年。他身量修長,脊背挺得筆直,整個人如一把出鞘的寒刃。
他的身後,跟著數百名軍容整肅,一看就是沙場百戰的兵士。
是他?
顧憑微微挑了挑眉。
下一秒,那青年似有所覺,閃電般的抬起眼,目光朝他直直射來。
顧憑揚起唇,朝他微微一笑。
目光相對,鄭暘麵無表情地移開眼,隻是走出兩步後,他忽然勒住韁繩,從懷中掏出一枚令牌,扔給隨行的一個親衛,聲音宛如冰擊,淡淡道:「拿著這枚詔令去府衙,告訴他們,我奉朝廷之令,前來接手餘氏汀蘭園一案。」
那親衛抱拳道:「是!」
他跨上馬,又點了幾個精衛,快馬向府衙衝去。
滿街的人,原本被鄭暘冷冽的氣勢所懾,都安安靜靜地瞪大眼瞅著他,現下聽到這句話,四下裏都開始議論起來。在那嗡嗡聲中,鄭暘一踢馬肚,銀白駿馬重又提步,緩緩向前。他身後那支由東洲軍的精銳編成的隊伍,也跟著慢慢地向前走去。
第61章
顧憑垂下眸,道:「迴去吧。」
他剛踏進客棧,一個護衛立刻迎上來,他那眼中有喜色也有鬱色,夾在一起,神色複雜至極。
顧憑看了他一眼:「鄭暘的事,我已經知道了。」
護衛一怔,點了點頭,聽見顧憑問:「還有什麽事?」
跟在顧憑身邊這些日子,這護衛時常覺得,很多時候他還沒有開口,顧憑似乎就已經能將他的意思看出個七七八八。
他低低道:「大人,董敬招了!」
自從孟三娘認出來,這個董敬曾在她祖父身邊做過幕僚之後,他就是重點的審問對象。這些日子沒日沒夜地磨著,他們總算撬開了這個人的口。
護衛:「那董敬交代,他當初之所以會投到孟恩將軍身邊,就是被王顯明派出去的。」
「王顯明此人,性貪多疑,媚好以飾。孟將軍的官職雖然在他之下,但為人一向倨傲耿介,每每知道王顯明行事不端,就當著他的麵直言相斥。王顯明慣會作偽,無論孟恩將軍說什麽,他都連連應是,那臉上也是笑嗬嗬的。其實心中,早已深為忌恨。」